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娜·卡列尼娜》| 名著中的經典!簡直美絕了

書迷綠仔 發佈 2022-06-06T03:48:52.030384+00:00

列夫·托爾斯泰,19世紀俄國偉大的批判現實主義作家,是世界文學史上傑出的作家之一。主要作品有長篇小說《戰爭與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和《復活》等,更創作了大量優秀的。

書名:《安娜·卡列尼娜》

作者:列夫·托爾斯泰


hi,我是綠仔~[靈光一閃]

一本能讓你更清醒地滲透愛情、婚姻、自我的本質的書,

也被稱作列夫·托爾斯泰最好讀的故事書。


列夫·托爾斯泰,19世紀俄國偉大的批判現實主義作家,是世界文學史上傑出的作家之一。

他被稱頌為具有「清醒的現實主義」的「天才藝術家"。


主要作品有長篇小說《戰爭與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和《復活》等,更創作了大量優秀的

中短篇小說,為批判現實主義文學樹立了光輝的典範。



本書簡介

開篇就是整個故事的註腳,

「所有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每個不幸福的家庭自有其不幸福之處。」


當婚後遇到了真愛,你會怎麼辦?


主人公安娜出身於一個貴族家庭,美麗端莊,優雅聰慧並且富有激情。


安娜少女時期就被包辦嫁給了一位大自己20歲的彼得堡高官「著名的卡列寧」,丈夫家境優越,地位顯赫,婚後對安娜噓寒問暖,相敬相依。


可惜他是個好人,卻不是一個理想的丈夫,長期身處滿是功名利祿的官場是他虛偽庸俗、感情麻木。


安娜看似享有一切,實則什麼都沒有,無論多麼優越的物質生活也不能彌補精神上的空虛。正如她所說的「他們不知道八年以來他如何扼殺我的生命,從來沒有想到我是一個需要愛情的活生生的女人。」


直到她在前往哥哥家的火車上,邂逅了那位風流倜儻的伯爵弗隆斯基,她的愛情覺醒了,二人產生了真愛。


在當時社會強大的輿論壓力下,不顧一切地私奔,他們的愛情悲劇就此展開。


她拋棄了家庭、孩子、財富,甚至自我,然而當激情褪去,迎接她的會是幸福的結局嗎?


後來,弗隆斯基承受不了社會壓力開始對她表示冷淡,安娜付出了失去家庭、兒子和社會地位的高昂代價,而現在所謂真摯自由的愛情也開始要被遺棄,她內心無法獲得滿足和平衡。


最後安娜身著一襲黑天鵝絨長裙,在火車站的鐵軌前,讓呼嘯而過的火車結束了自己無望的愛情和生命。


這段為道德和世間所不容的婚外情最後的結果由安娜獨立承擔,留下了無限感傷。

其實在婚姻里,不幸福的大有很多,當今社會離婚率這麼高,不都是因為不幸嗎?


我覺得這是人性使然,即使相愛的兩個人結婚了,在生活的財迷油鹽中,在漫長的歲月里,又有多少人能保持初心呢?喜新厭舊是人的本性,我從不相信一生只愛一個人這種話。


其實很多時候,人性與倫理道德本就是相違背的,但我們生而為人,不可避免地要活著世俗里,必須背負各自的責任,堅守道德底線。


這本書表面看是以安娜與弗隆斯基的出軌為主的小說,但其實還包括了當時俄羅斯的社會背景,貴族和農民們的關係,人們的信仰問題等。


全程最大的閱讀體驗就是描寫之生動,在內心世界的刻畫和人性的捕捉上,托爾斯泰真的太強,是不是偉大的作家已經把整個人類徹底看穿了?


每個角色,都像是真正生活在世上的人,複雜而合理,大家都在內心和現實之間做選擇,生活也就是如此。


人都是為希望而活,因為有了希望,人才有生活的勇氣。


人們往往把欲望的滿足看成幸福。


他們各人都以為自己所過的是唯一正確的生活,而別人卻在虛度年華。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