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水日」來讀水——西湖歷代治水智慧以及持續開展的「治水革命」

杭州西湖風景名勝區 發佈 2022-04-17T15:35:50.489858+00:00

2022年3月22日是第三十屆「世界水日」,3月22日至28日是第三十五屆「中國水周」。水是西湖的靈魂,這個「世界水日」,就跟著小編一起來品讀——千年來,西湖是怎樣被保留、被利用、被治理的;近年來,西湖又如何持之以恆地開展「治水革命」,完善城市排澇設施的。

2022年3月22日是第三十屆「世界水日」,3月22日至28日是第三十五屆「中國水周」

水是西湖的靈魂,這個「世界水日」,就跟著小編一起來品讀——千年來,西湖是怎樣被保留、被利用、被治理的;近年來,西湖又如何持之以恆地開展「治水革命」,完善城市排澇設施的。

築堤捍湖

西湖歷代治水智慧

歷朝歷代西湖的治理既是城市成長的縮影,也為後世留下了範例。西湖能夠經歷數千年而未淤塞湮沒,風雅至今,離不開綿延千年的治水智慧。

李泌卸任以後,治理西湖的工作日漸荒廢,日積月累之下,六井再度淤塞,杭州城內飲水咸苦,生計蕭條。

為改善杭州百姓的生存狀況,也為解決下游農田的水利灌溉問題,有三位著名的西湖水利工程修築者——白居易蘇軾孟瑛,先後決定整治西湖,築建湖堤。

1 白公堤的修築

白居易初上任時,西湖日漸淤塞,湖水乾涸,不但農田的灌溉無法保證,還導致運河水位過低,切斷了城內外物資運輸的水道。為了解決杭州百姓水利灌溉問題,他決定築建湖堤,整治西湖。

由於泥沙淤積造成的湖床抬高,西湖蓄水量大為減少,導致農田灌溉受到嚴重影響。為了增加蓄水量,白居易特意將湖堤修築比原湖岸高數尺,以加大西湖深度、擴展西湖面積,還設立水閘,按時啟閉,用以貯蓄湖水。白居易修建的這條堤,對西湖的發展也是非常劃時代的。

值得一提的是,今天人們往往誤認為西湖上的白堤是唐代白居易所修,其實白居易主持修築的堤壩被稱為「白公堤」,與今日所謂的「白堤」不是同一條,如今其遺址也已漫漶無存。

2 蘇堤的修築

宋朝蘇軾任職到杭州的時候,西湖淤塞情況再度嚴峻,湖面上長滿葑草,面積縮減嚴重,蓄水功能大受損害。在將湖面租賃給農民種植茭菱以解決雜草問題後,蘇軾為方便人們通行,用疏浚中挖出的葑草和淤泥堆築成一道橫貫南北的長堤,即「蘇堤」。

與白公堤不同,蘇堤的價值更多在於交通和觀賞方面,體現了蘇軾對細微民情的關愛切察,自築成至今,經歷多次修葺,一度成為「湖中集市」,始終參與在杭州人民的生活和勞動之中。

3 楊孟瑛固堤築堤

明初,楊孟瑛為疏浚西湖,組織了大批勞力從湖中挖出大量葑泥,一部分運到當時幾乎成為平地的蘇堤上,把蘇堤加高了兩丈,堤寬增加到五丈三尺,這在當時是了不起的大工程。楊孟瑛還下令在堤兩邊種植柳樹,以樹根加固蘇堤,也增加了觀賞性。

還有一部分挖出的淤泥,則從棲霞嶺起,繞丁家山直到南山,另外築起了一條長堤,劃分湖面,避免民間重行侵占,今稱「楊公堤」。堤上建有「環碧」「流金」「臥龍」「隱秀」「景行」「浚源」六橋用以通泄流水,人稱「里六橋」。

古代的築堤捍湖不光解決了臨湖民家對湖面的侵占問題,也有利於農田灌溉、交通等民生問題,為後世的水利工程興建留下了優秀的範本。

提升防汛抗台應急保障水平

保障市民出行安全

汛期即將到來,近期的杭城雨水也逐漸多了起來。為確保汛期排水暢通,景區城管中心早謀劃、早部署、早落實,提前打響防汛排澇「保衛戰」,保障地下「毛細血管」通暢。

清理排水溝渠

景區山林眾多,道路兩側的明溝是雨天重要的排水設施。為確保汛期溝渠排水通暢,景區城管中心持續做好溝渠的清理疏通工作,對明溝內的淤泥、落葉殘枝進行清理。

截至目前,共計清理溝渠3811.5米。

疏通地下管網

除了路面明溝,地下的排水管網如同城市的「毛細血管」般,承擔著防汛排澇的重任。近期,工作人員重點針對工地周圍、人流量較大、住戶較多區域的地下管網進行檢查和疏通。

為減少對市民遊客的出行影響,工作人員採用錯峰、分時段作業模式,對北山街、靈隱路、靈溪南路等重點區域的雨水井、雨水篦子、地下管網進行疏通,提升設施排水能力。共計清理管道3416米,清淤雨水井211座,清撈雨水篦子124個。

清撈河道漂浮物

對進龍河強化養護,清撈河面漂浮物,對河道兩側駁坎垃圾進行集中處理。共清除河道障礙物270KG,打撈河面漂浮物210KG,清除克頂垃圾280KG。

維護防汛設備

工作人員對小天竺泵站的防汛設備、控制系統、臨時應急設備進行全面檢查、維護,確保設備時刻保持「最佳狀態」。

同時,對地下管網進行CCTV檢測,檢查管道有無變形、破損等問題,維護好城市防汛設施。

應急保障處置

近日,杭州出現雷雨天氣。景區城管中心認真落實「一點一方案」,對易積水點落實專員值守。對路面積水進行及時處置,對溝渠格柵進行清理。並及時記錄路面積水點位,實地對積水路段情況進行勘查,以便在後續補齊短板,提升防汛能力。

/////////

景區城管中心將繼續落實「迎亞運」環境治理保障工作,圍繞「防風險、除隱患、保安全、護亞運」目標,未雨綢繆地做好各項防汛工作。

源:西湖水域管理處景區城市管理保障中心

參考文獻:《杭州西湖治理史研究》鄭瑾 浙江大學出版社

圖文:楊贇 趙茜垠 杜皖琪 沈濁隱(部分圖片來源網絡)

編輯:趙茜垠 杜皖琪 沈濁隱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