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亮算得上軍事家嗎?粟裕評價:打仗不行,更算不上軍事家

執筆讀春秋 發佈 2022-05-22T23:26:57.870778+00:00

三國時期的諸葛亮,在中國是一位家喻戶曉的傳奇人物,他出身布衣,躬耕於南陽,二十八歲前就已經名揚天下了。

三國時期的諸葛亮,在中國是一位家喻戶曉的傳奇人物,他出身布衣,躬耕於南陽,二十八歲前就已經名揚天下了。

劉備三顧茅廬請諸葛亮出山相助,諸葛亮被劉備的真誠感動,於是為劉備作了中國軍事史上最為著名的一次戰略策劃——「隆中對」。

從此以後,諸葛亮為了報答劉備的知遇之恩,耗盡了自己後半生全部的心血,活活把自己累死。死後埋在定軍山,墓穴洞口僅能容下他的棺材而已。

後世之人仰慕諸葛亮的才華,更敬佩他的人格,於是不斷為他的故事錦上添花。到了唐朝時期,諸葛亮已經位列「武廟十哲」之一。

如今當我們打開任何一部介紹諸葛亮的專著,或者在網上查看關於他的簡介時,必然會看他的頭銜是——「著名政治家、軍事家、發明家兼文學家」。

但是諸葛亮在劉備生前,其實從未獨自領兵作戰。劉備死後他「六出祁山」,最後「出師未捷身死」。這似乎與我們平常人喜歡的軍事家,相去太遠了。那麼,諸葛亮算得上軍事家嗎?

諸葛亮算得上軍事家嗎?

根據《粟裕研究文萃》一書的記載,曾有人問開國大將粟裕:諸葛亮算得上軍事家嗎?粟裕回答:

諸葛亮是一位政治謀略家,打仗不行,更算不上軍事家。即使按《三國演義》的描寫,他最主要打過兩次勝仗,也就是「兩把火」:火燒新野,火燒赤壁。而後一把火還是周瑜燒的。

六出祁山,當時魏強蜀弱,而他採取正面推進相持,怎麼能以弱勝強呢?人說「諸葛一生唯謹慎」,從軍事上來看是不敢用奇兵,不會打仗。

粟裕是開國大將,毛主席生前曾經對英國元帥蒙哥馬利說:「他是我的戰友中最會打仗的人。」粟裕二十多歲參軍的時候,曾經當過毛主席的警衛連長,跟著毛主席學習軍事謀略。

不出幾年,粟裕就已經能為毛主席出謀劃策。後來經過多年戰場上的實戰歷練,到解放戰爭時期,粟裕在蘇中戰役中創造出了「七戰七捷」的軍事神話。

從那以後,毛主席不但允許粟裕在戰場上「機斷專行,不必請示」,有時開作戰決策會議,還會先聯繫粟裕,聽取粟裕的建議。所以粟裕對諸葛亮的評價,看起來頗有一錘定音之勢。

其實,粟裕並非第一個質疑諸葛亮軍事家身份的人。一千多年以前的宋朝,蘇洵、蘇軾、蘇轍父子三人就曾經公開批評、貶低諸葛亮,在文人圈中形成了極為巨大的影響力。

蘇洵曾在自己的專著《權書》裡面提到:

是故,古之取天下者,常先圖所守。諸葛孔明棄荊州而就西蜀,吾知其無能為也……吾嘗觀蜀之險,其守不可出,其出不可繼,兢兢而自完,猶且不給,而何足以制中原哉!

在這一段論述裡面,蘇洵直接嘲諷了諸葛亮的「隆中對」,他認為諸葛亮建言劉備把根據地定在益州,是把自己裝成了一個口袋裡面,自尋死路。

蘇軾在《諸葛亮論》裡面說:

言兵不若曹操之多,言地不若曹操之廣,言戰不若曹操之能。唯有一勝之者,區區之忠信也!

這一段話的意思是,蜀漢在諸葛亮的治理下,軍事實力不如曹魏,地盤也比不上曹魏,打仗更是不如曹魏,唯一勝過曹魏的地方就是忠信。言下之意:諸葛亮除了「忠信」,一無是處。

蘇轍在《三國論》中則評價諸葛亮:

用諸葛孔明治國之才,而當紛紜征伐之沖,則非將也!

蘇轍的意思非常直接明了,那就是諸葛亮是一個非常出色的治理國家的人才,但是他並不是一個可以指揮軍隊打仗的將才。

然而,蘇洵、蘇軾、蘇轍說的就是事實嗎?要評價諸葛亮算不算得上是一個軍事家,我們就得先弄明白,到底什麼叫做「軍事家」。

「軍事家」是一個漢語詞組,如今我們直接從《現代漢語詞典》裡面,是根本找不到它的定義的。不過「軍事」二字倒是有一個定義,那就是「與軍隊和戰爭有關的事情」。

「家」的含義之一:用在某些名詞後面,表示屬於哪一類人。看上去,「家」字在「軍事家」里只是一個劃分成分,歸類的詞。所以,「軍事家」是指從事與軍隊和戰爭有關的事情的人。

那麼,讓我們來看一看,諸葛是不是從事過這類事務的人。建安十二年(公元207年),諸葛亮在二十七歲時受劉備三顧而出山,然後官拜「軍師中郎將」。

赤壁之戰以後,諸葛亮的主要職責是「都零陵、桂陽、長沙三郡,調其賦稅,以充軍實」。換句話說,他當時的工作是為劉備籌集軍糧,做後勤保障。

建安十八年(公元214年),諸葛亮三十四歲,擔任「軍師將軍」。此時,他已經有了「將軍」的頭銜了。不過主要工作的內容是「鎮守成都,足食足兵」,依然是做軍隊後勤保障。

