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力、海爾、創維、TCL家電圈高調跨界背後,光伏成了業績救星

塑連網-小郭 發佈 2022-04-27T01:26:51.456225+00:00

2015年底,第十四屆中國國際消費電子博覽會在青島舉辦,作為東道主企業,海爾太陽能展出的家庭能源中心得到廣泛關注。這種將光伏光熱與家庭供熱供電結相結合技術,給正處於創新困境之中家電圈,提供了一條嶄新思路。

2015年底,第十四屆中國國際消費電子博覽會在青島舉辦,作為東道主企業,海爾太陽能展出的家庭能源中心得到廣泛關注。這種將光伏光熱與家庭供熱供電結相結合技術,給正處於創新困境之中家電圈,提供了一條嶄新思路。

無獨有偶,同樣在2015年,格力將家用空調與光伏發電相結合,採用光伏直驅技術,空調系統直接使用光伏所發的直流電,打出「不用電費」的口號亮相市場。只可惜,這種用於C端的光伏家電產品造價實在昂貴,且對於用戶來講宣傳噱頭遠大於其實用性,因此很難被當時的市場所接受。

然而,兩家企業入局光伏的腳步並未就此停止。海爾隨後開始投資「光伏屋頂」,格力則將光伏空調投向海外B端市場,2018年還中標了全球最大的光伏空調項目。

對於家電行業來說,探路的過程才剛剛開始。

2020年9月,國家明確提出2030年「碳達峰」與2060年「碳中和」目標,在政策的加持下,光伏行業徹底迎來爆發,各大家電企業也變得活躍起來。

TCL科技通過入主中環股份,切入產業中上游的矽料矽片、光伏電池及組件等領域,並且在2021年取得一定成績後,順勢進入用戶光伏領域。

2022年,該企業在春季招商盛典中,對光伏代理的資質已經做出了明確要求:經驗一年及以上,具有設計、施工、運維能力,具有相關電力、工程資質,當地社會關係及口碑良好等要求。

同為「黑電巨頭」的創維在一年後也享受到了光伏紅利。創維2021年三季報顯示,前三季度光伏業務給公司帶來了21.82億元收入,占總收入比重5.8%,而在上半年,光伏業務還只有8.29億元收入。

按照年報中的表述,分布式光伏最貼近終端下沉市場,作為創維熟悉的終端零售領域的行業,成為最終的早期切入業務選擇。未來,創維還計劃從戶用光伏業務開始,逐步開拓工商業光伏、用電側綜合智慧能源管理等業務。

不久之後,格力和海爾這兩家「白電巨頭」相繼「高調復出」。

2021年7月,格力電器董事長董明珠在公開場合宣布,格力電器正在研發「光伏+儲能+空調」的新技術,致力於讓空調成為一個小型發電站。海爾能源緊隨其後,也發布了2022年光伏逆變器、光伏組件採購項目招標預告,意圖建設海爾能源光伏電站。

如今,家電巨頭們紛紛入局光伏賽道,勢必會帶來新一輪競爭,但站在投資者以及消費者的角度,難免又會產生這樣或那樣的疑惑:

1、為什麼要跨界?

「這個萬億賽道的形勢從未如此明朗,悲觀情緒從未如此濃烈,生存壓力從未如此之大」,談及市場前景,一位在家電行業深耕多年的分析師如此說道。

的確,傳統家電產業已經進入存量競爭階段,無論是彩電還是空調,整體市場規模都基本摸到了「天花板」。

最新數據顯示,2021年國內家用空調總銷量8470萬台,與疫情肆虐的2020年相比,僅增長5.5%;彩電零售量規模更是持續萎靡,2021年國內銷量僅為3835萬台,同比下降13.8%。

市場的不景氣,也開始倒逼行業巨頭們積極破局,尋求更多元的業務方向。

2、為什麼是光伏?

