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三、六月六、七月七……古代到底有幾個「女兒節」?

嶽麓書社 發佈 2022-03-08T02:16:40+00:00

隨著時代的發展,婦女在政治、經濟、社會生活各個領域都發揮著重要作用。那麼,有人可能會問,在女性地位不高的中國古代,有沒有什么女性專屬節日呢?

今天是3月8日國際婦女節。20世紀初,國際上一系列的婦女運動,促成了「婦女節」的設立,只不過,最初的婦女節被定在2月28日。1921年9月9日—15日,第二屆國際共產主義婦女代表會議在莫斯科舉行,為了紀念女工在1917年3月8日的英勇鬥爭,把每年的這一天定為國際婦女節。

隨著時代的發展,婦女在政治、經濟、社會生活各個領域都發揮著重要作用。那麼,有人可能會問,在女性地位不高的中國古代,有沒有什么女性專屬節日呢?的確有,而且也不止一個。畢竟,在大多數情況下不能自由外出的古代,總要有幾個給女性出門的機會,不僅是為了遊玩過節,也有一些現實目的在裡面。

古代女兒節綜覽

據文獻記載,古代女性的節日都被喚作「女兒節」。

關於女兒節的確切記錄,可以上溯到元代《析津志》:「宮廷宰輔之士庶之家咸作大棚,張掛七夕牽牛織女圖,盛陳瓜果酒餅,邀女流作巧節會,稱曰女孩兒節。」

傳統節日中所謂的「女兒節」,比較流行的是農曆七月七日的「七夕」和農曆九月九日的「重陽」,此外也有將農曆三月三日的「上巳」和農曆六月六日的「花朝」視為「女兒節」的說法。而在舊時漢族的歲時節日裡,被稱「女兒節」的日子還有一個端午節。歸納起來,中國傳統節日中,可以稱作女兒節的至少有:上巳節、端午節、花朝節、七夕節和重陽節,這其中還不包括很多地方性的女兒節,如四川廣元地區(武則天出生地)為紀念武則天,將其誕辰定為女兒節;藏族則將每年農曆五月初四、初五,上山採茶對歌的日子定為女兒節等。

在這裡,花朝節雖然名義上屬於全國性節日,但實際上有著很強的地方性。我國面積廣袤,南北溫差懸殊,南方花開之時北方仍處暮冬之節,這就造成各地花朝節節期不同的情況,有以二月二、二月十二、二月十五為花朝的,也有以六月六為花朝的。有的地方稱花朝為女兒節,有的地方卻沒有這種說法,時間不同、說法不一,因此它實質上屬於地方性節日。另外,上巳節在宋代就開始衰落,而女兒節的別稱大多出現在明清時期,當前日本依然保留的三月三日女兒節的各種習俗已被證明是源自我國古代,是上巳節存在過的旁證之一。

古代女兒節詳解

No.1 三月初三·上巳節

上巳節源自漢朝末年的一個傳說。相傳當時的一戶人家在三月初左右連亡三女,引得人心惶惶。為避免同樣的事情發生,民眾紛紛到水邊洗浴以驅除不祥,後世相沿成俗。此外,上巳節還有周公泛酒和仲春之會等起源之說。

傳說雖難辨真假,但傳承至今的節日禮俗卻大同小異。古代上巳節這天,人們會臨水祓除、烹製美食、戴薺菜花甚至祈求子嗣。

其中臨水祓除的習俗在漢朝就已形成,當時上巳節是一個較為隆重的節日,每到此日,男女老少都要前往河邊沐浴,在清潔之餘更希望流水帶走身上的病氣。

而烹製美食主要緣於古人認為三月三日陽氣過勝,於人不利,所以需要製作一些節令食品來抵禦不利的時氣:「三月三日,取鼠曲汁蜜和為粉,謂之龍舌拌,以壓時氣。」(宗懍:《荊楚歲時記》)

相應地,戴薺菜花也是出於保持健康的心願。民諺有云:「三月三,薺菜當靈丹。 三月三,薺菜花賽牡丹。女人不插無錢用,女人一插米滿倉」(齊濤主編、任騁著:《中國民俗通志·禁忌志》)。人們認為,在這一天采薺菜花戴於髮鬢,可以趨吉避凶,還能夠起到醫治頭痛、明目的功效。

上巳節的習俗中,最與女性相關的一項風俗為乞子。當日在沐浴時,需在東流水中進行。五行之中,東方為木,而木有生長、生發的特性,因此祓除於東流水,就是取其生長、生發之意。此外,上巳節求子還同節日名稱之「巳」頗有關聯,在此,甲骨文中十二地支中的「巳」就寫作「子」,而它又代表陽氣極盛的狀態,古人講究陰陽調和,因此,在上巳節祓除釁浴、趨吉避凶,最終達到強身健體,求得子嗣的心願。

No.2 五月初五·端午節

端午節最早起源於先秦時期,當時北方地區把五月五日作為忌日。戰國時的齊相孟嘗君田文,曾因生於五月五日,而險被拋棄。古時,每到這天人們都會以各種手段來祛邪避災,如《大戴禮》所載:「五月五日蓄蘭為沐浴。」此外,也有人將端午節的起源歸結為對屈原的紀念。

那麼端午節跟女性有什麼關係呢?

