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重推出《黃河寧夏水利史源》(45)第八章 第一節(徵求意見稿)

楊森林文集 發佈 2022-04-25T04:27:57.963779+00:00

在夏禹之前,古人從水來土屯的樸素理念出發,每到洪水泛濫之時,唯一的辦法就是想方設法堵截,以免洪水對自已家園的危害。

楊森林 曹雄/文

第八章 黃河寧夏治河防洪防凌史

第一節 古代治河水利方略

一、大禹治水——「由堵到疏」

在夏禹之前,古人從水來土屯的樸素理念出發,每到洪水泛濫之時,唯一的辦法就是想方設法堵截,以免洪水對自已家園的危害。但是,泛濫的洪水通常具有極大的衝擊力和破壞力,靠人類有限的力量和採取單一的堵截方式方法很難有效徹底應對洪水的肆虐,常常導致出現人亡家毀的局面和結果。

禹的父親鯀奉虞舜之命治水,以「堵」為主,使人遷往高地,孕育了城廓的雛形。但是,他並未能有效徹底地制止洪水的泛濫,真正實現趨利避害,而被虞舜處死。之後,他的兒子大禹繼承了父業繼續治水,吸取了父輩的教訓,轉變治洪戰術,改「堵」為「疏」,取得了成功,從而成就了中國笫一個王朝——夏,留下了流傳千古,家喻戶曉的大禹治水故事,形成了激勵中華民族不斷進取的偉大的大禹精神。而大禹精神最重要的內涵之一就是創新。

水利工作的本質內涵是揚水之利、治水之害。春秋早期的大思想家管仲說:「善為國者,必先除其五害。」這裡所說五害,即水、旱、風霧雹霜、瘟疫、蟲災。它首次把「旱」作為五害之一,是對治水認識在理論上的一大突破創新,是中國灌溉文明和「善治國者先治水」理念形成的理論基礎。也正是在這一理論的指導下,從古到今歷朝歷代的政治家和水利學家們經過艱難探索,前赴後繼的努力,才有了春秋時的兼顧防洪和灌溉的期思雩婁灌區、芍陂水利工程和戰國時的引漳十二渠、鄭國渠等水利工程,才有了聞名遐爾、流傳千古的「都江堰」水利工程設施,才有了秦渠、漢渠、唐徠渠等眾多引黃灌溉水利工程。

這些水利工程對中國灌溉文明起源的研究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隨著灌溉文明的不斷創新與進步,使中國在過去的2000多年中的大部分時間內,已占世界8.6%的耕地,承載了超過世界20%人口的生存延續,且長期享有比世界上大部分地區更高的生活水準。

其實早在上古時代,黃河自西向東流入寧夏中衛境內,遇到山阻水道,造成洪水四溢,以致到了分守嶺和牛首山交匯處,山體阻隔,水路不通,一片汪洋,百姓無以為生,苦不堪言。於是,人們以樸素的理想,美好的願望,從實際出發,藉助大禹變堵為疏的治水理念,完成了青銅峽的疏導,使黃河暢流直達河套。相傳大禹為了鑿開河道,斧劈刀砍,使兩側的山岩都變成了青銅色,這也許就是青銅峽的由來。這些上古的傳說,其實蘊藏著中國古代治水理論的尖銳衝突和對立。直到明代治水專家,工部尚書潘季馴根據自已畢生治水經驗,最後完善了束水攻治的治水理論。而開鑿青銅峽,導引黃河水下河套,是大禹改「堵」為「疏」的一個成功的實踐。

青銅峽位於黃河上游,寧夏平原中部,地處東經105°21′至106°21′、北緯37°36′至38°15′之間。峽谷北有分守嶺,南臨牛首山,西接衛寧平原,東銜銀川平原,長約8公里,寬50—100米,兩側的崖壁高30米以上,年年過境黃河水流量400億立方米。詩云:「黃河九曲匯青銅,看水先須訪古峽」,由此可見其地理位置的重要。