一方面,光伏與家電一樣,都是萬億級的產業,而且在用能則與家電業相通,兩者都涉及大規模製造、大規模零售、大規模服務,因此成為家電龍頭企業多元化擴張過程中的熱門選擇。

另一方面,家電企業本身在供應鏈、銷售渠道、組裝整合等方面都有優勢,商業化、標準化的光伏系統集成自然也成了跨界的重要切入點。

以分布式光伏為例,家電是家庭用能的主要場景,「戶用光伏+家電」的組合就是產業的自然延伸。這也就意味著其業務比較分散,需要很多網點布局。擁有分散在全國乃至全球市場的營銷網、物流網、服務網以及商業人脈等資源的家電企業,在分布式光伏市場就具有先天優勢。

依託多年售賣空調、冰箱、電視等家用電器的成熟渠道,傳統家電企業可以迅速打通銷路,推銷自家光伏產品。尤其是以戶用光伏為代表的分布式光伏領域,專業的光伏企業在銷售環節很難與家電企業相匹敵。

同時,這些企業發展多年以來形成的品牌口碑以及企業信譽,也是打通商用客戶和消費客戶的戰略突破口和關鍵點。

當然,哪怕有萬千理由,最終還是要回歸到企業的本質上來——賺錢。

跨界光伏真的能賺錢

當前,國內正處於能源結構轉換的關鍵時期。國家應對氣候變化戰略研究和國際合作中心戰略曾經做過一個測算,到2060年中國要實現碳中和,需要新增投資139萬億元,年均投資3.5萬億元,這將涉及各行各業非常具體的領域。

中央財政的公共資金大約每年會投入5000億元,其他則主要引導社會資本進入該領域。據了解,現階段我國終端設備電氣化程度只有27%,到2060年,可能要提高到70%-80%,除了家電、新能源電動車等終端設備外,未來在家庭消費端、企業生產端還要增加大量電氣化設備,譬如光伏窗智能建築、非電力燃料的綠色裝備轉化等。

這意味著,這是未來數十年的產業機遇,由國家牽頭,不僅是在向「雙碳目標」前進,同時也是名為「低碳」的產業戰爭。就當前的工業發展趨勢來看,未來低碳將會成為產業鏈的重要競爭籌碼,發達國家、頭部企業,將會以「低碳」為要求,作為排擠對手的手段,並進一步將影響引導到產業鏈上。有業內人士表示,儘管國家的目標是2060年實現碳中和,但在歐美產業鏈上的企業被客戶要求在2030年內實現碳中和。如果中國的產業鏈想要繼續參與國際競爭,那麼就必須加快低碳建設,這將拔高企業對光伏的需求和期望。

巨頭戰爭已經打響

上文中提到,董明珠要做的是「光伏+儲能+空調」,讓空調成為一個小型發電站,並且可以實現在保證降溫或制熱的同時,把多餘的電能儲存起來。

格力曾在去年3月份公開過一項「光伏空調供電電路、供電控制系統及光伏空調」的專利。這也揭開了光伏空調的神秘面紗。專利的摘要顯示,本申請涉及一種光伏空調供電電路、供電控制系統及光伏空調,可使光伏空調的離心壓縮機直接從電網側取電,不需經過整流器及逆變器兩次轉換,提升電能利用效率,避免能源浪費。

簡單來說,光伏空調其實就是一個簡單的源網荷儲一體化項目,也就是一個微電網。通過分布式+儲能+雙向變流器+負載(空調)的方式形成閉環,空調本身是不發電的,只是能源轉換的其中一站。

與格力不同,海爾、創維、TCL三家目前的切入點都放在了分布式光伏發電站,更具體點可以說是戶用光伏發電站。

這種模式相對來說比較成熟,大多採用的是融資租賃,即由家電企業提供光伏電站設備硬體,以及後期維護服務。合作的金融公司買入設備,然後再出租給業主。業主賺取發電帶來的收益,再分期向金融公司支付租金,期滿後,光伏電站歸屬業主所有。

在這個模式下,企業賺取的就是電站銷售收入和長期運維服務收入,且只要電站發電效率和收益有保障,那麼三方都會得利。

我們大膽假設,如果海爾、創維等企業願意用自己在C端用戶的品牌聲譽,保證產品質量並做好後續維護,那麼分布式光伏目前來看確實是一個彎道超車的機會。因為相比于格力的方案,分布式光伏更加成熟,推廣成本也更低。

中國新能源電力投融資聯盟秘書長彭澎表示,隨著光伏行業成本不斷下降,特別是戶用市場的推廣擴大,光伏發電系統已經在一定程度上呈現出「家電化」的產品屬性和發展趨勢。

事實也是如此,無論是格力「家電+光儲」的模式,還是戶用光伏電站的模式,本質上都可以視作功能性家用電器,最終也都會下沉到消費者市場。

可以預見,將戶用光伏做成下一個家電產品,或者將光伏和其他家電結合,是家電企業在光伏行業發展的兩個主要方向,未來大概率也是兩種方式共存,不過家電企業與光伏企業後續採取何種合作模式,具體還要視整體市場的變化而決定。

文章來源:西部碳中和新能源聯盟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