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晉南北朝文學探究:重論周瑜

siye0926 發佈 2022-05-19T14:25:06.562394+00:00

多少年來,人們對周瑜的評論眾說紛紜,許多有威望的評論家都認為周瑜是妒賢嫉能之輩。《天國志》的作者曾這樣評價周瑜:「曹公乘漢相之資,挾天子而打群傑,新盪荊城,仗威東夏,於時議者,莫不疑貳,周瑜、魯肅建獨斷之明,出眾人之表,實奇才也!」

【摘自】牡丹江師範學院學報:張春梅

多少年來,人們對周瑜的評論眾說紛紜,許多有威望的評論家都認為周瑜是妒賢嫉能之輩。(儘管也承認其才能),但我卻以為不然,理由如次:

周瑜是一個敢於以少勝多、以弱勝強的軍事家。

《天國志》的作者曾這樣評價周瑜:「曹公乘漢相之資,挾天子而打群傑,新盪荊城,仗威東夏,於時議者,莫不疑貳,周瑜、魯肅建獨斷之明,出眾人之表,實奇才也!」在「三國」中,對於這一人物,作者主要是通過赤壁之戰來進行刻畫的。但早在這之前,就暗示了周珍在江東的人才中是傑出的一位,並對他在軍事上的遠見卓識進行了點染。例如第二十九回,孫策臨終時曾囑孫權說:「倘內事不決可問張昭,外事不決可問周瑜。」由此觀之,便可知周瑜是一個超群的人物。又如第三十八回,當時曹操乘破袁紹之餘威,「遣使往江東,命孫遣子放朝隨駕,」也就是迫使孫權交兒子出來當人質。當時東吳一些人懼怕曹操,主張交出人質,但周瑜卻反對送人質,理由是人質一送,「則見制於人也。」他認為不如「得觀其變,別以良策御之。」可見,他的見地是高明的。不僅如此,作者還描寫了他被孫權拜為大都督、總統江東水陸軍馬後,「屯柴桑,日於鄱陽湖教練水軍,以備攻戰。」他開始了在軍事上的準備。這些,都為後來的赤壁破曹做了鋪墊。

第四十四回,亦壁之戰的序幕正式拉開。東吳方面,文官主降、武將主戰。孫權也猶豫不決。他派人到鄱陽湖請周瑜,而周瑜卻自己先來了。以張昭為首的投降派前來試探,企圖說服周瑜降曹,進而再說服孫權。面對他們,周瑜一反常態地說道:「亦欲降久矣」。是不是周瑜真要降曹?當然不是!這不過是周瑜要暫時穩住張昭等人而故意說的反話。因為周瑜清楚,降與不降,關鍵在孫權而不在張昭之輩,所以必先說服孫權,而後方能同心破曹。周瑜的話,應該看作是一種策略。以程普為代表的主戰派也來探察周瑜,他們表示寧死不降曹賊。這種態度無疑增強了周瑜戰勝曹操的信心。周瑜對他們說:「吾正欲與曹操決戰,安肯投降!」這才是周瑜內心真實流露,是他的肺腑之言。當孫權召見周瑜時,周瑜當著孫權及滿朝文武官員的面,胸有成竹地道出了自己早已醞釀成熟的主張,使張昭等人的「迂儒之論」不攻自破:

「曹雖託名漢相,將軍以神武雄才,仗父兄餘業,據有江東,兵精糧足,正當橫行天下,為國家除殘去暴,奈何降賊耶?且操今此來,多犯兵家之忌:北士未平,馬騰、韓遂為其後患,而操久於南征,一忌也;北軍不熟水戰,操舍鞍馬,仗舟楫,與東吳爭衡,二忌也;又時值隆冬盛寒,馬無藁草,三忌也;驅中國士卒,遠涉江湖,不服水土,多生疾病,四忌也。操兵犯此數忌,雖多必敗。將軍擒操,正在今日。瑜請得精兵數萬,進屯夏口,為將軍破之!」(四十四回)