青銅峽具有典型粗獷雄渾的北方黃河特色,因岩石堅硬,自然著色如青銅,所以得名。它的上游,除寧夏地塹中的首段——衛寧平原外,南有祁連山、六盤山余脈,北有蒙古高原。黃河上游來水被相銜的分守嶺和牛首山阻隔,就形成了遠古時期衛寧地區的一片汪洋。當然隨著喜馬拉雅造山運動的波及和影響,黃河兩翼的六盤山和賀蘭山隆起,青銅峽所在的山系裂開。作為「黃河中上游第一峽谷」的青銅峽成型導流,從黑山峽流淌來此的水流,至此比降約6‰,狹窄流急,水位自然抬高。

峽口比降大,引水鑿渠,便於自流灌溉下游平緩而略有坡度的田地。因此,青銅峽所在地,自然成為了銀川平原九大渠系的渠首所在地。

二、秦代治水——「逢正抽心,遇彎截角」

2000多年前的戰國時代,秦國的蜀郡守李冰父子在成都平原西北翼玉壘山西南修築都江堰,開鑿玉壘山,劈開內江灌溉成都平原的時候,制定了都江堰的施工原則——它就是「深淘灘、低作堰,逢正抽心、遇彎截角」。箴言刻在二郎廟石碑上。心血鑄就的這16個字,是修建都江堰的李冰父子留下的治水箴言。正是李冰父子把握了治蜀水的規律,才成功地修建了都江堰,引沱江水滋潤成都平原,造成了天府之土,造福蜀人兩千餘年。「遇彎截角」,指施工時遇河流彎段,在凸岸截去沙灘角,在凹岸設挑流護岸工程,改變主流方向,使其順直一些,減輕主流對凸岸的沖刷。

「逢正抽心」則是遇到順直淤塞的河道,著力深挖清淤河床的中間部位,達到主流集中的目的,使江水「安流順軌」,避免沖毀河岸,毀壞農田。這兩句箴言寓有豐富的系統工程學、流體力學原理等,今天仍然是治水科技前沿的理論原則,依然被推祟和運用。作為水利天才,李冰父子的治水事跡和技術傳承深刻影響了幾代先秦人的治水實踐,當然也包括巡守河套,奪取陰山以南、包括黃河西套寧夏土地,建立朔方郡渾懷障和北地郡富平縣的秦將蒙恬和他部下的各種人才們。秦人踏勘河套西套地形,發現寧夏地塹南高北低,依黃河水流形成三道坎,梯次降低,上流引水,可以就近灌溉下游土地。

寧夏平原亦稱前套是一塊肥沃平坦的、適宜墾殖的土地。於是在青銅峽口,富平縣境,於河西開鑿北地西渠,河東開鑿北地東渠,屯田實邊,以就近解決大軍糧秣供應問題,避免了長途運輸,虛耗國力而又補給困難的弊病。可以就地取材,強國富兵,鞏固邊疆。北地西渠開口於青銅峽出口西岸,分守嶺山形迴環,成S形宛轉,流急有回水彎的拱頂,渠口上稍裁彎取直,劈成喇叭口形;渠口下稍,設挑流護岸工程,一方面避免河水過度沖刷渠口下稍,不使匯聚到渠口的流水散逸入河,另一方面將使深水口有更多的流水注入渠口下泄,以有更大的灌溉水量。

在沒有發明「白馬脫韁」式的分水魚嘴前,黃河岸邊開口引水,大抵都是這番模樣。富平縣治在今吳忠金積堡,地當青銅峽河東出口。秦人要利用黃河水灌溉這裡的平曠田疇。北地東渠也大抵採用河西引水的方法,於東岸S彎的上鉤處,即第二個弧度的拱頂開口取水。將水口左稍劈成喇叭形,右稍壘石護岸,建設調流護岸工程,以保證進水量。秦渠古引水口在青銅峽河東秦垻關沿河20里處,外憑黃河,內傍高岸,為細腰子足以,證明秦代的治水方略乃「逢正抽心,遇彎截角」也!

