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物語話東平之三十九」東平戰役作戰令:不能忘卻的紀念

博物觀瀾 發佈 2022-02-14T10:50:54+00:00

東平博物館藏的「東平戰役作戰令」,是《冀魯豫軍區命令》的俗稱,該作戰令1945年5月9日下發,共複寫5份,目前僅存這一份,3頁,長15cm,寬15cm, 內容是收復東平、東阿縣城的作戰方案,具有重要的史料價值。

文物小檔案

名稱:東平戰役作戰令

年代:1945年5月9日

形制:3頁,長15cm、寬15cm

材質:紙質

館藏:東平縣博物館

歷史雖遠,記憶猶存,昭昭前事,惕惕後人。歷史的長河湮滅不了民族的記憶,銘記抗戰歷史,才能傳承紅色基因,珍愛世界和平,不忘初心使命。

東平博物館藏的「東平戰役作戰令」,是《冀魯豫軍區命令》(役字第四號)的俗稱,該作戰令1945年5月9日下發,共複寫5份,目前僅存這一份,3頁,長15cm,寬15cm, 內容是收復東平、東阿縣城的作戰方案,具有重要的史料價值。

泛黃的手稿

文物無聲,歷史有語。幾頁泛黃的作戰手令,記錄著東平戰役的故事,引得不少參觀的群眾駐足觀看。

作戰令為3頁手寫稿,用複印紙複寫5份,該份為第二份,第一頁頁眉蓋冀魯豫軍區公章,方形,篆體。

作戰令內容如下:

冀魯豫軍區命令

役字第四號

附五萬分之一魯西圖

於軍區司令部 1945.5.9.10

一、敵情:東阿有偽縣保安大隊劉德超部約八百人,日軍二十餘人;東平有偽省警備隊及縣警備隊約一千五百人,日軍十八名。頑山東保安第三旅孫秉賢部約七千餘人,盤踞濟寧西南及巨嘉汶之間地帶,該敵不守炮樓,採取運動方式活動。

二、本軍區為擴大解放區及以武裝保衛麥收,決(定)以一、八、十一(這)三個分區主力,九分區騎兵團及各分區一部地方武裝組織東平戰役,攻占東平東阿及消滅孫秉賢主力,各分區之任務如下:

1.第一軍分區為左縱隊,以該分區之第一、二、三及地方武裝組成,歸劉司令致遠、鄧政委存倫指揮,以二、三團攻占東阿,以第一團及一部地方武裝位置於平陰南三里莊附近,準備打擊由泰安、肥城來援之敵,另派出小部隊伸至通泰安、平陰、肥城公路上活動,並破壞公路,如遇援敵則節節阻止之,對聊城方向亦須自派警戒部隊。

2.第八軍分區為中央縱隊,以第七、五團全部並六團一部,及地方武裝組成,歸曾司令員思玉、何副司令員光宇、董政委君毅指揮,攻占東平,並以一部兵力控制適當位置,打擊濟寧汶上方向來援之敵。

3.第十一軍分區為右縱隊,以第九、十團、騎兵團及地方武裝組成,歸王司令員秉璋、潘政委復生、匡副司令員斌指揮,其任務是尋找孫秉賢主力並堅決消滅之,該縱隊以騎兵團為機動部隊,以快速追滅殘敵,並須特別注意濟寧兗州方向之偵察警戒。

三、各縱隊開進日期及集結地點自定,為保守秘密應採用夜間運動,並將集結地點電告我們。

四、作戰時間及應採取之戰鬥手段:

1.攻擊開始時間,東平東阿為五月十七日廿四時,對孫秉賢十八日拂曉攻擊,整個戰役預計廿日拂曉前解決戰鬥。

2.對東平、東阿兩城先以襲擊動作,如襲擊不成則強攻。

3.對孫秉賢採取奔襲動作及反覆合圍行動,務須求得將其主力殲滅。

4.對東平、東阿應首先解決偽軍,對日軍炮樓則最後以炮擊,及坑道爆破消滅之。

五、各縱隊應特別注意城市政策,並具體規定進城的紀律,無分區首長命令不得燒房子。

六、軍區由楊(勇)、曹(里懷)帶電台隨中央縱隊進至東平附近統一指揮;各縱隊電台須注意確保聯絡。

注意事項:

1.各部隊通訊聯絡口令信號自行規定。

2.東平、東阿打響後,左中兩縱隊須互相派小部隊沿公路以取聯略。

3.各縱隊對此次戰役應作充分準備工作。

4.部隊中應進行巷戰教育和巷戰準備。

(以下為落款、蓋章)冀魯豫軍區司令員、代政委宋任窮,副司令員王宏坤、副司令員楊勇、副政委蘇振華、參謀長曹里懷、政治主任朱光分別蓋章。

備註部分內容為:此命令共複寫五份,第一份給左縱隊劉(致遠)、鄧(存倫),第二份給中央縱隊曾(思玉)、何(光宇)、董(君毅,即段君毅),第三份給右縱隊王(秉璋)、潘(復生)、匡(斌),第四份給騎兵團況(玉純),第五份作戰科留存,科長趙曉舟。

