再訪《南方周末》第五任主編游雁凌先生

fans news 發佈 2022-01-30T00:39:03+00:00

前天到深圳辦事,下午專程拜望了一位媒體前輩:游雁凌,《南方周末》第五任主編。我覺得,如果要寫2000年以前的《當代中國新聞史》,《南方周末》必須占有一席重要地位。

前天到深圳辦事,下午專程拜望了一位媒體前輩:游雁凌,《南方周末》第五任主編。我們坐在雁棲湖邊的酒家裡,望著窗外的綠枝碧水、鷺鳥飛翔,喝著茶,掰著花生和開心果,狠狠的聊了一個下午。


我覺得,如果要寫2000年以前的《當代中國新聞史》,《南方周末》必須占有一席重要地位。而如果要寫《南周》的歷史,有一個人一定不能「饒」過,而且也繞不過,那就是游雁凌。

這位參與改變《南周》發展軌跡的人;這位在他的首倡併力推下,把「要增強新聞性」、「要更新可讀性的觀念,新聞性本身也是一種可讀書性」等一系列觀念,作為重要報改措施引入《南周》,推動《南周》從文化娛樂小報轉型發展為一張曾經影響巨大的全國性綜合性大型新聞周報的人。


這位在全國報紙發行量、廣告量大幅度下跌時,他卻反其道而行之,敢於提出把《南周》從8版一下擴為16版,並取得預期成功的人;這位敢想敢幹、曾經多次讓《南周》化險為夷、幾乎無往不勝,在《南周》多次把一些「不可能」變為可能甚至神奇的人!....

只不過,由於他長期刻意的低調,以及「由於特殊的原因,被人選擇性地遺忘」(《南周》原編委朱德付語),所以長期以來外界對他知者不多而已。

遺憾的是,這位為《南周》事業發展做過重大貢獻的人,卻在年富力強的不惑之年,帶著一肚子的委屈與不公,被迫離開了廣州大道中289號。

游總說,那天上午,他當著眾多送行者的面,站在報社大門外,向著23層的採編大樓,向著大樓前那座銀光閃閃的社徽,深深鞠了一躬。「抬起頭,已是淚流滿面」!只有對自己事業無限熱愛、眷戀和不舍,才有如此悲情的場景。因為,我也有過。


游總說,他這一生,只幹過兩件事,一是傳媒,二是央企。他在《南方日報》幹了18年,其中在《南周》將近5年。


他說這5年,是他18年傳媒生涯的顛峰時期。他說雖然早已離開了,「但《南方日報》始終是我心中的一座豐碑,《南方周末》始終是我心中一面驕傲的旗幟」!

所以,他先後寫了兩本書:《在這裡讀懂中國—-南方周末第五任主編回憶錄》(原名《我在南方周末的日子》、《推倒那泥塑的「豐碑」》。這兩本書都在香港明報出版社出版了。


他笑說,他的書「也只能在香港出版了」。《南方日報》原社長劉陶先生為該回憶錄作序,並評價說:「此書最主要的特點,就是內容豐富,材料翔實,大膽剖白,秉筆直書,尤其是---真實!」

這兩本書的責編、明報出版社的特聘編輯陳文威教授,曾對游總說過:「你這兩本書,將來必定會在中國新聞史上留下濃重一筆!」有興趣朋友,不妨設法找來一讀。

游總一生幹過的「兩件事」,我覺得都是一段江湖傳奇。因為他後來到了某中央企業集團,不論是干集團辦公廳主任,或是後來到了成員公司擔任黨政主要領導,在一個本來完全陌生的高科技領域,他同樣得到廣泛的認可。

人生最大的樂趣,莫過於看到自己曾經付出的努力能看到開花結果。


游總在《南周》任上的1995年,他在我們老家江西革命老區于都縣嶺背鄉,捐建了一所能容納500多人就讀的「南方周末希望小學」。當時捐資20多萬,現在恐怕500多萬也建不出這個規模了。20多年來,這間小學已經走出了200多名大學畢業生,在全國各地的工作崗位上奉獻自己的青春。

去年5月,游總專程到於都,第一次「微服私訪」了這間他始終牽掛的希望小學。當時他以「外地遊客,慕名而來,就拍幾張照片作個紀念」為由,與剛好在校門口帶班值日的李校長合影,並了解學校辦學情況。


當時的李校長,怎麼也想不到,這就是當年提出並促成捐建了這所希望小學的幕後功臣!

作為江西人,我謹代表自己,一位革命老區的年輕人,一個媒體晚輩,在新年到來之際,向大愛的前輩,表示無限的敬意!

那天我問他答,暢談了3個半小時,直至暮靄降臨,游總晚上還有別的應酬,只好告辭。

他留給我的許多故事很精彩,但游總堅決不讓我寫出來,不准傳播。他說,「這只是我們作為朋友聊聊天,到此為止。如果你一定要寫出去,就等我百年之後再說吧!這是君子之約,請守信。」他一再的叮囑。

再次向前輩致敬!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