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浮世繪大展中「賞櫻」,中日文化藝術交流季在中華世紀壇啟幕

京報網 發佈 2022-04-16T02:40:16.833596+00:00

在玉淵潭櫻花盛開的時節,2022年中日文化藝術交流季於3月26日北京中華世紀壇盛大啟幕。此次「江戶綺想曲——浮世繪大展」為觀眾呈現了浮世繪從草創初期到衰退式微的三百餘年歷史上不同時期的作品,展覽以《花未眠》《江城》《百美圖》《和之境》四個章節呈現了日本民族特有的自然觀以及江戶時代的市民生活場景、娛樂消遣和審美時尚,其中完整展出了浮世繪風景畫最著名的兩個系列《富岳三十六景》和《東海道五十三次》,為中國觀眾提供了難得的零距離系統感知江戶文化的機會。

在玉淵潭櫻花盛開的時節,2022年中日文化藝術交流季於3月26日北京中華世紀壇盛大啟幕。「江戶綺想曲——浮世繪大展」聯合「江戶物語——日式創意市集」作為本次交流季的重點活動,為北京市民了提供一個賞櫻、看展、逛市集的好去處,也為觀眾帶來一場文化藝術的饕餮盛宴。

此次「江戶綺想曲——浮世繪大展」為觀眾呈現了浮世繪從草創初期到衰退式微的三百餘年歷史上不同時期的作品,展覽以《花未眠》《江城》《百美圖》《和之境》四個章節呈現了日本民族特有的自然觀以及江戶時代的市民生活場景、娛樂消遣和審美時尚,其中完整展出了浮世繪風景畫最著名的兩個系列《富岳三十六景》和《東海道五十三次》,為中國觀眾提供了難得的零距離系統感知江戶文化的機會。

展覽精選了140組浮世繪經典作品,在1500平米的沉浸式空間中展出,令浮世百態盡收眼底。三月正值賞櫻佳季,創作於1878年的作品《上野遊園櫻花盛之圖》恰好表現了這一主題,畫中的上野公園至今仍然是東京的賞櫻勝地。從這幅畫面上,觀眾可以看到明治時代浮世繪的最典型特徵,其中使用的一種進口紅色化學染料,鮮艷而不易褪色,被稱為「明治紅」。

歌川派是19世紀中期席捲幕末江戶浮世繪界的最大流派,直系畫師多達一百五十餘人,幾乎涵蓋了浮世繪的所有題材。作為歌川派的代表人物,歌川廣重有著沉穩的性格和細膩的畫風,擅長用詩化的意境渲染平凡的生活,喚起人們濃郁的鄉愁和對傳統的懷念,由此也被人稱為「鄉愁廣重」。亮相此次展覽的《蒲原 夜之雪》是歌川廣重所有雪景作品中最精彩的一幅,畫面描繪的是大雪的寒村之夜,有三個沉默的行人,四周一片寂靜,似乎只有踏雪的腳步聲在耳邊沙沙作響。雖然蒲原現實中見不到這樣的大雪,但歌川廣重畫的是自己的心象風景,雨雪月色星斗下的寧靜夜景是他的拿手好戲。與《蒲原》齊名的傑作《莊野 白雨》也一併展出,畫面上斜雨如梭中的路人低頭疾步,雖然沒有對人物形象的具體刻畫,但背景上層層疊疊的竹林幻化成灰暗的陰影,透露出一股淡淡的感傷情懷。

葛飾北齋舉世聞名的《神奈川衝浪里》是此次展覽中不可錯過的作品。畫面上大海洶湧澎湃,船夫們緊緊抱住船身隨波逐流。翻滾的浪花又引導著觀者的視線,使處於畫面下端的富士山雄姿不減。這幅經典是傳統美術和西方技法的集大成之作,也是代表日本美術的經典作品。

在看展的同時,近2000平米的「江戶物語——日式創意市集」為觀眾還原了日本社會的生活百態,生動展現了江戶時代的社會風貌。日本文具潮玩、Cosplay和風和服、日式小吃、清酒品鑑、手工坊等近百位商家在此集合,讓觀眾在北京就能體驗到日式手作精神與生活美學的完美結合。

(原標題:在浮世繪大展中「賞櫻」,中日文化藝術交流季在中華世紀壇啟幕)

來源:北京日報客戶端 | 記者 李俐

流程編輯:u025

版權聲明:文本版權歸京報集團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改編。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