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晉南北朝文學探究:且說「江郎才盡」

siye0926 發佈 2022-05-19T17:38:46.384472+00:00

那時揣摸其意是說一個人本事用盡,再沒有才氣可言。後來讀書,始知江郎者,即江淹也,南北朝時期的著名文學家。

【摘自】魏晉南北朝文學小屋 周熠

最早聽說「江郎才盡」這個詞兒是在兒時。那時揣摸其意是說一個人本事用盡,再沒有才氣可言。後來讀書,始知江郎者,即江淹也,南北朝時期的著名文學家。據說他6歲能作詩,其詩賦早享盛名。多少年後,他路過宣城夜宿野寺,夢見了晉朝那個滿腹學問又善卜筮的郭璞。郭璞對他說:「吾有筆在卿處多年矣,可以見還。」江淹便自懷中取出一支五彩筆奉還。從此再無妙思佳作。史書上同時也記載有另一種傳說。即說江淹從宣城太守任上還都建康(今南京),夜泊禪靈寺,夢見前朝文學家張協,自稱曾把一匹織錦寄存江淹處,今欲索回。江淹從懷中拿出幾尺錦,張協不樂,指責他將文錦割裁無幾。江淹大夢醒來,惶惑不安,自此再沒有好文章出手了。近日新年節假,時間有餘。因無意遠足,便在書房裡隨意翻書。偶讀《南史》、《梁書》中關於江淹的史傳,很是新鮮有趣,且忽生感觸,始知「江郎才盡」之事,遠非傳說之荒唐怪異,實有旨深意遠之新內涵呢。

江淹,字文通,出身寒微,少喪父,家貧苦。但他母親是梁代學者劉昭的姑母,頗通文史,故江淹的早慧能詩,與母親良好的家教有關。史載:江淹少時在砍柴割草處拾到侍中「貂蟬」服飾,欲出賣之。他母親勸阻說,這是「吉兆」,留待日後兒子顯貴時佩戴。果然,江淹20歲時做了始安王劉子真的幕僚兼「教師」。

江淹一生歷仕宋、齊、梁三朝。從20歲到31歲,這11年間,他主要在劉宋王朝的幾個藩王身邊充任幕僚,其中在建平王劉景素幕下時間最長。但因他當時年少氣盛,為同僚所忌,而被誣下獄。在獄中江淹寫下名篇《詣建平王上書》,陳述冤屈而不失悲慨:「若使下官事非其虛,罪得其實,亦當鉗口吞舌,伏匕首以殞身,何以見齊魯奇節之人,燕趙悲歌之士乎!」劉景素深受感動,遂使出獄,並充任他的主簿之職。但不久,劉宋皇室之間為爭奪皇位互相殘殺,朝野震動,而劉景素竟躍躍欲試,密謀奪權。江淹卻竭力勸阻之,景素因此不快,貶江淹為建安吳興(今福建浦城)令。福建在當時天荒地遠,這對江淹是一個沉重打擊。然而,正所謂「禍號福所伏」,壞事變好事。一是這次貶黜使江淹避免了後來景素政變未遂遭捕殺的牽連,二是因仕途失意和生活困頓卻使他寫出了不朽之作。其《恨賦》、《別賦》和五言詩《赤亭渚》、《游黃櫱山》等千古名篇,就是在這人生蹭蹬的歲月中所作。可惜這樣的日子維持不久。公元477年,即江淹33歲時,當朝大臣蕭道成(即後來的齊高帝)在景素被誅後又殺死後廢帝劉昱,成為朝中實權政治人物,因他欽慕江淹素有文名而召之為尚書駕部郎。蕭道成公開稱帝後,江淹時來運轉,官運亨通,步步高升。先後擔承南齊的國子博士、中書郎、驍騎將軍、尚書左丞等官爵。可嘆齊朝命短,23年而亡。梁武帝蕭衍起兵,江淹遂微服歸降。在梁代,江淹的官又做到金紫光祿大夫,封醴陵伯,直到62歲那年,病死建康。有趣的是,粗考江淹一生,我們便可知道,江淹的文學創作黃金時期和他在文學史上留下的名詩名賦,均出自他仁途蹭蹬、生活困窘的建武時代。相反,在他受到朝廷重用,高高在上,躊躇滿志之時,再也沒有留下膾炙人口的傳世之作。至於史書上所載他夢見郭璞收筆也好,或是張協索錦也好,均有些荒誕不經,不足為訓。事實很清楚,正是江淹政治上春風得意、宦海暢遊、官運亨通、安富尊榮,導致了他文思枯竭「江郎才盡」。這一點,江淹倒是在《自序傳》中,為他在養尊處優中何以再無生花妙筆做了老老實實的自供:「人生當適性為樂,安能刻意苦力,求身後之名哉!」

縱觀文學史,浮想當今事,不禁想說,那些原本頗具才華的寫詩弄文者,時來運轉,官場得意,富貴風流,是幸也,悲也?個中得失,頗難索解,也耐人玩味。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