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雜談04 秦漢的喪葬藝術與理性精神 (日更第四日)

楓木成林 發佈 2022-05-24T01:14:13.968189+00:00

走過春秋,歷經戰國,在諸子百家的影響下,中國文化逐漸形成了自身的文化基本盤。兵馬俑千人千面,兵種豐富,甚至於姿勢都各不相同,他們面容從容而威嚴,自信滿滿的他們即將奔赴下一個戰場,他們不僅是始皇帝的兵馬。

走過春秋,歷經戰國,在諸子百家的影響下,中國文化逐漸形成了自身的文化基本盤。既是儒家的積極入世,又是道家的超然世外;既是儒家的服務社會,又是道家的個性追求。這種思想的碰撞使得古人早早地抓住了藝術創作的基本特徵:形象大於思想;想像重於概念;大巧若拙,言不盡意。

所以這個階段的藝術,重寫實,但更重意象;重當下之用,也更重流芳千古。

而最能代表秦漢時期藝術精神的便是兵馬俑。

兵馬俑千人千面,兵種豐富,甚至於姿勢都各不相同,他們面容從容而威嚴,自信滿滿的他們即將奔赴下一個戰場,他們不僅是始皇帝的兵馬。更是秦始皇想要在另一個世界征戰創造不朽王朝精神的代表。

而到了漢朝,魯迅先生這樣評價「唯漢人石刻,氣魄深沉雄大。」

霍去病的墓前是「馬踏匈奴」的石雕,樸素古拙,寥寥幾鑿體現了軍馬之從容匈奴之慌張。

西漢墓里的《荊軻刺秦王》,匠人用浮雕法將人物從石頭上凸顯出來,再對其進行更細緻的雕琢,用凸面線刻方式表現出立體感與氣勢。

馬王堆出土的T形帛畫更是成為湖南省博物館的鎮館之寶,那種對死後世界栩栩如生的描繪,對天上世界的創作,向我們體現了古人對死亡後的幻想。

巨人站在大魚之上,將整個人間托起。

葬禮上長龍穿梭,象徵著生命的春神句芒為墓主人祈福。

哀樂,禮器,絲綢無不顯示著墓主人的風光,烏龜帶來靈藥靈芝,亡者在此時準備飛升。

天門大開,逝者的魂靈飛升,人首蛇身的燭龍神身旁有著仙鶴與飛燕,金烏與嫦娥一右一左等待著老人的到來。

似乎那時候的人們希望在死後仍能享受生前的一切,甚至過得更好,人類貢獻了無數的想像給予這個死後的世界,這種事死如事生的藝術於是成了藝術史上一個特別的主題。

但這並不代表這種「事死如事生」是盲目的,是非理性的,早在春秋之時,孔子便已經把喪葬藝術歸為人理性的一種。《論語》中寫「 宰我問:「三年之喪,期已久矣。君子三年不為禮,禮必壞;三年不為樂,樂必崩。舊谷既沒,新谷既升,鑽燧改火,期可已矣。」子曰:「食夫稻,衣夫錦,於女安乎?」曰:「安。」「女安則為之。夫君子之居喪,食旨不甘,聞樂不樂,居處不安,故不為也。今女安,則為之!」」孔子巧妙地將傳統禮制與人的心理結合起來,他將外在強制性的規範變成了人們的主動行為內在追求,當然也可說孔子雞賊,用道德綁架宰我。

歸根結底,喪葬藝術並非僅是對死後世界的盲目追求,更多的是基於現世之人的精神寄託,守孝三年也好,喪葬之禮也罷,本質上是對故去之人的追憶與想念,對當下之人的撫慰。

因為死亡不是生命的終點,遺忘才是。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