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文明的三次上升周期 第十三章 明朝 中華文明第二次上升的新高點

範子盛論道 發佈 2022-05-23T17:42:26.038830+00:00

中華文明的三次上升周期 第十三章 明朝:中華文明第二次上升周期的新高點。明朝是中國歷史上罕有的通過北伐取得勝利,建立全國統一政權的郡縣制大帝國。

中華文明的三次上升周期 第十三章 明朝:中華文明第二次上升周期的新高點

作者 范子盛

明朝是中國歷史上罕有的通過北伐取得勝利,建立全國統一政權的郡縣制大帝國。在中國古代,「南征」常常取得勝利,而「北伐」則很少成功。這是因為在使用冷兵器的情況下,騎兵是最具戰鬥力的戰略兵種。北方地區多平原、牧區,自然環境利於養馬,便於組織騎兵;南方地區多丘陵、河湖,自然環境不利於養馬,難以組織騎兵;因而戰爭勝利的天枰往往是向著北方傾斜的。東晉祖逖的北伐、南宋岳飛的北伐都以失敗告終。以往研究歷史的人往往把祖逖、岳飛的失敗歸結為朝中皇帝的抗敵意志不堅以及有奸臣暗自作祟的緣故。其實拋開這些人為的因素不談,從客觀上講,導致北伐失敗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因為缺少騎兵。但是同樣是缺少騎兵的朱元璋卻取得了北伐的成功,擊敗以騎兵傲視世界的元朝統治者,完成了「驅除胡虜,恢復中華,立綱陳紀,救濟斯民」的政治目標,這不能不說是一個軍事史上的創舉。朱元璋的成功得益於他提出了一套逐級進兵,占據要津,最終克敵的戰略。此戰略可以避免大平原上的騎兵決戰,而充分發揮步兵之長。《明史》記載,朱元璋在談到北伐的軍事戰略時說道:「元建國百年,守備必固,懸軍深入,饋餉不前,援兵四集,危道也。吾欲先取山東,撤彼屏蔽,移兵兩河,破其籓籬,拔潼關而守之,扼其戶檻。天下形勝入我掌握,然後進兵,元都勢孤援絕,不戰自克。鼓行而西,雲中、九原、關隴可席捲也。」 1367年四月,朱元璋命中書右丞相徐達為征虜大將軍、平章常遇春為副將軍,率軍25萬,由淮入河,北取中原。徐達、常遇春先是大破元兵於洛水北,遂包圍河南。元梁王阿魯溫投降,河南得到平定。朱元璋親臨汴梁指揮。接下來馮勝占領了潼關。常遇春戰略占領了山東德州。1368年七月,各路大軍沿運河直達天津,二十七日進占通州,元順帝妥歡貼睦爾棄城逃跑。八月二日,明軍進入大都,元朝至此滅亡。

朱元璋在北伐統一中國的過程中,非常重視民族政策,他對徐達等將領交代道:「中原之民,久為群雄所苦,流離相望,故命將北征,拯民水火。元祖宗功德在人,其子孫罔恤民隱,天厭棄之。君則有罪,民復何辜。前代革命之際,肆行屠戮,違天虐民,朕實不忍。諸將克城,毋肆焚掠妄殺人,元之宗戚,咸俾保全。庶几上答天心,下慰人望,以副朕伐罪安民之意。不恭命者,罰無赦。」從這番話里我們可以看出,朱元璋充分肯定了元朝早期的一些正確的政策是有功德在人民的,同時朱元璋也指出元朝後期出台的一些政策是錯誤的,給人民造成了苦難,對此元朝的統治者是要負責任的,但是不要殃及無辜。朱元璋也說了,元朝在建國之時,肆行屠戮,違天虐民,做了壞事,這是不對的。但是明朝不效仿這些不對的事情,不搞報復,對於元朝的遺留下來的皇室成員,朱元璋也實行保全和優待。通過朱元璋制定的入城接管的政策,我們可以發現朱元璋是有政治胸襟的,對於天下的長治久安、中華民族進一步融合和長遠發展是有合理安排的。

朱元璋最早是以南方為根據地發展起來的,南方多水,其人善於行船。朱元璋充分繼承了宋代以來中國形成了航海優勢,大力發展海軍,海軍對於明朝統一中國發揮了重要作用。《明史》記載朱元璋命「湯和提督海運。廖永忠為征南將軍,硃亮祖副之,由海道取廣東……廖永忠師至廣州,元守臣何真降,廣東平。廖永忠下梧州,潯、貴、容、鬱林諸州皆降……海南、海北諸道降……廖永忠下象州,廣西平。」明朝在北方的軍事補給,很大程度依靠海運。至於南方的廣東、廣西、海南島、象州等地的統一主要是依靠海軍打下來的。我在這裡補充一下,明代的「廣西」和今天的「廣西」不是同一概念,那時的廣西比現在大。

《明史》記載「計明初封略,東起朝鮮,西據吐番,南包安南,北距大磧,東西一萬一千七百五十里,南北一萬零九百四里」,明朝疆域遼闊,包括內地兩京十三省、東北、新疆東部、西藏、青海、南海諸島、今緬甸北部、內蒙古大部、越南中北部,西伯利亞東部等地。

