恭王府:中國第一豪宅,經3任傳奇屋主,第一位是18世紀世界首富

饕餮小娘子 發佈 2022-05-08T00:51:50.075515+00:00

小時候它並不是個景點,而是被8個單位和200多戶居民共同使用著,多年的失修和為了辦公居住方便所做的改動,使它早已失去了原有的華麗與莊嚴,很多人甚至不知道它曾是清代規模最大的王府,而且始建者竟是18世紀的世界首富和珅,這位「天下第一貪官」不顧逾越皇權的罪行,精心打造了這座讓皇帝的兒子都羨艷不已的「中國第一豪宅」。

北京的王府眾多,但最有名的,非什剎海旁的恭王府莫屬。不過說來慚愧,作為北京人,我竟也是第一次去。小時候它並不是個景點,而是被8個單位和200多戶居民共同使用著,多年的失修和為了辦公居住方便所做的改動,使它早已失去了原有的華麗與莊嚴,很多人甚至不知道它曾是清代規模最大的王府,而且始建者竟是18世紀的世界首富和珅,這位「天下第一貪官」不顧逾越皇權的罪行,精心打造了這座讓皇帝的兒子都羨艷不已的「中國第一豪宅」。

(一)傳奇的三任主人

有人說去恭王府要看「三寶一絕」,有人說要看錫晉齋里的金絲楠木,一根柱子估值達27億。其實如今的恭王府是2000年後徹底騰退了老住戶,又通過老照片、歷史檔案等多方比對、考究,再經過31個月的精密大修後在2008年重新開放的,所以裡面很新,很多曾被破壞的地方都是新建的,當然原有的格局沒有變,所有的規制也是按照它鼎盛時期的樣子修復的,可裡面曾經所有的古玩、家具早都被最後一位主人小恭王溥偉賣光了。

但歷史地理學家侯仁之先生評價的「一座恭王府,半部清代史」是真真切切的,這座從乾隆朝的和珅宅第及和孝公主府,到嘉慶、道光朝的慶王府,再到咸豐以後歷經四朝的恭親王府,見證了中國最後一個王朝從鼎盛逐步走向衰敗、滅亡的全過程。所以只有先了解了高牆內歷任主人的傳奇經歷,進去所看到的一切才會更有趣。

十八世紀的首富

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大清帝國看似一片繁榮太平,26歲的和珅也登上了歷史的舞台,一年迎來了六次重要的升遷,春風得意的他在這一年看上了京城裡的一塊風水寶地,滿心歡喜地開始籌建自己的府第。

「月牙河繞宅如龍蟠,西山遠望如虎踞。」這是史書對這塊寶地的描述。那時都說北京有兩條龍脈,一條是中軸線的土龍,即故宮的龍脈;另一條則是水龍,是指從皇家禁地玉泉山引來水的什剎海、北海和中南海一線,「和第」恰恰處於這水龍的「龍腹之穴」,古語有云:「行至平原莫問縱,只看水繞是真龍」,意思就是說,平原地區不用看山,有水才是最好的。

精通周易的和珅並不像電視劇演得那樣除了拍馬屁什麼都不懂,他其實很有才華,長得也不錯,和珅是滿洲正紅旗,祖輩在清初時隨清帝入關,住在西直門內驢肉胡同,乾隆十五年,他出生在了這個並不富裕的武官家庭,但家中對他和弟弟和琳的教育都十分重視。

和珅天資聰穎,10來歲就被選入咸安宮官學,他勤奮努力,成績突出,精通滿、漢、蒙、藏四種語言,深得老師喜歡。雖然後來科舉落榜,但機會總是留給有準備的人,他在做侍衛的時候機緣巧合在乾隆面前展示了自己的才學,從此人生才開了掛。

和珅原本也是個積極向上的五好青年,有學識、有上進心、聰明,處理事務機敏幹練,還拒絕受賄,辦了很多轟動全國的大案,字也寫得十分好,深得龍心。但隨著地位權力的攀升和乾隆帝越來越多的寵幸,他的私慾也越來越膨脹,最終成了大清王朝所有大臣中最貪婪的一個,被抄家時,他的家產竟是當時清政府國庫15年收入的總和,是法國皇帝個人財產的48倍,他是18世紀名副其實的世界首富。

起先,懂文化又有錢的和珅琢磨著如何把府邸打造得富貴又有內涵。在紫禁城裡有數不完的龍,大家都呼皇帝萬歲,和珅想那不如這樣吧,「皇帝萬歲,我萬福」,於是和珅的府里就有了數不盡的福,從門窗、梁坊、燈飾、水塘的各種「蝙蝠」(「蝠」與「福」諧音),到花園山洞中私藏的康熙帝御筆、有著「天下第一福」之稱的福字碑,他在府中真的集了一萬個「福」,因此後來由恭親王入住的這座恭王府還有個別稱叫「萬福園」。現在人們也常說:「到故宮要沾沾王氣,到長城要沾沾霸氣,到恭王府就一定要沾沾福氣!」

