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三明市徐姓淵源

李強87466 發佈 2022-05-29T05:57:17.948419+00:00

伯益,姓嬴,名益,為古代嬴姓各族的祖先,禹之大臣。據《元和姓纂》和《通志·氏族略》載,伯益協助大禹治水有功,虞舜封他的兒子若木為徐伯,統領淮夷。

三明徐姓第一節源流一.淵源徐姓源出有四:(一)徐氏出自嬴姓,為伯益的後裔。伯益,姓嬴,名益,為古代嬴姓各族的祖先,禹之大臣。他善於牧和獰獵。據《元和姓纂》和《通志·氏族略》載,伯益協助大禹治水有功,虞舜封他的兒子若木為徐伯,統領淮夷。當時,夷族分為畎夷、於夷、蘭、夷、自夷、赤夷、玄夷、風夷、黃夷、方夷九夷;一部分南移到海濱,稱東夷,一部分移到淮河一帶,稱淮夷。若木即為統領淮河一帶夷族小部落的首領。商朝後期,九夷內侵,把武乙趕到邢地(今河北邢台),並在今山東泰山和河南洛水一帶建起許多小方國。徐夷分別在今山東中部曲阜一帶建立奄國,在山東南部鄒山一帶建立徐國。周成王誦即位第二年,商紂王兒子武庚與徐、奄兩國一起兵反周。周成王誦命伯禽領兵討伐。徐國和奄國戰敗後,奄國君主被放逐到蒲姑(今睢寧縣北),徐人被趕到海濱(今淮陰漣水一帶)。周成王誦為了監視徐人的活動,特封伯禽在奄國故址曲阜建立魯國,並把徐國鄒山一帶土地分給魯國管轄。周穆王時,徐人又逐漸強大起來。據《東夷傳》載:「武乙衰微,東夷侵盛,遂分遷淮岱,漸居中土。」徐國當時相當強盛,據《東夷傳》載:「徐氏退保淮水之後,猶為東方大國。」徐偃王時,徐國一部份國民遷徙至舒城、廬江一帶,建有舒國,以國為姓,舒姓,偃氏,都舒城,故有徐舒相通的說法。「後徐夷僭號,乃率九夷以伐宗周,西至河上。穆王畏其方熾,乃分管東方諸侯,徐偃王主之,偃王處潢池東,地方五百里,行仁義,陸地而朝者三十六國。」周穆王六年(公元前996年),周穆王封徐族首領徐子誕為「伯」(當時諸侯國的爵位分為公、侯、伯、子、男五級),讓他重建徐國,號稱偃王。徐子誕不滿所封,僭越稱「王」,同時逾制建築徐國都城。據《帝國紀略》、《泗州志》載:「(徐偃王)周穆王時為東方諸侯,長行仁義,欲霸上國。獲朱弓彤矢(在一次開挖連接。陳、蔡間的河渠水利工程時,挖出一副赤弓朱箭,眾人以為祥瑞,獻給徐偃王),以為天瑞,乃僭稱王」。周穆王喜愛巡遊四方,至使國政無人管理,朝野上下皆有怨言。周穆王十三年(公元前988年),徐偃王乘機率東夷各諸侯國聯軍向周進攻,當東夷聯軍進至周王朝東都洛邑附近時,周穆王正在巡狩西戎的征途上,驚聞徐戎率東夷聯軍侵洛,火速回兵。據《史記》載:「造父以善御幸於周穆王……西巡狩,樂而忘歸。徐偃王作亂,造父為穆王長驅歸周,一日千里以救亂。」周穆王令楚國乘徐國兵將遠徙洛邑,國內無備,大舉伐徐。《淮南子·人間訓》十分詳細地記載了穆王與楚王的一段對話:「王孫厲謂楚莊王曰:『王不伐徐,必反朝徐。'王曰:『偃王有道之君也,好行仁義。