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司:一座「繁雜」的小鎮

這裏是黔東南 發佈 2022-04-28T19:36:05.644137+00:00

歷史上,下司乃是一座水運繁忙、四方薈萃、「繁雜」的小鎮,它的文化源遠流長,有著光榮的革命傳統,大河從不拒細流,高山從不擇土石。  至今,它的文化積澱,依然五彩繽紛地呈現在下司河的兩岸,可謂百花齊放春滿園。  不信?

歷史上,下司乃是一座水運繁忙、四方薈萃、「繁雜」的小鎮,它的文化源遠流長,有著光榮的革命傳統,大河從不拒細流,高山從不擇土石。


  至今,它的文化積澱,依然五彩繽紛地呈現在下司河的兩岸,可謂百花齊放春滿園。


  不信?請聽,光是在交流口語上——


  一有屬於漢藏語系苗瑤語族苗語支,在聲母、韻母和聲調上分別有29個、19個和8個,且聲母竟莫名其妙地比周邊苗族多出一個「hl」音的下司鎮銅鼓村「下司苗話」。


  二有屬於西南官話川貴話系統中的黔南話,在語音上與普通話和中古音系統對應得極為整齊,且在語法詞彙上也與北方方言相似,共有21個聲母的「下司客話」。


  三有在音節、性質和結構的分類上與漢語相同,但在語法和語義上卻有一些差異,其語音中有閉塞音、塞擦音和塞邊音等,尤其是聲母中的介音極多的「下司畲話」。


  四有與漢藏語系苗瑤語族接近的,共有聲母26個、韻母22個、聲調5個,且聲母沒有一點兒捲舌音,而摩擦音的使用卻極為廣泛的今天早已消失殆盡,但一些老人還在使用的「下司仫佬話」。


  這就是「十里不同音」!


  不信?請看,光是在民居建築上——


  苗族和仫佬族吊腳樓。它們大多修建在斜坡之上,分有吊腳式、亮柱式和齊腳式,且在地勢上越是陡險,「吊腳」的程度就越具有難度,整棟木樓均為穿斗式結構,木工不用一顆鐵釘便可以將木樓修建完成。底層圈養豬、牛,二層供人居住,頂層則存放穀物。整個寨子的吊腳樓鱗次櫛比,極為美觀。


  漢族窨子房。多以磚、木和石為原料修建,以長條木料作樁和梁,以泥土和石塊搭建,內部採光很好,整棟樓房顯得四四方方、中規中矩,類似方正的官印,富裕人家還建有四合院和馬頭牆,放置得有木雕和石雕等,整座房子整齊有序,極為雅觀。


  畲族民居。多為「三開間」或「長五間」木質平房,大多建在較為開闊的地塊上,既有前院又有後院,且通風性能極好,整體功能與苗族吊腳樓相近。


  多元文化民居。苗族、仫佬族和漢族等建築風格薈萃於一鎮,其中苗族吊腳樓重檐青瓦,多為「三間兩進」或「五間兩進」,門窗雕刻精美,沿街的鋪面都設有貨櫃。漢族徽派樓房則飛檐翹角、宅高院深、雕柱鏤磚,臨街也設有貨櫃。


  這就是「十里不同房」!


  不信?又看,光是在宗教信仰上——


  一有苗族、仫佬族和畲族自遠古沿襲而來,至今依然認為樹、水井、石頭、木橋和水牛等有靈,涵蓋植物、動物、天體、圖騰和祖先的原始崇拜。


  二有自明清以來由漢民帶來,即給許真君舉行開朝,給大禹舉辦膜拜,給媽祖舉行祭祀,給天官、地官和水官舉辦敬拜,給觀音、玉皇和魯班舉行廟會的佛教和道教。雖後來它們均隨水運衰退而沒落,但觀音廟會至今依然會如期舉行。


  這就是「十里不同俗」!


  就是到了今天,下司古鎮上各方文化多聲部合奏的現象仍是家常便飯。


  比如,仍有人將當地人所稱的「伯媽」「叔媽」叫成「大嬸」「嬸嬸」,這是北方人的後裔,雖歷經幾百年,仍頑固遺留下來的口語。


  又如,仍有人將當地所稱的「船家」或「船工」叫成「大副」這是江浙人的後裔,幾百年了仍頑強保留下來的口語。


  再如,仍有人將「下司厘金局」叫成「下司泥跟腳」,這是苗話咬不准漢話發音而形成的另類叫法。


  還有,小鎮內至今仍生活得有26個民族,其中居然有在黔東南非常罕見的哈尼族,這應該是當年來自雲南的馬幫所留下的後裔。


  說白了,下司古鎮就像一個小型的人文超市,百貨俱全、靚貨雲集,各種文化雜糅在這個方寸之地上,各族文化、水上文化、古蹟文化、龍舟文化、宗教文化、鬥牛文化、農民繪畫文化、苗繡文化、田園文化、飲食文化等等,千姿百態,各展魅力。


  於此,針對今天下司古鎮日益升溫的旅遊業,特書一聯——「百貨俱全供需要,一塵不染為人民。」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