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結評述松本清張《古代史疑》(一)三世紀的日本

fans news 發佈 2022-02-04T13:38:11+00:00

本文是對松本清張的著書《古代史疑》第一章「三世紀的日本」的評述和總結:首先介紹作者松本清張:1909-1992,日本作家,與英國作家阿瑟·柯南·道爾(1859-1930)、英國女作家阿加莎·克里斯蒂(1890-1976)並稱為「世界級三大推理小說家」。

本文是對松本清張的著書《古代史疑》第一章「三世紀的日本」的評述和總結:

首先介紹作者松本清張:1909-1992,日本作家,與英國作家阿瑟·柯南·道爾(1859-1930)、英國女作家阿加莎·克里斯蒂(1890-1976)並稱為「世界級三大推理小說家」。1952年榮獲芥川獎,1966年榮獲吉川英治獎。為表彰其一生在文學和社會方面的貢獻,在日本北九州設有專門的市立松本清張紀念館。

其次是介紹本書書籍信息(美式文獻標註):松本清張.古代史疑[M].東京:中央公論社,1974.

1、國家,即很多人居住在一定範圍的土地上,且人們之間存在著支配者和被支配者的階級關係。國家的基本條件即國民、領土和統治組織,也有人提出是進行不容外部干涉的排他性支配的統治組織;

2、第四紀冰川初期,日本列島和大陸是相連接的,有野獸自大陸經大陸橋跑到日本島,那麼追逐野獸的人類也就跟著跑到了日本(這是松本清張的想像場景);

3、使用繩文式土器的繩文人是目前已知最古老的日本人;

4、沖積世的繩文人過採集生活,食自然食糧,不符合國家的定義,故繩文時代日本並未建立國家;

5、進入彌生時代(300BC-300AD),日本人開始進行糧食栽培,逐漸過上了定居生活。採集糧食缺乏,人們開始有計劃地種植糧食;

6、農耕生活使原本分散的個人生活逐步演變成一種共同生活形態,即原始共同體。隨著生產力的發展,在共同體中出現了領導者,這種擁有權力的指導者的出現使得原始共同體漸次崩塌,階級出現;

7、因生產力發展不平衡,強勢共同體攻擊和吞併弱勢共同體,日本開始出現原始小國家。《古事記》和《日本書紀》中的記載,便是日本國家起源的投影;

8、考古學不是萬能的,古代遺物可以使今人窺知古人的生活,但社會結構和政治結構這種抽象的東西考古學卻解決不了。東京大學教授井上光貞和北京大學教授沈仁安持同樣觀點;

9、日本人種的主體是海洋性蒙古型和印度支那型的東南亞系人種;

10、古代中日兩國間的海上交通,日本暖流等洋流發揮了重要作用;

11、繩文時代末期,稻作農耕和金屬器已傳入西日本;

12、在陳壽的《三國志》之前,除《山海經》和王充的《論衡》之外,比較靠譜的有日本記載的中國史書是班固的《漢書·地理志》;

13、日本天明四年(1784)春,農民甚兵衛在福岡縣誌賀島發現的後漢光武帝劉秀下賜奴國王的「漢委奴國王」金印,三宅米吉博士的「漢の委の奴國」解釋已成為定論;

14、書中說後漢滅亡於265年是錯誤的,應是220年。265年滅亡的是曹魏;

15、魏國和北九州的女王國之間形成了主從外交關係;

16、邪馬台國留下了已爭論300年的歷史謎團,說明文獻記載肯定是有問題的,要麼是當年赴邪馬台國的魏使出錯,要麼是編纂《三國志》的陳壽出錯,前者出錯可能性小。


聲明:本文為本人原創,任何機構和個人在未經本人書面同意的情況下禁止以任何形式複製、摘編、修改、甚至是據為己有。大學教師和博士、碩士研究生引用時必須註明出處,紙質版實頁引用,電子版精確到文章所在網址。任何侵犯本文著作權的行為一經發現,將起訴侵權人及其所屬大學的學術委員會,嚴肅追究法律責任,望悉之。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