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門柳 | 被陳圓圓董小宛耽誤的青年才俊

大別阿郎 發佈 2022-04-19T21:41:37.891062+00:00

上圖:《白門柳》第一部封面從圖書館借來劉斯奮老師的《白門柳》,一共有三本:《夕陽芳草》《秋露危城》《雞鳴風雨》,確實是鴻篇巨製。南京有個俗稱叫「白門」。據小說中描述,當年南京城內柳樹很多。不知道,白門柳的柳,是柳樹,還是柳如是,或者另有所指。

從圖書館借來劉斯奮老師的《白門柳》,一共有三本:《夕陽芳草》《秋露危城》《雞鳴風雨》,確實是鴻篇巨製。南京有個俗稱叫「白門」。據小說中描述,當年南京城內柳樹很多。不知道,白門柳的柳,是柳樹,還是柳如是,或者另有所指。

小說的主要內容是:明朝滅亡前後幾年內,江南儒生生存現狀及干政活動。

內容概要

公元1642年,李自成等農民義軍風起雲湧。山海關那邊,清軍兵臨城下。大明朝的江山搖搖欲墜。

第三次被罷官的東林黨領袖、六十歲的錢謙益南京城內的家中,正房陳太太按兵不動,但新娶進家門的小老婆、名妓柳如是,卻跟朱姨太干起仗來。朱姨太倚仗自己是老爺獨子的生母,提出的戰鬥口號是:有她沒我,有我沒她。

此時的錢謙益正在四處活動,巴結新任宰相周延儒,尋求復出的機會。對方提出一個條件,要求東林黨人停止對阮大鋮的攻擊。錢謙益暗中安排,要在不久於蘇州召開的虎丘復社大會上,製造輿論,為阮大鋮翻案。

復社是東林黨人之後,又一個鬆散的政治團體。復社四公子之首冒襄此時正多方打點,得到南京後部尚書熊明遇接見之後,慷慨陳詞一番,最後卻提出,希望兵部將其父親調離與農民義軍作戰的前線——襄陽,讓仕途不順、尚有幾分憂國憂民的老尚書熊明遇心情更加沮喪。

冒襄得到肯定的答覆後,轉身趕赴春淮河邊的煙花柳巷,去參加復社的風流才子在此召集的一個聚會。或許,在女人面前高論國是,指點江山,更能顯示他們的英雄氣魄吧。冒襄的相好是名聲鵲起的陳圓圓。中國歷史上,後者大名鼎鼎,而冒襄卻沒有幾個人知道。

虎丘大會要在蘇州召開,錢謙益便提前回到蘇州,從田國丈手下救出柳如是的姐妹——又一名妓董小宛。涉世不深的黃宗羲未能識破錢謙益文壇領袖盛名之下的私慾,直到大會召開,方以智拿出宰相文書抄來的副本,眾人才恍然大悟。幾名激進份子闖進錢府,當面質問,錢謙益當場暈倒。

阮大鋮假裝淡泊名利,在家裡寫戲本,排練戲劇,私下裡與權臣曲通勾連,不亦樂乎;冒襄這邊忙參加鄉試;那邊錢謙益幫他護著董小宛;柳如是抱病理家財,錢謙益瞅著冷子與道姑偷情;黃宗羲趕赴京城途中,遇到一家人在樹林裡上吊自殺,得以拜見宰相,呈書進言,卻碰上軟釘子。更讓人震驚的是,以為早已以身殉國的洪承疇居然投降,而朝廷卻偷偷地跟建虜(清兵)進行和談。

黃宗羲從北京回來,取道如皋,到冒襄家中送信。不料,就在冒府逗留的時日,他們聽到清軍已經入關的噩耗。

以上便是第一部《夕陽芳草》的主要內容。

讀後感想

東林黨不是一個政黨。其後的復社也不是政黨,都是文人議論國是的民間組織形式。有理想,有抱負,居廟堂之高憂其民,處江湖之遠憂其君,有積極的一面。但是,年輕人好衝動,好玩樂,沒有系統的解決方案,即使有機會面晤當權者,也無法解決現實中的問題。當然,明朝已經積重難返,恐怕只有神仙才能力挽狂瀾。

冒襄在南京參加鄉試的過程,描寫得非常詳細、清楚,讓我們得以近距離地觀察中國古代科舉考試的過程。

正如在京城,刑部左侍郎徐石麒接見黃宗羲時,當面責備他不好好讀書,也沒有什麼真正的救國方略。而冒襄在考試前,跟陳圓圓、董小宛糾纏不休;等上了考場,後悔晚矣。這一本大量的篇幅被錢謙益、董小宛、柳如是、冒襄和黃宗羲占據,其他的人都是點綴。

掩卷之餘,感嘆復社四公子之首的冒襄絕非浪得虛名。不過,他少年得志,流連於煙花柳巷,先有陳圓圓,後有董小宛,俱是傾國傾城的女人。可惜,他因為準備不充分,連一個舉人的身份都無法獲得。他與科舉失意的唐伯虎、柳永不同。同為明代的唐伯虎,因為有考試作弊嫌疑無法中舉。宋代的柳永,因為名氣太大且詞中「忍把浮名,換了淺斟低唱」激怒了考官。

情場得意,官場失意,事業無成,報國無門。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