三、漢代治水——「激河浚渠」(導引與堵)

短暫秦帝國沒有能維護住自己在陰山以南,騰格里沙漠和毛烏素沙漠之間原野上的經濟利益和軍事強勢,就在農民起義的動亂中江山傾覆,成為歷史煙雲。北方的匈奴族乘虛南下,恢復了自己在陰山以南和賀蘭山以東的廣曠草場。秦人的屯田業績和灌溉渠道也隨即被堰塞毀沒。但是時過一百年,雄才大略的漢武帝劉徹,不願意看到祖先的土地成為異族牧馬稱雄的草場,讓泱泱大漢成為他人胯下之奴。

他於公元前三十年,以馬邑之戰打響了反擊匈奴、張我國威的北狩戰爭。公元前20年和公元前18年,以大將軍衛青出雲中,北入大漠兩千里,直搗匈奴王廷。以驃騎將軍霍去病出河西走廊,大敗匈奴左賢王,新建張掖、武威兩郡,橫掃黑水流域,奪取居延海,收降渾邪王部眾4萬餘人,歸養陰山之南。這樣,戍邊大軍、匈奴降眾、北上移民的吃飯穿衣問題和生計就成了另一個重中之重。就地解決糧食供應問題,並給戍邊人眾以生活出路;教化歸降匈奴部眾,改變其遊牧生活為半耕半牧,以便羈縻防變——這一系列問題的解決就是屯田,而引黃河水自流灌溉,保證屯田的實效和塞上的經濟繁榮,則是實現這一根本大計的關鍵。

於是,疏浚整修秦人固有渠道,開鑿新渠、擴大灌溉面積,成了漢帝國這時在北疆的首要之務。將寧夏北地西渠衍生為漢延渠,北地東渠開鑿為秦渠;新開光祿渠、七級渠、漢伯渠、尚書渠、御史渠、高渠等古渠,成就了開疆拓土的漢武帝時代,漢軍在寧夏川區的偉業——繼續擇地開口,引黃河水,常因汛期變化,水流大小而不能保障渠口供水。而延伸河中魚嘴,引流黃河水更多地注入渠口,就是智者和覺者們動腦筋思索的技術難題——於是,「激河浚渠」被提上議事日程——激河是堵水,浚渠是導水,目的是擴大渠口進水量,以滿足屯田需要。

史載:東漢順帝承建四年(127年),恢復朔方、上郡、西河三郡,使謁者(河堤謁者,管理水利的官員)郭璜督促徙者,各歸舊縣,繕城郭,置候驛,繼而激河浚渠為屯田」,就是這一明證。「激河」即在灌區渠水口處的黃河中,以石塊修築堅固的迎水長堤,象都江堰的分水魚嘴一樣,抬高渠口水位,分截黃河流水,入於渠口,以引水溉田。大抵是開渠者於渠口,延伸靠近河岸的渠堤,儘可能深入河心主流,截取更多的流水入於渠口。隨著前伸入水的渠堤不斷加深加長並加固,人們由岸邊投石,臂力不及且難以成形,不得已動用皮筏、木船,在繩索牽引下下河,就近渠堤,按設計需要壘石砌護加固,達到需要的供水長度。

這種「激河浚渠」法對黃河水患的治理,同樣起到了良好的效果。黃河主流一貫東西擺動,時而東徙,時而西移。漢代的時候,黃河故道在今唐徠渠和惠農渠之間的西河,西河沿岸由南而北,有沿河堡、西河堡、內西河堡、外西河堡、西河子橋等舊地名。怎樣治理河道,確保主河道的暢通,漢代採取了削去沿河突兀的阻水尖角,順直河岸,以「深掏灘,低做堰」的方式,匯聚河水主流於河心河槽,加大沖刷力度,以實現激河的目的。它是後世束水攻沙的最早實踐——聰明的智慧,靈驗的方法來自於艱苦勞動的歷練、經驗的積累和善於分析總結的頭腦。漢代的古人們在治河、造渠、水工程技術日益成熟,工藝高超,莫不如此。

四、隋唐治水——「圍堵與疏通並舉」

「圍堵與疏通並舉」是隋唐在寧夏治水的主要方略,其特點是因地因時制宜,發揮其長處,防範其短處——只有綜合利用,盡揚其長,才能使其成為治水的正確良策。唐代因為承前啟後和邊地戰火連年的特殊原因,將上述二策發揮到極致。

