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許倬雲所著《大國霸業的興廢》札記】

雲濤飛龍 發佈 2022-02-11T08:15:31+00:00

按語:作為一位台灣知名學者,以一百二十餘萬字從全球歷史視角,著述世界歷史上大國霸業的興盛與衰廢,並據此提出現在的世界大國應該吸取的經驗與教訓,具有現實的借鑑意義!

【讀許倬雲所著《大國霸業的興廢》札記】張有清文化時政心觀(184)

作者//張有清

按語:作為一位台灣知名學者,以一百二十餘萬字從全球歷史視角,著述世界歷史上大國霸業的興盛與衰廢,並據此提出現在的世界大國應該吸取的經驗與教訓,具有現實的借鑑意義!

許倬雲先生生於1930年,著名歷史學家。曾為台灣大學教授,現為美國匹茲堡大學歷史學系榮休講座教授,曾在南京大學等大陸高校講學。他以其學貫中西的素養享譽海內外,致力於歷史知識的普及工作,力圖將歷史的現實意義呈現給大眾,力圖架起一座歷史與現實的橋樑。

讀了許倬雲先生的《大國霸業的興廢》後,我覺得我對國家民族歷史的理解更清楚了。許先生一百二十多萬字的著作我幾天讀了下來,我為他持正公允,不偏不倚,正道直行,雍容睿智的治史風範而深表讚嘆。他的「我以學科為界,不以國家為界」的治史風格是很對的,這樣可以減少政治偏見,減少意識形態的干擾,他的很多歷史的見解與現實是富有溝通意義的。本文試圖擇其要點,結合自己閱讀後的理解,將作者的觀點敘述出來,以饗讀者。

對於世界歷史上任何一個王朝的盛衰,都是有跡可循的。無論是朝代還是國家,都是一個複雜的政治系統。猶如人體的的各個細胞器官組成的系統,任何一個部分出了問題,或者失去了平衡,均可導致人體的病殃或整體崩潰。如果一個朝代或國家某一個環節失衡,或趨於僵化,最後會由盛轉衰而導致澌滅。

王朝的盛衰是有周期的,所謂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由周分而春秋戰國,由秦合而大漢王朝,由隋唐合而五代十國,由宋元明清合而辛亥革命軍閥混戰。中國的歷史就是一部分合的歷史。

那麼,一個朝代的建立,在很大程度上,必須有效地控制各地區的資源,資源在手,便財源豐富,中央政權才會實力大增。否則便會尾大不掉,分裂割劇,造成大一統局面的崩潰。

人才的選拔機制要合情合理,讓天下士子有施展才華的天地,所謂天下英才入吾彀中了,智慧也就集中於中央政權了。國家政權這個公權力必須與社會力量與團體形成良性的互動,這樣才能以國家的公權力去有效約束社會力量,不致造成社會力量衝擊公權力的結果。而政權的核心應該是開放的,應不斷吸收新鮮血液,不斷解決社會問題,不斷地建立與百姓的聯繫,而不致造成利益集團的固化,這樣國家才有朝氣與活力。

秦漢帝國是因為過度擴張,過度施用武力,造成了王朝的衰弱甚至崩潰。但是,由於漢朝中央集權的聲威和政策能夠較好地達於地方,沒有造成中央權力的空心化,因而較好地集中了力量開展與匈奴及西南邊垂的戰爭。

到了東漢由於地方勢力的膨脹,羌人對西域絲綢之路的騷擾,給東漢帶來不少的麻煩。十三州部的逐漸獨立,中央資源減少,帝國疲於奔命。而在意識形態上則出現了儒佛道三家,儒家處於權力階層,佛道兩家處於外圍,造成了羅馬帝國崩潰前一樣的景象,即羅馬本土教與新傳入基督教的對立。因而造成了東漢末年的宗教教派發動紅巾之亂。三國之後幾百年的五胡亂華,則與地球氣候進入寒冷的小冰河期有關。北方胡人侵入比較溫暖的南方,這給漢人造成了巨大創傷。到了唐朝,在強盛期甚至採用遠交近攻的國際政治手腕。而唐朝的崩潰,始於小規模的叛亂,及至發生大規模的黃巢之亂。還有就是民間科舉士人很難進入到上層決策,而地方官員經常更換任職,造成了下情難以上達的局面。漢代厚重,唐朝宏大,但唐朝在制度設計上不是一條鞭式的中央集權。這樣的管理過於鬆散了,因而一亂而崩了。

到了宋代,弱武重文造成了勢弱,但也促成了國祚長久。而元朝實行的是二元體制,漢人有府縣,也有蒙古駐軍各地的萬戶千戶府。由於這些蒙古千戶萬戶長與百姓缺少交流溝通,因而元朝末年群雄並起,朱元璋就是參加了紅巾軍,因而後來建立了明朝。

到了明朝,首建了特務機構錦衣衛,重建了文官系統,但文官系統在皇權獨尊下,這個系統並未發揮其地方信息周全準確地反饋於中央的職能。在思想控制上為鞏固皇權而專用刪簡的四書五經,造成了儒學的僵化。這種情況從明清延續到了五四運動時期。在兵制上實行將不專兵的衛所制度,這個是可以防範軍人造反奪權的。可以說,明清兩代是中國幾千年專制政權演化到最強大最集中的時期,但沒有意料到的是,權力卻落於宦官之手。明朝是亡於流寇的,由於動亂沒有滅於萌芽,官僚的信息反饋系統出了問題,下情未能上達,因而有了明末李自成黃巾大起義。由此也讓滿族人以二十四萬八旗兵入關取得了天下。