並且表示:「臣為將軍決一血戰,萬死不辭。」這一番話,使猶豫不決的孫權下定了決心。由此,我們足見周瑜具有英明的見地、過人的智謀、和卓越的軍事才能。後來的赤壁之戰,他之所以能夠以少勝多、以弱勝強,敢請精兵數萬以抗拒百萬雄師,那正是因為他能夠正確地、客觀地分析敵我雙方利害的結果。

周瑜是一個足智多謀,用兵如神的戰術家。

「群英會蔣干中計」,巧施「反間計」;「黃蓋受刑」,巧施「苦肉計」;派龐統巧施「連環計」等等,都是寫周瑜足智多謀的重要章節。但「群英會蔣干中計」這一節,則更突出地表現了周瑜過人的智謀。

周瑜「親往探看曹軍水寨」後,大驚地「深得水軍之妙」。當得知曹操的水軍都是「久居江東諳習水戰」的蔡瑁、張允時,更曉得問題的重要:由於有蔡瑁、張允二人的存在,使敵人的「不熟水戰」的致命弱點得到補救,所以「必設計,先除此二人。」這時恰好曹操派周瑜的同窗好友蔣干來說降,於是周瑜將計就計,布置了一個盛大的「群英會」。他抓住蔣干分明替主子做說客而又不敢當面承認,甚至必須否認的弱點,非常婉轉地制止了敵人的遊說活動。為了使敵人中計,他盡歡縱飲,又故意裝醉。「醉」後留蔣干同榻,並故意「嘔吐狼藉」而「睡」,使蔣干不疑,周瑜利用曹操跟荊州降將蔡瑁、張允之間不穩的關係而將事先偽造好的一封蔡、張私通周瑜的信置於桌上;接著,又故說夢話以失「機密」,最後又來個帳外密語,使蔣干深信這封信的真實性。於是蔣信偷回獻給了曹操。結果連詭計多端的曹操也給瞞過,一怒之下,誤斬了蔡、張二人,使得周瑜為破曹的勝利掃清了道路。

周瑜就是這樣極為如意地玩弄了貪功的蔣干,使得曹操也中了計。我們知道,曹操在「三國」中也是一個「運疇於帷幄之內,決勝於千里之外」的具有雄才大略的人物。但在整個赤壁之戰當中,周瑜卻使曹操連連上當、中計,這正說明了周瑜的精明幹練和智謀的高明。

但是,說周瑜是一個戰術家,更主要的是,在於他的謀略、所見同諸葛亮是那樣的不謀而合。

首先,看他們在對敵情的分析上:

在「諸葛亮舌戰群儒」一回中,寫孔明對敵情的分析:

「曹操之眾,遠來疲憊;近追豫州,輕騎一日夜行三百里,此所謂強弩之末,勢不能穿魯縞者也。且北方之人,不習水戰。荊州士民附操者,迫於勢耳,非本心也。今將軍誠能與豫州協力同心,破曹軍必矣」。

可見,這同周瑜分析曹操此次南下多犯兵家「四忌」是一樣的,他們都看到了曹操的弱點和不足。

其次,他們在對除掉蔡瑁、張允的態度上也是一致的。

在第四十五回,作者寫周瑜得知蔡、張二人被曹殺掉後,大喜曰:「吾所患者,此二人耳。今既除,吾無憂矣。」在第四十六回,寫孔明見魯肅時的所言也是如此:「今蔡、張兩人既死,江東無患矣,如何不賀喜!……吾聞曹操換毛介、于禁為水軍都督,則這兩個手裡好歹送了水軍性命。」