安史之亂時(公元755―763年),寧夏是唐王朝扭轉乾坤的政治中心,唐朝重建之君唐肅宗便在靈武(治所在今寧夏靈武縣西南吳忠利通區)登基即位。唐朝中興名臣郭子儀便以靈武為大本營,從政治、軍事的需要出發,在這裡修建了許多水利設施——見於史籍記載的有光祿渠、御史渠、薄骨律渠、特進渠、尚書渠、漢渠、胡渠、百家渠、七級渠、千金陂等。在眾多的渠道中,以御史渠的溉田面積最大,宋王應麟《玉海》卷二二三一《郭子儀家傳》說,它由郭子儀所開,溉田2000頃。開渠時間當在唐肅宗在位期間(公元756年―762年)。

當時郭子儀與唐肅宗正是以寧夏平原為基地,積極部署討伐安祿山、史思明,以重建唐王朝。郭子儀重開的御史渠前身,應是始鑿於東漢時期的光祿渠,魏晉到隋,因戰亂光祿渠淤廢,所以他才重新加以穿鑿。不過,因為吐蕃東進清水,回紇南下涇渭,御史渠遭嚴重破壞,《舊唐書・吐蕃傳》說,大曆十三年(公元778年),吐蕃攻靈武,填塞漢渠、御史渠、尚書渠等水口,以破壞唐軍屯田。幾十年後,名將李晟之子李聽繼為靈州統帥,又將它恢復起來。以解決邊地糧食運輸困難、補給不足的問題。

為了用屯田「以代轉輸」,便在元和十五年(公元820年),修復「廢塞歲久」的光祿渠,也就是修復御史渠。唐朝除光祿、御史渠外,另一條溉田面積稍大的渠道當數薄骨律渠,它位於回樂縣(治所在吳忠金積堡一帶)南60里,可溉農田1000多頃。另外,特進渠的溉田面積也不小,達600多頃。其他一些渠道,溉田面積略小一些。這些古老渠道,或被堰塞填埋,或水工設施傾頹,或堤壩倒塌,山洪沖毀。挽救和整修它,就得採用鯀、禹圍堵與疏通並舉之策,治水開渠,恢復農田灌溉——疏浚古渠道,裁彎取直,清淤深挖,建設跌水、陰洞、渡槽,是「疏通」之策;重整或重開渠口,修復毀棄的堤壩,建設復原分渠口,這就是「圍堵」。

經過「圍堵與疏通並舉」這樣艱巨複雜的工程,古老的黃河寧夏渠道煥發了光彩,重新又流水汩汩,歡快地湧向田野,使大地恢復了生機,產出了豐富的米糧。作為將軍,郭子儀和李聽和無數將佐一樣,都崇仰大禹,使用先輩的方法治水,實現了戍邊、強國、安民的既定目標。

五、西夏治水——「草土圍堰」

宋金時代,党項羌建立的西夏國為了發展經濟,以農牧業立國,在疏浚復興秦漢隋唐時代古渠的同時,建設了許多水利灌溉工程,其中以李王渠(又名昊王渠)的工程最為有名。李王渠,是西夏開國之君李元昊在位時(公元1038―1048年)親自主持修建的工程。從青銅峽河西舊艾山渠口引水,沿賀蘭山麓東北行300里,一直輸水到平羅地區,灌溉了大片的土地。但因黃河水含沙量大,洪水季節泥沙沉積,容易阻塞渠道。加之賀蘭山口山洪爆發,經常沖毀昊王渠堤壩,這就需要在清淤的同時堵塞缺口,加固堤防。就地取材是解決問題的最好辦法——選用稻草、穀草、當地土石,組合成一種新的水工部件,來實現上述目的——這就是就地使用黃土地上的草木土石卷埽,築成「草土圍堰」治水的新方法,是一項偉大的創造發明。

「草土圍堰」是在水下部位以結紮在一起的片石墊底,或以草土卷埽為基礎,露出水面後用一層草一層土,再一層草一層土,層層草土結合緊壓夯實,逐漸堆築形成的擋水結構,為中國傳統的河工技術。其下層的片石和卷埽體靠上層草土體的重量,在洪水淤泥的衝壓下,逐步下沉並使分子結構緊密,成為草泥混合的混凝土以穩定組織結構。其堰體邊坡很小,甚至可以沒有邊坡(俗稱收分)。卷埽體可以自由使用,廣泛可用於較小的缺口或大面積加固堤防,也可以在特定地段築壩,墊壓流沙層。卷埽和草土圍堰使用的草料——主要是麥柴和稻草,可以就地取用。特別是稻草柔韌,抗拉耐久性強。在選擇柴草料時,要求長而整齊,並經過輕微碾壓,採用吸水性強的枝莖長度50厘米以上為宜。單個草捆重為6-8公斤。