1776年,和珅建了這座「什剎海的明珠」,仕途坦蕩;皇帝乾隆平定了持續29年的大小金川之亂,成全了「十全老人」的名號,似乎正是「你好我好大家好」,可殊不知,就在這一年,世界的另一端正發生著翻天覆地的變化:

一個叫詹姆斯·瓦特的英國人發明了一台能幹活的蒸汽機,工業革命的大幕在不列顛拉開了;

北美洲十三個英屬殖民地召開了一個「大陸會議」,並發表了《獨立宣言》,美利堅合眾國成立了;

英國皇家學會會員亞當·斯密出版了他花了六年時間書寫的《國富論》,不僅誕生了現代經濟學,還一針見血地指出:「中國長期處於靜止狀態,它的財富多年前就已經達到該國法律允許的最高程度。如果改變提高它們的法治水平,那麼該國的土壤、氣候和位置所允許的程度,可能比上述程度大得多。」

幾年後,工業革命的浪潮跨過英吉利海峽,在西方風起雲湧,而愈發喜歡和珅的乾隆決定與「能幹的」和大學士結為親家,把和珅的兒子指給自己最喜歡的小公主駙馬,並命和珅在府內修建公主府,待6歲的和孝公主長大後成親。

和孝公主是乾隆的第十個女兒,也是最小的一個,64歲的乾隆老來得女,甚是歡喜,不僅晉封其生母為妃,還在小公主12歲時破格冊封為固倫和孝公主。清朝不管是皇子還是公主的冊封都有嚴格規矩,只有皇后所生之女才可封為固倫公主,品級與親王相當,而妃嬪所生之女本應封為和碩公主,品級相當於郡王,乾隆的破例足見他對十公主的寵愛。

不過和孝公主也不全憑最小而得寵,她聰慧明理、能文能武。據記載,公主「性剛毅,能彎刀弓,少嘗男裝隨上狡獵」。有一次公主女扮男裝隨乾隆狩獵,一箭射中鹿的脊椎骨,乾隆不禁感嘆:「汝若為皇子,朕必立汝儲也!」

聰明的和珅看乾隆喜歡十公主自然也對她特別好,還時常帶自己的兒子進宮與十公主玩,兩個小朋友正好同齡。和珅妻妾眾多,但兒子只有一個,這個兒子倒也知書達理,性情柔和,很討乾隆喜歡,乾隆還給他賜名:豐紳殷德。

在兒子成為準駙馬,還有國家撥款建公主府後,和珅決定要打造一座中國頂級的風水豪宅,他膽大包天地在宅第門前(今前海西街)和西側(今柳蔭街)挖了一條河,連通了什剎海,並將水引到了自家的花園中做了很大一個水面。咱們前面說了,什剎海的水來自皇家玉泉山之水,是皇帝專用,別人不能用,而和珅冒著逾制之罪這麼做,是要打造風水上所說的「蟠龍水環抱」,這樣的風水奇觀全京城唯有「和第」。

乾隆五十四年(1789年),14歲的和孝公主坐著爸爸賜的金頂轎嫁進了和珅打造的頂級豪宅。這一年,法國人民衝進了皇家監獄巴士底獄,法國大革命爆發,制憲會議宣布舊制度的封建社會在法國結束了,《人權宣言》第一條寫道:「在權利方面, 人們生來是而且始終是自由平等的。」

公主性剛毅,駙馬性儒雅,或許正是性格上的互補,婚後小夫妻感情很好。不過入住和府沒多久,公主便發現了公公的種種不法行為,她曾鼓勵豐紳殷德憑藉自己的努力去做一番事業,以免有一天和珅這棵大樹倒下,但是豐紳殷德素性清雅,也不喜官場,公主也沒有什麼辦法。

公主的擔憂是沒錯的,顯赫的權勢和華美的府邸給和珅帶來的不僅是無盡的享受,也給他帶來了致命的危機。嘉慶四年(1799年)正月初三,88歲的乾隆以太上皇的身份繼續把持朝政三年多後駕鶴西去,隱忍了多年的嘉慶皇帝終於有了實權和機會,他命和珅日夜守陵,軟禁了他。正月初五,和珅被抓入大牢。正月初八,被搜查家產。正月十一,嘉慶便迫不及待地宣布了和珅的二十大罪狀,而在這座顯示著和珅鼎盛時期權勢與地位的福地所發現的罪名,就占了他二十大罪狀中的五條。

大罪十三:「所蓋楠木房屋,僭越逾制,其多寶閣及隔斷樣式,皆仿照寧壽宮制度。其園寓點綴,竟與圓明園蓬島,瓊台無異。」楠木房屋指的就是他所住的「嘉樂堂」(恭王府時期改叫「錫晉齋」),名貴的金絲楠被稱作「皇帝木」,因木材生長慢且千年不腐而有著「一寸楠木一寸金」之說,明清時只有皇帝才可以用,清朝時少得連故宮裡都用不上了,而和珅卻滿屋子都是。如今這金絲楠木的柱子一根估價已達4億美金。