不可伐。'王孫曰:『臣聞之:大之與小,強之與弱也,猶石之投卵,虎之啖豚,又何疑焉?且夫為文而不能達其德,為武而不能任其力,亂莫大焉。'楚王曰:『善。'乃舉兵而伐徐,遂滅之。據《徐偃王志》描述說,徐偃王不願與穆王為武,落得一個「作亂」之罪名,主動退讓,北走彭城(今徐州市)北武原(今邳州市戴莊鎮)東山下。但仔細一推敲,這說法有點站不住腳,既然徐偃王敢公開率東夷各諸侯國聯軍向周進攻,又何懼落個「作亂」的罪名呢?所以,這「北走」的原因應該是敗退的可能性比較大。據說,徐偃王「北走」時,「百姓跟隨者萬有餘家,聚族而居」。由於,楚軍緊隨的進逼,徐偃王又從武原折轉東南渡江,到達浙江。最後,徐偃王卒於浙江嘉興。鑑於,徐偃王對東夷各族的影響,周穆王降封徐偃王的兒子徐宗為平爵,繼承徐國王位,「續掌其地」。徐國的國土也從下邳南移至淮水。西周周宣王靜五年(公元前823年),徐國又與周王室發生矛盾。周宣王命程伯休父率師攻打淮浦(今安徽泗洪、漣水縣一帶)。徐國不敵,只好委屈與周王求和。至春秋中期之後,徐國國勢已趨於衰落,魯、齊、宋、楚多次侵犯徐國。徐國失去了下邳及泗水中游廣大土地,偏安於淮浦(今安徽泗洪及淮陰漣水縣一帶)。春秋周敬王八年(公元前512年),吳王夫差北渡淮河伐徐。徐宗的第十一世孫徐王章羽(也有的作禹)帶著王室族人逃亡楚國,被安置在夷城(今安徽汝陽)居住。至此,徐國失去國號。周敬王四十三年,楚惠王封徐王為徐君,遷住徐城(今泗洪徐城縣劭里大徐城故址)。所以,《通志·氏族略》載:「自若木至偃王三十二世,為周所滅,復封其子宗為徐,子宗十一世章羽,昭三十年,為吳所滅,子孫以國為氏。」(二)徐氏出自子姓,商人的後裔。徐氏是商族東夷的一支,子姓,以玄鳥為圖騰。玄鳥,就是黑色的燕子。《詩經·商頌·玄鳥》有「天命玄鳥,降而生商,宅殷土產產」的記載。周滅商後,周武王封周公旦於魯(今山東曲阜)。因周公旦要留京輔政,於是派周公旦的長子伯禽代其就國。周成王則下令將奄國和「殷民六族」賜給伯禽,並送他許多典冊文物、寶器儀仗。「殷民六族」,即為條氏、徐氏、蕭氏、索氏、長勺氏、尾勺氏六族。(三)其他姓改姓徐。據《百家姓溯源》載,五代時,李升改姓徐,名知誥,其後代亦以徐為姓。清代時,世居撫順、瀋陽等地的一批滿洲人改姓徐。滿洲八旗中,姓舒祿氏、徐吉氏、舒穆祿氏等後代均有改徐姓的。清代時,世居噶山的高麗人改姓徐;雲南麗江府石鼓土把總為徐氏,系納西族;廣西思恩府(今廣西武鳴西北)75千米土司姓徐。(四)少數民族中有徐姓。景頗族勒托氏,漢姓為徐。土族徐卜氏,漢姓為徐。侗、哈尼、彝、回、土家、錫伯、達斡爾、蒙古、東鄉等民族中均有徐姓。漢族徐姓大多以「徐氏出自嬴姓,為伯益的後裔」為正宗。其先祖最早生息繁衍地以若木被封徐國的地方,即今天以安徽省泗縣為中心的安徽省東北部、山東省西南部、江蘇省西北部一帶。春秋時,山東是徐姓族人主要的生息地。《春秋左傳》所載的徐姓名人中就有邾臣徐鈕和齊妃徐贏,邾國和齊國都在今山東地區。