一般土壤即可取用。但也有一定土壤乾濕度要求,在現場將土用手握緊成團,擲地能散為宜,以便於凝結。凍土、干土、含有較多砂礫石和有機物雜質的土壤不宜使用。製造捆草的長拉繩——俗稱擰柴繩——原料儘可能地選用稻草,或寧夏川區大量使用的蒲草晾曬乾燥後,復用水浸軟,用手工搓制的草繩代替造價高的麻繩,作為草捆或埽體的束緊繩。而撒卷埽體中心,橫貫兩頭的主繩,一般由數股蒲草繩,或者白草(芨芨草)繩擰成的能夠受力的粗繩索,繩長一般為水深3倍,直徑5-7厘米。繩的質量對圍堰工程的質量至關重要。

在擰繩時,須要把緊質量關,力求粗細均勻,緊密有勁。但質量最好的是寧夏白草(芨芨草)——曬乾浸軟,用特製木製絞索機械擰成的白草繩,拉力、防摩擦腐蝕力、受力強度,幾乎等同於鋼絲而千百年不會腐爛。按其施工條件,「草土圍堰」可分為水下堆築和干地堆築兩種。按其所用的草料型式,「草土圍堰」分為散草法、捆草法和卷埽法三種。最常用的「築土草袋圍堰」是用一層草袋一層土,再一層草袋一層土在水中逐漸堆築形成的擋水結構。

卷埽是在工地就近選擇平整的地區,將數米長的束腰繩平行鋪在地上,按卷埽體長度——每50公分一條,一般卷埽體根據渠口決定長度,在其中心橫置一條粗繩,兩頭各露出數米,其上橫鋪一層帶葉樹枝,再在其上撒滿稻草或麥草,就近鏟取土石;或用背篼背來黃土,至少加厚10厘米,不可太多,以免埽卷不起來。卷埽時,挨著埽體站一排人,同時用力卷壓埽體,滾動成直徑超過1米的一個大卷。

卷埽同時,兩頭有兩人各執主繩一端,直到將埽體放置到缺口處沉降下去,再把主繩在兩頭地面或合適的部位固定在預先打好的樁錨上,就可大功告成。如果卷埽高度不夠,可以層疊,或用土草、草袋加固增高。這一施工方法從西夏以後大量用於水利工程沿用數百年,百試不爽。作為我國傳統的河工技術,具有「就地取材、土法上馬、成本低廉,構造簡單,適應基礎變形能力強、防滲性能好」的優點。西夏公布的《西夏天盛律令》上,關於水工技術,就包括「草土圍堰」法。

六、元代治水——「更立閘堰」

蒙古對西夏的戰爭,寧夏平原社會經濟遭到嚴重破壞,歷史悠久的引黃灌區呈現出「古渠淤壞,泥沙淤淺」,「田野荒蕪,生靈塗炭」的慘澹景象。元世祖忽必烈登基後,在耶律楚材輔佐下,十分重視事關民生的農業和水利。至元元年(1264年),他任命中書左丞張文謙、諸路河渠提舉郭守敬主政寧夏行省。至元元年(1264年),郭守敬在寧夏復修渠道時,使用了「固舊謀新,更立閘堰」的方法——即在疏浚舊渠故道的基礎上增開新渠,在渠首設置能控制進水量和開關水流的閘門。

這種方法是學習了南朝在通濟渠建立閘堰的經驗和方法。郭守敬主持修建了寧夏灌區的閘垻控制工程,完善了寧夏平原引黃灌排系統,提高了管排水量的調控能力。又在應理州(今中衛),黃河北岸新開蜘蛛渠(美利渠),灌溉中衛地區近3000畝農田。郭守敬在水利修復同時,採取一系列工程措施和技術方案,使新建水壩、水閘在盛水汛期能控制水流、水量。在缺水旱時則能開閘引水入田,以收灌溉之利;澇則關閉閘門,以避泛濫之災。

