攀登者:人物形象

如風常伴人來人往 發佈 2022-05-14T20:21:02.642598+00:00

請注意,影片中兩次登頂分別發生在1960年和1975年,在那個年代,人們對於情感的表達是非常淳樸和含蓄的。

人物如何表達愛國主義呢?請注意,影片中兩次登頂分別發生在1960年和1975年,在那個年代,人們對於情感的表達是非常淳樸和含蓄的。這兩個時期,都是中國非常艱難的兩個時期。1960年,中國甚至還有不少文盲,1975年也好不到哪去,情侶書信往來都要先抄一句偉人語錄。這個故事主人公們,在真實的歷史中就是一個個小人物,比如1960年三個登頂者,一個是伐木工人、一個是消防員,還有一個是警衛員。那個年代最樸素的中國老百姓,是怎麼表達他們最淳樸的愛國熱情的呢?我將以爭議較大的徐纓為例,尋找問題的答案。

徐纓真的是一個愛情至上的小女人嗎?她的人物形象有沒有體現愛國主義呢?

電影要告訴我們的,有時候並不在影片裡。

首先,撇開她的情感因素,這是一個什麼人?這是一個氣象學者。隊員稱她為「主任」,可見,她的學術成就一定不低。那麼,她是怎麼成為一名成就不低的氣象學者的呢?1960年,徐纓已經是氣象學的在校學生,並在方五洲登頂後不久獲得學校安排的留蘇名額,出國留學,從影片中推測,她應該是1973年前都沒有回過國,一直在蘇聯研究氣象學。電影告訴我們,她回國後第一件事就是聯繫愛人方五洲,但由於國家重啟登珠峰的計劃,方五洲已經前去報導。此時一個氣象學家的第一反應會是什麼?注意,我問的是氣象學家的第一反應,而不是徐纓的第一反應。中國在這之前只從北坡登頂過一次,可以說珠峰北坡上的氣象還沒有那個中國學者勘測過,可能國外的學者都沒有,這對於一個氣象學家來說是非常誘人的。誘人,就一定要加入嗎?世界上有許多山比珠峰矮不了多少,不一定要去珠峰,珠峰已經吞噬了不知道多少登山者的性命,獲得第一手資料就意味著冒險。有許多出國人士都說過:出國之後才知道祖國是多麼可愛。因此,徐纓在第一時間加入登山隊,負責氣象組,就是愛國的第一個表現。不要跟我說她是為了方五洲,我之前已經提過「人要先愛人」,她愛國和愛方五洲並不矛盾,對兩者的愛使她加入登山隊,這並不矛盾。

其次,有人反覆提到一個詞:「原型」。不錯,方五洲、曲松林、傑布、黑牡丹、李國梁、楊光都有原型,那徐纓就一定也要有嗎?不少影評者認為徐纓沒有原型,她就不應該有戲份。那我就要問了,你看過的所有電影,裡面的每個人物都是有原型的嗎?如果非要掰扯原型,那麼徐纓也是有原型的,她的原型就是那些為登山獻出生命的氣象、水文等等科學勘測者的縮影。她的奉獻與犧牲就是致敬1975年死在珠峰上的中國科學家。

再次,回歸徐纓這個人物本身。誠然,這是一個小女人,她與其他所有的女人一樣渴望愛情,她一直在等方五洲那句一直沒說出口的話,這沒有錯。她也是一個學者,不管她是為了方五洲還是為了國家來到登山隊,這不矛盾,不能把二者分割開。請允許我再次重複這句話:「人要先愛人」。這兩種愛將徐纓這個人物豐滿起來,又間接充實了方五洲的人物形象。

有影評者認為徐纓的死太假,明知身體狀況不允許,,不顧其他隊員的反對一定要爬到更高地方與方五洲取得聯繫,是對隊員的不負責。這種看法簡直滑稽。對一件事、一個人進行評價,首先要把它放進當時的歷史背景里。我們剛剛評價徐纓是一個愛國主義者,再加上這個人物、這件事所處的年代是1975年,不要以現在某些當官的嘴臉來對那時的領導進行比較和衡量。那時候的領導們向來是以身作則,沖在最前面的,所以,徐纓主任一定是徵求了隊員們的意見,並將那些沒有體力或身體狀況不佳的隊員留在營地,並做好妥善安置後才進行登山的。徐纓犧牲的時候並沒有告訴方五洲何時能夠登上第二台階,那麼方五洲是怎麼知道可以登頂的呢?答案脫口而出:其他氣象組成員,也就是說徐纓犧牲後,她的組員繼續他們的任務,並最終完成了。研究珠峰氣象並保證突擊隊員安全登頂是氣象組的任務,徐纓的行為是建立在這一任務之上的,這也與她擔心方五洲的安全並不矛盾。

評價一個人,不能把他的大我和小我割裂開,這二者是緊密聯繫,彼此成就的。徐纓對於方五洲和國家的愛促使了她做出繼續攀登的決定,哪怕她明知自己的身體條件已經不允許她前進。但是前進,能讓她完成使命、保護愛人,那麼她就一定會去做,代價不在考慮範圍內。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