徐姓族人以「東海」為郡望地,表明其姓氏的淵源。「東海」是秦時置郡的;其境域相當於今天的山東費縣、臨沂、江蘇贛榆以南,山東棗莊、江蘇灌南以北的地區,治所在山東郯城縣的西南。故有「天下徐氏出邳州」之說。徐國亡國後,一部分族人留居原地,當了吳國的臣民,如徐承還當上了吳國大夫。據《左傳·哀公十年》載:公元前485年,吳國大夫徐承率吳國海軍從海上進攻齊國,這是中國戰爭史上最早有關海戰的記載。隨徐章羽到楚國的徐氏族人則定居於安徽各地,以及擴衍至江西西部的餘干、高安、臨江一帶,即今天的信江流域。還有一部分族人西遷和北遷再次進入今山東、河南、山西一帶,戰國時期魯仲連的老師徐劫、孟子的弟子徐辟、東海貧婦徐吾、著名的美男子徐公,都是齊國人,而當時的齊國疆域擴展到山東東部,西到黃河,東到大海,南到泰山,北到無棣水。據南朝齊王險的《姓譜》載,徐姓東海、高平、東莞、琅玡、濮陽五個較早的郡望中,除濮陽在河南之外,其餘4個都在山東。章羽的十三世孫徐詵,曾為秦莊襄王的宰相(見《新唐書·宰相世系表》)。徐詵的次子徐矩(字弘深)為山東高平一世祖。還有一部分徐氏族人渡江南下,進入蘇南、浙江、江西、湖北境內。其中一支族人進入東南部地區,繁衍為今天的少數民族畲族。據《路史》載,畲族中的鐘姓,原為複姓鍾離氏,即是徐姓的支族。秦始皇時,山東人徐市(福)率三千童男童女出海尋求長生不老藥,後徙居日本。據《史記》載:秦始皇羸政二十八年(公元前219年),山東人徐市(福)為秦始皇尋求長生不老之藥,帶三千童男童女和大批糧食、衣履、藥品和耕具入海求仙。許多徐姓家譜認為徐福是徐偃王的第二十九世孫,本名議,字君房。也有的《徐姓家譜》認為他是徐無鬼的徒弟。但徐巿率眾出海數年,並未找到神山。秦始皇羸政三十七年,秦始皇東巡至琅岈,找到徐市。徐巿推託說出海後碰到巨大的鮫魚阻礙,無法遠航。秦始皇派遣射手射殺了巨大的鮫魚後,徐市再度率眾出海,最後到了「平原廣澤」(可能是日本九州),便在此地定居。因此,徐福被視作日本的開基始祖。兩漢期間,徐姓族人繼續向南遷徙。據《東海堂徐氏族譜》載:東漢桓帝時(147-167年),徐稚遷居江西南昌府(今江西豐城白土鄉隱溪村)。徐稚(97-168年),字孺子,東漢隱士。他家境貧窮,自幼勤耕,兼事磨鏡,求知好學,熟讀《嚴氏春秋》、《京氏易經》、《歐陽尚書》等經典著作,精通天文,歷算,但淡泊名利。「公府徵辟,皆不就。時稱『南州高士』」,向他求學者數以千計。陳蕃任豫章太守時,禮待賢士,特在衙門為他設一榻,其他人不能坐,稱之「懸榻」。王勃《滕王閣序》中所說的:「人傑地靈,徐孺下陳蕃之榻」,即用此典故。徐稚逝世後,葬於南昌市進賢門外東潭巷鐵樹坡舊城壕溝邊。徐稚為「東海堂」徐姓的始祖,其後裔遷居今浙江紹興、信安,江西的南昌,江蘇的蘇州、吳縣一帶。其中,徐稚兒子徐洎後來遷居浙江衢州龍游縣;東海徐氏第三世祖徐永遷居浙江紹興,徐盛遷居江西南昌,徐奇遷居蘇州新陽縣,徐洪遷居浙江信安,徐樊遷居吳郡(今江蘇蘇州市)。