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明天與更好的自己相遇

萌姐聊職場 發佈 2022-05-03T23:35:23.158239+00:00

本文系屬原創,著作權歸本人所有,任何形式的轉載都請聯繫本人,抄襲者必究!當我寫下這些文字的時候,2022年的五一假期已經悄悄地進入到了第三天,假期進入中局,我想這是個回顧過去、展望未來的好時機,就把我在4月30日的時候,遇到的一個案例為例,希望引發大家一些思考。

本文系屬原創,著作權歸本人所有,任何形式的轉載都請聯繫本人,抄襲者必究!

當我寫下這些文字的時候,2022年的五一假期已經悄悄地進入到了第三天,假期進入中局,我想這是個回顧過去、展望未來的好時機,就把我在4月30日的時候,遇到的一個案例為例,希望引發大家一些思考。

那天我在某平台收到一位粉絲的私信:「老師,您好,特別喜歡看您做的案例點評,思路清晰,邏輯性強,給我的實際工作帶來很多不同的思考角度。我40+了,面臨職業的轉型,有很多的困惑,希望老師看到後能給些指導,目前是金融行業一位中層,公司規模不大,所以負責模塊很多,現在轉型的方向是製造行業背景,薪資職級平移即可,因為孩子馬上上初中了,工作地點只能局限在自己所在的三級城市。我的困惑是:年齡+城市+賽道轉換 這樣的轉行是不是有點不切實際,但世界這麼大,我想去闖闖。製造行業的HR在我們這個城市,個人感覺上升空間會大些 想聽聽老師的建議,哪怕給我潑點冷水也行。想了好久,才鼓起勇氣給您發這些信息,知道非常冒昧,但萬一老師能有空回復我了呢,那不是賺了很多億?遙祝老師工作順利,期待您的回覆。」

我收到私信之後略加思考就回復了如下內容:「金融行業是很多行業的上游,相同級別金融行業的薪水會高一些。你要問一下你自己,你想要的到底是什麼?換工作的目的和意義到底在哪裡?你職場的終極目標是什麼?問清楚你自己,你再好好考慮一下你的工作選擇。

粉絲很快就回復了:「謝謝,這三個問題我其實之前都沒想過或者說沒想明白,現在換工作,還是因為不安全感作祟。(後省略若干現狀描述)」

我的回覆:「你如果想清楚了,那我就祝你一切順利。」

粉絲的回覆:「感恩老師的回覆,您的回覆給了我莫大的動力。我會繼續努力,不斷超越自我,努力實現自己在工作上的價值。」

在這裡,我想跟這位粉絲以及有相似境遇的讀者分享人如果遇到問題該有的決策思路是什麼。

世界上其實有兩種遇事的決策體系:

第一種:不斷回顧過去,希望用過去的經驗來套用在現在問題的解決上面,期待昨日的經驗能夠給自己帶來安全感。

第二種:站在未來看現在,當下的每個決定都是圍繞著能否實現未來的某個重要目標而做出的,所謂的未雨綢繆就是如此。

當然,現實生活中很多人都採取第一種決策方式,因為過去的生活及目標已經實現,希望過去的方式方法能夠在新問題的解決上面奏效,有的人還會質疑:「您說的第二種方法,恐怕現實中很少有人用到吧。」

其實,恰恰是第二種方法,接受過義務教育的每個人其實都用到過,只不過步入社會的我們不知不覺中忘記了我們會用這種方法而已。

請大家回顧一下自己的學生時代,甚至更早,在幼兒園的時候,大家是不是會被告知以後你們會上小學、中學,最後的終極目標就是通過高考接受高等教育。

我想請問一下接受過高等教育的各位:您還能回憶起在小學、初中乃至高中的各階段中的每次小測驗、期中考試、期末考試的成績嗎?肯定不記得了吧?

您還能記得有哪次考得特別不好,原因是為什麼了嗎?我相信大多數人已經不記得了。

為什麼會這樣?因為彼時大家心中都有一個很明確的目標——那就是我們要努力學習參加某年的高考,這次考試失敗了不要緊,又不是終極考試失敗。於是,在這種思考框架之下,一時的考試失利很快的就會過去。

那遇到重大抉擇該如何呢?其實在這種思維框架下也很簡單,比如要中考了,高中的選擇是一個很重大的課題,我回憶了一下我當年中考填報志願的邏輯:當年我的中考成績濟南的好高中隨便選,多方對比了一下,在三所省重點中,我選了離家最近、交通最方便的一所報名——因為這樣高中三年我可以節省很多時間。

我記得那年中考之後,有很多人為我沒有報排名第一的高中而感到惋惜,我想說的是,如果你計算一下三年因此可以節省的時間就沒有什麼好可惜的了——學習畢竟是一個個人為主的馬拉松。

在那之後的歲月里,高考、大學、求職、考研、赴京、讀研、畢業、求職、結婚、買房、生子、買車等等一系列的決策的做出,我都是應用這種決策體系做出決定。

過去雖然是安全的、已經實現的,但是不斷回顧過去用過去的方法解決現在的問題顯然不太現實,只有站在未來的維度去思考當下的決策是否有利於終極夢想的實現,才是最有效的。

現在不論我做什麼樣的決定,我都會問自己這三個問題:這個決定是我想要的嗎?這個決定的後果是我希望的嗎?這個決定的做出對我終極目標的實現有什麼好處?

人生最大的魅力就在於只要是活著,就有變成更好的自己的可能,所以,現在我最大的課題就是努力變成更好的自己,在明天與更好的自己相遇。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