另外嘉樂堂還仿造了故宮寧壽宮的「周制」仙樓樣式,地板子母石也是皇家才能用的。花園則仿照了圓明園的蓬島、瓊台的樣式,也是逾制,而且盜引了皇家的水。

大罪十五:藏珍珠手串200餘條,比故宮中多好幾倍,其中所藏大顆東珠比皇帝帽子上的還大。

大罪十六:無權佩戴的寶石冠頂有數10個,大顆寶石不計其數,有些皇宮中都沒有。

大罪十七:家中銀兩、衣物等,統計件數超過千萬件。

大罪十八:夾牆內藏金二萬六千餘兩,私庫金六千餘兩,地窖埋銀二百餘萬兩。

從和珅家查到的比皇宮還好的玉器珠寶、西洋奇珍數不勝數,光人參就有600多斤。當年因為乾隆的信任,上貢給皇上的東西都要在和珅那裡先過一道,他竟把好的留下,次品拿給皇帝。和珅所有家產折合成白銀達8億兩之多,而在乾隆年間清朝的財政收入才5千多萬兩白銀,和坤的資產總額相當於清代15年的收入。而那時英國經過工業革命,年財政收入也才達1億多兩,說和珅富可敵國毫不誇張。

和珅在獄中正是元宵佳節,想起昔年此時與家人其樂融融,觸景生情寫下了《上元月獄中對月》兩首,其中兩句也算是對自己一生的感悟:「百年原是夢,廿(niàn,意為「二十」)載枉勞神。」

正月十八,也就是乾隆死後的第15天,和珅被賜三尺白綾,命赴九泉。嘉慶在大臣的奏摺上批,朕若不除和珅,天下只知有和珅,不知有朕。乾隆雖寵和珅,卻也還是更愛自己的兒子,他曾對嘉慶說,我也沒給你留下什麼,就給你留下了一個人,這個人若你日後用他,全國上下的人都怕他,若你廢了他,全國上下的人都會怕你。

嘉慶選擇了後者。和珅用自己20多年積累的巨額財富充實了大清國庫的虧空,正如民間所說,「和珅跌倒,嘉慶吃飽。」他一手打造的的風水豪宅終是為他人做了嫁衣。

不要江山,只要大房子

話說乾隆第十七子永璘早已對「和第」垂涎三尺,永璘是乾隆最小的兒子,與嘉慶是一個親媽。按說56歲的乾隆老來得子應該很喜歡他,但永璘可不像十公主那般文武雙全,他只愛玩樂、不思進取,是個不著四六的廢柴皇子。

不過他大大咧咧,也沒有野心,他曾向幾位想爭奪皇位的哥哥們說,「縱使帝位多如雨落,亦不能滴吾頭頂上,惟求諸兄見憐,日後將和珅府邸賜居,則願已足矣。」意思就是「我沒那個命做皇帝,只請哥哥們可憐我,以後能把和珅的府邸賞賜給我就心滿意足了。」

嘉慶對這個親弟弟倒也真不錯,在除掉和珅後,沒有拆除逾制的「和第」,真的把它賜給了永璘,還把他的爵位從貝勒提到了郡王,「和第」自此變成了慶王府。弟弟永璘病重時,嘉慶還多次去王府看望他,為了給弟弟沖喜,嘉慶還把他升到了親王,雖然這並沒有保住永璘的命。

不過永璘只擁有一半兒的「和第」,另一半還是他的妹妹固倫和孝公主與和珅的兒子住。永璘與豐紳殷德都沒有野心,所以也相安無事。「只要大房子,不要江山」的永璘在這座豪華的王府里快樂地度過了20多年,雖常因小錯被罰俸祿,但不妨礙他享受。

而這期間哥哥嘉慶可不敢有一點懈怠,他勤奮努力,改革吏治,御下仁慈,愛民如子,還經常自省,一刻都讓自己閒著,而且十分節儉,一輩子只大辦過一次大生日,還自責不已。他想做一個好皇帝,想再創盛世,可此時的清廷已腐敗怠惰成性,加之災荒水患不斷,以及沒完沒了的農民起義、白蓮教反叛都讓資質平庸的他力不從心。好人嘉慶在迷茫中越來越質疑自己的方法,於是改墨守成規用「法祖」來治國。

對外政策上嘉慶力主嚴禁鴉片是沒錯的,但依舊閉關鎖國,對外來事物採取盲目排斥態度,大清帝國在內憂外患中日漸衰落。而此時地球的另一端,英國人史蒂芬森發明了世界上第一輛蒸汽火車,法國人安培發現了電流之間的相互作用力,丹麥人奧斯特發現了電流磁效應,化學元素硒、鎘、鋰也紛紛被發現,美國人富爾頓製造的「克萊蒙脫」號蒸汽輪船沿著紐約州的哈得遜河逆流而上,把一艘艘帆船拋在了腦後。

