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遺忘的榮光,十九世紀學院派名家巡禮:Sir Lawrence Alma-Tadema

長洲散人 發佈 2022-02-25T04:45:01+00:00

談到十九世紀藝術,我們自然聯想到印象派畫家,長期以來我們的記憶已經淡忘甚至遺忘了一個事實:即,實際上十九世紀的主流藝術仍然要看學院派畫家,誠然印象派運動轟轟烈烈,倘我們把目光避開吵鬧之處,回過頭來看看那些學院派畫家的作品,我們仍然可以強烈的感受到他們的藝術感染力,我們可以很清晰的從他們的藝術中辨認出一脈相承的傳承性,甚至我們可以看到很多印象派畫家的技法分明是來自這些被唾棄的學院派藝術。

被遺忘的榮光,十九世紀學院派名家巡禮:Sir Lawrence Alma-Tadema

文/@長洲散人


介紹藝術作品背後的故事。

以個人視角記錄讀畫感受。

這裡是@長洲散人【私人藝術詞典】專欄。


談到十九世紀藝術,我們自然聯想到印象派畫家,長期以來我們的記憶已經淡忘甚至遺忘了一個事實:即,實際上十九世紀的主流藝術仍然要看學院派畫家,誠然印象派運動轟轟烈烈,倘我們把目光避開吵鬧之處,回過頭來看看那些學院派畫家的作品,我們仍然可以強烈的感受到他們的藝術感染力,我們可以很清晰的從他們的藝術中辨認出一脈相承的傳承性,甚至我們可以看到很多印象派畫家的技法分明是來自這些被唾棄的學院派藝術。


勞倫斯·阿爾瑪·塔德瑪(Sir Lawrence Alma-Tadema,1836-1912)是英國維多利亞時代的畫家,他精妙絕倫的氛圍營造與想像力,創作出令人難忘的感官體驗。他的用色方法令人激動,對後來醉心於裝飾的畫家們給予很大的啟發。也許最讓人醉心的莫過於是畫家將將古代生活的場景好不違和的搬進當代的感覺,而散發出古思之情,畫面溫和的情緒及幽默感都足以取悅觀看者,彷佛置身其中。他以飽含情韻的抒情筆觸描繪夢幻般的古典世俗題材,深刻影響了維多利亞時代藝術風潮。作為皇家藝術學會會員,勞倫斯對英國文化的熱愛也訴諸筆端。





















不得不說勞倫斯對義大利、希臘和羅馬甚至埃及藝術熟稔於心,繪畫中的異國風情是其一大特色。1863年,勞倫斯專程去義大利考察,大量遊覽古蹟,汲取前人研究成果運用到自己的新古典主義繪畫實踐中,他還將歷史學和神學的見解融入世俗裝飾畫之中,同時他是拉斐爾前派古典主義運動的支持者。

















































進入20世紀,勞倫斯的藝術被完全遭忽視了,被遺忘了近一個世紀後他的作品才又回到人們的視野中。勞倫斯一生創作主要以維多利亞時代的肖像畫和風俗畫為主,他的畫面總是那麼富麗堂皇,賞心悅目的大理石與人物鮮花海景相映襯,他筆下的大理石似乎是有溫度的,因此他也被稱作英國藝術史上的「大理石聖手」。


原創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長洲散人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