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禹墓略考

自然居客 發佈 2022-05-23T14:43:55.822701+00:00

但確認《史記夏本紀》的夏王朝的任務還很艱巨。雖然全國各地都有大禹墓傳說和地望,尤其是浙江紹興會稽山的大禹陵,真的讓人難辨真偽…

引子

通過百年考古,夏代文化可以追溯到龍山文化晚期已成共識…但確認《史記夏本紀》的夏王朝的任務還很艱巨。司馬遷認為夏王朝的龍興之君是大禹,民間也盛傳大禹治水的英雄事跡…尤其當代中原區域洪澇災害問題,對夏代文化遺產的識別和認知,具有重要學術意義和現實意義。大禹治水的理念和經驗迄今仍然有重要價值。

然而,有關大禹治水的史料多流於傳說,而大禹的真身骨骸更加撲朔迷離…雖然全國各地都有大禹墓傳說和地望,尤其是浙江紹興會稽山的大禹陵,真的讓人難辨真偽…但是考古要求確鑿大禹骨骸和文物,所以各地大禹地望都存在此「硬傷」而望而卻步…

二里頭遺址

1959年著名考古學家徐旭生先生,沿著文獻記載的夏人活動區域進行考察…在河南省偃師縣二里頭村,發現了很多帶有紋路的陶瓷碎片,直覺告訴他這片區域,可能是古城遺址…如圖所示:

之後他的學生陸續在這裡發了中國古代最久遠的宮殿基址丶尤其是在3號宮殿發現了綠松石龍形器,及一些中小型墓中還出現了有綠松石裝飾的銅牌…如圖所示:

目前遺址面積不少於3平方千米。根據鄭州商城、偃師商城、新鄭望京樓商城、焦作府城商城、輝縣孟莊商城、垣曲商城、夏縣東下馮商城等商代早期城邑,與二里頭多座城邑改建的時間大體耦合…如圖所示:

證明北方的下七垣文化和輝衛文化、東方的岳石文化、西方的東下馮文化等文化因素大量匯聚鄭州商城和二里頭,這段時間也與文獻上的夏商之際相當,如圖所示:

這些考古材料無疑是夏、商王朝更替的表徵,二里頭恰是夏王朝最後一座都城。因此,夏文化之「尾」可以由二里頭卡定,可以以此為基礎上溯早期夏文化並尋找夏文化之「首」。

從1960年開始,考古隊員對偃師地區的二里頭遺址進行了多次發掘。經過考古隊員的發掘和歷史學家的研究,考古學界逐漸確定了二里頭遺址涵蓋的歷史時間上到龍山文化,下到東周時期,其中的主要遺址涵蓋了公元前2070年到公元前1600年的夏朝。

在20世紀60年代到90年代長達30多年的考古發掘中,考古學家不僅在二里頭遺址發現了1號宮殿和2號宮殿遺址、青銅冶煉遺址,還發現了大量的陶器、青銅器、玉器、漆器、綠松石器等文物,為歷史學家研究夏朝時期的生產生活提供了重要的參考資料。

二里頭申夏問題

二里頭遺址為何申請夏朝的國都?根據古本《竹書紀年》記載:太康居斟鄩,羿又居之,桀亦居之。今本《竹書紀年》記載:仲康即帝位,據斟鄩。引發夏都地位之爭…唐李泰《括地誌》記載:太康居斟鄩、羿亦居之,桀又居之。故鄩城在洛州鞏縣西南五十八里,蓋桀所居也。《國語》記載:昔伊、洛竭,而夏亡。《史記夏本紀》記載:后羿為東方某部落的首領,入駐斟鄩執政。太康去世後,扶持仲康登基,仍在斟鄩建都…

從歷史研究的角度看,二里頭遺址應該就是斟鄩,申夏有相當基礎…但是目前,二里頭沒有發現自證性文字,尤其是甲骨文,是申夏的最大「硬傷」…許宏老師雖然認可二里頭「極似是夏」,但因為沒有發現自證性文字而至今未能確鑿…

禹跡出土

然而值得慶幸的是,大禹銘文和禹骨骸終於千呼萬喚出現了!在二里頭3號宮殿貴族墓中…我們發現了貴族「抱龍人」,如圖所示:


根據專家何駑教授判斷此貴族墓是伶官墓,認為是地位低下卻身份比較特殊的伶官巫師…因為貴族墓主人死亡時,懷抱「綠松石龍形器",頭戴三皇羽冠,腰系青銅蛾鈴,腳踩綠松石,頸戴蚌殼項鍊分析…此種形式與史傳禹貢方式完全一致,符合禹王碑記載「聖浮圖」入葬法,而且最主要發現的是「抱龍人」形式與西周金鼎銘文「禹"字「抱蟲式」結構完全一致,如圖所示:

並且得到三星堆青銅大立人「抱蛇式」文物驗證,如圖所示:

解讀大禹銘文

禹銘文解讀成功,不是依靠甲骨文和《說文解字》,而是依據文物圖騰符號,即二里頭青銅鼎的「網紋圖飾"和安陽殷墟亞長墓圓斝上「網紋符號",如圖所示:

二里頭網紋鼎上的「網紋圖飾」,經圖騰會意是二里頭貴族墓主人的綠松石龍形象的描摹,史稱禹之姒,如圖所示:


而姒即→巳/乙,如龍形也!而二里頭網紋鼎圖形會意是金文「其″字形,如圖所示:

說明二里頭網紋鼎即是大禹龍紋其鼎!而婦好墓青銅圓斝的「龍紋符號″,經銘文會意為「司其」,圖騰會意是「手抱龍鼎」之義,甲骨文即「又乙/又巳」,與金文禹的抱蟲結構完全一致,應是象徵水政(共工)禹的司空權力傳承之義,如圖所示:


而綠松石龍與濮陽西水坡龍虎墓的蚌殼龍「鯀魚(鱷)」圖騰,對比後有一定相似性,應該是史載「鯀生禹」傳說的起源,如圖所示:


禹銘文「司其」和甲骨文「又乙/又巳」形成證據鏈,可以確鑿偃師二里頭是大禹治伊工地兼居住及墓地(屍鄉)。

啟銘文解讀

禹銘文「司其」符號的出土於安陽殷墟婦好墓,與亞長墓出土的「十字網紋符號」十分相似,經圖騰會意是「日抱龍」之義,金文解讀是「日司其」,篆文為啟義!史料判斷是「禹生啟」事件,如圖所示:

神秘的亞長

那麼,殷墟亞長墓應該就是夏啟墓了?不過,根據史記載,夏啟是夏朝創造人,居於斟鄩(洛陽),為什麼會埋在安陽?而且還埋在殷墟宮殿宗廟區內?亞長墓主人難道除了夏啟身份之外,還有別的身份?

M54號墓出土「亞長」銘文,經鑑定是一位「持杖酋長」形象,與同墓出土的青銅手杖及金沙遺址出土的黃金「魚鳧王」權杖形成邏輯鏈條,如圖所示:


進而專家對亞長墓主人骨骸查驗後發現,此人死因是受七處刀傷(殘失右臂)而亡,屬於非正常性死亡!骨骸有花椒碳痕,有保存痕跡,如圖所示:



史料分析

根據《竹書》所講「益干啟位,啟殺之」情況分析,啟不是被人所殺,而是殺益之人…所以亞長墓主人應該不是啟,但是根據《山海經大荒東經》記載「有易殺王亥」分析,如圖所示:

「仆牛」的王亥被有易氏綿臣所殺…而仆牛文物竟在亞長墓和婦好墓大量出土,如圖所示:



玉石仆牛上刻有「司辛」,甲骨文即商,是商契之物,說明亞長墓主人就是王亥商契!如圖所示:

那麼王亥是不是夏啟呢?根據史料記載,王亥是契六世孫振,但甲骨文「高祖王亥」的「亥」字經分析是「梟/裊/鳧」的本字,都存在鳥形符號,符合「天命玄鳥,降而生商″的契之出身。如圖所示:


所以,商契即是王亥,王亥即是商契本人,而不是他的六世孫振,王國維的破譯結果並不準確…

那麼啟銘文又為什麼會出現在王亥商契墓中呢?如果是商湯滅夏的產物,為什麼不在湯墓中?何況啟銘文的十字符號在甲骨文中表達為甲子,指太陽,是少昊和顓頊的太陽玄鳥圖騰象徵,符合商契之祖先少昊身份…如圖所示:

所以夏啟即商契,符合史傳!根據史料分析,應是商契輔助大禹治水有功,被堯舜二帝冊封為啟,封商地安陽。

婦好墓再鑒

而婦好墓經銘文重新鑑定,也不是郭沫若鑑定的商王武丁貴妃墓,而是商契建殷的夏啟祠,如圖所示:

帚銘文

如上圖:帚」銘文外形酷似一棵樹,對比甲骨文和史料內容,及文物對比, 應該是三星堆青銅樹形象,代表帝嚳,如圖所示:

女銘文

婦好「女」銘文,許慎說是女人,兩點為乳,但經過三星堆文物對比,反而更象跪坐面具人形象,兩點是面具雙眼…如圖所示:

與此同時,婦好銘文禮器中也陸續發現了跪坐面具人形象,如圖所示:

說明銘文女和跪坐面具人之間,的確存在某種關聯…山海經稱「有王曰戴勝」,穆天子傳叫「西王母」,史記叫啟王…其實就是戴龍虎面具的少昊顓頊繼承人,與二里頭及濮陽西水坡/石峁/良渚龍虎圖騰有繼承關係。如圖所示:

子銘文

大家仔細觀察一下, 目前出土的青銅樹,樹枝是九鳥一烏,但目前尚缺一烏,經分析是金烏玄鳥王少昊!九鳥是少昊顓頊的司徒,頂端為值班之啟王,如圖所示:


甲骨文形象為「子」,是「太陽+玄鳥"象形形字,根據史料分析,應是少昊龍山文化之源,與大汶口陶文及廟底溝「玄鳥負日」圖騰符號!如圖所示:



也就是《山海經·大荒東經》載:「湯谷上有扶木,一日方至,一日方出,皆載於烏」及《淮南子·精神篇》中「日中有陵烏」…郭璞註解說「中有三足烏」。《大荒東經》中說「有葛國,黍食,使四鳥…」《大荒南經》說「帝俊妻娥皇,生此三身之國,姚姓,黍食,使四鳥」。經考證,「金烏負日」源流圖說,自出浙江餘姚河姆渡文化遺址!出土距今7000年的「雙鳥負日」骨雕和「雙鳥朝陽」牙雕,可說是最早的「金烏負日」的資料。如圖所示:


所以婦好墓即夏啟王亥商契,為少昊和顓頊設的合祠→啟祠/殷祠!史料稱為「帝嚳而郊冥,祖契而宗湯」之冥祠,民間稱為「太昊/伏羲/黃帝/神木祠」!考古界稱之為「母辛宗」!如圖所示:

那麼亞長墓和婦好墓與二里頭墓,形成夏商王權轉換的邏輯關係,利用圖騰和商代銘文驗證了《史記》「大禹治水」的真實存在!由此證明,安陽殷墟與二里頭形成的是夏商王權結盟關係,即「禹生啟」和「殷革夏命」之史實事件…

那麼目前國內考古專家對二里頭/婦好墓/亞長墓的鑑定結論是什麼呢?十分遺憾,還是一片空白…因為二里頭沒有文字,婦好墓是郭老所鑒,而史料中並沒有「亞長」記載…

據人民網2021年5月27日 海外版報導:河南安陽殷墟M54號亞長大墓,是一座在考古界聲名顯赫卻被大眾忽視的古墓。不久前該墓出土的牛尊上了央視的《國家寶藏》…該墓規模較大、保存完好,隨葬品豐富,是殷墟保護區內除婦好墓外發現的最為重要的商代墓葬…只是從考古文物情況分析,認為亞長應該屬於南方長氏貴族首領,地位十分尊貴,與婦好墓地位相當,並與1997年河南鹿邑的長子口墓屬於同一氏族…」,如圖所示:


長子口墓問題

1997年秋,距河南鹿邑太清宮隱山上,無意間挖出一座名喚「長子口」的大墓,初期鑑定為老子墓,但後期改認為商周之際的長氏貴族墓,與2000年安陽殷墟花園莊出土「亞長」墓同屬一系,但因史無所載,故至今懸而未決…如圖所示:

長子口墓十字槨室形狀與亞長啟銘文完全一致,應是少昊後裔,商契直系!王亥後啟上甲微虞舜!即古宋國始君,長子啟!如圖所示:

根據竹書紀年記載,如圖所示:

而同墓棺中出土的虎頭玉人,也證明了虞侯判斷,虞銘文即虎頭人身,如圖所示:

虞舜為報夏啟王亥被殺之仇,反殺了綿臣(堯帝),攆走了丹朱(堯子),最後又被丹朱(化名武湯)返逐出鳴條崗東下馮安邑,南巡蒼梧,客死鹿邑…

銘文「祖父啟」三戈也是佐證,如圖所示:

長子啟民間稱長子箕,長子丹,長子啟墓後世變成赫赫有名的老君台和箕子台了,其實就是虞舜墓化名。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