徐氏族人在江浙一帶得到期迅速發展,郡望地有「東海」、「長城」、「於潛」等。但是更多的徐氏族人則是進入兩漢時政治中心的關中。如西漢虢(今陝西寶雞)人徐敖為大儒。據《尚書正義》載:「三家之學傳孔業者,《漢書·儒林傳》雲,安國傳都尉朝子俊,俊傳膠東庸生,生傳清河胡常,常傳徐傲,敖傳王璜及塗惲,惲傳河南桑欽。至後漢初衛、賈、馬亦傳孔學,故《書贊》云:自世祖興後漢,衛、賈、馬二三君子之業是也,所得傳者三十三篇古經,亦無其五十八篇,及傳說絕無傳者』。」東漢著名的思想家、文學家、教育家徐幹(171-218年),字偉長,東漢末北海郡(今山東壽光境內)人。他14歲開始讀五經,20歲之前已能背誦五經,而且博覽傳記,言則成章,操筆成文,與孔融、陳琳、王粲、阮瑀、應瑒、劉楨並稱「建安七子」,曾任過司空軍謀祭酒掾、五官中郎將文學等官府下級屬吏。後無意仕進,辭職歸鄉,專心致力於學術研究和教授門徒。其著作頗豐,但除《中論》外,其餘大都散失,後人將他零散的文章收集編輯為《徐偉長集》。徐姓在關中逐漸繁衍為關中大姓,新豐成為徐姓十大郡望地之一。東漢時,徐姓族人還有播遷於今天津、甘肅、廣西、福建一帶。西晉「永嘉之亂」後,加速了徐氏南徙的步伐。據專家們研究,這次中原漢民遷徙形成三大支流:一部中原漢民分居於今的陝西、甘肅、山西一帶,被稱為「秦雍流人」。他們輾轉遷徙,沿漢水流域順流而下,渡過長江到達洞庭湖地區,最遠的沿湘水逆流而上,到達桂林,沿西江移入廣東的中部或西部。另一部分居於今河南、河北的人民,被稱為「司豫流人」。他們沿汝水而下長江,渡過長江後,遷於江西的鄱陽湖地區,或沿長江順流而下,到達安徽、江蘇的中部,或沿贛江逆流而上,到達廣東、江西、福建三省交界地帶。還有一部分居於今山東、江蘇、安徽的人民,被稱為「青徐流人」。他們也輾轉遷徙,沿淮水而下,越過長江後分布於太湖地區,更遠的則到達浙江、福建沿海一帶。徐姓族人南下以「青徐流人」為最多,如三國魏東莞(今山東諸城縣)的徐奕、廣寧海西(今河北涿郡)的徐宣都曾避難江東。「永嘉之亂」時,東莞姑幕(今山東諸城縣)的徐澄之與同鄉人臧琨率本家子弟和鄉里族眾一千多家南渡長江,定居於京口(今江蘇鎮江市),成為當地望族;彭城(今江蘇徐州)的徐慶、徐文盛父子也率領宗族一千多人渡江南下,入梁朝為官;東莞的徐謇南遷後定居丹陽(今江蘇南京)。這些南下的徐氏在落籍的當地都發展為當地望族。唐代,中原徐姓族人有過4次大舉南徙:第一次是唐總章二年(669年)河南固始的陳政率64姓軍士入閩征剿「蠻獠嘯亂」,其中不少是中原徐姓軍士,後落籍福建。第二次是天寶十四年(755年)的「安史之亂」,不少中原徐姓族人為避戰亂被迫遷居南方。第三次是乾符五年(878年)黃巢入閩時不少徐姓族人隨起義軍到南方後,有一部分徐姓軍士便在當地落籍。第四次是光啟元年(881年)王潮、王審之入閩時,有大批徐姓軍士相隨入閩。但是,入閩的徐氏,後來繁衍為名門望族的,都不出於這4次大規模的南徙,而是出自浙江龍游徐泊一門後裔的南徙。