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照歷史古蹟(一部分)

微笑日照 發佈 2022-02-08T04:59:23+00:00

棘津、註解:絲山鄉馮家溝村東南百米處,尚有姜太公台,又名太公祠。長城、註解:在五蓮縣的大山里,如今還保留著較為原始的齊長城遺址,也就是齊長城遺址-五蓮段,主要位於山東省日照市五蓮縣境內。


古蹟:東呂鄉(《元和志》,海曲故城有東呂鄉,太公望所出)、

棘津(城東二十里,去海里許,一名姜公台,《續漢郡國志》,西海縣,注太公呂望釣於棘津,其浦今存)、註解:絲山鄉馮家溝村東南百米處,尚有姜太公台,又名太公祠。向南稍行便是姜太公釣魚處--棘津遺址。

長城(史稱齊宣王作長城,以備楚,東至渤海,西接穆陵,今在縣境者二十里,洪陵河西入莒州,崑山以東入諸城)、註解:在五蓮縣的大山里,如今還保留著較為原始的齊長城遺址,也就是齊長城遺址-五蓮段,主要位於山東省日照市五蓮縣境內。建造時間為戰國時期。經考察證實,該段長城遺址呈東、西走向分布。


湣王台(城東十五里,相傳齊湣王走莒時,築台於此)、註解:樂毅伐破齊,湣王出奔,已而保莒城,燕軍聞齊王在莒,並力攻之,綽齒既殺湣王於莒。此地,即今東、西明望台村。

海曲古城、這個區域正位於西漢海曲故城附近,今日照市區海曲西路西端。

崑山故址、崑山,坐落於高澤街道院上村東南,面積2平方公里,海拔310米,以部分山石似玉得名。山上既無懸崖峭壁、奇峰峽谷,也無香花異草、古樹翠柏。然而,崑山卻是歷史悠久的侯國。最著名的是崑山故城遺址


呂母固(城南固子村,傳為呂母故里,又固河下流,土固高起,呂母所築,按《元和志》,呂母跑龍套在東海縣,蓋當時屯聚非一處)、呂母,為西漢、新莽時期的日照起義軍女首領,曾經率領大軍破縣城,殺貪官。起義軍後來歸附「赤眉軍」。是中國第一個農民起義女領袖。


劉三公莊(縣西八二城,元有巡檢司,見文廟碑。相傳梁劉勰故里)、縣西七十里有劉三公莊。蕭梁時劉勰所居。舊置巡司於此,山東日照市北三莊鎮。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