豪華 享樂 巴洛克風格 Baroque

學姐談設計 發佈 2022-03-22T03:13:11+00:00

Girl With A Pearl Earring。Battle of the Amazons。At the Linen Closet。

巴洛克風格-Baroque

特點:豪華的、有濃厚的享樂主義。

打破理性的寧靜和諧,具有濃郁的浪漫主義色彩。


今天帶你看看這八幅油畫作品,感受巴洛克藝術的豪華、享樂之感!


一、《戴珍珠耳環的少女》

Girl With A Pearl Earring

作者:維米爾

畫中少女的氣質超凡出眾,寧靜中淡恬從容、欲言又止的神態栩栩如生。

這種既含蓄又惆悵的、似有似無的傷感表情在維米爾的筆下熠熠生輝,驚鴻一瞥的回眸使她猶如黑暗中的一盞明燈,光彩奪目,平實的情感也由此具有了淨化人類心靈的魅力。

在畫作中,作者以閃爍著光芒的珍珠耳環將少女明亮的雙眸、嬌嫩的唇瓣白色的襯衣領口與耳後的黑暗空間等分散區域結合在一起,使之構成一個鮮活的整體。

同時運用了大量的漫射光線的微妙變化來表現畫作各處的質地和形狀,在這一點上甚至已經達到了煞費苦心的絕對精確,不論是少女耳朵上的珍珠耳環,還是頭巾服飾抑或是面部,都用大膽的明暗區分和較純的顏料給予鮮明的詮釋,這既實現了繪畫的精確和細膩的完美表現,卻又不使畫面看起來有任何費力或刺目之處。


二、《倒牛奶的女僕》

The Milkmaid

作者:維米爾

在《倒牛奶的女僕》這幅作品中,觀者心中自然會升起一種寧靜祥和的感覺。

畫家在畫中描繪了一個簡陋廚房的一個角落,淳樸的婦人將陶罐中的牛奶緩緩倒下,陽光透過窗子照進來,屋子中的每一樣物品都靜靜的,平淡無奇,但卻充溢著一種時光的空靈之感,所有的一切都統一在和諧的氣氛當中。

當觀者將視線停留在一個個局部上的時候,就會被畫家描繪這些普通事物的耐心和技巧著實打動。畫面上的桌布、毛巾、銅壺、竹籃、麵包、流淌而下的牛奶、女僕專心致志的神態……

畫家在表現物體的質地、色彩和形狀上都達到了完美的程度,同時又將這一切統一在黃、藍、白三種整體的色調中,融合得恰到好處。


三、《亞馬遜之戰》

Battle of the Amazons

作者:彼得·保羅·魯本斯

這裡描繪的是神話中的一則故事。英雄忒修斯與亞馬遜女王希波呂忒發生因愛情而引起了戰爭,作品描繪的正是兩隊人馬在橋上狹路相逢,戰鬥異常激烈的場面。英雄忒修斯遠行至亞細亞的克律姆諾伊,見到亞馬遜女王希波呂忒並向她求婚。婚後,英雄攜她回家。這引起了亞馬遜部落的不滿,他們發兵攻打希臘,一路所向披靡。其時忒修斯正去克里特島的迷宮中翦除牛怪,直至他得知後趕到雅典,亞馬遜女族即將進抵雅典。忒修斯立即率軍迎敵。雙方在特爾摩頓河橋頭短兵相接,展開了一場血腥的戰鬥:亞馬遜人為保住自己的軍旗正拼死地搏鬥著,希臘軍隊從左側橋頭衝去,勢不可當。橋邊出現人仰馬翻的驚險形象。

畫面上色彩流動,線條飛旋,一切都處在一種慘烈的殺戮風暴中。

畫家通過敵我激戰的情景,烘託了奪軍旗的英勇行為。亞馬遜雖處劣勢,但仍顯出不可動搖的戰鬥意志。右邊已出現脫韁狂奔的戰馬,滾落河中的亞馬遜戰士,給人以強烈的動感。

全畫氣勢激越,令人震顫。畫面中的動勢好像一團旋風,緊緊朝向橋的右側滾動著。人物的層次綿密,所有的造型服從於一種連續性的運動。色彩所表現的激情已達到了最高點。


四、《酒神巴庫斯》

Bacchus

作者:卡拉瓦喬

畫中的酒神是男是女?