在古代,「已嫁之女歸寧的習俗」,也就是出嫁的女兒回娘家,就選在端午節這一天。

已嫁婦女歸寧之俗起源於一個歷史悠久的傳統節日——社日。社日源於先秦,盛於唐宋。唐代,每到社日婦女可以休息一天。張籍《吳楚歌》云:「庭前春鳥啄林聲,紅夾羅襦縫未成。今朝社日停針線,起向朱櫻樹下行。」

到了宋代,社日被一分為二,成了春社和秋社,出嫁的女兒可以在這兩天回娘家省親:「秋社……人家婦女皆歸外家,晚歸。」「秋社日,有士庶家妻女歸外家回。」

社日自元代戛然而止,以致明清時期鮮為人知。但是已嫁之女歸寧的習俗卻被沿襲下來,只是融入到了端午節和重陽節的節俗之中,也因此,明清時期的端午節和重陽節又被別稱為女兒節。

除了歸寧,古人也會在端午節這天乞子。宋吳自牧的《夢粱錄》中記載:「五月一日至五日,家家妍飾小閨女,簮以榴花,曰女兒節。」 眾所周知,石榴在中國傳統文化中是多子多孫的象徵,即便五月有很多花會開放,但是獨取石榴花戴於鬢角,主要是因為石榴的寓意特殊。

No.3 六月初六·回娘家

農曆六月初六也是古代的婦女節。這一天,家家戶戶會把已經出嫁的女兒接回娘家。清代嘉慶《合肥縣誌》:「六月六日謂之過半年,婦女偕婿歸寧。」

關於該節日的起緣,有這樣一則傳說——

戰國時期,晉國宰相狐偃深受國人愛戴。六月六日是他的生日,每年有很多人為他祝壽。久而久之,孤偃居功自傲,逐漸為國人所不滿。其親家趙衰直言相勸,反被孤偃當眾責怪,趙衰一氣身亡。趙衰的兒子見岳父如此,立誓要報仇。第二年,狐偃出京放糧,趙衰的兒子準備在其回京過壽時殺掉他,以報辱父之仇。謀劃之餘,他把這個計劃告訴了妻子。狐偃的女兒悄悄將此消息告訴母親,其母大驚,派人給狐偃送信。狐偃知道後,適才了解到自己出了問題,於是深入鄉間了解民情,才發現自己早已不得人心。此後孤偃大徹大悟,決心改正自己的缺點。六月初六一早,狐偃就親迎女兒女婿來家,敬如上賓,並當眾向女婿認錯,翁婿盡釋前嫌。此後每年的六月初六,狐偃都要請女兒女婿回家一敘。百姓紛紛仿效,久而久之,六月初六就成了「姑姑節」,到了這一天,家家戶戶都要請已出嫁的女兒回娘家。

No.4 七月初七·七夕節

在多數人的意識中,七夕是牛郎織女相會的日子。事實上,在牛郎織女傳說以前,人們就已經在七月初七這天過節了。漢崔寔《四民月令》裡所說的「(七月)七日遂作麴。及磨。是日也,可合藥丸及蜀漆丸,曝經書及衣裳。」

七夕節是古代女兒節中,最早以女性為主導的節日,許多風俗都體現出與女性相關的文化特質。舊時認為,「七」為女性的生命之數,《黃帝內經》更從醫學的角度分析女性生理變化與數字「七」的關係。

△ 「古典名著普及文庫」《黃帝內經》,嶽麓書社出版

其次,流傳至今的乞巧節俗也顯示出古時女子的勞動日常,比如對月穿針乞巧(針分七孔和九孔兩種,在七月七日晚上,女性對月穿針,如果順利穿過,就證明已經得巧)、對日浮針乞巧(明代常用,指在白天把線穿進浮在水面上的針里去)、喜子結網乞巧(在庭中放置瓜果,如果有小蜘蛛在瓜果上面結網即為得巧;或者抓一隻小蜘蛛放在盒中,第二天看它所結網的疏密程度來看得巧的多少;還可以通過看所結蛛網時候周正來驗證是否得巧)、種巧芽乞巧(將豆芽浮於水上,以水中影子的形狀來判斷是否得巧)、立竿乞巧(在家中立一根竹竿來乞巧),這些乞巧方式的目的只有一個,就是希望女子能夠變得更加靈巧。