一直到劉備死之前,諸葛亮都是一邊搞政治一邊搞軍隊的後勤。劉禪登基以後,諸葛亮才開始有了獨自帶兵的機會。先是平定南方少數民族的亂事,接著就是爭議頗大的「六出祁山」。

在現代,軍隊後勤保障是一個非常重要的部門。記得有人曾評價抗美援朝時說過,那一場戰爭志願軍制勝的關鍵,靠的就是後勤保障。

所以後勤保障對於一支軍隊的重要程度,也就不言而喻了。因此說「負責軍隊後勤保障」,就是「從事與軍隊和戰爭有關的事情」,是絕對沒問題的。

那麼,諸葛亮從二十七歲的時候開始,一直到五十三歲在五丈原去世,中間這二十五年一直都在幹這樣的事,並且除了最後的「六出祁山」,前期做軍隊後勤的事可以說是堪稱完美。

諸葛亮不但每一次都能順利地替劉備籌措到足夠的軍糧,而且在劉備去世以後,又獨力支撐起蜀漢,一邊指揮打仗,一邊還要保障蜀地的民生。

同時,諸葛亮又通過發明「木牛流馬」,極大地提升軍隊的運輸的機動能力。又通過「八陣圖」,調整了部隊的作戰能力。

另外,諸葛亮還自創了一套練軍的政策,最後還被晉朝沿用到了自己的軍隊當中。所以不管怎麼看,說諸葛亮是軍事家,都是毫無疑問的。

三蘇父子對諸葛亮的貶低,在歷史上造成了極大的「流毒」。之所以會出現這種事,一切還是因為蘇軾的父親蘇洵。

蘇洵青壯年時代曾經熱衷於用兵之術,二十九歲赴京趕考的時候,還曾把撰寫的與軍事相關的文章,拿給京中的文人們相互傳看。

而且蘇軾還曾當著北宋軍事家韓琦的面,直接批評狄青帶兵太仁慈,導致「兵驕將惰,紀律不振」,又當著政治家富弼的面「專門教人殺伐立威」,最後遭到王安石等人的反感。

蘇軾、蘇轍兄弟二人,顯然是受到了父親蘇洵的影響,因此他們也都喜歡在軍事方面「不懂裝懂」。

蘇軾本身是一個非常優秀的文人,但是他出身於中產家庭,二十出頭就考中了進士,得到了當朝皇帝、太后的賞識,所以在壯年以前,他一直都好逞口舌之快。

這一點,從壯年以前的蘇軾的言行就能輕鬆看出來。最終,蘇軾也因為在自己的詩作中諷刺政敵,結果用詞不當被政敵抓住把柄,下了大獄,也就是著名的「烏台詩案」。

「烏台詩案」以後,蘇軾成熟起來,待事待物的態度都明顯不同了。所以,我們看到他對諸葛亮的評價,其實是很不公允的。

比如諸葛亮比曹操晚生了二十多年,他本身就是南陽的一個布衣,又不是一方諸侯;曹操生得早,父親還是太尉,家世和社會都與諸葛亮大不相同。

同時,二人在各自所處的勢力中的政治地位,也完全不可相提並論。可是蘇軾卻拿諸葛亮與曹操來比較兵多將廣,比較國家占地面積,豈不是荒唐?

而且這種只以成敗論英雄的觀點,本身就是偏頗的,功利的。前面我們提到,蘇軾相對於常人來說,前半生的經歷太過順利,所以他經常看不起一些社會地位比他低的人。

蘇軾曾因詩人孟郊喜歡寫詩,述說自己的悲慘遭遇,就諷刺別人是「寒蟲號」。很顯然,諸葛亮對於他來說,只不過是一個「失敗者」罷了。

諸葛亮是不是一個軍事家,這個問題中國文人已經討論了一千多年。儘管歷朝歷代的官方早有結論,但是未來在民間,還是會永遠爭論下去的。

粟裕說諸葛亮不是軍事家,是指諸葛亮不是一位長於「奇謀」的軍事指揮家。類似的話,《三國志》的作者陳壽,早就已經說過了。

但是軍事家是一個寬泛的概念,其所代表的人,不僅包含戰場上的一線指揮員,還包含了負責軍隊後勤保障的指揮員。至於蘇氏父子三人的話,大家完全可以當成渾話,一笑置之。

結語

「隆中對」造成天下三分的格局,讓劉備從一個一窮二白、窮途末路的人,一躍變成了一方諸侯,就足以證明諸葛亮是一位精通軍事理論與戰略策劃的奇才。

歷史上,諸葛亮在蜀漢勢力內部嘔心瀝血的二十五年,以及晉朝對他練兵之法的繼承,也證明了他的確是一位軍事後勤專家。

至於所謂的「六出祁山」的失敗,固然有用人不當和指揮方面的原因,但是有一句話叫做「人算不如天算」。最後,讓我們借詩聖杜甫的《詠懷古蹟五首·其五》,對全文做一個總結:

諸葛大名垂宇宙,宗臣遺像肅清高。

三分割據紆籌策,萬古雲霄一羽毛。

伯仲之間見伊呂,指揮若定失蕭曹。

運移漢祚終難復,志決身殲軍務勞。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