道光三年(1823年),十公主去世,這座「大房子」終於完全屬於了慶王府,但此時永璘和嘉慶都已撒手西歸三年了,這時王府的繼承者是永璘的第三子綿愍。按照清朝宗室的爵位規定,除了因開國軍功或功績卓著被封為「鐵帽子」的親王或郡王爵位可世襲罔替,即後代繼承者可一直繼承親王或郡王的爵位,其它的往下傳時都要降級。永璘不是「鐵帽子」親王,所以他死後,因長子、次子都在幼年夭折,故三子綿愍在百日孝滿後降等承襲為慶郡王。

綿愍死後無子,道光帝為其挑選了儀順郡王的兒子奕彩為嗣子承襲爵位。六年後,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奕彩服喪中納妾被告發,他為了免於或減輕處罰,向宗人府辦事小吏行賄。奕彩的六叔,也就是永璘的第六子、綿愍的六弟綿性一直覬覦爵位,知道後覺得是個好機會,於是也向宗人府的這位辦事小吏行賄,讓他革掉嗣子侄子的爵位。沒想到這位小吏膽子很大,想兩頭通吃,大撈一筆,以此又去敲詐奕彩。最終事情敗露,還讓道光帝知道了。

和爸爸一樣痛恨腐敗、比爸爸還勤儉到龍袍破了都要補三補的道光也曾勵精圖治,想帶領大清重回盛世,可他和爸爸一樣,也沒那個能力。此時的道光剛剛輸了鴉片戰爭,還簽了中國近代史上第一個喪權辱國的不平等條約——《南京條約》,丟了香港,還要賠2100萬兩白銀,有氣沒處撒的他革了奕彩的爵位,把綿性發配到盛京(今瀋陽)戍守。余怒未消的道光還將永璘的五子,也就是綿性的五哥綿悌也給革了職、降了爵,理由是你們住在一起,他們這些勾當你參沒參與都不得而知。同時,暫停了永璘這一宗的爵位繼承。

1849年年底,綿悌去世,在內外交迫中憂愁成疾的道光心軟重啟了永璘家的爵位繼承,綿悌和他死去的三哥慶郡王綿愍一樣沒有子嗣,永璘一脈唯一有後的是被發配到盛京的綿性,於是道光命綿性的長子奕劻過繼給綿愍,降等承襲二等輔國將軍爵位。

創建中國第一個外交部的「鬼子六」

1850年元宵節的前一天,68歲的道光在圓明園病情加重,他自知時日已到,召重臣們隨總管太監去紫禁城太和殿的正大光明匾額後取錦匣,沒想到錦盒一開,裡面放著兩道諭旨一為「皇四子奕詝立為皇太子」;一為「皇六子奕訢封為親王」。一匣兩諭,在密匣立儲的歷史上是絕無僅有的。

道光皇帝的四子奕詝(即咸豐皇帝)和六子奕訢的儲位之爭,是清朝實行秘密建儲制度期間最富戲劇性的一幕。奕訢的才幹遠勝奕詝,但奕詝年長且為皇后所生,道光因此舉棋不定。能力平庸的奕詝遵從老師杜受田「藏拙示孝」的策略,促使飽受儒家仁孝思想薰陶的道光最終選擇傳位於他。

年輕的咸豐帝即位,與年輕時的爸爸道光和年輕時的爺爺嘉慶一樣,頗有振作之心。他革新弊政,躬行節儉,還提拔一批漢族官員鎮壓太平天國的叛亂,當然他也沒忘爸爸的遺詔,在繼位的第三天就封六弟奕訢為恭親王,後來還任命他為軍機大臣,當然也給他分了個最好的王府。

這最好的王府自然是和珅建的、正由輔國將軍奕劻住著的慶王府,此時奕劻的爵位已和府邸的儀制不符,於是被安排搬了家,搬到往西一點的定阜街、道光時期的大學士琦善住過的舊宅第,成了個破落戶宗室。

奕劻除了寫得一手好字、會投資理財,可以說是庸碌無為,但後來憑藉對慈禧太后的賣力巴結,和光緒戊戌政變時對慈禧的幫助,不僅被封了和祖父永璘一樣的慶親王,還混上了一頂世襲罔替的「鐵帽子」,官位也是平步青雲,府邸自然也大肆擴建,如今地圖上的慶王府就是他當年的王府,而護國寺的梅蘭芳故居就是他家曾經的馬廄。

此時,永璘最喜歡的「大房子」迎來了它的第三任主人——晚清歷史上赫赫有名的恭親王奕訢,咸豐還賜給恭王府一批金絲楠木和紫檀家具,命內務府按親王規制進行改建,慶王府改名「恭王府」。此時地球的另一端,世界上第一條海底通信電纜正穿過英吉利海峽,到達了法國,而長期閉關鎖國的清廷對世界的變化還一無所知,視西方人為蠻夷怪物。

