悼念甲蕤君

景象常新 發佈 2022-05-13T15:49:37.116824+00:00

甲蕤於1961年2月17日出生於河南省三門峽市湖濱區磁鍾鄉馬莊村,先後供職於《三門峽日報》、《大河報》等單位。


2012年12月14日(農曆十一月初二)下午,我從大河論壇明珠三門峽板塊突然看到版主五福臨門發的一則短消息:堅強的新聞戰士甲蕤(原名張改成)在與癌症病魔頑強搏鬥三年之後,不幸於2012年12月14日清晨8:59分在三門峽黃河醫院辭世,終年51歲。甲蕤於1961年2月17日出生於河南省三門峽市湖濱區磁鍾鄉馬莊村,先後供職於《三門峽日報》、《大河報》等單位。甲蕤一生正直,關注民生,從事新聞工作20多年,寫下大量深受社會關注、影響巨大的新聞稿件,他的人生謝幕是新聞界的重大損失。


   甲蕤非常關注民生,常常寫輿論監督方面的稿件,為人民鼓與呼,在豫西地區影響很大。我呢,也常常在媒體刊登批評報導,在一些領導看來,就是給他們「添亂」。這樣,一來二去,他和我一拍即合,成了朋友,因此,新聞報導方面,我們倆多有合作。1998年底,他又向三門峽電台台長張高昌竭力推薦我到三門峽電台當記者。我在電台期間,經常和他在一起採訪寫稿,而後在各自媒體發表。2001年以後,我離開三門峽到鄭州,甲蕤很不滿,當面直言:「你是不是去攀高枝了?」
   甲蕤性格有些固執,有潔癖,和他住賓館,晚上不許我抽菸。在飯店吃飯,他發現桌上、餐具或蒜瓣有一點污垢,就厲聲呵斥服務員,一點情面不留。
   甲蕤的敬業精神,頗值一提。也許是出身貧困農家的緣故,他對寫稿達到痴迷的程度,一旦抓到素材,經常在市委一樓辦公室加班到深夜,廢寢忘食是經常的,甚至是通宵,直到把稿子再三推敲,修改到近乎完美程度,才肯發到編輯郵箱。對每個稿件,先生必須字斟句酌,一絲不苟。他發表的新聞作品,編輯部基本做到一字不改。當時《大河報》在河南影響很大,號稱發行百萬份,是全國都市晚報類首榜。大河報老總馬雲龍,就是他的崇拜的偶像。由於甲蕤的影響力不斷擴大,經常寫特稿,國內不少報社也經常向他約稿。

   甲蕤的對新聞工作忠誠讓我感動。他說:「我只忠於事實,報導事實,這是大河報老總的新聞理念。對報導中的語言,把握很準,絕不說過頭話。」他埋頭寫稿,不問編輯發布與否。他說,那是編輯的事,我不能干預。你告訴被採訪人,發表了,也不要高興,被斃也不要埋怨。總之,我們該做已經做了。充分顯示一個基層新聞工作者的修養。
   甲蕤婚後離異,帶了兩個孩子。他對孩子的教育抓得很嚴。據文友駱淑靜的敘述,他的長子學習成績優異,考錄到法院系統。次子也進入國內重點大學讀書。

   甲蕤君手術後,堅持與病魔抗爭了三年之久,在辭職養病期間,堅持讀書學習,直到生命的最後時刻。
   被三門峽人譽為三門峽的良心-----三門峽市文物局前局長許永生是甲蕤的恩師,有什麼樣的老師,就有什麼樣的學生。許永生說,甲蕤當年曾在他主持修建的車馬坑干臨時工,吃苦耐勞。1984年通過考試,到《豫西報》參加了工作。
   獲悉甲蕤君英年早逝的消息後,與甲蕤認識與不認識的三門峽網友,均在網上表達了失去了一位傑出的新聞工作者的痛惜之情。
   網友@說古道今表示:驚悉甲蕤病故,深為悲痛。他在新聞界工作多年,深受民眾的敬仰和愛戴。他體察民情,主持正義,為老百姓辦了很多實事。他走了,但在人民心目中,永遠不會忘記。老朋友張衝波表示,他的人生謝幕是三門峽新聞界的重大損失。大河網論壇管理員非常明確提示:甲蕤同志的遺體告別儀式12月18日上午在三門峽市殯儀館舉行。大河報的各位同仁,許多新聞界的朋友會到場告別。願逝去者永垂不朽!!

   謹向甲蕤君的親屬致意,節哀順便!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