慶兒自解論語~讀南懷瑾《論語別裁》八佾篇3.11-3.15

海言博語 發佈 2022-05-07T14:21:05.195513+00:00

3·11、或問禘之說。子曰:「不知也,知其說者之於天下也,其如示諸斯乎!」指其掌。從開始的不知到了如指掌的知道,為什麼就在一言之間呢?有人問他關於禘祭的規定時,他故意說不知道。但緊接著又說,誰能懂得禘祭的道理,治天下就容易了。


3·11、或問禘之說。子曰:「不知也,知其說者之於天下也,其如示諸斯乎!」指其掌。

從開始的不知到了如指掌的知道,為什麼就在一言之間呢?有人問他關於禘祭的規定時,他故意說不知道。但緊接著又說,誰能懂得禘祭的道理,治天下就容易了。這就是說,誰懂得禘祭的規定,誰就可以歸復紊亂的「禮」了。

說反話的用意何在,是否是引發人的深思?也有在巧妙的用反話揭示禘祭的重要性,治理天下要尊重禮數,不直說在避諱這件事也在巧妙的用否定的肯定句保全了某些人的面子,有提醒了對方,引發對方深思。

那另外一種說法是有般若無知,無所不知。我以為覺得知道反而是不知道,只有認識到自己的無知才會去探尋有知,功利的念頭放下,萬事萬物皆學問,收穫也必和自己的掌心一樣容易和簡單。

對於孩子的提問能夠直接給出答案固然很容易,但是如果不是自己思考獲得的,很難入心,更何況去轉為自己的東西了。正所謂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啊!

  3·12、祭如在,祭神如神在。子曰:「吾不與祭,如不祭。」

書中的理解是祖宗雖遠,祭祀不可不誠,那是我們的文化精神。祭祀看似是在說關於宗教的事情,其實何嘗不是在說做事情和做人一樣,為做事而做事,還不如不做,因為效果在那裡擺著,因為沒有用心。

相信就如同相信的人和事就在眼前,眼裡容不得半點沙子。你假裝不來,假裝還不如不相信。

有時候孩子在做事情,家長明明說相信孩子能做好,卻又在一邊搶著做,讓孩子不知所措,反而得不償失。

  3·13、王孫賈問曰:「與其媚於奧,寧媚於灶,何謂也?」子曰:「不然。獲罪於天,無所禱也。」

書中說中國的宗教有三種,禮,詩,多神教並不是無教。只不過我們來者是客,尊為上誤會以為我們沒有宗教。

縣官不如現管,問孔子,孔子說不犯錯最好,否則怎麼祈禱都沒有用。只是禱告,也就是凡是萬一怎麼樣,倒不如做好當下的事,去為萬一做點事情。萬事憑運氣,躲得過一時,難躲一世。

把時間耗費在祈禱上,還不如踏踏實實做事情。想到稻盛和夫說的天地有神靈,現場出神靈。好運氣是留給有準備的人的,那些遵從天地的節律,規範自己的言行,行為自律的人,不以禱告為大事。

這裡說到祭拜要虔誠又不是獻媚,做事情不是因有求而去做,像做人一樣要態度端正,不卑不亢!

做人要有氣節,不是說說而已,是行得正,做得端。


  3·14、子曰

:「周監於二代,鬱郁乎文哉!吾從周。」

好的東西是承前啟後的傳承借鑑運行後才更好。尊重歷史,看待一件事情要從這件事情的發端去看,好也罷,不好也罷,要全面地去看待,得出相對客觀的結論。

  3·15、子入太廟,每事問。或曰:「孰謂鄹人之子知禮乎?入太廟,每事問。」子聞之,曰:「是禮也。」

去往新的地方,能夠放下自我去遵從主人家的禮數。能夠放下小我的人,遵循序位的排列,寧可被誤解,能夠全然接納他人的人是禮啊!保持初心,對與祭祀這樣的大事,每每細問是對這件事情的重視,也是一種敞開的覺察。

事情我有所了解,但是不以我了解的全部為所有,問是尊重也是對待事實的誠懇態度。

有時候,孩子做的事情明明家長是可以看得很清楚的,依然要問對方一遍發生了什麼事情。這樣孩子會感受到被理解,被尊重,有時候又或許柳暗花明又一村發現了新想法和新動向,讓孩子豁然開朗,讓家長理解孩子更多了一些。

@中國作家網@海言博語@—天天讀書會—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