但皇帝對於自家的形勢還是看得很緊的,日子久了,六弟的鋒芒讓他擔憂,為了鞏固皇權,他罷了奕訢的職。咸豐六年(1856年),他在去恭王府看奕訢時還給他的會客廳題了個名字:「葆光室」,「葆光」一詞源於《莊子·齊物論》:「注焉而不滿,酌焉而不竭,而不知其所由來,此之謂葆光」。咸豐的意思是暗示奕訢要收斂鋒芒。奕訢為此寫了一篇《葆光室銘》,表示明白皇帝的意思。

可資質平庸又膽小的咸豐根本駕馭不了這艘航行了二百多年、已是千瘡百孔的破船,他竟還違背祖訓,吸上了鴉片,美其名曰「益壽如意膏」。此時,英法聯軍在俄、美支持下攻占了廣州,挑起了第二次鴉片戰爭。

咸豐八年(1858年)3月,英法聯軍兵臨天津,奕訢多次上折,主張不要一味屈從示弱,應加強禦敵兵力,爭取以戰迫和,咸豐帝不敢抵抗,與英、美、法、俄分別簽訂了不平等的《天津條約》,被迫開了多個通商口岸,賠了幾百萬兩白銀。8月,一條長達2500英里的電纜在大西洋下鋪設完成,隔著茫茫大海,英國女王維多利亞和美國總統布坎南交換了通訊進入新時代的賀電,紐約和波士頓的上空禮炮齊鳴,慶祝人類歷史上這一偉大時刻。

咸豐十年(1860年)10月,英法兩國再次組成侵華聯軍攻入北京,清兵潰不成軍,朝廷束手無策,眼看著他們劫掠焚燒了有著「萬園之園」之稱的皇家御園圓明園。危難之際,咸豐帶著老婆孩子逃往了熱河(今承德),在避暑山莊里吸食鴉片,麻醉自己,卻命奕訢為欽差大臣留守京師主持議和,此時距他解除奕訢軍機大臣之職整整5年。

27歲的奕訢臨危受命,開始了艱難的談判。面對入侵者的傲慢囂張,手無兵又從未與外國人打過交道的奕訢克制自己的仇恨與恐懼,承擔起與侵略者媾和的不光彩角色,在恭王府的多福軒內與英、法、俄代表簽署了不平等的《北京條約》,丟了九龍半島和東北及西北的大片領土。但此次談判讓奕訢在極少與外國人有接觸的清廷中名望大增,在政治上迅速崛起。

與洋人的第一次直接接觸改變了奕訢對西方的認識,也認識到學會怎樣與洋人打交道的重要性。次年1月,他領銜向咸豐皇帝上奏《統籌全局折》,闡述了西方各國並非古時「蠻夷」的新認識,建議放棄舊有觀念,實行新的外交方針。

奕訢在奏摺中指出,條約簽訂後侵略者即退兵天津,說明其不同於前代異族入侵,目的不在推翻清朝統治,而在通商獲利,朝廷可以通過調整對外政策使關係得到緩和。奏摺請求設立總理各國事務衙門(中國第一個「外交部」),以及設立三口通商事務衙門(中國首個「外貿部」),並提出了完整的戰爭善後方案。清政府也暫時獲得了內外相安的局面。

根據之前的條約,西方各國紛紛在北京設立起公使館,有了總理各國事務衙門後,按照國際慣例,外交總理奕訢也在西方各國設立起公使館,下圖就是清政府在美國首都華盛頓的公使館。

1861年,咸豐在熱河病死,他唯一的兒子繼位,即同治帝。奕訢協助慈禧太后發動了「辛酉政變」幹掉了八位顧命大臣,將慈禧送入了最高權力的寶座,他也成了最高權力的「二把手」,他的府邸恭王府也成了除皇宮外,名副其實的「天下第一府」。

大權在握,躊躇滿志的奕訢開始竭力推行洋務運動,重用漢臣曾國藩、左宗棠、李鴻章等人,以興辦軍事工業為重點,中國近代工業從此起步。雖然後來「叔嫂同盟」出現裂痕,洋務運動受到巨大阻力,奕訢還得了個「鬼子六」的罵名,但在他的努力支持下,新生事物還是逐漸出現在近代中國的大地上。

1861年,第一所軍火廠在安慶成立。1862年,第一所翻譯學校京師同文館在北京設立,並利用美國庚子退款派學童赴美留學。1865年,第一所大型兵工廠江南機器製造總局在上海成立。1866年第一所造船廠在福州成立。金陵製造局、天津機器局等一批大型近代化軍事工廠也相繼問世,新式大炮、槍械、彈藥、水雷等武器終於裝備到了一些軍隊中,太平天國也被鎮壓。

1870年,中國第一支近代海軍北洋水師開始籌建。此後,從英國和德國分別購買的巡洋艦和鐵甲艦也駛進了海灣,劉步蟾、林泰曾多名海軍學員還被送到了英國著名的皇家海軍學院學習。

