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禧與慈安的姐妹「恩怨」

北班洋 發佈 2022-03-02T17:45:17+00:00

慈禧和慈安生前並稱兩宮皇太后,東太后慈安和西太后慈禧共同撫育了同治帝載淳、光緒帝載湉。聯合發動辛酉政變,共同垂簾聽證二十年。

慈禧和慈安生前並稱兩宮皇太后,東太后慈安和西太后慈禧共同撫育了同治帝載淳、光緒帝載湉。聯合發動辛酉政變,共同垂簾聽證二十年。在深宮朝夕相處幾十年間,慈安和慈禧的關係如何?東西兩宮是姐妹情深,和諧相處;還是逢場作戲,表面交情;還是水火不容,暗流涌動。

慈禧臥病在床,不久慈安卻暴斃身亡

光緒七年,慈安太后崩於鍾粹宮,享年四十五歲。葬於定東陵。

諡號為「孝貞慈安裕慶和敬誠靖儀天祚聖顯皇后」。慈安之死疑點重重,眾說紛紜,一說是自然病逝,一說是慈禧將慈安毒死。慈禧毒死慈安的動機應該有一下幾點。


一、慈安焚毀咸豐密詔,慈禧再無顧忌

據《崇陵傳信錄》記載:

咸豐帝深知慈禧為人,爭強好勝之心極重,母以子貴尊為太后,怕日後慈禧對慈安不利,於是給了慈安一封密詔:「葉赫氏祖制不得備椒房,今既生皇子,異日母以子貴,自不能不尊為太后,唯朕實不能深信其人。此後如能安分守法則已,否則汝可以此詔,命廷臣傳遺命除之」。生性純良,不與世爭的慈安把這封密詔示與慈禧,且笑曰:「吾姊妹相處久,無間言,何必留此詔乎?」立取火焚之。慈禧面發赤,雖申謝,意怏怏不自得,旋辭去。慈安把可以制約慈禧的遺詔給燒了,可是真心未必換來誠意。


二、安德海恃寵而驕,得罪眾人

咸豐帝病逝之後,慈禧和恭親王密謀發動政變,安德海擔任密使,奔走於熱河與北京之間。安德海聰明伶俐,是慈禧身邊的大紅人,慈禧極其寵信安德海,安德海因在「辛酉政變」有功提升為總管大太監。安德海卻居功自傲,恃寵而驕,甚至不把同治帝放在眼裡,挑撥同治和慈禧的母子關係,慈禧因一個太監去責罵同治帝,大清國的堂堂皇帝竟受制於一個太監,這使年幼的同治帝萌生了要殺安德海的主意

有一次,恭親王請見慈禧,而慈禧這時正和安德海談話,沒召見恭親王。恭親王極為憤怒,安德海的性命也危在旦夕了。

恭王奕是個有能力的人,也是一個傲慢的人。在他眼中,慈禧太后不過是一個沒有文化的婦人而已,只不過是礙於名分尊卑所限。同治四年,編修蔡壽祺彈劾奕訢,說他攬權納賄,徇私驕盈,兩日後兩宮太后就以同治帝名義頒詔,以其目無君上,免去他議政王和其他一切職務。蔡壽祺敢彈劾權傾朝野的恭親王,背後一定有慈禧的支持。朝中大臣求情,慈禧太后才允許他在內廷行走,並管理總理各國事務衙門,但免去了議政王職務。這是奕訢遭受的第一次打擊。慈禧太后責備恭親王重用漢人:「這天下,咱們不要了,送給漢人吧!」「汝事事與我為難,我革汝職。」恭親王不服:「臣是先皇第六子,你能革我職,不能革皇子。」恭親王久跪,忽起立,慈禧太后大呼,言恭王欲打她。宦者趨恭王出。」恭親王被免議政王一職,背後也有安德海的參與密謀。

安德海瘋狂斂財,干預朝政,勾結黨羽。終於報應來了,同治八年,久在宮闈的安德海想出宮遊玩並藉機斂財,遂藉口預備同治帝大婚典禮,再三請求慈禧太后派他到江南置辦龍袍、預備宮中婚禮所用之物,獲得慈禧太后許可。有了太后的支持,安德海置清朝不許太監擅出宮禁的祖制於不顧,帶領著一班隨從,前呼後擁地出京了。山東巡撫丁寶楨奉慈安的命令「違背祖制,擅自出宮 」為由將安德海處死。慈禧的心腹被處死,她怎麼會咽得下這一口氣。

