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書法史上的「管夫人」,詩書畫三絕。與趙孟頫的愛情你儂我儂

美哉書法 發佈 2022-02-07T06:32:07+00:00

【本文共計1108字,讀完,必感慨良多。】管道升,景定三年(1262年),生於湖州吳興(今浙江吳興)。天生才資過人,聰明慧敏,性情開朗,儀雅多姿,"翰墨詞章,不學而能",具有生而知之的極高天賦。1288年管道升至京,是年即與趙孟頫認識並成婚。

【本文共計1108字,讀完,必感慨良多。】

管道升,景定三年(1262年),生於湖州吳興(今浙江吳興)。天生才資過人,聰明慧敏,性情開朗,儀雅多姿,"翰墨詞章,不學而能",具有生而知之的極高天賦。1288年管道升至京,是年即與趙孟頫認識並成婚。不知是一見鍾情,還是相互傾慕,使兩位曠世才人相成眷屬,成就了中國書法史上的一段佳話。


管夫人才貌雙全、詩書畫皆精。流傳世間其畫作多於書法作品,從其書畫作品看,風格酷似趙孟頫,管夫人16歲進京,不久便嫁給趙孟頫,可見其書畫多受趙孟頫影響,從其《管仲姬竹卷後跋》中可知:「操弄筆墨,並非女工。然而天性好之,自不能已。竊見吾松雪精此墨竹,為日已久,亦頗會意。」其書法飄逸脫俗是其個性,康有為評價其書法「藐姑射之仙。肌膚若冰雪。天風吹下步虛聲。不食人間煙火。花雨繽紛。得未曾有。」

管夫人的行書幽新俊逸,深得趙孟頫筆法。趙孟頫一家和高僧明本禪師交往極深,書信往來甚多,常以「明本吾師、弟子和南拜復」稱之。趙孟頫一家深受佛教影響,管道升曾填《漁父詞》四首,勸趙孟頫不要當官,其中一詞中寫道:"人生貴極是王侯,浮名浮利不自由。爭得似,一扁舟,弄月吟風歸去休。"反映了其嚮往閒逸、自由的清淡生活,淡漠凡俗塵世的功名利祿。


趙孟頫與管道升的愛情故事堪稱人間佳話。二人郎才女貌、一見鍾情。趙孟頫比管道升大8歲,二人一生中相互學習、相互促進,同心同德相敬如賓。待到管夫人年齡增大,人到中年,容顏逐漸老去的時候,還寫詩調侃過趙孟頫:「夫君去日竹初栽,竹已成林君未來;玉貌一衰難再好,不如花落又花開。」


50歲左右的趙孟頫確實有過動搖,也想模仿當時的名仕納妾,管夫人隨即作了一首我儂詞》:"你儂我儂,忒煞情多;情多處,熱似火;把一塊泥,捻一個你,塑一個我。將咱兩個一齊打破,用水調和;再捻一個你,再塑一個我。我泥中有你,你泥中有我:我與你生同一個衾,死同一個槨。"見了如此浪漫、如此情深意切的詞,趙孟頫深受感動,納妾之事便煙消雲散了。


趙孟頫十分欣賞妻子的才華,也不吝惜表達對妻子的讚賞。「道升素愛筆墨,每見余尺幅小卷,專意仿摹。落筆秀媚、超逸絕塵。」趙孟頫在妻子的《墓志銘》中寫道:「夫人天姿開朗、德言容功,靡一不備。翰墨詞章,不學而能。夫族有失於人者,必贖出之。至於待賓客、應世事,無不中禮合度。」堪稱是一往情深了。


管夫人57歲病逝於趙孟頫「得旨南還」的途中。趙孟頫傷心至極,「孟頫得旨南還,何圖病妻道卒,哀痛之極,不如無生。」從此趙孟頫陷入了對過去的無限思念之中,「至老妻之亡,哀悼痛切,如在醉夢,當是諸幻未離,理自應而。」以至於「卅年陳跡,宛若幻夢,不覺淚流」。在妻子逝世後三年,趙孟頫病逝,享年六十九歲。逝世之日,仍觀書作字,談笑如常,至黃昏,逝於吳興。

。。。。。。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