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雜談05 美的自覺,人的覺醒

楓木成林 發佈 2022-05-24T00:45:26.329240+00:00

百姓流離失所,國家動亂不堪,這是中國歷史上一個重大的變化時期,兩漢的經學在此時崩潰,繁瑣與荒唐既無理論價值又無學術效應的經術也終於垮台,新興的地主門閥崛起,帶來了他們的觀念體系。

歷經兩漢三國再到西晉,中國共分裂了將近400餘年,這400餘年中百姓流亡,死亡略盡。

百姓流離失所,國家動亂不堪,這是中國歷史上一個重大的變化時期,兩漢的經學在此時崩潰,繁瑣與荒唐既無理論價值又無學術效應的經術也終於垮台,新興的地主門閥崛起,帶來了他們的觀念體系。

也許正如那句話所言,兵家不幸詩家幸,在百姓流苦之時,戰亂讓生命變得如此卑賤,所以讓人們誕生了對人生意義的思考,中華大地上誕生了自覺的對美的追求,對人本身的思考。

康德有一句著名的話:「人是目的,而非手段。」而在公元300年左右的魏晉時期,以竹林七賢為首的藝術家們已經認識到了這一點,他們在出世與入世間掙扎,最後在山林里找到了自己的精神歸宿。他們寬衣大袖、風流倜儻、服藥喝酒、彈琴長嘯,做著在亂世中的各種人生實驗。他們所開創的魏晉風度,成為後世文人都嚮往的生活方式。

古詩十九首中常有詩句來表達生命短促,人生無常的悲傷。「生年不滿百,常懷千歲憂」「人生忽如寄,壽無金石固」「死生亦大矣,豈不痛哉。固知一死生為虛誕,齊彭殤為妄作,後之視今亦如今之視昔,悲夫」那時的文人感慨人生無常,感慨分離,感慨命運,感慨生命短促,人生坎坷,歡樂少有,悲傷長多。

這是無數人對人生的執著,它表面看上去如此頹廢與消極,就有如當今的躺平一樣,深藏的卻恰恰是對人生的留戀與追求。這種對外在權威的懷疑與否定,正是內在人格的覺醒的表現。

人總是要死的,人生中又充滿了那麼多的生離死別哀傷不幸,那麼為什麼不盡情享受,為什麼不抓緊生活,為什麼不尊重自己,尊重生命?

所以曹丕寫下「晝短苦夜長,何不秉燭游」所以古人寫下「不如飲美酒,被服紈與素」這種生的貪婪,對享受的渴望,正是人們對生命極力追求的證明。而沉吟出「烈士暮年,壯心不已」,寫下「慷慨多氣」,長嘆出「群籟雖參差,適我無非新」的他們更是在苦痛中,在人生感慨中抒發著一種向上的,激勵人心的思緒情感,也正是如此,這種人的覺醒才沒有流於頹廢消沉,更加具備美學深度。

也正是此時,他們發現帝王將相,富貴功名終究會腐朽,真正能夠世代流傳的能夠不朽的是精神生產的東西。這使得他們開始追求文章之美,使得文學的價值大不同於秦漢,他們的文學中開始表達自己的個人思想、情感、精神、品格,他們開始「為藝術而藝術」。

所以從魏晉開始,文辭更加華美,文思過程,文思評議,文理探求都大不同於前朝,五言律詩從此時誕生,造詞鍊句在此時被重視,音律協調對句工整結語深遠都代表著他們開始有意識的作詩,華麗好看的詩。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