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官婉兒墓志銘,有譽無毀,又為何而死?

冰淚天惜詩詞 發佈 2022-04-30T00:14:54.016783+00:00

2013年8~9月, 陝西省考古研究院在咸陽市渭城區北杜鎮鄧村發掘了唐昭容上官氏墓, 出土墓誌一合, 保存完好。

2013年8~9月, 陝西省考古研究院在咸陽市渭城區北杜鎮鄧村發掘了唐昭容上官氏墓, 出土墓誌一合, 保存完好。墓主人上官氏, 即唐代著名女詩人、政治家上官婉兒。

下文,一墓誌,二墓志銘(沒興趣可略過),三死後名譽。

唐昭容上官氏墓誌一合, 青石質, 正方形。出土於甬道正中, 出土時志蓋覆於志石之上, 上首皆朝北。志蓋盝頂, 高75、寬73、厚12.5厘米。頂面正中陰刻篆書「大唐故昭容上官氏銘」, 三行, 行三字 。

頂面四周和四側減地線刻牡丹紋帶。四剎在整體聯珠紋框內各減地線刻瑞獸一對, 以牡丹花結為中心相對騰躍, 形象特徵統一為體表有斑紋、掃帚尾。上剎面瑞獸形似虎, 腦後至項上長鬣飄拂;下剎面瑞獸與上剎面瑞獸基本相同, 唯頭頂生一對細長的角;左剎面瑞獸形似馬, 頭頂生角, 腦後至項上長鬣飄拂, 肩部附有綬帶形小翼;右剎面瑞獸形似鹿, 頭頂彎角分杈, 無鬣, 肩部附有綬帶形小翼。志石高、廣皆74、厚15.5厘米。劃細線棋格, 陰刻正書32行, 滿行33字, 共計982字。四側在整體聯珠紋框內減地線刻十二生肖, 襯以纏枝忍冬。生肖皆為動物形象, 生動寫實。志蓋四剎和志石四側的線刻圖案造型優美、鏨刻精細, 在唐代墓誌線刻裝飾圖案中屬難得的上乘之作 。

二、大唐故婕妤上官氏墓志銘並序

夫道之妙者, 乾坤得之而為形質;氣之精者, 造化取之而為識用。挻埴陶鑄, 合散消息, /不可備之於人, 備之於人矣, 則光前絕後, 千載其一。

婕妤姓上官, 隴西上邽人也。其先/高陽氏之後。子為楚上官大夫, 因生得姓之相繼;女為漢昭帝皇后, 富貴勛庸之不絕。/曾祖弘, 隨[隋]藤[滕]王府記室參軍、襄州總管府屬、華州長史、會稽郡贊持、尚書比部郎中, 與/榖城公吐萬緒平江南, 授通議大夫。學備五車, 文窮三變。曳裾入侍, 載清長坂之衣冠;/杖劍出征, 一掃平江之氛祲。祖儀, 皇朝晉府參軍、東閣祭酒、弘文館學士、給事中、太/子洗(xiǎn)馬、中書舍人、秘書少監、銀青光祿大夫、行中書侍郎、同中書門下三品, 贈中書令、/秦州都督、上柱國、楚國公、食邑三千戶, 波濤海運, 崖岸山高, 為木則揉作良弓, 為鐵則/礪成利劍。採摭殫於糟粕, 一令典籍困窮;錯綜極於煙霞;載使文章全盛。至於跨躡簪/笏, 謀猷廟堂, 以石投水而高視, 以梅和羹而獨步, 官寮府佐, 問望相趨, 麟閣龍樓, 輝光/遞襲, 富不期侈, 貴不易交。生有令名, 天書滿於華屋;沒有遺愛, 璽誥及於窮/泉。父庭芝, 左千牛、周王府屬, 人物本源, 士流冠冕。宸極以侍奉為重, 道在腹心;王/庭以吐納為先, 事資喉舌。落落萬尋之樹, 方振國風;昂昂千里之駒, 始光人望。屬楚國/公數奇運否, 解印褰裳, 近辭金闕之前, 遠竄石門之外, 並從流迸, 同以憂卒。贈黃/門侍郎、天水郡開國公、食邑三千戶。訪以荒陬, 無復藤城之櫬(zhèn);藏之秘府, 空餘竹簡之/書。