除了乞巧,七夕節還有乞富、乞壽、乞子等習俗。從唐代開始,人們會將嬰兒形狀的蠟燭浮在水中來乞子,名為化生,宋以後名為摩睺羅。此外,舊時七夕還會蓄采眾藥驅除毒氣,也會專門食用赤小豆「男吞一七,女吞二七,令人畢歲無病。」

No.5 九月初九·重陽節

關於重陽節的由來,南朝梁人吳均之的《續齊諧記》、唐代的《初學記》和宋代的《太平御覽》等書籍都記載了題為《桓景學道斬瘟魔》的一則故事——

汝南恆景跟隨費長房在外遊學,有一天費長房對他說:「九月九日你家裡會有大災,你應該馬上回去,叫家人每人做一個紅色的袋子,裡面裝上茱萸,再系在手臂上,然後登到高處喝菊花酒,就可以消災辟邪。」恆景照他說的做了,帶著全家去登山。晚上回來,看到家中的雞犬牛羊全都死了。費長房知道後告訴他:「這些牲畜是代替你們承受了災難。」

事實上,重陽節的活動在南北朝之前就已出現。魏文帝曹丕在《九日送菊與鍾繇書》中說:「歲往月來,忽復九月九日。九為陽數,而日月並應,俗嘉其名,以為宜於長久,故以享宴高會。」可見,桓景登高避難的傳說不過是根據重陽節固有的節俗創造出來的故事。

之所以要「避難」,是因為古人把大火星看做火神的化身。到了九月,大火星退隱,這不僅使一向以大火星為季節生產和生活標識的古人失去了時間的坐標,同時也令那些奉大火星為神明的古人產生莫名的恐懼,以為邪祟將與之俱來,因而產生辟邪的想法。

重陽節這天與女性相關的節俗有歸寧和食用放棗點綴的花糕,以含蓄地表達乞子的心願。明代劉侗《帝京景物略》:「(九月)九日,父母家必迎女歸寧,食花糕。」不過,此時依然沒有「女兒節」這個正式名稱。但是,在明清時代的《大興縣誌》中記載:「九月九日,父母家必迎女歸寧,亦曰女兒節。」可知明清時代,京城地區已有將重陽日也叫「女兒節」的習俗了。

古代女兒節變遷

回到縱向的歷史變遷中,女兒節的變化反映了傳統文化的內核。

一般而言,我國的各類節日多與農業相關。節日源於歲時,歲時源於農業生產。節日是季節的標點,在農耕社會繁重的勞動之餘,人們確實需要特定的假期來休養生息。隨著時代的進步,這種從休息到娛樂的變化又進一步變為慶賀之情,可以說,節日的儀式感正是時代安穩與進步的真實寫照。

具體而言,魏晉以後,節日的內涵從宗教式的莊嚴轉向輕鬆娛樂。世積亂離,生命賤如草芥,朝不保夕,及時行樂的思潮就此蔓延。在魏晉之前,上巳節以祓除釁浴、趨吉避凶為主,但到了魏晉之時,就成了文人雅士聚會宴飲的良辰佳節,王羲之《蘭亭集序》所記「曲水流觴」這一節俗就產生於晉時。

七夕節也一樣,原本在漢代文人所作的《古詩十九首·迢迢牽牛星》中,只能長期分隔天河兩端、「盈盈一水間,脈脈不得語」的牛郎和織女在魏晉時期得到了相見的機會,曹植的《九詠》中寫到「牽牛兮,眺織女,交有際兮,會有期。」

△ 《古詩十九首》最早就見於蕭統所編的《文選》

嶽麓書社「古典名著普及文庫」《文選》,即可購買

唐宋更是繼續向著娛樂化的方向發展。比起魏晉時期,唐代婦女地位有所提升,男性可以出遊聚會,女性也同樣可以,女性不用僅在女兒節才能外出活動。

到了明清時期,理學日漸保守,禮教對人們思想的禁錮也日益加強,對女性的限制不斷增多。這是古代社會中女性地位最低的時期,也是「女兒節」名稱正式出現的時期。對古代女性而言,明清時期不但節日活動內容發生了變化,節日的性質也受到很大影響,從前是娛樂的日子,現在只能算是一個休息日而並非節日。從女兒節求得子嗣、乞巧、出嫁女子歸寧等風俗足以見得,古來女性多偏弱勢。

也正因為如此,我們才有了現代意義的國際婦女節,我們不用等到節日這天才出門遊玩,更不用趁著節日去乞求巧手、沐浴求子,而是繼續呼籲真正的男女平等。今天,我們看到了拼搏在各行各業中的女性身影,她們發揮著重要的社會力量,這些都是女性群體爭得話語權的直接寫照。看向當前,我們更應該為自由、獨立、勇敢的新時代女性們舉杯。

本文經「國家人文歷史」(微信ID:gjrwls)授權轉載。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