通過作戰命令可以看出,東平、東阿戰役同時打響,給陷入窮途末路的日偽軍以沉痛打擊,以保衛麥收,擴大解放區,把泰西和冀魯豫邊區聯成一體。

戰前動員

5 月11日,曾思玉領導的第八軍分區在商老莊召開團以上幹部會議,對收復東平城進行細緻研究和戰鬥動員,部署民工支前工作。

參加會議的有五團團長李程、政委邵子言,六團副團長曾長柏,七團團長溫先星、政委戚先初,清豐縣大隊大隊長傅學楷,崑山縣縣長吳立全,張秋縣縣長白潔民,東平縣縣長趙效三,汶上縣縣長隋長文等。

會上,曾思玉口頭傳達命令。會議確定:由七團和八分區特務連、公安連、炮兵連及九分區山炮連為第一梯隊,歸七團團長溫先星、政治處主任惠毅然指揮,任務是攻克東平城,殲滅日偽軍。

由五團和東平、張秋、汶上三縣地方武裝為第二梯隊,由團長李程、政委邵子言指揮,以一部分兵力圍攻三官廟村、孟樓村敵人據點,主要控制沙河站、袁家樓一線,有力打擊汶上、寧陽來援之敵;十七日晚廿四時前,應堅決破壞草橋,控制小汶河北岸;另以汶上地方軍十七日晚深入汶上東北夾河一帶,遊動打擊敵人。

以清豐、南樂兩縣基幹大隊為第三梯隊,由大隊長傅學楷指揮,主要圍攻二十里舖敵人據點,破壞茶棚、王古店公路,並派出部隊向肥城演馬莊方向遊動,控制丁塢村,阻擊肥城援敵。

以濮縣、觀城縣的基幹大隊為第四梯隊,配合攻城部隊,在城北、城東佯攻,並破壞北大橋。

以六團為第五梯隊,一部分兵力攻克大安山敵人據點,一部分兵力保護從梁山至東平的後勤運輸。

激戰東平

自1938年8月17日,日寇占領東平縣城,先後製造了許多駭人聽聞的慘案,經過艱難的持久戰,讓日寇血債血償的日子終於到了。

1945年5月15日,各部隊進至集結地,馬上開展戰前準備,無通行證任何人不得出入,封鎖消息,以保證戰鬥突襲性。軍區副司令員楊勇、參謀長曹里懷,帶電台到主攻團七團駐地——龍王莊、小吳村,隨軍統一指揮。

17日黃昏,在夜幕的掩護下,各參戰部隊從集結地出發,向各自作戰目標快速前進。22時,七團按規定準時到達東平城南。一營埋伏在南城樓至東南城角炮台間的護城河南岸,二營在城西南。

事先,東平縣敵工部已策反了駐南門城樓的偽軍中隊長解廣運,答應屆時為我攻城部隊打開城門。23時,七團副參謀長徐仲禹、政治處主任惠毅然、縣敵工部部長郭剛等,在特務連一個排的掩護下接近南門,用暗號與內線聯絡時卻怎麼也聯繫不上。原來,解廣運突然變卦,內線破壞。這時,城牆上的偽軍詭稱:「你們講話聽不清,靠近一點。」就在徐仲禹等人上前時,偽軍突然扔下幾顆手榴彈,惠毅然、郭剛等人受傷。

見此情況,團長溫先星命令炮擊,實施強攻。

擔負突擊任務的一營一連從南門西側快速抵近城牆,架起雲梯,在猛烈火力的掩護下,一舉登城成功,奪得南門,並占領東南角炮台。一營二連越過護城河,在南門城樓東側600米處偷襲登城成功,並以火力封鎖住城樓東側馬道,切斷了城樓守敵退路。

城門打開後,一營包圍了偽省警備大隊; 二營包圍了偽縣政府、偽縣警備隊和新民會(日軍建立的反動政治組織);三營直插城東北角,包圍了日本侵略軍的司令部。至此,將城內敵人完成分割包圍。

18日拂曉,第七團指揮所進駐城內,團長溫先星決定對敵人據點各個擊破。一營率先發起對偽山東省警備大隊攻擊,炮擊過後,戰士們猛打猛衝,大部分敵人繳械投降,少數逃竄。二營對偽縣政府、偽縣警備隊和新民會的戰鬥打響,這裡除警備隊外,都是非戰鬥人員,激戰到9時,大部分敵人被擊斃或俘虜,一小股敵人向北逃竄,被我外圍部隊截擊,全部俘虜。

第三營的戰鬥最為激烈,日軍司令部工事堅固,敵人負隅頑抗。僵持一天後,19日17時,三營重新布置兵力,八、九連在日軍司令部的東北、東南角佯攻,火力牽制敵人,七連在山炮連和機槍隊的掩護下,從西面民房間穿插前進,推到外圍土牆,衝到敵人據點圍牆下,架起雲梯強攻,排長王萬仙率先衝上圍牆,副營長蘭玉良不幸中彈犧牲,激戰到22時,面對持續猛烈攻擊的日軍絕望了,在炮樓內自殺。

1945年5月19日晚,被日軍占領7年的東平縣城,終於回到人民懷抱。

這次攻占東平、東阿戰役,共擊斃日軍37名,生俘日本顧問1人,殲滅俘虜偽軍2500餘人; 繳獲迫擊炮1門,擲彈筒11個,輕機槍33挺,重機槍2挺,步槍2000 余支,汽車1 輛,戰馬30餘匹,糧食數萬餘斤。

歷史是民族的年輪,紀念是文化的基因。回望那段歷史,仿佛看到無數英烈衝鋒的身影。

緬懷,為銘記,更為傳承那堅韌不屈的民族之魂。(撰稿:陳淑鋒)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