寧夏灌溉系統由此具有了良好的灌溉和防洪效益,練就了人類由儲水到控水的操控能力。這是人工灌溉史上的進步,是黃河寧夏水利為人類的灌溉之路探索出的新途徑和新方法。渠道的關鍵設施,首在迎流分截河水,或者中分渠水的魚嘴;其次在於渠口控制水流進入的斗門。斗門有大有小,建築用材有木斗門、石斗門、木石斗門之分,建在乾渠渠口或各個支渠的分水水口,是鎖鑰流水的關鍵——渠道通過它來對進水、分水量進行調解、控制和分配。

戰國時代的涇惠渠,鄭國的白渠都建有這種斗門——大小不等,石斗門則工程量浩大。它是用糯米、大麥粉,熬製的各種膠水做粘合劑,最甚者直接用熔化的鐵水澆灌石塊縫隙,將巨型石塊砌合成堅固的門牆和能分解門戶的方柱。牆體和方柱中央留有從上到下的方槽,渠底在對應部位也由石塊砌成留有同樣直徑的方槽門檻,門頂對應部位架設留有空槽的仿木。用人力拼插三寸厚木板入槽,閉合渠口,可以阻斷水流,升高和降低木板,或者預留孔隙,可以控制水量——這種最早的斗門結構,也即閘門,初始只有開閉功能,不能控制水量。木斗門較小,直接就是一個鑲嵌入渠道兩側的木門框,框上開有木槽,以供插板閉合水流使用。

木石斗門則大小適中,兩側是留槽或不留槽石頭牆體,中間是鑲嵌入牆體的木製門框。這三者並沒有太大的差異。堰是由攔水壩、渠道、閘門組成的水利系統。石壩或者夯土壩、草土圍堰垻阻水,以開有閘門的渠道引水。依據支渠、毛渠的多少,於各個分水口開有閘槪,大小不等。整個渠口是總引水閘,決定進水量的多少。各個分渠口是節制閘,接受和調節分配的水量,這是一個貌似簡陋,實際上卻是很實用的量化供水系統:用水則開,不用則閉;大小有別,水量可控;用多大開,用少小開。用水可控而趨於合理。郭守敬在黃河寧夏發明了「更立閘堰」這一灌溉系統,實現了計劃用水、經濟用水和節水的目的,渠道灌溉系統的能力大增。兵燹毀壞的農莊迅速復甦繁榮,寧夏川又一次成為了塞上的米糧川。

七、明清治水——「十里長堤」

寧夏地貌類型為黃河沖積平原的寧夏地塹,地勢平坦,溝渠縱橫,海拔1100—1300m。灌區地勢自南向北漸趨平緩,衛寧灌區地面坡降為1/1000-1/2000,青銅峽灌區地面坡降為1/2000-1/7500。可在三道坎的起始處引水,自流灌溉肥沃的土地。而在引水工程中採用無垻引水,最初多用分劈河面的四分之一的疊石長垻導河水入渠。到了明清時代,由於灌溉面積的擴大,渠道的延伸,用水量的遞增,不得不在渠首閘堰延伸迎水長堤。明清年間,為了加大各自的引水量,官方與民間於渠口閘堰外臨河一面,駕船投石,疊石為垻,伸向河心截水,把水引向渠口,已成為常態。時至今日,明清時期留下來的衛寧平原臨河「十里長堤」工程遺蹟,依然在黃河以南的七星渠和黃河以北的蜘蛛渠(美利渠)清晰可見。

由此引出了「白馬拖韁」的傳奇——來到中衛沙坡頭黃河回水灣北側,與北岸平行,有一道石長堤,時隱時現在河水中向西延伸。河水撞擊在10里引水長堤上,但見浪花飛濺,恰似白雲翻飛,遠遠望去,宛如一匹白馬拖著長長的韁繩馳騁在黃河之中——這便是中衛古蜘蛛渠口,明代改稱美利渠的「白馬拖韁」。據說河南的七星渠渠口古代也採用激河浚渠的方法,在平行於右岸的渠口,向河中延伸出了一段長堤,大概在泉眼山與勝金關夾峙的黃河徑流處——泉眼山東側,鷹石嘴下——此處也叫做「白馬拖韁」。