可見,他們都認識到蔡瑁、張允的存在與否,對於破曹的勝敗起著重要的作用。

再次,他們在對赤壁破曹的策略上,所見也是相同的,都主張用「火」攻。《第四十六回》中有詳細的描寫。

就是在赤壁之戰的當時,在用兵、指揮上他們也是不謀而合的。在「三江口周瑜縱火」一回中,亦有細緻描述。

我們知道,諸葛亮在「三國」中是整部作品的中心人物。 是被作為傑出的政治家和軍事家來歌頌的。是千百年來人們傳說中的「智慧」的化身。周瑜雖然事事都沒有瞞過諸葛亮,但他能在謀略上,破曹的每一步都與被譽為「神機妙算」的諸葛亮這樣一個人物不謀而合、完全合拍,正說明了周瑜具有過人的智謀,在軍事上的遠見卓識和用兵如神的戰略戰術。不僅如此,還說明了他具有政治家謀略的一面。

  三

我想談談周瑜這一人物的缺點。作者在塑這一人物時,不僅寫了他的優點,同時,也寫了他的缺點。周瑜的缺點主要表現在這樣兩個方面:

  (一)少年氣盛、性急、易怒。這是他性格的致命弱點。

作品僅在赤壁之戰以前的描寫,就暴露了他這一性格特徵。例如:他接連的幾次大怒。第一次,是他首次見孔明時,故意在孔明面前同魯肅關於戰與不戰問題的爭論,那是「醉翁之意不在酒」故意「賣關子」以試孔明。其結果,反中孔明之激,「勃然大怒,離座指北而罵:『老賊欺我太甚!」(第四十四回)雖然此激使他的「北伐之心」更加堅定了,但讀到此處,不免讓人為他的如此氣盛而擔心。第二次,寫他使諸葛亮去聚鐵山斷曹操糧道,欲借曹操之手殺害諸葛亮。其結果,反被孔明激怒,反欲自己去劫糧。第三次,寫周瑜欲害劉備未成,「回至寨中」,「忽報曹操遣使送書至。」只因來收封面上是:「漢大丞扯碎,擲於地下……」不僅如此,也沒聽魯肅的勸告,還親斬了來使,隨令甘寧等諸將,「來日四更造飯,五更開船,鳴鼓吶喊而進」。(第四十五回)可見,氣之盛極!第四次,當反間計、苦肉計、連環記等都成功後,周瑜趾高氣揚,滿心歡喜,以為一用火攻,就可以大獲全勝。不想一陣西北驚醒了他,於是氣得立即「大叫一聲,往後便倒,口吐鮮血,諸將急救起時,卻早不省人事」(第四十八回)。

正是因為他性格上有這樣一些弱點,而給他的破曹計劃帶來一些不利的影響,同時也損害了自身的健康。周瑜的死,也是由於他氣盛、性急、易怒這一致命的性格弱點所決定的。

  (二)是他在戰略思想上的錯誤。

對於這一人物,在以往的評論中,除評論他好的方面外,或言他心胸狹窄,或言他不能容人、忌才等等。就是在民間,這種看法也為大多數人所接受。我認為,並非如此,為什麼這樣說呢?我們僅就周瑜對待魯肅、程普、諸葛亮的態度和對一些事情的處理上就可以得到很好的證明。

首先,我們看他對魯肅的態度:

早在第二十九回,作者寫周瑜哭孫策,孫權新任,問周瑜以何策守父兄之業,他不僅說出了高明的見解,而且毫不猶豫地推薦了「胸懷韜略、腹隱機謀」,為人慷慨的魯肅。周瑜明知魯肅是一個非常有才學、有謀略的人,但他卻如此做,可見,周瑜是不忌才的。除此,他們在同事東吳的事業中,由於二人思想認識的不同,在戰略上時常發生矛盾和爭論,但周瑜卻毫不介意。可見,周瑜也是能容人的。不僅如此,周瑜就是在死後的遺書中還推薦了比自己在戰略上高明得多的魯肅來代替自己江東大都督的職務。

其次,我們看他對程普的態度

程普是東吳方面歷經沙場的年長的有名的老將軍。周瑜明知程普瞧不起自己,心裡也明白為什麼,但他對程普卻絲毫也不生氣和怪罪。待到程普認識到自己思想不對,去「親詣行營謝罪」時,周瑜對他也是頗廉遜誠懇的。