在北方,1409年,成祖永樂七年,明朝在東北黑龍江出海口一帶(今俄羅斯境內)設立奴爾干都指揮使司,治所在黑龍江下游東岸特林,有衛、所四百餘,屯駐軍隊,管理當地軍民政務。轄區東至海,東北包有庫頁島,西至斡難河(鄂嫩河),南接圖們江,北抵外興安嶺。明朝在特林兩次修建永寧寺,並立有《永寧寺記》碑和《重修永寧寺記》碑。直到1904年,清光緒三十年,這兩塊碑文才被沙俄政府劫走,據說現在碑文藏於俄羅斯海參崴博物館。明代的碑文寫道:「永樂九年春,特遣內官亦失哈等率官軍一千餘人,巨船二十五艘,復至其國,開設奴兒干都司。」

在東南亞,明永樂年間在舊港(今印度尼西亞蘇門答臘島巨港)設立舊港宣慰司,為大明在南洋的最高行政機構,影響力覆蓋太平洋和印度洋。

《明史》記載,永樂「五年,鄭和自西洋還,遣人招諭之。祖義詐降,潛謀邀劫。有施進卿者,告於和。祖義來襲被擒,獻於朝,伏誅。時進卿適遣婿丘彥誠朝貢,命設舊港宣慰司,以進卿為使,錫誥印及冠帶。自是,屢入貢。然進卿雖受朝命,猶服屬爪哇,其地狹小,非故時三佛齊比也。二十二年,進卿子濟孫告父訃,乞嗣職,許之。洪熙元年遣使入貢,訴舊印為火毀,帝命重給。其後,朝貢漸稀。」

宣慰司是介於省與州之間的一級地方監司機構,掌管軍民事務,宣慰司長官是「宣慰使」,從二品。金朝始設宣慰司,元朝時在全國範圍內普遍設立。元史記載:「宣慰司,掌軍民之務,分道以總郡縣,行省有政令則布於下,郡縣有請則為達於省。」明清時則只在少數民族聚居地區設立宣慰司,且數量比前朝要少。明朝在鄭和下西洋期間在舊港設宣慰司說明明朝當時有效管理了東南亞,明朝舊港宣慰司的轄區,包括今馬來西亞和新加坡全部、印尼大部、泰國和菲律賓一部分。舊港宣慰司,是明朝最南方的領土,控制印太核心要衝地帶,明朝人將其稱之為「西洋總路頭」,戰略地位非常重要。不過後來由於明朝戰略收縮,停辦下西洋,這些區域逐步淪為荷蘭、西班牙、英國等後起的海洋強國的殖民地。

《明史》記載,萬曆中期,和蘭(荷蘭)「侵奪台灣地,築室耕田,久留不去。」「又出據彭湖,築城設守」,「崇禎中,為鄭芝龍所破,不敢窺內地者數年」。

清兵入關之後,鄭成功堅持抗清,1662年他率明軍殘餘力量打敗荷蘭殖民者收復台灣,首次在台灣設立行政機構一府兩縣(東寧府,下轄天興、萬年兩縣)正式管理台灣全島,台灣收歸中國版圖。

總體而言明朝向海而興,創出中華文明第二次上升周期的最高海洋成就,拉開世界大航海時代的序幕,停辦下西洋後,明朝的國力雖然走向衰敗,但直至最後仍然驅逐荷蘭人捍衛了中華國土。

明朝經濟和科技發達,是中國古代,也是當時全世界手工業的最高峰。無論是鋼鐵,造船等重型手工業,還是絲綢紡織,瓷器,制茶、印刷等輕型手工業,明朝在世界都是遙遙領先的,手工業產量占全世界的三分之二以上,實為世界第一手工業大國。明朝造的海船,海船上用的鐵錨,給人的觀感都是「巨無匹敵」。現在中國保存下來的古建築也以明代的居多,比方說八達嶺長城、北京故宮、南京和西安的城牆、湖北武當山的道教宮觀建築群,這些建築給人留下的印象就是高大、美觀、嚴謹而且精緻,展現了極高的科技和美學的水平。而且這些建築都經歷了時間的考驗。比方說,故宮六百年,風雨雷電、水災、地震、蟲蟻霉變,等等的東西都無損於它,也足以證明故宮設計之巧奪天工,質量之精益求精。

明朝早期以官營工商業為主,中後期則以私營工商業占據主位。明朝時中國民間私營經濟力量遠比同期西方強大,當英國商人手工場業主擁有幾萬英鎊已算巨富時,明朝民間商人和資本家動用幾百萬兩的銀子進行貿易和生產已經是很尋常,鄭芝龍海上貿易集團的經濟實力達到每年收入數千萬兩白銀,當時荷蘭的東印度公司亦無法與之相抗衡。

明朝是中國文明史上非常重要的一個朝代。明朝的重要性突出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創出海上絲綢之路的最高峰,同時也將中華文明的第二次上升推向了新高點;二是明朝出現了規模宏大影響深遠的新政治思潮,在中國歷史上首次公開地對以皇帝為權力中心的君主制度進行了全面徹底根本性的懷疑、批判和否定,提出建設「無君」,以「天下(人民)為主」的政治制度的新主張。明朝的政經成就和新思想啟蒙運動揭示了帝制時代的必然結束和共和時代的必然來臨,並且預示著中華文明必然會在共和時代展開更加波瀾壯闊的第三次上升周期。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