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種子鑰匙」,打開農業發展多樣化圖景

九派農林資訊 發佈 2022-05-29T05:31:25.337043+00:00

種子是高質量推進農業發展的基礎,是保障糧食安全的關鍵,近年來,涉縣「農民種子銀行」已收集、保存當地傳統農作物77類、171個品種種質資源,很好地保護了農業生物多樣性。

位於太行山深處的河北省邯鄲市涉縣王金莊村是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產涉縣旱作石堰梯田系統核心區,「農民種子銀行」就位於核心區。(河北新聞網)

種子是高質量推進農業發展的基礎,是保障糧食安全的關鍵,近年來,涉縣「農民種子銀行」已收集、保存當地傳統農作物77類、171個品種種質資源,很好地保護了農業生物多樣性。2021年,涉縣旱作梯田系統入選「生物多樣性100+全球典型案例」。

隨著農業基礎不斷鞏固提升,農業發展日趨走向科技化、智能化、國際化,「端穩中國飯碗,守好中國糧倉」的重任自然落到了「萬始之源」種子的頭上。所以,保護種子、提高種子價值、培育開發種子,勢在必行。「農民種子銀行」不僅向農民提供種子,而且提供技術指導,極大地調動了農民種糧的積極性。農民領取種子收穫後,還要返還種子,既保護了種子,也保護了耕地,王金莊村過去撂荒的2000多畝梯田現在也都已復耕。

農民想要富,農業必須富。我國是農業發展大國,農業發展遠景廣闊,如何讓農業市場在市場經濟發展中成為「黑馬」,做到種源自主可控,種業科技自立自強、種業豐富多樣,需要從練好「基本功」著手,持續發展精良品種,不斷提高作物市場價值,要引入現代機械、無土栽培、嫁接培育等現代高端技術手段落實耕種作業,更要弘揚好袁隆平等老一輩科技工作者的精神,沉下身子、穩下心氣大抓農業發展,大搞種子改革,大提農民技術,以徹底改變「面朝黃土背朝天」的傳統農業模式。

推動農業高質量發展,關鍵在人,關鍵在種。要培養農村高端技術人才,挖掘農村帶富領富能手,因地制宜開展種子應用、種植業、林果業等技能培訓,提高農業從業者的綜合素質。另外,還需注重選派重點大學、農業科研人員、駐村工作隊下沉基層一線,加強農業科技攻關和推廣應用,提高產量、增強抗性、改善品質、提高生產效率,築牢「三農」基礎,形成發展合力。

河北省邯鄲市涉縣「農民種子銀行」極大發揮了種子優勢,增產又帶富。同時,也不難看到,要解決好「三農」問題,守住18億畝耕地紅線,把14億多中國人的飯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就必須堅決振興種業經濟、振興農業發展,攥緊「好種子」,端穩「飯碗子」,裝滿「米袋子」,充實「菜籃子」。

筆者認為,在學習發揚如「農民種子銀行」等經驗做法的前提下,更要摒棄單一進出的銷售模式,加大對農業扶持政策,創新發展路子,採用「農業+N」模式,構建「農業+旅遊」「農業+康養」「農業+度假」「農業+民俗」的產業鏈,通過自營模式和企業開發模式,通過政府引導經營,統一品牌、統一標準、統一推介、統一管理,讓「產業鏈」成為農業發展新的經濟增長點,高標準實現農業現代化。同時,實施獎勵機制,宣傳推介一批農村致富領富典型,推廣典型事跡,營造爭做「農先鋒」的良好氛圍,真正做到「十年磨一劍」,久久為功。(孫亞楠)

【來源:河北新聞網】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