徐泊的第四子徐洪的曾孫徐晦(760-838年),字大章,唐貞元十六年(年)狀元,建中二年(781年)入閩任都團練,舉家落籍福建泉郡(今泉州)徐公店。徐晦為原籍浙江信安的衢州剌史徐洪的裔孫。徐洪有3個兒子:長子徐柔,次子徐矜,季子徐務。徐晦為徐矜的兒子。所以,泉州徐氏後裔尊徐矜為入閩始祖。徐晦長子徐潘承父命,遂舉家遷居泉郡徐倉長房聚眾成村(今徐公店);次子徐湖經延壽遷居連江徐倉;三子徐江留居泉郡徐倉,後析居安海狀元巷徐公店、晉邑卅三都龍首山常泰里妙峰堂徐宅、泉郡華洲徐公店。徐晦一門共出了22名進士。「安史之亂」時,徐洪的季子徐務也浙江龍游縣入閩卜居莆田縣崇仁里徐州村(今名滁陽村)。徐務,人稱「崇仁居士」,據《莆田徐氏宗譜·序》載:徐寅「務公(洪公子,洎公孫)子三:長珍公,寅大父;次玖公;季珖公。徙建安與松畎,大父居岩麓溪南(今延壽村)是也。」徐務的曾孫徐寅(858-929年),字昭夢,乾寧元年(894年)進士,授秘書省正字(九品)。徐寅是晚唐重要詩人,尤其是他的賦名重一時。據說,他的《人生幾何賦》,時人競相傳閱抄寫,「長安紙價為高三日」。他寫的《暫蛇劍賦》、《御水溝賦》,傳到朝鮮、日本等國,被用泥金書寫,列為屏障。《四庫全書總目提要》評論他的賦「句雕字琢,不出當時程式之格,而刻意鍛鍊,時多秀句。」《全唐詩》收錄他的詩222首。他的賦詩被雅稱為「錦繡堆」。後來,他投閩王審知,「禮待簡略,遂拂衣去。」梁開平元年(907年),朱全忠朱全忠廢掉唐哀帝,自立為帝後,開科取士。徐寅再次應試,中狀元。朱全忠原十分賞識徐寅的才華,但是徐寅為人耿直的性格,不阿諛奉承,不趨炎附勢,不願投朱全忠所好,引起剛愎自用的朱全忠不滿,當即被取消狀元。徐寅只好歸隱延壽溪。徐寅著有《探龍集》五卷、《釣磯集》八卷,並傳於世。徐務一門花繁葉茂,傳至第五世開為柱史,中秘、長史、寺丞、簿尹六個派,至16-20世,繁衍為泉郡、漳郡、武榮、玉嶼、莊余、長樂、龍江、鳳嶺、儒山22個房,其後裔遍布閩台浙粵以及東南亞諸國。宋靖康二年(1127年)宋室南遷後,江北大批移民也隨之南遷。原居江南的徐氏族人也進一步擴衍江南各地。據《東海堂徐氏族譜》載,宋末,江西南昌徐樨的後裔徐一郎,由江西石域遷居福建上杭;徐二郎遷居福建連城。至元代時,這個徐氏家族開始向廣東遷徙,如徐福祿、徐壽春遷居豐順,徐應福、徐應祿移居海豐,徐友旺等徙居梅縣,徐勝堡遷徙陸豐,徐景山遷居博羅,其子徐雲崖又遷至鎮平(蕉嶺)開基,形成雲崖派。同一時期,另一支徐姓族人也從江西寧都遷至廣東五華縣(見《崇正同人系譜》)。元初,又有一支徐氏從江西吉水出發,隨南宋皇帝由福建入廣東,遷居和平縣(見《和平徐族譜》)。南宋末至明代,福建莆田徐氏多次遷徙廣東。如南宋末年,福建莆田徐氏族人遷徙廣東,定居潮陽縣豐恩鄉河腰村,至元延祐元年(1314年)其後裔分衍西平(今關埠鎮)。明宣德年間(1426-1435年),徐博士(進士出身,曾任浙江紹興訓導)由福建莆田遷徙入潮,定居潮州府海陽縣東隴鄉(今澄海東里鎮),為澄海東隴博士派始祖。