一時間,仿佛一切又欣欣向榮起來,奕訢力挽狂瀾的架勢讓他獲得了「賢王」的美譽,但這讓慈禧太后很不安,雖然她賜了奕訢一頂「鐵帽子」,卻也利用一切機會對他進行打擊,使這位有抱負的親王一直浮浮沉沉,奕訢還因阻止同治帝斥巨資修復圓明園差點丟了「鐵帽子」。

在阻力中前行的奕訢也倍感疲憊,反覆地浮沉磨平了他的稜角,挫敗了他的銳氣,他從一個的有著雄心壯志的青年變成了對外順從退讓的中年大叔,甚至連他重用的漢臣曾國藩、李鴻章都深感不滿。他的兩個兒子也不爭氣,輕浮放蕩,天天聲色犬馬,大兒子載澄還常帶著堂哥皇帝同治去尋花問柳,最後兩人都病死了,只是載澄晚死了10年。

1874年,年僅19歲的咸豐駕崩,沒有孩子,慈禧為了繼續「垂簾聽政」,竟選擇了咸豐和奕訢的七弟醇郡王奕譞的次子載湉,也就是同治的堂弟過繼給同治當嗣子,繼承帝位,即光緒帝,因為的母親是慈禧的親妹妹,而且辛酉政變時他爸爸奕譞也出了大力,最重要的是載湉只是個4歲的娃娃。為了大家直觀看明白恭王府三任主人與清皇室間的關係,我畫了個樹狀圖。

謹慎的醇郡王並沒有欣喜,而是惶恐不安,他怕自己是皇帝親生父親的身份讓慈禧猜忌,於是以病為藉口辭官。識趣的奕譞讓慈禧太后很滿意,為了提高光緒帝的出身,把奕譞提為親王,之後還賜了他一頂「鐵帽子」,還讓他總理海軍衙門。

醇親王也沒讓慈禧失望,在籌建北洋水師時,挪用了大量海軍經費給慈禧修建頤和園。此時奕訢也不再主戰,在中法戰爭里打了敗仗,丟了官職,躲到京西古剎戒台寺去養病了,60大壽的時候還在恭王府里大辦生日會。

可憐的小皇帝光緒只能和他的堂哥爸爸同治一樣,一生都活在慈禧的陰影下,沒有實權。不過光緒是個愛讀書的好孩子,對西洋的一切新鮮事物很感興趣,西方傳教士何蘭德曾評價他「是第一個身坐龍椅而臉向未來的人」,可惜他有個一手遮天的後祖母。

光緒二十年(1894年),當四個輪子的奔馳汽車和福特汽車跑在了德國和美國的公路上,明治維新後的日本在天皇帶頭節衣縮食的決心下,向西方列強購買了很多新型軍艦、大炮,而慈禧寧可花2000萬兩白銀建頤和園,也不給北洋海軍申請的60萬兩買炮彈。給海軍們制的炮彈也是劣質品,火藥中摻了沙子,不能充分燃燒。

就這樣,甲午戰爭爆發了,北洋水師全軍覆沒,威海被日本人占領,清廷簽署了比鴉片戰爭時更屈辱的《馬關條約》,割讓遼東半島、台灣及澎湖列島,賠款2億兩白銀而這時法國兄弟盧米埃爾在巴黎的工業峰會上播放了人類歷史上第一部電影《工廠大門》

奕訢再次出山,但此時的他已非三十年前搞洋務運動時可比,世故圓滑,在1898年光緒想維新變法時,已經成了維新派的阻礙者。不過在戊戌政變前,67歲的奕訢去世了,靈柩停在他哥哥咸豐賜名的葆光室中,慈禧太后帶著光緒帝去吊念。光緒還特地為他輟朝五日、持服十五日,賜諡號「忠」。在清王朝二百多年的歷史中,宗室里只有他與和碩睿親王多爾袞得單諡「忠」,併入祀賢良祠,並配享太廟。

有人說,如果奕訢當了皇帝,或許清王朝會走得更遠一些。在晚清,奕訢的學識和才幹確實是首屈一指的,但他卻成了清朝皇子中命運最坎坷、也是最傳奇的一個。作為道光帝的第六子、咸豐帝的六弟、同治和光緒的六叔,奕訢經歷了四個朝代的風雲變化,次次都是歷史漩渦中的焦點人物。宦海沉浮40多年中,遭遇了4次罷黜,又5次起用,嘗盡了人世間的酸甜苦辣,也對大清王朝的內政外交,興衰榮辱,甚至對整個中國的近代歷史進程都產生過重要的影響。可歷史沒有如果,但歷史可以明鏡。

末代王朝與恭王府的命運沉浮

奕訢時,長子載澄早已不在人世,載澄沒有孩子,慈禧便令奕訢次子載瀅的長子溥偉過繼給載澄當嗣子,繼承奕訢的「鐵帽子」,慈禧很喜歡這個聽她話的孩子。15歲的溥偉承襲了爵位,成為第二代恭親王,繼續擁用恭王府。

