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國策的小故事——張儀說秦王(秦策三 節選3)

桂花載酒趁少年 發佈 2022-05-18T02:05:20.371005+00:00

且夫趙當亡不亡,秦當伯不伯,天下固量秦之謀臣一矣。(趙國當亡不亡,秦國該稱霸又不能稱霸,天下人已經看透了秦國謀臣的本領高低,此其一。

且夫趙當亡不亡,秦當伯不伯,天下固量秦之謀臣一矣。

(趙國當亡不亡,秦國該稱霸又不能稱霸,天下人已經看透了秦國謀臣的本領高低,此其一。)

乃復悉卒乃攻邯鄲,不能拔也,棄甲兵怒,戰慄而卻,天下固量秦力二矣,

(秦國曾用全國之兵,去攻打趙國的邯鄲,不但沒有攻下反而被敵人打得丟盔卸甲,將士們又氣又怕地敗下陣來,天下人已經看透了秦國將士的鬥志,此其二。)

軍乃引退,並於李下,大王又並軍而致與戰,非能厚勝之也,又交罷卻,天下固量秦力三矣。

(軍隊退下來以後,都聚集在李下(地名),大王又重新編整努力督促將士們作戰,可是並沒有取得大勝,就紛紛罷兵撤退,天下人又都看透了秦國軍隊的戰鬥力,此其三。)

內者量吾謀臣,外者極吾兵力。由是觀之,臣以天下之從,豈其難矣。

(在內看透了秦國的謀臣,在外看透了秦國的將士。由此觀之,臣認為天下的合縱力量,難道不是更難對付了。)

內者吾甲兵頓,士民病,蓄積索,田疇荒,囷倉虛;外者天下比志甚固。

(秦國的軍隊疲勞不堪,人民極端困頓,再加上積蓄用盡、田園荒蕪、倉庫空虛;而國外諸侯合縱,團結一致,甚為堅固,)

願大王有以慮之也。

(但願大王能多加考慮這危機!)

「且臣聞之,戰戰慄慄,日慎一日。苟慎其道,天下可有也。

(我又聽人說:『戰戰兢兢,日慎一日。』假如謹慎得法,可以占有全天下。)

何以知其然也?昔者紂為天子,帥天下將甲百萬,左飲於淇谷,有飲於洹水,淇水竭而洹水不流,以與周武為難。

(怎麼知道是這樣呢?古代殷紂王做天子,率領天下百萬大軍,左邊的軍隊還在淇谷飲馬,右邊軍隊已到洹水喝水了,竟把淇水和洹水都喝乾了。殷紂王是用這麼雄壯龐大的大軍跟周武王作戰,)

武王將素甲三干領,戰一日,破紂之國,禽其身,據其地,而有其民,天下莫不傷。

(可是武王只率領了3000名穿著簡單盔甲的戰士,僅僅經過一天戰鬥就打敗了紂王之軍,俘虜了殷的全部臣民,擁有了殷的全部的土地,天下竟沒有一個人同情紂王。)

智伯帥三國之眾,以攻趙襄主於晉陽,決水灌之,三年,城且拔矣。

(以前智伯率領韓、趙、魏三國的兵眾,前往晉陽去攻打趙襄子,智伯掘出晉水河採取水攻,經過三年之久的攻打,當晉陽城快被攻下時,)

襄主錯龜,數策占兆,以視利害,何國可降,而使張孟談。

(趙襄子用烏龜進行占卜,看看自己國家命運的吉凶,預測雙方到底誰敗降。趙襄子又使用反間計,派趙國大臣張孟談,)

於是潛行而出,反智伯之約,得兩國之眾,以攻智伯之國,禽其身,以成襄子之功。

(悄悄出城,破壞韓、魏與智伯的盟約,結果爭取到韓魏兩國的合作,然後合力來攻打智伯,終於大敗智伯的軍隊,俘虜了智伯本人。張孟談於是成為趙襄子的一大功臣。)

今秦地斷長續短,方數千里,名師數百萬,秦國號令賞罰,地形利害,天下莫如也。

(如今秦國的號令嚴明賞罰分明,再加上地形的優勢,天下諸侯沒有能比得上的。)

以此與天下,天下可兼而有也。

(如果憑這種優勢,而與天下諸侯爭勝,整個天下就可以被秦征服。)

「臣昧死望見大王,言所以舉破天下之從,舉趙亡韓,臣荊、魏,親齊、燕,以成伯王之名,朝四鄰諸侯之道。

(臣冒死罪,希望見到大王,談論秦國的戰略以及怎樣能夠破壞天下的合縱戰略及其力量,滅趙亡韓,迫使楚魏稱臣,聯合齊、燕加盟,建立霸王之業,讓天下諸侯都來朝貢。)

大王試聽其說,一舉而天下之從不破,趙不舉,韓不亡,荊、魏不臣,

(請大王姑且採用我的策略,假如不能一舉而瓦解天下合縱,攻不下趙,滅不了韓,魏、楚不稱臣,)

齊、燕不親,伯王之名不成,四鄰諸侯不朝,大王斬臣以徇於國,以主為謀不忠者。」 

(齊、燕不加盟,霸王之業不能建立,天下諸侯不來朝貢,那就請大王砍下我的頭,在全國各地輪流示眾,以懲戒那些為君主謀劃而不盡忠的臣子。」)

注:1)趙襄子,智伯,張孟談在晉國內鬥中,智氏與趙氏的對弈中關鍵人物。詳見晉國歷史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