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古風流人物第七彈——愛民如子的白居易

小康麗讀點書 發佈 2022-05-04T06:40:32.833127+00:00

《賣炭翁》公元782年,天氣驟變,十月飄雪,饑寒交迫。而這種漂泊不定,氣候多變的生活,他曾經寫詩道「孤舟三適楚,羸馬四經來。晝行有飢色,夜寢無安魂。」後來,在父親白季庚的安排下輾轉,來到了徐州符離避難。然而,戰火向東蔓延至徐州,白居易又隨家人避難到江南。

《賣炭翁》

公元782年,天氣驟變,十月飄雪,饑寒交迫。而這種漂泊不定,氣候多變的生活,他曾經寫詩道「孤舟三適楚,羸馬四經來。晝行有飢色,夜寢無安魂。」

後來,在父親白季庚的安排下輾轉,來到了徐州符離避難。然而,戰火向東蔓延至徐州,白居易又隨家人避難到江南。連著五六年,輾轉南北,備嘗艱辛,這為他後來能寫反映下層百姓的現實主義詩作打下了的基礎。

他也因此立下了「濟世為民」的誓言,縱觀他一生做官,也從未失去對百姓的關懷與溫暖。

轉眼又是一個下雪天,白居易看到了賣炭翁。天寒地凍,衣衫襤褸的老人挑著厚重的辛苦挖來的煤炭,來到長安的南市,希望能賣出好的價錢。但結果是什麼?宮裡的人隨便用,半匹紅綃一丈綾,就給換了去。直接明目張胆地搶。

可憐身上衣正單,心憂炭賤願天寒

這一車如此重的煤炭不僅是老人辛苦了好多天的成果,也是他渴望更好生活的希望。可是當時宦官奪市的情況並不少見。天氣本就如此寒冷,老人家只希望天更寒冷,能夠把煤炭賣出更好的價錢,這種反常的心理又何嘗感受不到下層勞動百姓的悲苦?

升官勸諫

此時,身居朝堂之上的唐憲宗剛即位兩年,執政之初,他力圖中興,重用賢良。而白居易的學識和文采也很快得到了朝廷的重視,公元807年,一紙詔書將白居易調回了長安,任命為翰林學士,次年又提拔為左拾遺,專門給皇帝進諫。

安史之亂以後,除了跋扈的藩鎮,宦官也是朝廷的一大隱患。受到皇帝寵幸的宦官橫行無忌,獨斷專權,甚至後來,宦官還拿到了中央軍神策軍的軍權,連唐憲宗也死於他們之手。

白居易深知宦官恣肆橫行的危害,他想憑藉一己之力改變這個世界,盡到為人臣子的責任和諫官的使命。在他當諫官的這三年裡,他屢上奏章,毫無顧忌地縱議朝弊,批判宦官專權。

白居易任左拾遺時,唐憲宗最寵幸的宦官是吐突承璀,他自幼就在宮中陪著唐憲宗長大,深得唐憲宗的寵愛。

憲宗即位後,他就被任命為了神策軍中尉,掌管皇城禁軍。當時的好友元稹曾經勸白居易自己不要找麻煩,免得引火上身。

但是關心百姓疾苦的白居易,無所畏懼,不僅寫了《賣炭翁》這樣的諷喻詩,還頻繁地上書言事,對宦官專權這種不正常的現象進行大力批判。

公元810年,河北成德節度使擁兵自重,唐憲宗任命太監為統帥出兵討伐,白居易立馬上書反對,不讓將領領兵打仗卻派太監去討伐,連上了三道奏章,仗義執言

而白居易也並非不通世事,他深諳政務。在入仕之初,他便撰成《策林》,包括了選官,刑法,財賦等方面的應對方法。所以這一次,他義無反顧。在明知可能會得罪皇帝,甚至有巨大風險的時候,依舊上書彈劾吐突承璀。可是唐憲宗卻根本聽不進去,一意孤行,絲毫不顧及白居易的苦心勸諫。

果不其然,太監帶兵,將帥離心,士氣不振,很快就兵敗而歸。年紀氣盛的白居易更加暢所欲言,而皇帝也跟宰相李絳說,他氣得想要治白居易的罪。李絳趕快講請說:「他這樣冒死頂罪你,恰恰是忠於你,忠於大唐啊!」

雖然皇帝在宰相的勸說下稍稍氣消了一點,但從那個是時候開始,唐憲宗便對白居易的諫言充耳不聞。

而此時的白居易,真的大力推行他自己的主張「文章合為時而著,歌詩合為事而作」。力求用簡潔的語言,擊中社會熱點和百姓的痛點,轟轟烈烈地開啟了「新樂府運動」,關注民生,書寫民意。

而這場運動的現實主義詩歌理論在中國的詩壇產生了深遠而重大的影響,自晚唐皮日休,經宋代王禹,梅堯臣,陸游等人,以至晚清黃遵憲可謂一脈相承。

目睹宰相被殺

公元811年,他的母親在元和六年去世,而白居易也回到了渭南老家守孝三年,在丁憂期間,不任朝廷的任何職位。三年期滿後,朝廷也遲遲沒有給他安排新的工作。

直到元和十年,公元815年,才給他安排了一個太子左贊善大夫的職務,相當於諫言大臣,但這個時候他只能獻策諫言於東宮,匡扶太子。不可以隨便越過太子去議論朝廷上的事。也是從這時開始,政敵的打擊報復指向了白居易。

公元815年,六月初三的凌晨,宰相武元衡像往常一樣走出家門,前往大明宮上朝。但不幸的是,卻被暗殺,而暗殺的全過程都被剛剛好上朝的白居易目睹。一瞬間恐怖的氣氛籠罩了整個長安城,上朝路上,變得空空蕩蕩沒有人敢再去上朝。

宰相武元衡為剷除肆意妄為的節度使,力排眾議,主張用兵打擊藩鎮割據。而刺殺的背後,就是邊境節度使的勢力。這個時候本不該議論朝廷事物的白居易,第一個站出來說話了。

他上書朝廷要嚴懲兇手,而他的「越職言事」也徹底激怒了本就對他不滿的朝廷大臣和宦官,他們在皇帝耳旁,煽風點火,添油加醋,污衊誹謗,白居易,甚至還給他羅織罪名,說他「不孝」。這該是個怎樣的朝廷呀?宦官把持朝政,宰相被殺無人敢發言,欲加之罪又何患無辭?

在政敵的攻擊下,白居易被貶為江州刺史。不僅如此,中書舍人王涯還背後補刀,罵白居易禽獸不如,不適合去做一個州的刺史。而在王崖的落井下石之後,他又被貶為了江州司馬。

公元815年,四十四歲的白居易被貶出了京城。朝廷上的宰相被刺殺,挺身而出的自己不但無功反而獲罪,也就是從此刻開始,他的政治理想徹底破滅。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