此時,27歲的光緒在「戊戌變法」失敗後被慈禧幽禁在了中南海的瀛台上,西方列強們也繼續在蠶食著中國這塊肥肉。光緒二十六年(1900年)庚子年間,義和團打著「扶清滅洋」的旗號拔電桿、毀鐵路、燒教堂、殺洋人,也殺了不少自己人,11個外國使館強烈抗議,慈禧原本是想鎮壓了,可壓不住,加之西方列強不顧她的反對,調兵要自己鎮壓,慈禧又收到個假消息,以為外國人是要逼她歸政於光緒,於是態度來了和180度大轉變,口頭宣布與英、美、法、德、意、日、俄、西、比、荷、奧十一國開戰,並暗地支持義和團。

隨著德國公使克林德男爵被清軍擊斃,八國聯軍找到了個好藉口,攻破了北京城,慈禧帶著光緒倉皇向西安逃去,紫禁城裡一片狼藉。在廣東的李鴻章臨時被提成直隸總督兼北洋大臣北上與洋人談判,李鴻章也怕背鍋,要求留下只會討好慈禧的「鐵帽子」慶親王奕劻一起談。

兩位大人即便使勁甩給鍋義和團,也還是簽署了中國近代史上賠款數目最大、主權喪失最嚴重、屈辱最深沉的《辛丑條約》,中國按照4億5千人口一人賠一兩的「罰金」計算,共賠款4億5千萬兩白銀,一次賠不完就39年內連本帶利賠9.8億兩;京津地區炮台被拆、軍隊被撤,完全受控於外國列強;處死所有與義和團有關和殺過外國人的官員,還要在克林德被害的東單牌樓北豎坊紀念(如今這個牌坊在中山公園,已更名為「保衛和平」坊,感興趣的親可點擊《中山公園的前世今生》),同時要求18歲的醇親王載灃親赴德國謝罪致歉。

載灃是老醇親王奕譞的第五子、光緒的五弟,在老醇親王去世後根據「世襲罔替」襲爵。德國人之所以選他,是因為他是皇帝的親弟弟,皇太后的親外甥,這樣道歉更顯誠意。載灃抵達德國後要求向德國皇帝行跪拜禮,他據理力爭,最終使德國皇帝同意他和使團人員行鞠躬禮,為此載灃得到晚清朝野的一片讚譽。下圖就是載灃和隨行人員去德國道歉途經香港時與德國軍官的合影。這次屈辱性的出差倒是讓載灃開拓了眼界,他還買了地球儀、天文望遠鏡等回國。

1902年1月8日,慈禧帶著光緒和3000輛行李車,在數萬人的保護下回到北京。清朝此時已淪為徹底的半封建半殖民地,但為了維持統治,改變自身無能的形象,她宣布實行「新政」,進行改革。

簽了《辛丑條約》的慶親王奕劻雖然只會拍馬屁但他的長子載振年輕時還是頗有些作為的,參與新政出國考察,還代表清廷赴英參加了英國國王愛德華七世的加冕典禮,他遊歷了英國、法國、比利時、美國、日本,回國後寫了《英軺(yáo)日記》,記錄了出訪的見聞和觀感,包括各國的外交禮儀、商務、學校、工藝、議院、法律規章制度等等,還成立了商部。

可惜後來一樁風流韻事讓載振丟了官,又因溥儀退位,他遷居天津,買下了由原清宮太監大總管小德張建的小洋樓,感興趣的親們可點擊《為什麼天津的慶王府這麼有名》。1917年,奕劻去世,根據「世襲罔替」,民國大總統黎元洪頒發總統令,替清室封載振承襲慶親王,成了大清皇族最後一位「鐵帽子王」。

死去的老恭親王奕訢的長女榮壽固倫公主是慈禧太后喜歡的養女,這時慈禧也經常讓公主接待和拜訪在京的各國外交官的女眷,下圖就是1902年,公主率恭王府里的福晉和格格們做客美國公使館。

當萊特兄弟駕駛著人類歷史上第一架飛機「飛行者一號」划過美國的上空後,美國投了1500萬美元在聖路易斯市舉辦世界博覽會,隆重紀念100年前以1500萬美元的價格從拿破崙手裡買來的路易斯安娜這塊地。慈禧太后派了溥倫率團參加博覽會,下圖就是溥倫下火車時的情景。

溥倫是道光皇帝的長子隱郡王奕緯的嗣子載治的兒子,降襲貝子爵位。在1904年的這次展會上,他率領的代表團帶了大批工藝品和茶葉參展,並在展館搭建了中式建築,中國參展的紅茶、綠茶和地毯等獲得了展覽會的金獎。溥倫在抵達華盛頓時,還受到了當時美國總統的接見。1907年清政府成立資政院時,溥倫任資政院總裁。宣統年間,他任農工商大臣。

