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殿英當土匪盜皇陵,沒想到,他兒子卻高尚勇敢,受萬人敬仰

蕭關歷史 發佈 2022-06-03T13:10:12.484098+00:00

孫殿英盜掘清東陵被稱為「盜墓軍閥」的孫殿英,敢帶兵盜挖皇陵,自此毀譽參半,遭人唾沫,這是他一生洗不掉的污點。但讓人沒想到的是,孫殿英的兒子卻是個高尚勇敢,受萬人敬仰的大人物。1928年6月,當時已經成為國軍20軍軍長的孫殿英,率部駐防薊(jì)縣馬蘭峪一帶,此地正好臨近清東陵。

孫殿英盜掘清東陵

被稱為「盜墓軍閥」的孫殿英,敢帶兵盜挖皇陵,自此毀譽參半,遭人唾沫,這是他一生洗不掉的污點。

但讓人沒想到的是,孫殿英的兒子卻是個高尚勇敢,受萬人敬仰的大人物。

1928年6月,當時已經成為國軍20軍軍長的孫殿英,率部駐防薊()縣馬蘭峪一帶,此地正好臨近清東陵。

清東陵是清代皇陵之一,先後埋葬了5位皇帝,除了康熙和乾隆,就連慈禧都葬在這裡。

一直都有傳聞說,乾隆和慈禧的陵墓最為奢華,他們兩人生前都各自花費很大的精力修建陵寢,死後還帶著數不盡的珍寶下葬。

尤其是慈禧,據說她的棺材簡直就是個「聚寶盆」,她躺在裡面,口中含著一顆碩大的夜明珠,周圍塞滿了金銀珠寶,全是稀世罕見的珍寶。

當時清王朝雖然覆滅了,但是餘威尚在,雖然有不少人想打清東陵的主意,但是真正敢對清東陵出手的人,絕對是個狠人。

孫殿英恰好就是這樣的一個人。

孫殿英本就是土匪出身,自小性格頑劣,可謂是無惡不作,人送外號「孫大麻子」。在投靠國軍之後,由於他所率領的部隊只是一支雜牌軍,平時備受排擠,還經常被上面剋扣軍餉。

孫殿英在帶著部隊來到馬蘭峪駐防時,他手下的官兵已經有超過半年沒有發餉了,此時已經軍心浮動,士兵們經常開小差,懶散不已。孫殿英心裡清楚,要是再不給官兵發錢,他們就離譁變不遠了。

他們這支部隊是被安排來剿匪的,巧的是當時正好有一夥土匪,以馬福田為首,經常在馬蘭峪一帶出沒,為的就是摸清清東陵的情況,好去盜墓。

孫殿英就在剿匪期間,進一步了解到清東陵的情況。他從清東陵路過時,看著那片雄偉宏大的皇陵,就像是看著一塊大肥肉,心裡癢得很,一個邪惡的念頭就此萌發了。

孫殿英先是帶兵將馬福田等土匪打跑了,然後廣貼布告,藉口要進行軍事演習,把清東陵30里內戒嚴,百姓一律不准靠近。接著,孫殿英便帶著手下的士兵,派出工兵營,用軍用炸藥炸開了乾隆和慈禧的陵墓。

