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車展會遲到,但豪車品牌不願缺席

汽車商業評論 發佈 2022-04-24T13:30:48.465818+00:00

如果沒有疫情,上千名汽車人此刻應該在北京中國國際展覽中心新館奔走,一天下來,新車照片和步數截屏持續刷屏著朋友圈,但沒有如果。

撰文 / 編輯部
編輯 / 黃大路

設計 / 趙昊然

如果沒有疫情,上千名汽車人此刻應該在北京中國國際展覽中心新館奔走,一天下來,新車照片和步數截屏持續刷屏著朋友圈,但沒有如果。

北京車展延期、上海封控、多家企業停產、全球供應鏈受到危機……不可抗力因素之下,原本在4月亮相的諸多重磅新車都選擇了延期,理想L9、阿維塔11、比亞迪海豹、自游家NV、哪吒S……這些品牌希望在疫情過後,用一場盛大的線下活動迎接新產品的到來。

新貴們仍然對每一次亮相保持著熱情,但老貴族們已經不能再等了,豪華品牌集體進入了北京車展節奏,紛紛發布了自己的全新電動產品。

4月20日,寶馬在中國的第5款純電動產品,也是寶馬集團純電動產品陣容的旗艦創新BMW i7亮相。與之一同登場的,還有全新BMW 7系。

前一天,奧迪urbansphere概念車迎來全球首秀,這是迄今為止所有奧迪概念車中尺寸最大的一款車型,在中國市場首開加長之先河後,奧迪的尺寸已達到長5.51米、寬2.01米、高1.78米,軸距3.40米。

同一天,梅賽德斯-奔馳基於EVA純電平台正向研發的第三款車型——全新EQS純電SUV也進行了全球首發。

二線豪華品牌陣營中,一連三天也都有新車發布。4月21日,LEXUS雷克薩斯旗下首款專屬純電車型——全新RZ全球首發;4月21日,林肯發布了首款純電概念車Lincoln Star;4月22日,全新一代路虎攬勝上市,官方建議零售價146.8萬元起,這是捷豹路虎在提出「重塑未來」全球戰略之後發布的第一款車型。

新舊汽車轉換期,豪華品牌的對手們開始發生轉變。

4月20日,特斯拉CEO埃隆·馬斯克在一季度財報電話會議上表示,儘管供應鏈存在不確定性,特斯拉應該也能夠在2022年生產150萬輛汽車。1-3月,特斯拉在中國市場的銷量為74681輛。關於特斯拉是否屬於豪華品牌仍存在爭論,但其銷量迅猛的勢頭是無可爭議的。

與來勢洶洶的後浪們相比,幾乎所有豪華品牌都在2021年先後亮相了自己的電動化產品,銷量上稱不上理想,只算得上小荷才露尖尖角。2022年的春天,面對不可逆的電動化趨勢,傳統豪車們再次用產品表達了電氣化的決心。

比轉型更堅定的,是豪華品牌們對中國市場的熱愛。

在寶馬、奔馳和奧迪組成的第一梯隊中,中國全部是全球最大單一市場。巨大的市場潛力下,豪華品牌紛紛將家安在了中國。

寶馬集團大中華區總裁兼執行長高樂先生站在舞台中央,背後屏幕上「家在中國」四個大字格外醒目,他說:「全新BMW 7系的工程開發在德國,而設計靈感來自中國。中國不僅是7系全球的最大市場,還是未來汽車設計趨勢的引領者。我們相信,今日中國之動向,將引領世界明天的方向。」

奧迪urbansphere特意引入了華人設計團隊,吸收了中國消費者的意見。中國消費者首次參與奧迪車輛設計過程是奧迪對中國市場的重視,也是奧迪認可智能駕駛和車聯應用最前沿的試驗場與推廣地都是中國的證明。

汽車行業的百年變革期,已經在中國落地生根的豪華品牌們正在繼續紮根這片熱土。

巨頭的反擊:你大爺還是你大爺

汽車發展史中,位於金字塔尖的豪華品牌一直擔任引領者的角色,許許多多的技術和功能被後來者模仿和跟隨。然而,在新汽車時代,圈外的後來者們為了讓更多人看到自己,紛紛發布創新性黑科技,為汽車行業注入了新的思考。

這一次,超大後排懸浮屏幕,異性方向盤,前後對開門設計,提供情緒價值的車……當後起之秀妄圖引領潮流之際,傳統豪華巨頭們集體用產品發起了反擊,似乎在無聲表達著:你大爺還是你你大爺,玩兒概念,你們還嫩得很。