成化四年(1468年),福建漳浦的徐長溪從漳浦遷徙至廣東,定居潮陽縣貴山都仙陂;傳至第五世孫徐可庭為避禍於明天啟二年(1622年)移居貴山都深嶺村(今銅孟鎮)。嘉靖元年(1522年),徐松庵(曾代理過安徽桐城縣正堂)由福建莆田遷入澄海縣東隴鄉,為東隴徐氏開基祖之一。清初,徐姓族人開始遷徙台灣。清順治十八年(1661年)鄭成功收復台灣時,明朝萬曆年間的首輔徐階的曾孫徐孚遠隨軍入台。徐孚遠,字間公,號復齋,松江華亭人,明崇禎十五年(1642)舉人,與同鄉夏允彝、陳子龍組織幾社,以道義文章聞名於時。清軍入關後,他加入鄭成功的抗清隊伍。也有不同的說法,說徐孚遠並沒有去台灣,而是在清軍攻破恩平城時,他逃入廣東提督吳六奇的府中。康熙四年(1665),福建詔安人徐遠入墾嘉義縣的朴子。康熙十三年,福建漁民徐阿華出海捕魚時,遭遇風暴,漂流到高雄的旗後—,後回鄉又邀同鄉6人遷居該地,並建成媽祖宮。之後,陸續有大批廣東、福建徐姓族人遷徙台灣,如清雍正年間(1723-1735年)有廣東人徐立鵬、徐里壽、徐錦宗、徐里樹等分別入墾新竹縣的紅毛港、員山頂、茄冬坑等地,乾隆年間(1736-1795年)有徐樹方入墾新竹縣的關西鎮、徐熙拱入墾桃園縣的大溪(土乾)、徐翼鵬等率客家籍移民分別入墾新竹縣的南勢、四腳亭等地。入台的徐氏族人出於多源,其在台灣的家族堂號就有東海、東莞、高平、琅砑、濮陽等。據《台灣區姓氏堂號考》載,徐姓為台灣第20大姓,大約有人口22萬多人,主要分布在桃園縣、台北縣、台北市、苗栗縣、新竹縣等地。徐姓族人移徙海外也較早。最早的有秦始皇時,徐福率數千童男、童女出海尋求長生不老之藥,留居日本。最早明確記載徐福東渡至日本的日本文獻是寶町時代延元四年(1339)北(自田)親房編撰的《神皇正統記》。至今在日本還保存著許多有關徐福遺蹟,如歌山縣新宮市車站附近建於天保五年(1834)的徐福墓。徐福墓附近的「七冢之碑」,新宮市還成立了「徐福保存會」和「徐福事跡顯彰會」。清代始,陸續有徐姓族人遷居越南、朝鮮、緬甸和南洋各國。如今,徐姓為中國姓氏人口排行中列第11位的大姓,約占全國漢族人口的1.66%。其族人遍及全國各地,有東海、高平、東莞、琅琊、濮陽、東陽、長城,於潛、新豐、瑕丘十大郡望地和「東海」、「五桂」、「五鳳」等上百個堂號。徐姓人口大都集中在江南,以江蘇、廣東、浙江、四川、山東、江西、安徽7省人數最多,約占全國漢族徐姓人口的65%。二.入明與定居南宋淳熙七年(1180年),淳熙初年進士徐宣儀因避難,攜子徐念四從江西省進賢縣經南城南豐遷至建寧縣客坊鄉獅峰,為建寧徐姓始遷祖;其後裔播遷縣城關、水南等地。另據南昌大學萬芳珍副教授提供:徐稚的第十七世孫,由建寧遷寧化徐家莊。徐必壽世居南豐。宋元鼎革之際,兄弟避亂遷居寧化。南宋慶元元年(1195年),徐錫遷徙至將樂西鄉三溪都上地村(今漠源鄉坡坑村地村),為將樂徐氏開基始。