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宮再發現 | 社會科學報

社會科學報 發佈 2022-05-26T11:39:57.536623+00:00

世界讀書日,著名出版人、原故宮博物院常務副院長王亞民與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副院長、文化遺產學系主任張劍葳做客由抖音聯合世紀文景出版社發起的「閱讀現場 美好發生」系列直播活動,進行了一場主題為「石頭、泥土、樹木、人——故宮再發現」的對談,在解讀故宮草木磚瓦、人物風流的同時,也帶領觀眾體悟中國傳統的人文內涵。


世界讀書日,著名出版人、原故宮博物院常務副院長王亞民與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副院長、文化遺產學系主任張劍葳做客由抖音聯合世紀文景出版社發起的「閱讀現場 美好發生」系列直播活動,進行了一場主題為「石頭、泥土、樹木、人——故宮再發現」的對談,在解讀故宮草木磚瓦、人物風流的同時,也帶領觀眾體悟中國傳統的人文內涵。


原文 :《故宮再發現》

圖片 | 網絡


人民的事業


王亞民:在新時代、新社會,讓更多的人認識、了解故宮文化,包括故宮的文物、宏偉的建築,是故宮人對社會的一種責任和義務,故宮人總有這麼一個情結。

張劍葳:讀了您的著作,了解到您對故宮有很長時段的感情,這或是老故宮人的一種表達,有點像故宮的老院長單士元先生,他寫過一本書《我在故宮70年》。

王亞民:紫禁城裡的每一個角落我都應該是走過的。於我而言,紫禁城是一本永遠讀不完的大書。即使像單士元先生在故宮70年,整個一生都貢獻給故宮,他也仍然覺得其中有很多東西不了解,沒有都「讀」過。我長期致力於教育出版,它由過去那種說教式向沉浸式、體驗式轉變。所謂沉浸式、體驗式,是要通過本身環境的營造,包括文物,來打動人心。沉浸體驗式應該是展覽的一個最基本的原則。我管故宮展覽的時候,要求展覽一定要感染人、打動人,這是展覽的人民性問題。搞書畫展覽,讓專業人士看了喜歡不叫本事,必須讓社會大眾來了也能喜歡,要讓不同的人、不同的遊客在這個展覽裡邊都能吸收一些新東西。比如過去掛畫一般是掛到中堂,畫下邊要有條、桌椅板凳搭配,當時趙孟頫書畫展覽的時候,我們搞了一些場景的設計,做了一些沉浸式空間。我記得有個老大媽看不懂畫,她就是專門來看這個陳列、這個空間的,說回家以後也這樣去擺。我在做策展期間,還出版了《米芾書法全集》《趙孟頫書畫全集》《董其昌書畫全集》,以及《故宮博物院藏品大系》、明清故宮學術論文系列等。

張劍葳:我們考古學科可能也要好好想一想,學術書、論文、報告都是必要的學術產出,但我們應該還要鼓勵學者,尤其是成熟的學者,多生產一些人文產品。不是所有的學術書都能夠被稱為人文產品的,它得是真的能讓儘量多的即使沒有專業背景的人享受到。考古學家蘇炳奇先生說考古是人民的事業。你寫的東西人民都不看,怎麼能叫人民的事業呢?從這個意義上講,著名學者趙廣超老師的《不只中國木建築》以中國傳統文化、中國傳統藝術、中國的文物為基因,用一些西方的設計和解讀方法重新詮釋。既在學術界有影響,又讓更大範圍內的受眾被感染,讓更多人去喜歡古建築、喜歡故宮、喜歡研究明清史、研究文化,這就是一個好的人文產品。



故宮的建築


王亞民:偌大的故宮本質上來說由三種元素組成,即泥土、樹木、石頭。泥土燒成了磚和瓦,組成了故宮的整個地面。故宮建築裡邊的基座,包括一些漢白玉石欄是由石頭組成。而建築裡頭的梁、柱子則是由木頭組成,這些建築元素都取之於大自然的金木水火土等基本元素。

張劍葳:我是研究古建築的,石頭、樹木、泥土這些最自然、最基本的元素,在中國智慧之下搭建成中國土木建築的最高峰——紫禁城。一塊地,從下面的大石塊、基岩,到泥土、沙粒,地上有草,然後長出了樹木,再上面還有天,旁邊站個人。這樣簡單的描述就體現了中國古建築那種有機的來源和有機的理念。中國的建築是種出來的,有一個「營建」的概念在裡面。所謂「營建」,就是說在一個建造的過程之外還有一個計劃,這個計劃是提前15年、20年就開始做了的。以前農村人家會在孩子出生的時候種下一棵樹、一批樹,等孩子長大要成家了,樹也成材了,就可以用來作為蓋新房子所用的材料。有的適合做棟樑,有的適合做椽子。農業社會中很多房子正是提前開始計劃,然後再蓋出來的。

王亞民:故宮的院落很多,我最喜歡太和門廣場,非常寬闊,給人一種震撼力。記得2014年法國總統奧朗德通過長長的門道進入午門,那個門道相對窄一點,也比較暗一點。一進午門到了太和門廣場,他就非常激動,表示沒想到中國的建築那麼宏偉。