據說,當參與盜墓的官兵們推開陵宮的大門時,頓時就被眼前珠光寶氣的一幕驚呆了,幾乎是一邊走一邊流口水。

這些官兵大字不識一個,只知道閃閃發光的東西值錢,將那些珍貴的字畫隨意丟在地上踩踏,到處都是被毀壞的藝術品。

就連孫殿英自己都不清楚一共盜走了多少寶貝,他以「籌糧」的名義徵召了30輛大卡車,每一輛都裝得滿滿當當,留下清東陵的一地狼藉,心滿意足地開走了。


遺臭萬年

幾乎盜空了清東陵的孫殿英,心裡舒坦得很,卻絲毫沒有為子孫後代的聲譽著想。

他帶兵盜掘清東陵的消息,很快傳遍了全國,引起全國上下一片譁然,紛紛要求嚴懲盜墓者。

清王朝覆滅後,他們的皇陵依然處於保護之列,本該受到保護的清東陵,卻被軍閥帶頭炸開了,這件事讓那些清皇室遺族無法容忍。

居住在天津日租界的溥儀聽聞消息,更是氣憤異常,帶著一群皇室遺族上告到蔣介石那裡。

在全國聲勢浩大的聲討之中,國民政府不得不擺出一副整飭軍紀、維護公理、嚴懲主犯的陣勢。就連閻錫山都急電河北主席,要求趕緊派兵保護清東陵和其他幾處皇陵。

孫殿英看情勢嚴重,他已經引發了眾怒,於是趕緊拿出盜來的寶貝,四處走動托關係以求活命。

據說,孫殿英將乾隆的九龍寶劍送給了蔣介石,慈禧的翡翠西瓜玉枕送給了宋子文,慈禧口中的稀世夜明珠給了宋美齡,就連閻錫山也得到了價值50萬元的黃金

他這次大出血的賄賂,讓這起轟動全國的東陵盜寶案就此不了了之,他也沒有受到任何處罰,反而升官發財,依舊好吃好喝地逍遙自在。

不過孫殿英頭上「盜墓軍閥」的帽子卻再也摘不掉了。

每當有人與他提起此事,孫殿英總是表示他不認為自己有錯,還辯解說:「滿清殺我祖宗三代,我孫殿英槍桿子沒得幾條,只有革死人的命!」

在1943年,孫殿英的防地被日寇四面包圍,他見難以突圍,就率部投降,當了漢奸,後來在1947年豫北一戰中,戰敗被俘,最終因毒癮發作,死在獄中。

他自己毫無愧疚,卻讓他的子孫後代備受煎熬。

孫殿英老來得子,對這個孩子十分疼愛,給他取名叫孫天義。孫殿英去世時,孫天義只有16歲,沒有太多關於父親的回憶,就連盜東陵這件事,孫天義都是從母親口中得知的。

按理說,父親本該成為子女的領路人,本應該成為榜樣,但是孫殿英非但沒有成為榜樣,反而成為了孫天義一生的陰影。


「大盜之子」

身為「盜墓軍閥」之子,孫天義的成長之路上充滿了痛苦。

他讀書時,身邊的同學一聽說他就是孫殿英的兒子,就會立刻投來異樣的目光,有時甚至有人會用「東陵大盜的兒子」來取笑他,嚴重傷害了年幼的孫天義。

因為父親「盜墓軍閥」的身份確鑿無疑,孫天義無力反駁,只能默默承受。

按理說,長期生活在父親留下的陰影中,很容易就會自暴自棄,走上歪路,好在孫天義並非孤身一人,他還有知書達理的母親和姑母經常勸慰他,告訴他「你跟你父親不一樣」。

尤其是他的母親劉清貞,在孫殿英死後,她與孫天義孤兒寡母,相依為命,就靠著孫殿英留下的一點遺產生活。

後來全國解放,深受感動的劉清貞覺得自己應該做些什麼,於是就將孫殿英遺產全部捐贈出去,收穫了一片好評。

雖然父親遺臭萬年,孫天義卻有母親作為榜樣,這讓他始終以大局為重,希望能夠成為一個讓母親驕傲,為國家爭光的人。

就這樣,孫天義慢慢走上了與孫殿英截然不同的道路。

孫殿英年少時不學無術,孫天義卻非常喜歡讀書,而且成績十分優秀。孫殿英走上偷雞摸狗的頑劣之路,孫天義卻一直非常乖巧懂事,從來都不做出格的事。

長大後,孫天義考上了北京輔仁大學西方語言文學系,在1952年畢業後,開始從事語言相關的工作,在1957年轉到西安外國語大學,希望成為一名教書育人、受人尊敬的老師。

他這一路走來,每一個腳印都落得踏踏實實,光明正大。他教過的每一位學生,都很喜歡這位學識淵博、和藹可親的老師。

雖然孫天義父親的身份免不了被人知曉,但是那些以「大盜之子」取笑他的聲音漸漸變少了,轉而被「孫教授」的敬稱取代。孫天義在西安外國語大學紮根下來,從老師做到了系主任,後來更是成為了院長。

在此期間,孫天義多次帶隊訪問國外的高校,吸取西方教育經驗的同時,不忘將中國的優秀傳統文化傳播到國外,搭建起友好交流的橋樑。

人們已經不再用異樣的目光看待他了,但孫天義卻並不滿足。他認為自己做得還不夠,他還想要發光發熱,為這個國家做些什麼。

1992年的一天,已經徹底活成一個陝西人的孫天義,被任命為陝西政協的副主任。當時陝西政府正準備整體修建黃帝陵,並成立一個黃帝陵基金會,孫天義對此非常支持。

兩年後,投身其中的孫天義,已經從基金會的副會長做到了會長,為了籌集資金整修黃帝陵,他放低姿態,四處遊說,籌集到了不少的資金。

從1992年開始整修,到2001年8月竣工,孫天義就在基金會中,見證了黃帝陵整修的全過程。每當他看到海內外中華兒女來到黃帝陵中,或是遊覽或是上香,心中總會生出一股血脈相連的自豪感。

這讓他清楚地意識到,自己走出了父親的陰影,成為了與父親完全不同的人。

身為「大盜之子」,這是孫天義無法選擇也無法逃避的命運,但是他並未秉承「大盜」的事業,反而通過自強不息,走上學術和教育之路,也成為了文物保護方面的專家。

他的一生或許沒有父親那樣大起大落、跌宕起伏,但是他卻能自豪地說自己無愧於國家,更無愧於這顆赤誠的心。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