光緒三十一年(1905年),慈禧還派鎮國公載澤、端方等五大臣出使西方考察政治,史稱「五大臣出洋」。載澤率團考察日本、英國、法國和比利時,端方率團考察美國、德國、奧地利和義大利。

上圖為端方率團在德國與德國軍政官員的合影,前排從左至右為:蔭昌、端方、戴鴻慈。五大臣考察回國後,向慈禧太后建議實行「君主立憲制」。1906年9月1日,清政府宣布實行「預備立憲」,當然慈禧並沒有想真的被限制權力。

1908年11月14日,38歲的光緒帝死在了慈禧死亡的前一天,沒有孩子,深獲慈禧喜歡的小恭王溥偉以為自己可以繼承大統,不想慈禧抱來了醇親王載灃的兒子,也就是光緒五弟的兒子溥儀坐上了皇位。3歲的溥儀在親爸爸監國攝政王載灃和光緒的皇后隆裕太后的垂簾聽政下開啟了風雨飄搖的宣統元年。

作為末代皇帝的爸爸、權傾一時的末代攝政王,載灃是幸運的,也是不幸的,幸運的是那個一手遮天的老太婆死了,不幸的是清皇室已經到了回天乏術的局面,他雖是個喜歡新鮮事物的新派人物,但能力、魄力都有限,而且用的總是自家能力不濟的親戚。

宣統元年(1909年),監國攝政王載灃代宣統皇帝任全國陸海軍大元帥,讓自己的六弟貝勒載洵掌管海軍,並派載洵赴歐美考察海軍。上圖是載洵在美國考察海軍時與美國海軍軍官的合影。

在派遣六弟載洵赴歐美考察海軍後,載灃又派掌管陸軍的七弟貝勒載濤赴歐美考察陸軍。上圖是1910年載濤在美國考察陸軍時的情景。

這左看右學的,也挽救不了清廷倒台的命運,而且載灃也鬥不過狡猾的袁世凱,和小恭王溥偉暗殺袁世凱的計劃也未遂。1911年辛亥革命在武昌爆發後,載灃識時務地辭去了攝政王之職,回家過起了低調的生活,留下5歲的兒子和性格柔懦的太后收拾殘局。不過後來溥儀跑去東北做偽滿洲國的傀儡皇帝時,載灃是不同意的,他從不參與復辟,更不跟日本人合作,當年不向德國皇帝下跪的民族氣節依然在。

1912年1月1日中華民國宣告成立。2月12日,只做了三年「天子」的大清最後一位皇帝正式退位。反對清帝遜位的溥偉氣得大叫:「有我溥偉在,大清就不會亡!」然而並沒有什麼用。

清朝滅亡後,溥偉開始從事復辟活動,因經費和生活所迫,僅以3萬5千大洋就將恭王府抵押給了北京西什庫教堂的天主教教會。還把府內除了字畫外的青銅器、陶瓷、玉器、石雕、木器、琺瑯、織繡等幾乎所有古玩都賣給了日本的山中商會,山中定次郎是商會的第一任會長,這一次購買使他一舉成為了世界排第一的古董商。

幾個月後山中定次郎在紐約和倫敦舉辦了兩場拍賣會,七百餘件恭王府的珍藏就這樣流散在了世界各地,剩下那些紫檀家具如今大多上都在台北故宮博物院裡,溥偉把除了字畫外所有能移動的東西基本都賣了。

十多年後,恭王府府邸的抵押款連本帶利也滾到了28萬元,溥偉無力償還。民國二十四年(1935年),由梵蒂岡羅馬教廷創辦的輔仁大學用108根金條買了下來,自此恭王府成了輔仁大學的校舍。次年,溥偉死在了長春的一家旅社中。新中國成立後,恭王府逐漸被收回歸國家所有。

那時候恭王府被中國音樂學院、北京藝術師範學院、中國藝術研究院等多個單位共同使用,還有一部分成為了宿舍,花園成了工廠。唐山大地震時,北京許多平房受損也很嚴重,加之餘震不斷,王府里搭起了地震棚供單位家屬居住。

周總理到恭王府視察後指示,「要將恭王府保護好,將來有條件時向社會開放」,在他病入膏肓時還不忘囑託。王府後來先開放了花園,再經過咱們前面說得徹底騰退、歷史資料收集、驗證後的大規模修繕,2008年終於以奕訢時期最鼎盛的面貌呈現在了世人面前。

還有人說恭王府更早的前身是《紅樓夢》中的大觀園,紅學專家們也眾說紛紜,因為根據資料記載,乾隆十五年之前這裡並沒有大規模的建築,但紅樓夢中描繪的很多景致和恭王府中都有相同。這可能是個永遠的秘密,但「一座恭王府,半部清代史」是真真切切存在的。

下一篇我們就到恭王府裡面好好逛一逛。不想跟團!也不想窮游!怎麼用最經濟的費用在旅途中享受最棒的體驗?更多既舒適又全面的自助游、自駕游,盡請關注遊走在感性與理智間的「饕餮小娘子」。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