白色的幔布下顯然是年輕健壯的男性的身軀,但卻生著女性般柔美圓潤的臉龐,細得誇張的柳葉眉蟲子似地彎曲著,塗了胭脂的雙頰透出病態的紅潤,微張的雙唇似乎吟著引誘的詩句。

他的一隻手輕巧地捏著高腳杯,另一隻手摩挲著絲綢帶子,眼神迷濛,好像還沒從上一場狂歡里醒過神來。在他面前擺著一盤象徵豐收的水果,但鮮艷的果皮上已經開始顯出腐爛,表現出一條諷刺的真理:快樂往往稍縱即逝,豐收亦是衰敗的開始。

再沒有誰比卡拉瓦喬更像酒神了,肆意放蕩,生性乖戾,但又極富才華。卡拉瓦喬追求的不是矯飾的美而是恐怖的真實,他把聖人拽下神壇,用畫給那些因不識字不能讀聖經的底層人靈魂救贖。「無畏無懼」貫穿了他的一生,而《酒神》則定格了他最光輝的時刻——驕傲又迷醉。可悲的是此時他已經看清了自己的結局,與歌利亞一樣的結局。


五、《捧果籃男孩》

Boy with a Basket of Fruit

作者:卡拉瓦喬

這幅畫創作於卡拉瓦喬從他的家鄉米蘭來到羅馬的時候,當時他正在競爭激烈的羅馬藝術世界中謀生。模特是他的朋友和夥伴,西西里畫家馬里奧·明尼提,當時只有16歲。

在某種程度上,這幅畫是一種體裁的作品,目的是為了證明畫家的繪畫能力,從男孩的皮膚到桃色的皮膚,從長袍的褶皺到編織的籃子。

卡拉瓦喬是一位現實主義畫家,他並沒有將自己的畫理想化,相反,他捕捉到了自己眼前畫布上所呈現的本質。這一點在他對籃子裡的水果和樹葉的描繪中表現得非常清晰,這些描述是如此的真實,以至於園藝科學家們對它們進行了分析,能夠準確地確定單個品種。

卡拉瓦喬只捕捉水果籃中的東西;他既不理想化他們的成熟,也不理想化他們的布局——然而,幾乎奇蹟般地,我們仍然被吸引著去看它;對觀看者來說,這是一個非常美麗而精美的主題。


六、《販水果的少年》

The Little Fruit-Seller

作者:巴托洛梅·埃斯特萬·牟利羅

這幅畫作所描繪的是一位正在販賣水果的少年。畫作中,這位少年正抱著滿裝著葡萄和看起來像是梨子的果籃,與此同時,旁邊的女孩正在向他計數錢幣。

光線由左側照向兩人,女孩浸潤在日光中,而她的同伴則處在較暗的一側。雖然這只是一個平淡無奇的日常生活場景,但牟利羅卻通過別樣的手法,將17世紀西班牙街上售賣水果的景象展示在世人面前。


七、《鏡前的維納斯》

The Rokeby Venus

作者:委拉斯開茲

這副維納斯像是委拉斯開茲所有作品裡面唯一的一幅裸體像,可能繪製於畫家第二次訪問義大利期間。畫中的維納斯右手支著頭,以一種優美自然的姿勢倚靠在床上,胳膊線條、背部線條、臀部線條與腿部線條相互呼應,起伏有致,充分地展現著女性的美。

左側是長著小翅膀的丘比特,他扶著一面鏡子,鏡子裡映出了維納斯的臉;背景則是紅、深灰、白三種對比強烈的顏色。

委拉斯開茲的這幅維納斯不同於魯本斯與喬爾喬內等人的維納斯像,其中並沒有太多象徵維納斯身份的裝飾物,觀眾只能從丘比特的身份上來判斷;同時,傳統上一般將維納斯塑造為豐腴華貴的金髮女神,而這幅畫中的維納斯則是紅棕的頭髮,身姿也更加嬌小,整體更沉靜優雅。


八、《在亞麻壁櫥》

At the Linen Closet

作者:彼得·德·霍赫

維米爾的作品以一種非常敏感、近乎神秘的氣氛為特點,而德霍奇則向我們展示了完美家居的清晰。

這就是荷蘭共和國的人們喜歡看到自己的樣子:受人尊敬的公民,住在乾淨、尊貴、但肯定不是豪華的房子裡。荷蘭社會的每件事,每一個人,都有自己合適的位置,而家庭內部則反映了這一點,這是加爾文主義的觀點。

這個可以追溯到1663年的精彩範例,也顯示了他對建築元素的專注。他將它們與瓷磚、家具、窗戶和女性的姿態結合在一起,來構造這幅畫並組織其透視空間。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