作為寶馬集團的旗艦車型,全新BMW 7系展示了十大量產創新數字成果,其中最引入注目的配置之一,是後排一款解析度高達8K的31英寸超寬全景顯示屏。

這塊屏幕支持32:9模式播放娛樂內容,內置愛奇藝和華為應用市場。後排乘客可通過門板上的5.5英寸扶手觸控屏一鍵切換「影院模式」。在「影院模式」下,車內氛圍照明及遮陽簾將自動調整,輔以Bowers & Wilkins 4D環繞音響系統,在後排打造出專屬的移動私人影院。

奧迪urbansphere概念車車門前後採用對開門設計,並取消了B柱。當乘客上車時,整個車內空間會面向乘客敞開。與此同時,座椅向外旋轉,一束燈光「紅毯」般點亮。此外,在L4級自動駕駛模式下,奧迪urbansphere概念車的方向盤和踏板可以被隱藏,車內將轉變為一個移動交互的體驗空間。

奔馳EQS標配的後輪主動轉向系統角度可達4.5度,提高其在城市道路駕駛的操控和動態性能。用戶還可以選裝轉向角高達10度的後輪主動轉向系統,這使得轉彎直徑由11.9米降至11.0米,該配置也可以通過OTA遠程在線升級進行激活。

路虎全新一代攬勝是這波新車攻勢中唯一一款燃油車,但在配置上實現了超越,全新後排娛樂系統由兩個安裝在前排座椅靠背上可調節角度的11.4英寸高清觸控屏組成,後排行政級座椅的翻折式中央扶手內部集成一塊 8 英寸觸控屏;四個主要座椅頭枕上均配備有一對60毫米的降噪揚聲器;車內還配備可消殺SARS-CoV-2病毒的空氣淨化系統。

林肯概念車不僅可以「拉抽屜」,還能提供情緒價值,即用「設計、燈光、顯示、氣味和聲音創造身臨其境的體驗」,結合數字圖形、燈光和各種香味幫助乘客進入一個更平靜的狀態。

分別是:Coastal Morning使用溫和的海洋聲音、海霧的味道和柔和溫暖的太陽光並配以動態照明來複製日出時分在海灘上漫步的情景;Mindful Vitality旨在重新激發人們的感官,它將採用令人振奮的歡快音頻、動態的抽象藝術作品、柔和的發光燈光和充滿花香的香味;Evening Chill展示的是黃昏的景象,其使用平靜的夜間背景音樂並跟夜空視頻和常青的香味相協調。

與有些玄乎的感覺相比,全新RZ搭載了雷克薩斯首創的Steer by Wire可變比電子線控轉向系統,搭配異形方向盤。StrBW以電子信號控制取代機械連接,在車輪和異形方向盤之間實現轉向和路面信息的電子數據交換。StrBW的最大方向盤轉動角度設定在約左右各150度,在十字路口轉向、掉頭、泊車、蜿蜒路和其他駕駛情況下無需再交叉換手轉動方向盤。

國際大型車展素來有車市風向標的作用,每到車展之前,豪華品牌會爭相用各種「之夜」秀出肌肉,展示出對未來的思考和布局。儘管今年北京車展被迫改期,但從這一波的新品亮相來看,豪華品牌們大多帶來了基於純電品牌的產品,在產品上展示出了顛覆的一面。

人們常常將傳統企業比作大象,表示其轉身和起步的速度不快,然而一旦認真奔跑,就威力驚人。在確定的方向面前拼盡全力,豪門之所以能夠成為豪門,絕不只是運氣而已,從4月開始,大象們開始加速,一天也不願蹉跎,甚至等不到兩個月後延期的車展了。

寶馬的中國情結

從「在中國、為中國」到「家在中國」,寶馬的中國戰略持續升級。

2021年寶馬(含 MINI 和勞斯萊斯)全球銷量為252.15萬輛,同比上漲 8.4%,成為三巨頭中唯一上漲的品牌。作為寶馬全球銷量最大的單一市場,中國立下汗馬功勞。

去年,寶馬在中國市場同比增長達8.9%,銷量首次突破80萬輛大關,在中國市場領先第二名奔馳將近10萬輛。今年第一季度,寶馬集團在中國累計銷量達20.85萬輛,雖說同比下滑9.2%,但依舊實現了領跑細分市場。

尤其是BMW7系,近一半的銷量來自中國。面對全球最重要的市場,寶馬不僅在疫情期間為全新BMW 7系舉辦了唯一一場線下活動,也在用產品表達誠意。寶馬集團董事長齊普策說:「全新BMW 7系是我們的巔峰之作……而創新BMW i7是最強的7系,是寶馬成功發展和堅定電動化轉型的最新例證。」