據明永樂二十二年(1425年)將樂徐氏八世祖徐亮修纂的《徐氏族譜》記載,將樂徐氏遠祖居住地為河南光州固始縣清泰坊,五代時期其族人隨王審知入閩,居沿海莆陽。南宋慶元元年(1195年),徐錫為避海寇徒居將樂西鄉三溪都上地村。徐錫的兒子徐四宣由漠源移居縣城西街。上地村徐氏一至三世均為單傳。至第四世徐新恩開始香火興旺,生8個兒子,後裔分遷縣內各地。南宋開禧二年(1206年),江西建昌(今江西撫州)徐原忠遷徙至寧化,卜居肩潭嶺。據寧化湖村(諶坑)《徐氏族譜》載:原居建昌的徐必泰有4個兒子:長子徐誥升,次子徐誥昊,第三子徐誥恭,第四子徐誥旻。其中,長子徐誥升生有3個兒子,一起入閩遷徙寧化:長子徐原忠遷居寧化肩潭嶺,次子徐原瑤遷居寧化縣城太平巷,於元正統十三年(1449年)避匪移居諶坑;第三子徐原瑛卜居徐家莊。南宋景定元年(1260年),原居江西石城的徐伸佑(有的族譜作徐伸佐),常遊獵於寧化龍上下里。他愛上了龍上下里的山水,於元初遷居龍上下里,取名徐家莊。據寧化濟村《徐氏族譜》載:徐伸佑為東漢時徐樨的後裔。徐樨的第十三世孫徐增為討捕將加散騎常侍、銀青光祿大夫、上杭建武軍國鎮南節度使。徐增的長子徐遼襲父職,為光祿大夫、上杭國鎮南軍節度使,舉家從江西南昌遷居江西南城。徐遼的幼子徐盛生徐執中;徐執中生3個兒子:長子徐錦守洪岩,次子徐釗遷三元,第三子徐鉅遷徙密港。後來,徐釗的兒子徐太一遷居江西南豐十都;其後裔徐紹三遷居石城。開基寧化的徐氏始遷祖徐伸佑便是徐紹三的後裔。徐伸佑的有4個兒子,其中第四子徐四六遷居長汀河田。宋末元初時,江西寧都的徐一郎、徐二郎兄弟遷徙入閩。徐一郎居寧化,後轉上杭;徐二郎居永定。(見長汀《客家姓氏淵源》)《台灣源流》(第六期)也載:「徐偉,生八子,皆顯貴,時號「八龍」。其第八子徐績為孝廉,子孫三代多中進士,孫鶴齡避亂入贛,留居石城。唐天寶年間(742-756年),後代分遷寧化、長汀。宋末,徐一郎,避元兵,自寧都遷寧化,後經長汀徙上杭。」宋代時,徐洪從江西白鷺樹下徐家邊遷居琴江,立基翠華(今寧化石壁鎮的徐家莊)。徐洪生4個兒子,其中第三子徐四十四遷居寧化會同里根竹,肇基繁衍曹坊徐氏一族。(見寧化曹坊《徐氏族譜》)元代時,郡望東海、原居沙縣鴻公嶺的徐十九遷居大田東景。(見大田東景《徐氏族譜》)元至順年間(1330-1332年),徐必泰的第三子徐原的兒子徐圓光從寧化遷明溪高洋,為明溪下覺里(夏坊)的開基始祖。徐圓光下傳至第十五世徐榮籍的次子徐宗魏從明溪遷居將樂城東門;至第十六世徐宗挺的長子徐興遷居建寧;清雍正五年(1727年)又有徐宗論的第三子徐興仁遷居建寧。(見明溪夏坊《徐氏族譜》)三.遷移明洪武以後,寧化石壁澳內村的徐氏後裔遷居廣東揭陽藍田都埔頭鄉;其後裔續衍廣東平遠、五華以及台灣省。(見台灣《藍田徐氏族譜》)清中期,有部分建寧徐氏後裔遷徙至江西省寧都、興國等地。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