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建停車庫、社區活動室……靜安區老舊民防工程「煥發生機」|東方網

上觀新聞 發佈 2022-02-20T03:14:48+00:00

由於工程建設年代久遠等歷史原因,靜安區大量老舊民防工程長期處於封閉、閒置狀態。如何改建利用好這些民防空間?靜安區民防辦認真貫徹落實區委、區政府領導要求,在確保居民「腳底下的安全」的基礎上,根據群眾的切實需求,積極探索公用民防工程公益化再使用的方式,開展老舊民防工程改造。

由於工程建設年代久遠等歷史原因,靜安區大量老舊民防工程長期處於封閉、閒置狀態。

如何改建利用好這些民防空間?

靜安區民防辦認真貫徹落實區委、區政府領導要求,在確保居民「腳底下的安全」的基礎上,根據群眾的切實需求,積極探索公用民防工程公益化再使用的方式,開展老舊民防工程改造。

據了解,靜安區累計完成269處老舊公用民防工程綜合治理。在全面完成50處密封民防工程物探的基礎上,提前啟動剩餘53處工程的物探工作,為後續治理及開展公益便民服務奠定基礎。

改建停車庫,緩解居民「停車難」

位於芷江西路453弄13號的地下民防工程,建成之初為小區自行車庫使用。由於缺少物業管理,衛生環境髒亂,存在嚴重安全隱患。

靜安區民防辦在仔細評估工程使用情況的基礎上,對檢查出的孔洞、裂縫和滲水處進行專業修補,確保了工程的完整性和防護效能,保障了地下室與上層樓房安全使用無隱患。此外,區民防辦特地審批採購了新式防火塗料,重新粉刷了牆面和地面,並恢復了地下室內各處照明。

記者了解到,地下室翻新後,還配套安裝了電瓶車充電裝置,實現了非機動車庫的無人化管理、電瓶車規範化充電。整修完成後的地下非機動車庫,轉交居委會負責管理,並免去使用民防工程的一切費用。

如今,芷江西路453弄13號非機動車庫,內部環境煥然一新,已成為芷江西路街道樣板非機動車庫。

為全力保障落實「停車難綜合治理」民心工程,靜安區民防辦特別成立「停車難綜合治理」專項工作小組,通過積極梳理、排摸區域民防資源,探索合理利用民防設施等地下空間,緩解周邊居民「停車難」問題。

「目前,全區已有27個公用民防工程作為機動車庫、非機動車庫納入了公益化使用的範圍。」靜安區民防工程管理所所長劉海驊告訴記者。

改建社區活動室,讓居民「老有所樂」

自2010年關閉後,位於芷江西路393弄25號的民防工程地下室,一直處於空置狀態。如今,經過翻新之後的地下室成為了蘇家巷小區的居民活動室,桌球房、舞蹈室、會議室等一應俱全。

靜安區民防工程管理所所長劉海驊向記者介紹,「中心城區社區用房資源非常有限,與居民的使用需求存在矛盾,我們平時主動向街道社區介紹可用的公用民防工程,如有需求,儘可能推進公益化使用。」

記者了解到,蘇家巷小區長期缺乏公共活動場所,居民常常要前往兩公里外的街道社區文化活動中心,非常不便。負責該街道的民防工程管理員在了解情況後,主動聯繫蘇家巷居委會,提出「將地下室改建成社區活動室」這一想法,立即得到了民防辦和街道的大力支持。

小區里擁有了自己的活動室後,在家門口就能豐富文化生活,成了居民們日常好去處,深受小區居民好評。從周一到周日,居民們常常聚集在這裡,唱滬劇、跳舞蹈,活動安排得滿滿當當。

改建教育基地,普及民防知識

在市北初級中學操場下方,由民防工程改建而成的靜安區民防教育培訓基地藏身於此,經過數年的使用及推廣,已在區內受到眾多居民的認可。

基地內設有防空防災展示區,通過文字、圖片、模型、視音頻的形式,以分序館、人民防空、城市防災三個部分,展示民防建設發展和防空防災知識。在防空防災技能體驗區,還配有多媒體互動體驗機,參觀者可通過關卡遊戲和技能體驗設施,學習警報知識、民眾防護技能。

民防教育培訓基地更是通過「請進來,走出去」的方式,積極開展民防宣教活動,普及人防知識,進行技能培訓。至今,靜安區民防教育培訓基地累計開展各類宣教活動近1200場次,服務轄區內機關幹部、社區居民、學校師生和企業職工10萬餘人次。

靜安區民防工程管理所所長劉海驊告訴記者,今後,靜安區民防辦將按照區委、區政府的要求,加大力度,進一步向公益組織、實事項目、具公益性質項目如公益健身房、老年文化娛樂項目等體育、教育、衛生、社區服務方向傾斜,更好地發揮民防平時服務的功能,挖掘潛力、發揮特色,服務於社會經濟發展大局。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