創新BMW i7搭載了寶馬集團第五代BMW eDrive電驅系統,搭載雙電機,續航里程超過600公里,採用了先進的計算平台和智能裝備,在技術上具備了L3級自動駕駛的可能。同時,作為7系的一份子,BMW i7的智能座艙還擁有諸多創新設計。

打開車門,貫穿整個前排儀錶板和車門的BMW環抱式交互光帶,集觸摸式用戶界面、數字顯示、環境氛圍燈及裝飾於一體,創新BMW i7可根據不同主題模式(My Modes)變幻而呈現出不同視覺效果。

中控部分,寶馬全新的一體式懸浮曲面屏,12.3英寸的儀錶盤與14.9英寸的觸摸式中央顯示屏合二為一,顯示屏具有200 ppi(每英寸像素)的圖形解析度。

創新BMW i7還搭載全新視覺形象的BMW智能個人助理,由中國數位化團隊對市場進行深度調研。全新視覺形象由BMW前臉燈組汲取靈感,打造出擬人靈動的「雙眸」設計,並上線6種情感情緒視覺設計。這一功能還支持前後排喚醒,並新增多達20個功能,包括開關車門、激活指定座椅按摩等。

此外,AR實景導航,將提供更加直觀便捷的指引體驗;新一代車機系統,令數據運算與圖形處理能力大幅升級;超寬帶(UWB)車載應用及CCC 3.0標準,儀式感十足;新一代電子電氣架構、千兆乙太網及5G互聯技術,則保障了流暢的數字體驗。

隨著不久前BMW i3的國產和BMW i7在中國亮相,寶馬在中國的純電動車型將達5款。預計2022年內,寶馬集團的量產和試生產純電動車型將達15款,覆蓋約90%的豪華車細分市場。

到2025年底,寶馬集團預計在全球累計交付200萬輛純電動車,在中國銷售的每四輛新車中就有一輛純電動車型。代表著下一代技術跨越的BMW「新世代」車型將於2024年開始試生產並於2025年推向市場。

奔馳的疊代速度

全新EQS純電SUV發布6天前,奔馳幹了一件震動電動車界的大事。

4月13日,一輛奔馳Vision EQXX從德國辛德芬根開到法國卡西斯小鎮,途經高速、山路隧道等多種路況,用時11小時32分鐘,連續行駛了1008公里。

全程平均時速87.4公里,最高時速140公里。這個速度對電動車來說是非常耗電的,但車輛到達終點時還有15%電量,平均電耗為8.7千瓦時/百公里。

一是在真實路況下高速跑出超1000公里續航,二是百公里電耗創業界新低。這讓傳統車企轉型電動車看衰派大跌眼鏡——汽車發明者還有多少黑科技?

有了這一壯舉,4月19日發布全新EQS純電SUV時,恐怕所有人都會另眼看待奔馳的電動車。作為最新量產車,EQS SUV雖然沒有Vision EQXX那麼顛覆,也能看出奔馳在電動智能汽車領域的疊代速度。

當然,副作用也是有的,就是Vision EQXX會把期望值拉高,EQS SUV可能要面臨一個同門對比標杆。

外觀沒什麼好說,典型的奔馳,很多年沒有過大改。內飾是亮點,1.41米的MBUX超聯屏雖然已經在EQS上用過,但視覺效果依然是如此震撼。除了超級巨屏,整個內飾依然是奔馳在豪華車陣營中絕對領先的強項,那種豪華感和精緻氛圍其他品牌依然難以望其項背。

精確計算的話,這塊巨屏的乘員感知面積高達2432.11平方厘米。觸控螢幕下方排布著12個傳感器,保障了屏幕出色的觸覺反饋。如果手指觸碰屏幕,傳感器則會在面板的相應位置產生明顯的振動。

MBUX智能人機互動系統擁有8核CPU、24GB內存,內存帶寬每秒46.4GB,讀心語音助理功能支持自然語言理解,可識別27種語言。

這款車還是繼EQS之後第二款支持OTA遠程在線升級以激活諸多功能的奔馳車型。從這些性能可以看出奔馳在軟體、互聯、座艙領域的快速進步。它也是基於EVA純電平台正向研發並打造的首款SUV車型。

電動車主最關心的續航里程,EQS SUV在WLTP工況下是660公里。注意,這是輛車長5125毫米、軸距3210毫米的大型SUV。支撐這個續航里程的是107.8千瓦時NCM811電池,奔馳自主研發的電池管理系統支持OTA遠程在線升級。

