犀利解讀:《論語》中的「仁」

思考與國學 發佈 2022-05-04T23:10:02.049783+00:00

子路曰:「桓公殺公子糾,召忽死之,管仲不死,曰未仁乎?」子曰:「桓公九合諸侯不以兵車,管仲之力也。如其仁,如其仁!」很多人都在讀《論語》,尤其是國學熱的大環境中,這種情況更是因為儒家的孔夫子名氣比較大,可是讀的怎麼樣實在難以界定!可是儒家的一個概念很重要,它就是「仁」!

子路曰:「桓公殺公子糾,召忽死之,管仲不死,曰未仁乎?」子曰:「桓公九合諸侯不以兵車,管仲之力也。如其仁,如其仁!」


很多人都在讀《論語》,尤其是國學熱的大環境中,這種情況更是因為儒家的孔夫子名氣比較大,可是讀的怎麼樣實在難以界定!


可是儒家的一個概念很重要,它就是「仁」!何為「仁」呢?上面那句話就說明了一切!


那是一個兄弟為了名利而相互殘殺的故事,春秋戰國時期此類爭奪數不勝數,發生的故事有的感人淚下,有的非議繁多!


我們都知道,齊桓公登大位之前一直與公子糾相爭,最後勝利而得到一切。然而公子糾的結局相反,他有兩個很重要的臣下家人,一個是管仲,一個人召忽,公子糾被殺之後,召忽以死隨主,這個行為著實讓人感動,也贏得了是世人的口口相贊,也確實是忠義可嘉!


然而管仲並沒有做出如召忽一樣的決定,他是歸順於曾經主人的敵人,最後還幫助齊國成就了霸業,可是對於俗世之人來說,他們眼中的管仲依然是不忠之人!


這也是子路與夫子出此句對答的原因!孔子沒有對召忽的行為做出總結,但是對管仲之後的業績做出了真實的論述,最後給出結論,那樣就達成了他的仁!


可見管仲的行為對於孔子來說更加被欣賞,在我看來可稱為大仁大義,而召忽的行為雖然沒有被定義,可是世俗多有聲譽,孔子沒反駁,也算是認可了召忽的做法也是可行的,可是終歸是小仁小義!


正所謂大道為公,仁義天下!這就是孔夫子的至高之「仁」了,而後世儒家就剩下那些腐臭性的仁義了,都覺得一抹脖子就成就了萬世清名了,其實都是自私自利的混帳行徑,皆無大仁大義!連賈寶玉都看不上他們這些行為!


召忽赴死的原因可能是因為公子糾被魯國殺掉,當初是他的謀略,心裡可能以為是自己害了他吧,愧疚之感讓其無顏於世,有情可原!可是後世很多一無是處的而只有嘴上功夫的人卻只知效仿他們赴死的假象,而不論為什麼如此,只因想成就自己的忠正之名,那可真是白白送死,失了大義,又何談談仁?


「仁」有大小,不得不死的時候,是死得其所,有能力的仁義之人能活著就可以找機會匡扶正義,為國為民做出更大的貢獻,使仁愛之心照耀到更廣大的區域,我們不是一直有句:「為國為民俠之大者」嗎,「俠」就是仁義之士,是我們文化中很重要的部分呢!


當然如果你逃不掉,又沒有可能為正義之光的普照增加動力,那麼不與世俗之人同流而赴死也不失為一仁人志士,也算得上死得其所!


比如譚嗣同他們,就是如此,以死來喚醒國人的鬥志,而非那些為了自己的虛名而無意義自裁的人能比的!


都說要清心寡欲,要大仁大義,可是碰到事情都是事不關己高高掛起,論到實處就是自己的名譽和利益,哪裡還有什麼仁義可言,簡直就是典型的小人、偽君子!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