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家拳大師都主張不使用肌肉力量的原因

太極那些事 發佈 2022-05-11T23:08:31.283711+00:00

我們普通生活中形成的力量是以肌肉為主的,比方說,一個剛出生的孩子,到了幾個月時,他懂得抓東西的時候,一旦抓住了某個東西,你想剝開他手中的東西,你會發現,他的力量非常大,然後你捏他的胳膊,他是赤嫩嫩的肉,沒有一塊是有肌肉。那個時候他用的是筋骨的力量。

我們普通生活中形成的力量是以肌肉為主的,比方說,一個剛出生的孩子,到了幾個月時,他懂得抓東西的時候,一旦抓住了某個東西,你想剝開他手中的東西,你會發現,他的力量非常大,然後你捏他的胳膊,他是赤嫩嫩的肉,沒有一塊是有肌肉。那個時候他用的是筋骨的力量。後來逐漸小孩的長大,活動的多了,運動也多了,身上慢慢就形成了肌肉,形成肌肉之後,筋的作用就逐漸在減弱,肌肉的力量在逐漸增強,筋的力量就逐漸在減弱。骨頭也是,骨頭的硬度、密度,這些都是不同的。弱的人就容易骨折,強的人抗打能力就強。所以所有武術的方法都是針對這幾樣東西來訓練的。

最簡單原始的是以肌肉為主。把肌肉訓練到非常協調。像現在所有的現代搏擊,它用的都是這樣的方法,延續你在自然生活中的用力習慣,再通過一些強化的訓練方法,運用的更加熟練,以此來達到比較好的實戰效果。練出更強的搏擊能力。這是一套用力體系。

那麼古代武術家在武術發展的過程中發現了另外一種力,它叫筋骨力。也就是所謂的後天返先天。先天的力量就是筋骨力。因為先天,肌肉未成形,成形之後就是後天了,筋骨力沒有形成就是先天。


古人那時害怕弟子搶了師父的飯碗,這些筋骨力是不講的,就把故事講的玄些,武術就是由低級發展到高級,由簡單發展複雜的這麼一個過程,從外家拳發展到內家拳這麼一個階段。內家拳把人體的筋骨力運用到了極致,為什麼古代內家拳的武術家要拋棄肌肉的力量?肌肉力量訓練起來非常簡單,不需要太多太複雜的理解,你只要練就有。古人為何要放棄這些東西,找到筋骨力,來創造另外一套用力、發力的體系,那就是我們所謂的內家拳。

能發力的無非就是這二種,一種是肌肉發力,一種是筋骨發力。



我們正常的人體首先裡面有筋骨,因為人無筋骨支撐,大氣的壓力就把人壓扁了,就跟軟體動物一樣,沒有筋骨,靠肉是不行的。

人體的力量占第一位的是骨頭,骨頭大才能把整個人撐起來,其次是筋,單純的骨頭它是硬的,沒有任何摺疊屈伸,你有了筋,就有了彈性,像彈簧一樣,可以伸出去也可以收回來,筋附在骨頭上才使骨頭的結構有了屈伸的功能。有了這個之後,你單純有筋、骨的力還是不夠,這個時候肌肉才會有了它的意義。肌肉能補足筋骨的力量,尤其是筋的力量,筋的力量不足的時候肌肉會自動補足,肌肉的力量是大面積的。筋只是像一根線一樣,人體能連在一起的,能形成整體的,就是骨頭和筋,肌肉可不行,肌肉只是分布在全身各個地方,一塊一塊的,是單獨的,所以肌肉不成形成一個整體勁,能形成整體的只有筋和骨頭。肌肉力量的缺點在於它們消耗體能非常大。所以肌肉力量一般不會持久,比如現代搏擊運動員每天訓練體能,體能非常強大,上擂台幾回合,就沒有體力了,就是把體能耗盡了。

古代武術家發現了一種消耗體能比較小的力量,就是筋骨,它由結構代替了原來肌肉使力。有了筋骨會發現自己非常省力,基本上不用力。而攻擊效果是成倍的增加。古代內家拳宗師們發現了這個之後,就把筋骨結構的力量發揮到極致,形成了內家拳的發力體系,逐漸地讓肌肉發力的習慣減弱。讓肌肉發力在整個練拳體系中比重下降。在競技搏擊時儘量不使肌肉力量,用筋骨力量來發出超強悍的攻擊力量。

武術練的是什麼,首先練是力量,這種力量是有別於平時的力量,平時的力量以肌肉為主,內家拳稱之為「拙力」、「僵力」、「僵勁」。首先第一步,就是祛僵勁,這個祛「僵勁」、「拙力」,就是換勁的過程,換勁之後,你就掌握了筋骨力,你會運用筋骨力,視為你換勁成功。武術練什麼,是力量體系,力量是筋骨力,筋骨力是內家拳的核心。(本文源自《武學內勁入門實操指導》及劉永文老師講課內容)

免責聲明

我們尊重原創,文章與圖片版權屬於原作者。部分文章與圖片推送時因種種原因未能與原作者聯繫上,若涉及版權問題,敬請原作者聯繫我們,立即刪除處理。感恩原作者的辛勤創作與分享! 文中介紹的功法,請在專業人士指導下練習。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