其他黑科技還有標配的後輪主動轉向系統角度可達4.5度,提高其在城市道路駕駛的操控和動態性能。用戶還可以選裝轉向角高達10度的後輪主動轉向系統,這使得轉彎直徑由11.9米降至11.0米,該配置也可以通過OTA遠程在線升級進行激活。

標配後軸電機,雙電機車型前後配備永磁同步電機,提供高達400千瓦的最大輸出功率,峰值扭矩高達858牛∙米,同級別幾乎難覓對手。

車型提供5座和7座(第三排可選擇)兩種選擇,當第二、三排座椅放倒後將擁有2100升超大裝載空間,乘坐5人時可裝下4個標準高爾夫球包。第二排標配電動調節座椅,第三排座椅可額外選裝兩個獨立座椅。

底盤採用四連杆前懸和獨立多連杆後懸掛,標配自適應減震系統增強版(ADS+)的空氣懸掛系統可將車輛底盤抬高25毫米。

奧迪的未來出行暢想

4月19日,奧迪進取盛典和SPHERE盛典在線上舉行,奧迪urbansphere概念車完成全球首秀。

這是奧迪迄今為止尺寸最大的車型,長5.51米,軸距3.4米。車輛取消了B柱,採用前後對開門設計。在L4級自動駕駛模式下,方向盤和踏板都可以隱藏起來。車內空間寬敞,有兩排四個獨立座椅,可以容納6名乘客。在後排座椅之間,有一個可移動中控台,還帶有飲水設備。

基於眼球追蹤、手勢控制、語音識別、物理觸控等操作功能,車輛化身移動交互體驗空間。

乘客可旋轉座椅,面對面交談;想要私密空間,頭枕後方配有隱私屏。一塊大尺寸透明OLED屏從車頂降下來,後排乘客可以一起參加視頻會議或看電影,也可以分屏使用。屏幕向上收起,與玻璃車頂融為一體。前排座椅靠背上也配有單獨顯示屏。

燈光也是這款概念車的一大亮點。乘客上車時,一束燈光打在地上,如同紅毯。車頭格柵內部的燈光單元,被稱為「奧迪燈光畫布」,能通過動態照明效果發出信號。格柵上方的燈組細長狹窄,被稱為「奧迪之眼」,可根據交通狀況、環境及用戶感受進行調整,就像「瞳孔」發生大小變化。

這些數控燈光單元,不僅是車身外觀的標識性設計,更是與外界進行交互的工具。

奧迪urbansphere的電動化相關參數也可圈可點。車輛基於PPE純電平台打造,使用整體式車身底板,電池模組呈扁平式布局。兩台電機總輸出功率為295千瓦,扭矩可達690牛·米。電池容量為120千瓦時,WLTP續航里程可達750公里。車輛驅動系統的核心是800伏充電技術,快充時車輛可以達到270千瓦的充電功率。

為了更貼近中國消費者,奧迪在北京與英戈爾施塔特兩地的設計團隊保持緊密合作。奧迪urbansphere是首款由奧迪中國設計團隊獨立負責內飾設計的概念車型。奧迪中國內飾設計負責人武雲舟表示,「中國傳統的庭院建築給了我們設計靈感,它對我們在空間感塑造、造型和色彩材質的選擇上都產生了很大的影響。」

「未來在中國,奧迪將變得更中國。奧迪urbansphere概念車不僅是一款概念車,更完美詮釋了在華全新戰略『奧迪中國進取2030戰略』的核心。」奧迪中國總裁溫澤岳博士(Dr. Jürgen Unser)表示。

奧迪品牌的sphere系列車型包括skysphere、grandsphere、urbansphere三款概念車。

skysphere是電動敞篷跑車,代表著對自動駕駛GT車型的想像。它最大的特點是採用可變軸距技術,車身長度和軸距可以調節。grandsphere是大型電動豪華轎車,造型上沿用緊湊型四門GT車型設計。

這兩款概念車已經於去年11月在廣州車展前夕完成首秀。urbansphere原定在今年北京車展上全球首發,北京車展延期了,但urbansphere還是如期而至。

至此,奧迪面向未來出行的三款重磅概念車型,都已經與中國消費者見面。

三款概念車都很重視車內空間。在智能互聯技術的加持下,車將不再僅僅是車,而是一個移動的智能體驗終端。通過sphere系列概念車型,我們讀懂了奧迪對未來出行的暢想。


本文由汽車商業評論原創出品
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繫說明

違規轉載必究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