明萬曆十八年(1590年),監察御史周宏杓閱視寧夏邊務時言「河東有秦、漢二垻,請依河西漢、唐垻築以石」詔可。以後渠口進水不利,巡撫崔景榮令砌以石,水始通流,灌田九百餘頃,天啟三年(1623年)河東道張九德於渠口下築長堤數百丈,逼水中流,並於長堤下數里築一豬嘴碼頭(挑水堤),才免除了河水對秦渠渠口至秦垻關20多里渠身的威脅。秦、漢渠口原系土底,清康熙時參將李山砌以石底,口乃堅固。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利用漢渠廢口接引為上口,原口稱為下口,從此秦渠有上下兩口,進水才得暢利——這是又一處「十里長堤」,是由巨石砌就。

八、民國治水——「圍堰埽工」

民國時期,寧夏軍閥混戰,戰亂不休,但歷來寧夏主政者都把興修水利、屯田墾荒、發展農業,作為鞏固政權、維護社會穩定的根本。1929年寧夏省建立後,馬鴻逵主政,由建設廳總理水政,改進渠務、清除水利積弊,變更舊制,寧夏水利建設取得了一定發展。不僅修建了一批水利灌溉工程,而且逐步使水利工程的規劃、設計、建設、管理等方面向制度化、法制化、近代化邁進。

在黃河寧夏水利建設方面,傳統工藝技術都得到了發揚光大,尤其是「圍堰埽工」,因陋就簡、就地取材,實用而易於普及,更受歡迎。民國二十三年(1934年)黃河西移,至民國三十年(1941年),7年間將永寧縣望洪鄉農田近萬畝、村莊數十處塌入河中,河岸距惠農渠和寧蘭公路僅有四五百米。

建設廳長李翰園提出「裁順黃河望洪彎道」的建議,於1941年春派兵1000餘人,由仁存渡口以下,黃河東岸挑挖深壕一道,長約1000米、寬約30米、深約2米,歷時一月完工,當年伏汛期,將上下兩口土壩同時挖開,利用水沖,後河競東趨,原河槽水小流緩,落淤成灘,採用「圍堰埽工」技術封口填淤,既消除了水患,保住了惠農渠和寧蘭公路的安全,又於灘涂之間增加了大量耕地。黃埔軍校出身的李翰園於1938至1946年,任寧夏省建設廳長期間,為了加強幹渠行水安全,杜絕渠堤決口災害,李瀚園採取的措施是:凡大小支渠斗口,一律蓋水房——看斗口人住房,1至數間,專人負責關開渠首進退水閘,穩定大渠水位,保護垻(引水壩)堰(挑水壩、滾水壩)。同時備有搶險物料、尤其是卷埽所用的秸草、繩索、工具以及照明設備等。

水利員工日夜巡護渠垻,尤其雨季看管斗口開閉。儲存大搶險和閘口用埽捆,大支渠口儲存50至100個,一般支渠口20至30個。冬季停水後,驗收保管渠口卷埽所需的大量柴草,並負責卷埽封口護垻工作(停水期渠口以卷埽封閉),春季則開啟卷埽。把這一技術性水工措施,貫徹到每個大中型斗門。由於多泥沙,黃河河水遊蕩,主流擺動,河段極易成為斜河、橫河,體現寬、淺、散、亂的特性。

護堤、圍堰工程常出現洪水下瀉,片石堤壩下滑塌陷,土胎坍塌的險情。在狹小施工場地,又缺乏大型搶險機械搶險設備的情況下,就需要因陋就簡,使用「渠岸塌搶護網埽」技術,以成本低,速度快,便宜施工,效率高,勞動強度小的優點,快速解決毀堤、塌方問題而堵缺補漏——用鐵絲和繩索結網,在出險垻岸上就近直接製作,推入出險部位,或在出險部位水中製作。可在坍塌部位鋪設水工布保護土胎,以免險情擴大,並用土袋代替石料投入網中,並儘可能使用機械牽墜網埽,徐徐投入出險部位,直待缺口補齊。民國時期,產生伊始,這一水工技術很快就得到推廣使用——包括治河護堤,開鑿新渠圍堰築堤。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