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落的深圳購房投資客

證券時報 發佈 2022-02-09T09:17:26+00:00

無論樓市表現情況如何,總有得意者,但也從不乏失落者。2021年深圳樓市經歷了太多太多,對於購房者來說也同樣如此。

證券時報記者 吳家明

無論樓市表現情況如何,總有得意者,但也從不乏失落者。2021年深圳樓市經歷了太多太多,對於購房者來說也同樣如此。2022年已經到來,這些喜怒哀樂或改變,或延續。

「我高位站崗了。」身為資深投資客的吳麗(化名),度過了失落的2021年。

提起投資房產,吳麗說起來頭頭是道。從2010年第一次買房開始,就是用10萬元的起始資金,她通過多次買賣換房,換到了一套羅湖黃貝嶺的大三房。與許多同齡人相比,她很慶幸自己選擇提前進入樓市,不僅挖到第一桶金,也讓自己不用為住處而發愁。

2020年,深圳房價在疫情之下卻出現一輪上漲行情,她開始將目光投向學區房。「與傳統的福田百花片區和被爆炒的八卦嶺相比,我選擇了深中學區房,因為在2019年之前,那裡的房價漲幅相對溫和。」於是,就在2020年,她以接近470萬的價格買下了一套32平方米的小戶型深中學區房。「最高峰的時候,同戶型成交520萬元,距離我買下的時間也就兩個月。」吳麗回憶。

儘管她自己也知道這個做法帶有「賭」的性質,但對於自己多年投資樓市的敏銳,讓她認為這是難得的風口。

僅僅過了一年,吳麗發現自己被「套牢」了。「現在的價格跟我買的時候相比跌了20%吧,聽樓下熟悉的中介經理說,已經好幾個月沒成交了,現在掛400萬元也無人問津。」

在她看來,除了二手房參考價,去年8月深圳發布的《深圳經濟特區社會建設條例(草案徵求意見稿)》中提出「推行大學區招生、建立教師交流制度」。這幾個關鍵字眼,使得許多購房者對學區房的「盲目崇拜」消失,不願意去承擔買了學區房卻無法入讀名校的風險。

「我也算是明白了,一旦遭受政策衝擊,本身居住屬性一般,只靠學位加持的學區房,其房價自然波動會很大。」經過2021年,吳麗覺得很苦悶,也給自己的樓市投資生涯做了總結:盲目追高不可取。

也不知道,在2021年,高位站崗和沒有房源成交相比,哪個更讓她苦悶。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