婕妤懿淑天資, 賢明神助。詩書為苑囿, 捃拾得其菁華;翰墨為機杼, 組織成其錦繡。/年十三為才人[系上元三年或儀鳳元年 (676年)], 該通備於龍蛇, 應卒逾於星火。先皇撥亂返正, 除舊布新, 救人疾/苦, 紹天明命(唐中宗李顯於神龍元年復唐國號)。神龍元年(705年,時年42歲), 冊為昭容。以韋氏侮弄國權, 搖動皇極。賊臣遞構, 欲立愛/女為儲, 愛女潛謀, 欲以賊臣為黨。昭容泣血極諫, 扣心竭誠, 乞降綸言, 將除蔓草。/先帝自存寬厚, 為掩瑕疵, 昭容覺事不行, 計無所出。上之, 請擿伏而理, 言且莫從;中之, /請辭位而退, 制未之許;次之, 請落髮而出, 卒為挫衂(nǜ);下之, 請飲鴆而死, 幾至顛墜。/先帝惜其才用, 慜以堅貞, 廣求入腠之醫, 纔救懸絲之命, 屢移朏魄, 始就痊平。表請退/為婕妤, 再三方許。暨宮車晏駕, 土宇銜哀。政出後宮, 思屠害黎庶;事連外戚, 欲傾/覆宗社。皇太子沖規參聖, 上智伐謀, 既先天不違, 亦後天斯應, 拯皇基/於傾覆, 安帝道於艱虞。昭容居危以安, 處險而泰。且陪清禁, 委運於乾坤之/間;遽冒銛鋒, 亡身於倉卒之際(代指李隆基所發動的唐隆政變)。時春秋四十七。(景雲元年 (710年) , 上官昭容卒, 年四十七, 當生於麟德元年 (664年) 。)

皇鑒昭臨, 聖慈軫悼, 爰造/制命, 禮葬贈官。太平公主哀傷, 賻贈絹五百匹, 遣使弔祭, 詞旨綢繆。以大唐景雲元年/八月二十四日, 窆於雍州咸陽縣茂道鄉洪瀆原, 禮也。龜龍八卦, 與紅顏而並銷;金石/五聲, 隨白骨而俱葬。其詞曰:/

巨閥鴻勛, 長源遠系, 冠冕交襲, 公侯相繼。爰誕賢明, 是光鋒銳, 宮闈以得, 若合符契。其一。/

瀟湘水斷, 宛委山傾, 珠沉圓折, 玉碎連城。甫瞻松檟, 靜聽墳塋, 千年萬歲, 椒花頌聲。其二。/

上官婉兒因何而死?

皇太子李隆基發動政變,絞殺韋後亂黨,李隆基入宮, 上官婉兒執燭率領宮人迎之, 把草擬的詔書(對李隆基有利的)給劉幽求看,。劉幽求在李隆基面前給上官婉兒說情,李隆基不答應, 斬上官婉兒於旗下」

同為政變中被殺, 唐廷對上官昭容與韋後、安樂公主的認定是完全不同的。

《墓誌》對上官昭容的評價是「婕妤懿淑天資, 賢明神助。詩書為苑囿, 捃拾得其菁華;翰墨為機杼, 組織成其錦繡」, 頗多讚譽;張說執筆的《昭容上官氏碑銘》讚美她「外圖邦政, 內諗天子。憂在進賢, 思求多士」。唐隆政變第二天 (辛丑) 以殤帝重茂 (溫王) 名義頒布的制書, 羅列一干罪臣名諱與罪狀, 不見上官昭容名列其中。而《舊唐書·后妃傳》說韋後和安樂公主被梟首展於東市, 「翌日, 敕收後屍, 葬以一品之禮, 追貶為庶人。安樂公主葬以三品之禮, 追貶為悖逆庶人」。長安區博物館收藏的《安樂公主墓誌》明確稱志主為「大唐故勃[悖]逆宮人」, 評價她「德不建兮身招恥」。

何人修墓何人毀?

上官昭容的安葬, 太平公主有遊說睿宗的莫大之功。而實際上上官昭容葬禮的資助者正是當時躊躇滿志的太平公主。

下令毀墓的是李隆基。毀的是上官昭容的墓, 打的卻是太平公主的臉。這背後的政治因素糾纏著幾代人對絕對權力的欲望。上官昭容作為權力鬥爭的參與者和犧牲品, 既然已經搭上了卿卿性命, 又何惜身後的一座墓?

參考文獻:

《舊唐書》

李明,耿慶剛.《唐昭容上官氏墓誌》箋釋——兼談唐昭容上官氏墓相關問題[J].考古與文物.2013,(6):86-91,2,121.

張說.昭容上官氏碑銘[C]∥李昉等編.文苑英華.北京:中華書局, 1966:4911.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