最後,我們看到他對諸葛亮的態度:

他明知諸葛亮比自己的才能高,比自己也強得多,但他還是請諸葛亮去說服諸葛亮共事東吳。因為他知道,一旦東吳擁有象諸葛亮這樣的人才,則曹操必不敢輕視東吳。

如果周瑜是一個量窄、忌才、不能容人的人難夠如此嗎?他的薦魯肅、讓程普、請孔明就是最好的回答,即周瑜決不是一個心胸狹窄、忌才、不能容人的人。但是,他為什麼又屢次要殺諸葛亮呢?這原因,則是多方面的了。但其根本原因,是由於他戰略思想上的錯誤所導致的。


周瑜在看魏、蜀、吳三國之間的關係上,缺乏長遠的戰略眼光,他沒認識到聯劉抗曹是一種長遠的戰略國策,這與他的性格弱點是有聯繫的。他自以為兵精糧足,自己又勇謀兼備,不必同劉備聯合也可以破曹。認為同劉備的聯合只是權宜之計。他認為,曹操是東吳強大的敵人,而劉備也是東吳的勁敵:諸葛亮是劉備的得力助手,才能也比自己高,而讓諸葛亮謹招諸葛亮同事東吳又未成,因此,他認為:「此人助劉備,必為江東之患」,「今不除之,必為我國之禍;」若留此人,乃東吳禍根也。「再加上他性急、氣盛的特點,於是在聯合中就屢次欲殺諸葛亮。他不僅想殺諸葛亮,而且還想殺劉備。可見,他根本就沒有認識到只有遜、劉永遠聯合才能抗曹這一點,而明白這一國策的只有三個人,即西蜀的諸葛亮,東吳的魯肅,曹魏的曹操。諸葛亮之所以一再忍讓,爭取團結,正是因他最了解當時的鬥爭形勢,他深知不同東吳聯合就無法破曹,無法破曹則「唇亡齒寒」;而魯肅之所以能在滿朝大臣再三勸孫權降曹,而他卻獨言不可,並伸聯劉抗曹的主張,自己親自過江弔喪,聯絡劉備,請來孔明,屢次勸周瑜從全局著想,暫不要殺諸葛亮,並在戰爭勝利後,寧願一時忍辱,同意把荊州借給劉備,也正是因為他同諸葛亮一樣看清了這一點,認識到只有聯劉,才能保東吳;而曹操最怕就是孫、劉聯合,原因也正是在此,他也深知,如果孫、劉相輔相依,那他一個也對付不了。所以他曾說:「今劉備已投江夏,恐連結東吳,是滋蔓也」。當他聽說:「劉備為荊州牧,孫權以妹嫁劉備,江上九郡大半已屬劉備」時,嚇得手慌腳亂,連筆都掉到了地上。事實證明也是如此僅就赤壁之戰來說,如果不是孫、劉聯合,如沒有諸葛亮,東吳是未必能勝曹的。後來,當諸葛亮一死,蜀國破滅,同時也就等於削弱了東吳的力量,結果東吳隨之也就滅亡了。

由此可見,周瑜在戰略上不如魯肅,更不如諸葛亮,他同魯肅、諸葛亮相比,是一個卓越的軍事家,戰術家,但不是戰略家。他之所以屢次要殺諸葛亮,其根源是由於他在戰略思想上的錯誤所致,而決不是什麼其它別的原因。

綜上所述,周瑜是一個為人們所喜聞樂道的、為人們所喜愛的智力超群,用兵如神的軍事家、戰術家。是一位雄姿英發、瀟灑而又年輕氣盛的少年英雄。是一個英明、果敢、堅毅的將帥的形象。所以,說周瑜是妒賢嫉能之人,實在值得重新商榷。但應該看到,他不是一個戰略家。他沒有認識到只有永遠聯劉才能抗曹,才能保東吳這一戰略國策,缺乏長遠的戰略眼光,這也正是他的主要錯誤。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