三、皇帝大婚,兩宮選後再起分歧

同治十一年,早已到了皇帝成婚的年紀,兩宮皇太后開始為同治帝選後。兩宮太后出現了分歧。慈安看中的是戶部尚書崇綺之女,大學士賽尚阿孫女阿魯特氏。慈安認為阿魯特氏性格端莊,成熟穩重,才德俱佳,很有皇后的威嚴。慈禧中意的是員外郎鳳秀之女富察氏。慈禧覺得富察氏性格柔順,容易控制。兩位太后意見不一致,就由同治帝自己決定,結果同治帝選了阿魯特氏當皇后。

自己的親生兒子居然不順著自己的意願來,她十分嫉妒慈安在同治心中的地位。

四、慈安才是掌舵人,慈禧只能靠邊站

慈安太后,鈕祜祿氏,滿洲鑲黃旗人,出身顯赫。咸豐二年(1852年)二月,經選秀入宮,咸豐帝詔封貞嬪,五月二十五日晉封貞貴妃,六月初八立為皇后,十月十七日行冊立禮。短短几個月的時間,慈安就貴為皇后一國之母,地位極其尊貴,是清代晉封速度最快的皇后。然而慈禧這面就沒有這般順利了,雖與慈安同年進宮選秀,只賜號蘭貴人,咸豐四年,晉封懿嬪。咸豐六年,生下咸豐帝唯一的皇子載淳(即同治皇帝),母以子貴,晉封懿妃。咸豐七年,晉封懿貴妃。

兩宮垂簾聽政期間,當時《清宮遺聞》有這樣的記載:「當時天下稱東宮(慈安)優於德,而大誅賞大舉措實主之。西宮(慈禧)優於才,而判閱奏章,及召對時咨訪利弊。東宮見大臣訥訥如無語者,每有奏牘必為西宮為誦而講之。」

實際掌權者是慈安皇后,只是慈安不喜朝政,朝廷之事交給慈禧和恭親王處理,慈安最後再決策。慈禧也只是處理一些日常事物。慈安一定程度上壓制了慈禧政治野心的擴張,制衡了慈禧的權力,慈安的存在讓權欲極重的慈禧並未得到施展的機會。



光緒七年,慈禧臥病在床,一連數月久治不愈,慈禧生病期間不能處理政事,兩宮垂簾聽政變成慈安一人垂政,慈安在這段時間獨視朝政使慈禧大為不悅。不久身體健康的慈安竟然一夜暴斃身亡,而身體抱恙的慈禧卻康復過來了。光緒七年三月初十日(1881年4月8日)戌時,慈安因病崩逝,享年四十五歲。五月十三日(6月9日),上尊諡曰孝貞慈安裕慶和敬儀天祚聖顯皇后。從此兩宮垂簾格局變為西宮獨尊,光緒帝還未成人,慈禧大權獨攬,開始獨攬大權,奕訢的勢力更加薄弱了,隨後慈禧找準時機罷黜弈訢,成為清政府至高無上的統治者,統治期間簽訂了許多喪權辱國的條約,割讓大清領土,賠償巨額財產,面對時局動盪的、內憂外患大清王朝,其奢靡程度也未見半分。在專權的道路上一走就是48年。



兩宮太后也有一同合作,默契十足的時候,即咸豐帝病逝後,慈安、慈禧聯合恭親王發動辛酉政變,剷除八大臣。兩宮垂簾聽政,進入了相對平靜的「同治中興」時期。

深宮姐妹聯手發動政變,皇權衰微,開啟兩宮垂簾聽政新局面

1861年,咸豐帝病逝於承德避暑山莊。臨終命以肅順為首的八位大臣為贊囊政務八大臣輔佐年僅六歲的皇子載淳(即同治帝)。咸豐帝還賜予了載淳「同道堂」印章,由其生母慈禧暫時代管,賜予慈安太后「御賞」印章,以二璽代替硃筆,輔政大臣所擬上諭,必須加蓋這兩方印章才能奏效。咸豐帝考慮到皇后無子,貴妃幼子繼承大統,將會出現皇后與母后間的矛盾;顧命八大臣里既有滿人也有漢人,權力得到了分散。這兩股勢力互相牽制,既防止後宮干政,又阻止大臣專政。但咸豐帝對恭親王弈訢心懷猜忌,便將六弟奕訢排除在顧命八大臣之外,使其不能參與朝政,這就給大清皇權帶來了巨大隱患。

慈禧是個野心勃勃,權欲極重的女人,於是勸說慈安,慈安考慮到八大臣的權利嚴重影響到了皇權,於是在慈安的同意下,慈安、慈禧聯合恭親王發動了「辛酉政變」,剷除顧命八大臣,開啟了兩宮垂簾聽政的政治局面。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