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年初四是立春,老傳統要「咬春」,3樣食材別忘記吃,迎春納福

fans news 發佈 2022-02-02T21:09:23+00:00

虎年大年初四,將迎來二十四節氣之首——立春。正所謂「東風帶雨逐西風,大地陽和暖氣生。萬物蘇萌山水醒,農家歲首又謀耕」,我國在古代是一個典型的農業國家,在傳統的農耕觀念中,開始播種的春季是一個充滿朝氣和希望的季節,所以立春也成為了一個非常隆重的民俗節日。

虎年大年初四,將迎來二十四節氣之首——立春。正所謂「東風帶雨逐西風,大地陽和暖氣生。萬物蘇萌山水醒,農家歲首又謀耕」,我國在古代是一個典型的農業國家,在傳統的農耕觀念中,開始播種的春季是一個充滿朝氣和希望的季節,所以立春也成為了一個非常隆重的民俗節日。

立春的發展歷史

早在2000多年前的漢代,關於立春的一系列民俗就已經出現了,那時在立春這天,百姓要在郊外隆重的舉行迎接春天之神的儀式,這種儀式只有立春之時才有,其他立夏、立秋、立冬是沒有。

到了唐代,立春的活動有了較大變化,統一將立春的活動集中在了立春的第五天,而官方和民間除了會舉行祭祀活動之外,朝廷還會組織宴飲活動。

進入宋代之後,迎接春天之神的活動由朝廷承辦,民間的百姓廣泛參與。直到明清時期,不僅延續了朝廷舉辦隆重的春祭活動,民間還會籌款邀請戲班子、雜耍等,熱鬧非凡。

直到現在,民間依然保持著很多關於立春的習俗,其中以「咬春」最著名,這天有3樣食材別忘記吃,應季又有好寓意,明日立春別忘記吃了,為家人迎春納福。

【咬春適合吃什麼】

「咬春」之一:【蘿蔔】

立春咬蘿蔔是我國立春的傳統民俗。早在明代,宦官史家劉若愚在《酌中志》中就曾寫道「立春之時,無貴賤嚼蘿蔔,曰『咬春』」,說的是每到立春之時,再窮的人家也會買個蘿蔔給孩子咬一咬,認為在立春咬蘿蔔能保佑家人平安健康。

蘿蔔在民間又有「小人參」的美譽,富含碳水化合物、各種維生素,特別是蘿蔔的維生素C含量是梨的8倍到10倍, 具有很高的營養價值。與此同時,蘿蔔物美價廉,適合多種烹飪方法,因此,別忘了在立春之日買上一些蘿蔔來吃。

分享一款蘿蔔薑絲湯的做法

所需食材:蘿蔔1根,梨1個,姜1塊,紅棗5顆,紅糖1勺,枸杞少許。

1、蘿蔔清洗乾淨,切掉頭和尾,不需去皮,切成大小一致的方塊,梨洗淨後同樣帶皮切成塊狀。

2、生薑用水清洗乾淨,切成細絲,枸杞清洗乾淨,放入溫水中浸泡5分鐘,紅棗清洗乾淨後,去核備用。

3、鍋中加入清水,倒入蘿蔔塊、梨塊、薑絲和去核的紅棗,大火煮開後轉中小火煮15分鐘。

4、出鍋前加入2勺紅糖,少許枸杞,攪拌至紅糖融化關火。

「咬春」之二:【春餅】

立春這一天吃春餅,是我國的一種傳統習俗。在明朝時期,在立春之日吃春餅之風日漸盛行,每到立春之日不僅皇帝會吃春餅,還會將其賜給朝中大臣,同時在民間,老百姓也會製作春餅相互贈送。到了清代,伴春餅而食的蔬菜種類更為豐富了。

分享一種春餅的做法

所需食材:麵粉。

1、把適量的麵粉分成2份,分別用熱水燙麵、用涼水和面,把兩種麵團攪拌在一起揉成麵團,表面刷上一層油,醒發40分鐘。

2、案板上撒點乾麵粉把麵團放在上面,揉搓光滑後再搓成長條,切成大小一致的劑子。

3、取出一個劑子按扁擀成圓餅狀刷上一層油,再把另一個劑子放在上面,撒上點乾麵粉,擀成又圓又薄的麵皮。

4、平底鍋預熱後不要刷油,把生胚放入鍋中,在烙的過程中要勤翻面,烙得兩面微微發黃,即可出鍋了,然後趁熱揭開卷上備好的蔬菜或者肉類就可以開吃了。

「咬春」之三:【春菜】

立春之後,藏閉的冬季終於宣告結束,大自然又開始了一個新的循環,萬象更新。由於過去生活條件有限,冬季可供食用的蔬菜少之又少,而立春之後各種芽類蔬菜逐漸開始生長,人們便會迫不及待吃一些春天的蔬菜,取迎新之意,又含有豐富的營養。

在春季的各種蔬菜中,韭菜是春季最早上市的應季蔬菜。雖然一年四季都能吃到韭菜,但春天的韭菜不論是口感還是品質都是最佳的。初春時節的韭菜經過一冬季養分的積聚,葉似翡翠,根如白玉,食之脆嫩鮮美,聞之清香馥郁,隨便摘一把嫩的都能掐出水來,因此又有「春天第一鮮」的美譽。而韭又諧音「久」,因此立春這一天吃韭菜既能飽口福,又有長長久久、生生不息的寓意。

分享一個韭菜炒鴨血的做法

所需食材:鴨血1塊、韭菜1把、干辣椒6根、姜1塊、蔥1段、蒜6瓣、生抽2勺、胡椒粉少量、澱粉半勺、鹽和雞精適量。

1、鴨血取出切成一指長的條,韭菜處理乾淨後用清水沖洗,切成與鴨血長度一致,姜切末,蒜去皮拍碎後切末,辣椒切長段,蔥切碎。

2、煮鍋中加入適量的清水和半勺白酒,冷鍋冷水加入鴨血,小火煮開後,焯水2分鐘,撈出瀝乾水分。

3、炒鍋中加入適量的油,油熱後加入薑末、蒜末、蔥碎和干辣椒,炒香後加入鴨血,翻炒均勻。

4、碗中加入2勺生抽、半勺澱粉、少量的胡椒粉、半碗清水、鹽適量,攪拌均勻後倒入鍋中,使鴨血被料汁充分地包裹,大火收汁。

——老井說——

立春,在民間俗稱「打春」,為什麼會叫打春呢?這是由上古時期人們農曆臘月制土牛送寒氣,逐漸演化成在立春之日製造土牛以勸農事。通常都是在立春的前一日制好土牛,由當地的知縣或者勸農官手拿楊柳條做執春鞭,隨著鼓聲敲打三次土牛,然後交由百姓和其他官吏繼續敲擊,直至土牛破碎,這就是打春牛,而春牛就是用土塑造的用於立春勸農迎耕、祈求豐年的祭祀活動的專門用具,久而久之打春牛就逐漸叫成了「打春」。

我是市井覓食記,與世界交手多年,依然光彩依舊,興致盎然!喜歡專注吃喝玩樂市井小事,每日更新菜譜和美食趣聞,關注我,享受美食不迷路。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