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山論劍,第六屆i-VISTA智能網聯汽車國際研討會助力車聯網發展

智電汽車 發佈 2022-03-03T20:25:41+00:00

汽車行業發展至今,大概經歷了三個階段,首先是美國汽車大王亨利·福特首創了流水線生產方式,讓汽車生產效率大幅提升;


汽車行業發展至今,大概經歷了三個階段,首先是美國汽車大王亨利·福特首創了流水線生產方式,讓汽車生產效率大幅提升;第二階段是石油危機為引子,以日本汽車為代表的精益化生產方式成功讓經濟型轎車成為主流;第三階段就是現在,依託於電池、通信技術的發展,新能源智能汽車成為大勢。

而在第三階段,車聯網又被視作最熱門的賽道之一,被認為是實現高級別智能汽車的必經之路,是5G超高速通信的重要落地場景。

那麼它應該如何綜合運用計算機、人工智慧、信息通訊、自動駕駛等技術,實現車輛物聯網,以提升整體的智能化水平呢?

2月25日,在第六屆i-VISTA智能網聯汽車國際研討會車聯網先導應用專題論壇上,各界頂級專家針對車聯網現狀,發展前景、落地應用展開了深度探討。

1、政策支持,車聯網迎來高速發展

首先我們需要明白什麼是車聯網(智能網聯汽車),按照釋義:車聯網是藉助於5G、C-V2X、邊緣計算等新一代信息通信技術,實現了車與車,車與人、車與路的全方位連接,是一種跨行業融合的新產業生態。

目前,在包括工信部《十四五信息通信行業發展規劃》以及交通運輸部的《數字交通十四五發展規劃》都明確提出要積極穩妥的發展車聯網。

此外,2020年國務院發布《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21- 2035年)》以及工信部發布《關於推動5G加快發展的通知》,也著重提到了車聯網在汽車產業發展中的重要地位。

而依託於政策上的優勢,我國車聯網在基礎設施建設上快速落地,從2019年至今,工信部先後批覆無錫、西青、長沙、重慶兩江新區創建國家級車聯網先導區;住建部和工信部聯合支持北京、上海、廣州、武漢等16個城市成為智慧城市基礎設施與智能網聯汽車協同發展試點城市。

截至目前,我國車聯網路側通信基礎設施部署4000餘台,其中重點城市道路3500餘台、高速公路500餘台。同時,重點路段和典型場景也在積極推進路側感知計算系統部署以及5G蜂窩網絡能力提升。

此外,像是阿里雲等科技企業也在加速布局,根據阿里雲數智公路與車路協同總架構師劉勇所言,目前阿里雲已經建成了一條總投資146億元,長度達到157km的成宜智慧高速,實現了包括全息精準感知、聯勤塊響運營、全天候通信服務、車道級協同管控、伴隨式信息服務等功能。

2、5G技術成為關鍵突破口

如果按照時間節點來看,2016年可以是無人駕駛受到資本熱烈追捧的一年,2017年是政策開始決定的一年,2018年則是政策大範圍落地的一年,但車聯網最終實現質的突破,還得依靠5G技術的大規模落地。

依託於低時延、高帶寬、廣連接等特點,5G一直被認為是實現車路協同、高級別自動駕駛的突破口。作為對比,當前應用最廣的4G吞吐量在50M-1Gbps之間,延時達到50ms;而5G的吞吐量在1-10Gbps之間,延時只有1ms。

古人云,差之一豪,失之千里,對於自動駕駛這種對精度要求尤為嚴苛的技術而言,5G就是最好的搭檔。

大唐移動5G智能應用產品線總裁李文在大會上表示:5G新基建賦予了智能交通新動能、助力傳統企業升級疊代,利用更先進的智能化技術的應用,可以減少汽車事故50%-80%,提升交通通行效率10%以上,

3、車聯網的主要應用場景

隨著技術的不斷深入,車聯網的應用場景也不斷豐富,與汽車、交通等行業加速融合,首當其衝的,是更高級別的自動駕駛。

眾所周知,當前自動駕駛有兩條主流的技術路線,一條是以美國為首的單車智能路線,一條是以中國為代表的車路協同路線。

其中單車智能主要依靠視覺傳感,雷達傳感來抓捕駕駛環境信息,經過數據學習的 AI 算法,判斷駕駛環境並自動做出駕駛判斷及行為,缺點顯而易見,傳感器容易受到環境影響,進而對數據分析以及相關的決策產生影響。