清朝的二元體制較之元朝實行更為徹底,儒生則成為統治者的工具。而太平天國的洪秀全教亂則使清朝走向了衰落。清朝康雍乾三代號稱盛世,但由於思想僵化八旗沒落,導致不思變革而軍隊又不能保家衛國,八旗兵變成了一支打著旗幟的儀仗隊,可世界已經進入了工業革命時代,清朝卻以天朝自居,無力應付世界發展形勢。這樣,造成鴉片戰敗甲午戰敗是必然的了。

辛亥革命在孫中山帶領下推翻了帝制,建立了民國,但又陷入了混戰。新文化這時得以傳播,社會革命得以開展,民族企業興起民族主義高漲。這時開始了北伐,蔣介石有限度地統一了中國,中國艱難地整合成了一個多民族共同體。而八年抗戰,則是為國格而戰。而在抗戰後期蔣的一個領袖,排除異己,封鎖輿論,引起知識分子和老百姓的不滿與憤怒。三年內戰,國民黨政權徹底瓦解了,其原因是抗戰時喪失了沿海城市,資源盡失,民心大失,又接著發動內戰,資源失而力也盡了。

下面討論一下世界帝國的衰亡史。羅馬帝國為何衰亡呢?一是早就喪失了公民精神,讓基督教進入公民與上層社會中,上層本身腐敗,下層人數極度擴大與沉淪,貧富差距擴大。而公民精神喪失則來自於過度擴張,造成羅馬城越來越空虛。造成了東羅馬與西羅馬,羅馬終於走上了衰亡。而英國衰弱走的似乎也是羅馬帝國的老路。

美國與當年立國者的理想也在被沖淡,美國政治受制於財富了,美國也與羅馬帝國一樣軍費開支龐大,而戰爭同樣是與羅馬時一樣殘酷,只是因為科技而美軍死亡四千人,而伊拉克卻死了八萬人。羅馬在戰爭中一步步損耗自己,而今天美國何嘗不是呢?因而,歷史學家說,西方強權正在走向窮途末路。

羅馬帝國的衰敗主要是理念的消失,而今天英美同樣也有信仰危機,基督教信仰不再是主要的信仰了。資本主義最大特點是信用體系,而媒體只有了公開,沒有了公平。信仰和信用兩根支柱爛了,只剩下科學與技術了。英國靠的是武力奪取財富,第一波與法德爭,第二波與美日爭,實質是搞軍備競賽,引起兩次世界大戰,大英帝國終於在二戰後垮了下來。

今日的中美應該往何處去呢?資源的緊張可能引發下一波危機。由爭奪資源引起的衝突是人類下一波嚴重的危機。而中國應該控制自己的霸權欲望,不要讓自己成為列強的眾矢之的。比如美國插手兩伊阿富汗敘利亞,每年消耗國家預算三分之一。中國不要做這樣的事情,易經的「飛龍在天」是好卦,但不要往上走成「亢龍有悔」了。中國應保持中央管理系統的彈性,保持自我調節功能。世界上任何一個共同體,不管是帝國還是個人,都是要維護好這個系統的。中國中央必須注意這個複雜的系統,每個系統的部分都必須永遠追尋新的平衡,以應對形勢複雜多變世界。

綜上所述,可歸納為以下幾個要點與體會:

1.中央政權必須具有強大的權威。2.中央政權必須建立有效的下情上達的機制。3.中央政權必須有合理的人才流通渠道。4.中央政權必須有合理的思想控制。5.中央政權必須控制地方資源。6.中央政權必須防止因地方勢大而尾大不掉。7.中央政權必須防止宗教動亂。8.中央政權必須有變革動力以防體制僵化。9.中央政權必須防止周邊外族勢大而入侵。10.中央政權統治思想理念不能固化僵化。11.中央政權必須防止將軍坐大一方,但又應強整軍備。12.中央政權必須注意士子的管控,不能太過放任,但又不能過於鉗制。13.中央政權必須注意小亂成大亂,因為禍亂起於青苹之末。14.中央政權必須防止外來神式宗教政治宗教文化宗教的侵入,保持本國主導思想政治文化不被蠶食。15.中央政權必須防止內外勾結,防微杜漸,因為千里之堤,潰於蟻穴。16.中央政權必須注意文武兼備,弱武重文,強武弱文均不可取,應平衡發展。防止窮兵黷武。17.中央政權必須處理好內憂與外患。內外都要注意先手,知己知彼,早做防備。18.中央政權必須處理好政治軍事經濟文化思想教育商貿民生之間的關係,達成各系統平衡發展。19.中央政權必須注意帝國越處於頂峰越會走向封閉自驕的規律,應該及時注入新的思維與活力。20.中央政權必須注意抑制自己的霸權欲望,保持軍費開支在合適的範圍。21.中央政權必須注意建立完備有效的管理系統並讓系統的各個部分協調運轉,讓各個部分在改革創新中不斷富有活力與生命力。

綜上所述,縱觀歷史上大國霸業的興廢,真的是所謂其興也勃焉其敗也忽焉!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