張劍葳:我也比較喜歡太和門廣場。其實在明朝的時候,太和門更重要一些,是閉門聽政的地方。它的尺度和設計非常講究,從午門長長的門道進來後一下就橫向展開,但又不是那麼簡單,太和門和午門之間有金水河,呈一個反弓的形狀。雖然是橫向的矩形廣場,但它的形式一下子就被這水給軟化了,這與中國的風水理念相關。過了橋之後到了門前邊,也是我非常喜歡的一個區域。我曾經對太和門前邊的兩座石雕非常好奇,那兩個銅獅子下邊分別有一個石雕,一個是石櫃,一個是石亭。它們和其他處石雕不太一樣,故宮裡其他石雕都有欄杆圍著,就這兩個沒有。

王亞民:因為那個地方做護欄可能不太方便。我管安全的時候,覺得不可做護欄就不要強去做。

張劍葳:我覺得那兒沒裝護欄非常好。大家不太會去破壞它,當然很多人也沒有注意到它們。但是我產生了興趣,想知道這兩個石雕的用途。回去查古書和資料的時候發現沒什麼人說過,單士元先生說清代的筆記里有提及。我仔細查閱後覺得也並沒有說清楚。這個問題其實嘉慶皇帝也問過,嘉慶皇帝有一天從天壇回來經過太和門廣場,看到這兩個東西,就問兩邊這倆幹什麼用的,旁邊人也說不出來。這僅是一個例子,故宮裡永遠有這樣的謎題等著我們去解。就算是皇帝也不一定都明白。


我們講古建築構造的時候,也會講螭吻怎麼裝,為什麼要用這些小獸。這還是和古人的營造智慧聯繫在一起的,不純為了裝飾,它有自己構造的作用,是為了把鐵釘蓋住。因為琉璃瓦要和木基層連在一起,除了靠中間的灰泥,還要用到馬釘,馬釘是鐵的、四方的,很長。要想學習中國古建築,肯定要來故宮看。現在年輕人其實挺愛來故宮的,除了看展覽,還喜歡來拍照。一下雪大家都來了。



貓、海棠與宮殿上的夕陽


王亞民:經常有人問我故宮為什麼有那麼多貓。我在當副院長的時候,記得當時統計有360多隻貓。工會給一些貓做了絕育手術,現在大概還有300多隻,每隻貓或者每個貓的團體都有一定的活動範圍。故宮人特別喜歡兩種動物,貓和烏鴉。滿人把烏鴉當作一種神鳥。紫禁城是大型皇家建築群,木結構建築群最怕的就是老鼠,我在故宮16年沒見過一隻老鼠,就歸功於貓。單院長曾說,我們八點上班,下午四五點下班了,300多隻貓接著上班。宮殿養貓的記錄從漢代就有了,明代尤其厲害,還給貓分封一些官職。我們出版了「故宮宮喵家族」系列繪本,還有貓的文創產品、貓的郵票等。我印象里基本上每個宮殿每個院落都有貓,東華門邊這個院落里有兩隻貓,大家給它們起名字叫索額圖、阿濟格,其他還有鰲拜等,很有意思。


每次下班後我都會四處看一看。當夕陽灑在紫禁城宮殿上時,那種壯美讓人感動,這裡確實體現了中國古代建築最高典範之美。印象比較深刻的還有太和殿漢白玉的龍頭吐水,我要求有關部門每年都要把所有龍頭裡邊的灰土進行清理,否則會堵塞。有一次下著瓢潑大雨,我撐著雨傘去看,雖然衣服都淋透了,但是非常激動,被太和殿龍吐水的壯觀震撼了。


現在大家都來看故宮的海棠。以前有40株將近百年的海棠,後來我們在文華殿前後又移植了600株,所以現在就成為一個海棠的花海。一到春天,風吹過花瓣飄落下來。很多遊客擺好照相機等著拍攝那個瞬間。



張劍葳:如果要我推薦在故宮行走和體驗的路線,中軸線肯定先要看看,反覆看也值得。延禧宮也值得看,所以從中軸線出來之後,可以先往東拐,到延禧宮這一溜裡邊,把東六宮相關的一些都轉一轉。靈沼軒比較特殊,它是宣統年間建的,辛亥革命時就停止了,沒有建完,它是中西合璧並且更偏西洋的一種形式,可以到那裡去讀一讀它的故事。東六宮看完之後再拐到御花園。御花園雖然不大,但可以說每一處亭子、每一個設置都有它的道理。如果還有時間,可以再拐往西邊,如果時間不足,可能也就到了欽安殿、神武門了,時間充裕最好上去看一看,和在下面看感覺很不一樣。


文章為社會科學報「思想工坊」融媒體原創出品,原載於社會科學報第1803期第8版,未經允許禁止轉載,文中內容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本報立場。



拓展閱讀

視域 | 小切口大反響:博物館如何講好城市故事?

萬象 | 活態博物館:「浸」入歷史,盤活文化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