相比之下,中國堅定走的車路協同(V2X)具有突破視覺死角和跨越遮擋物的信息獲取能力,同時可以和其他車輛及設施共享實時駕駛狀態信息。

V2X是唯一不受天氣狀況影響的車用傳感技術,無論雨、霧或強光照射都不會影響其正常工作。通過基於V2X的技術,車與車互相通訊,可以知道對面或某個盲區方向是否有車,然後進行決策如減速、停車等,減少交通事故的發生機率。

此外,車聯網除了服務於我們常見的輔助駕駛、高等級自動駕駛等智能網聯汽車應用外,還能夠有效解決交通效率、城市治理等系統性工程問題。

大唐移動5G智能應用產品線總裁李文在大會上介紹到,在紅綠燈等特色應用場景,可以實現綠波車速引導、紅綠燈透視、行人闖紅燈預警、公交信號優先、特種車輛優先、車速超速預警等功能,可以有效降低擁堵,提升交通效率,減少事故的發生率。

再比如依託車聯網,可以實現礦區、港口等特定場景的無人化工作,減少成本支出且提升特定的效率,以上都是車聯網的主要應用場景。

中汽院智能網聯車路協同事業部總經理江萌也提出了相似的觀點,利用車路協同,可以實現諸如:路口管控上帝視角、實現車道級的道路感知分析功能、賦能交通組織優化、實現路權按需求分配,環節交通參與者的需求矛盾、提高交通事故的發現能力、提高路口群自主協同決策等功能。

4、車路協同發展現狀

前面提到,車路協同是車聯網應用的主要方向,但目前也存在一些問題,首先是布局車路協同技術的車型太少,滲透率太低,而車路協同的一大關鍵是廣連接,如果連接進來的交通參與者太少,那麼車路協同也就毫無意義。

第二,目前車路協同的相關技術並不成熟,包括路測融合感知、C-V2X短程通信、數據安全等技術核心還處於發展階段,不足以支撐車路協同的大規模落地。

第三,市場沒有消費需求,普通的消費者對車聯網概念幾乎是毫無理解,而一旦脫離了群眾,那麼車路協同的發展速度自然也就會放緩。

對於以上問題,江萌也提出了獨特的看法,他認為首先車聯網作為一個商業化落地的產品,它的發展也會符合市場規律,目前還處於一個平緩的過渡區,政策引導還是關鍵所在。

其二,技術的發展不能一蹴而就,必須經過沉澱以及大規模的驗證,否則彎道不僅不能超車,還是出軌的風險。

其三,車聯網概念太過於高端,遠遠超過普通群眾的認知以及需求,可以將其拆解開來,以更平易近人的信息去尋找公眾的觸電,以此提高輻射影響。

總結而言,技術的發展並非一蹴而就,智能網聯技術的落地,需要市場、政府、消費者、技術的共同配合,切不可操之過急。

5、未來發展趨勢

毫無疑問,智能網聯汽車將會是未來汽車產業發展的主基調。

從行業角度來看,汽車行業正在全面的轉向電動化、智能化,而智能網聯汽車這是汽車產業數位化轉型的載體和加速器。

從市場角度來看,中國無論是在電動化亦或是在智能化汽車上的進程都處於行業前列,在去年的中國汽車重慶論壇上,中國工業和信息化部裝備工業一司司長羅俊傑在開幕致辭中透露: 2020年,雖然中國乘用車銷量略有下降,但智能網聯乘用車銷量卻上漲,裝載L2級智能駕駛的乘用車銷量超過300萬輛,同比上漲107%,占汽車總量的15%左右。如今占比進一步提高。

從技術角度來看,隨著人工智慧、5G應用、物聯網、雲計算等技術的發展,車聯網也會跟隨著一起前進。

寫在最後:

車聯網技術是一個新的生產力,是汽車誕生至今面臨的最偉大的一場革命,也是行業大勢所趨,我們需要立足於中國交通現狀以及技術前景,需要有新的生產關係與其相適應,這其中,有有科技的桎梏,也有行業的天花板,但總而言之,在重構新關係時,協同與融合是關鍵。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