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詩界現代詩微信版2022年8期

人人藝術網 發佈 2022-06-07T09:26:38.491794+00:00

《中國詩界》編委會。——深深懷念詩人傑克赫爾曼。我「去往你的傷心地」2。世界從此失去了嗅覺。這些是你,又不是你。


目 錄


【新書推薦】


瀟瀟詩選…………瀟瀟


【新詩窗口】


瀟瀟的詩…………瀟瀟
運用漢語的想像空間呈現靈魂的詩意……譚五昌

【本期詩眼】


黎晶詩二首………黎晶

【佳作欣賞】


今晚躺在郯城站……任立

【詩情畫意】


烏拉蓋之約(外一首)……汪文德


【網紅打卡】


青春之火(組詩)………強弓



《中國詩界》編委會


主 編:王童

副 主 編:王永純 王博生 邵悅 張天國

總監製:王博生



【新書推薦】





【新詩窗口】


瀟瀟的詩

大鼻子傑克

——深深懷念詩人傑克•赫爾曼


八月的深夜

微信跳出阿敏沉痛的聲音

傑克走了……


我的心咯噔了一下

在一炷沉香中愣住


傑克被滄桑雕刻的眉毛,鬍鬚

與鼓起樂感的大鼻子

坐在輪椅上

橫穿東西方鏗鏘的朗誦


停留在一首詩的「道路」盡頭①


我「去往你的傷心地」②

被遼闊的憂傷驅趕,囚禁

一束純粹的曙光,揉著眼睛

你的大鼻孔變成兩個旋渦

世界從此失去了嗅覺


你有太多標籤

「垮掉一代的代表詩人」

「左翼、紅色詩人」

「反戰詩人」「桂冠詩人」

「詩人社會活動家」


這些是你,又不是你

人們穿著概念的衣服,讀你的榮耀

只是抓住那些詞語的表皮

誤讀你,再誤讀你


當然,這個世界

人們都在彼此誤讀著

所以戰爭不斷

就像此刻在烏克蘭受害者墓地

死亡疊加新仇舊恨


我知道,如果你在人間

你會像我一樣

寫反戰詩,就像當年你反對越戰


哦,此刻你在天上

神會邀請詩人去天堂

請把我哭泣烏克蘭黑土地的詩

轉交給上帝,我們在詩歌里

一起向戰爭宣戰

2022年4月21日深夜

傑克•赫爾曼的一首短詩《道路》,海岸翻譯。

傑克•赫爾曼《道路》中的詩句。


清明哀歌


死亡累了,從門縫裡

遞給我一張紙條


上面寫著:「親愛的詩人

聽見子彈像貓叫春一樣慘烈嗎?

在烏克蘭,炮火連天

死是一座收容所嗎

人們在那裡一次一次死去」


我摸著黑暗裡透出光的紙條

發現我還活著

烏克蘭的大雪抬高了我的腳步


我不能把恨、憤怒

這種敗壞的物質

污染清明


今天,我面向烏克蘭

倒下的骨骸

點燃三柱如傷痕的高香


在我安靜的詩中

升起一爐火

餵養那些前仆後繼

遺體的光芒


2022年4月4日


告別現象學

——與胡塞爾有關

瘋語是荒涼的孤獨懸著創傷與退縮的四肢在寒冷的夜刷新戰爭新鮮的人肉

撕裂背謬的


從「內」推到「外」

從「外」返回「內」


讓下雪的靈魂

在癱瘓的壯麗中

嘗一嘗苦澀的甜味


這一次神經質的傾倒,沉默

在失血萎縮

子彈打開的小門

抖得厲害,嘎吱一聲


分割的生活:長久的盲音


2022年2月24日


春天下雪了


新春,野雪落滿了長白山

像天上的星子

落了下來,閃亮閃亮的


在春雪飄飄的二道白河

戲水的野鴨、灰雁、野鴛鴦

解開了寒冷、創傷的密碼


真的

松花江源頭的河流

玉樹、霧凇,一夜白頭的童話小鎮

冰水泉、冰桌、冰凳

在這裡釋放著雪花的溫暖


大山溝里泉水煮火鍋

熱氣騰騰的一家人

圍爐,夕陽像一隻金黃的老虎


那些從長白山春雪裡

伸出脖子的樹幹們

向驚蟄喊出嫩芽的指尖

喊出花蕊的浪子


喊出靈魂的顫慄

節制而廣闊

喊出現在和遙遠


世界的祭壇上

一場春雪也下在蘑菇雲里

閃亮的雪片

遮掩著坦克的屍體


你聽到了嗎?從二月

到三月的哭泣

燃燒的雪花說著烏克蘭語


想活著的粉雪,把和平的鹽

撒在不可名狀的舌頭上

戰爭的水很深


三月的冰雪浩浩湯湯

從基輔一路落到長白山脈

眼前咯吱咯吱的春雪

在月光中,像跳動的小水晶


一對情侶跺跺皮靴

挽著胳膊,從遠方經過

長白山的春雪

把世界簡潔連在一起

燃燒,流淌紅色的雪


2022年3月5日晨


與憂傷對飲


變卦,分裂的神經

有一條小蛇在遊動

一條暗傷的口子


反卦,也是錯卦

卦辭與爻辭自說自話


我失去了原點

腳下都是記憶的針刺


「哲學能治癒憂傷嗎?」


「不會

否則尼采就不會瘋掉了」

「人總有對本質的困惑」


「我暫時不想探求

人類的黑洞」


我側身

與寂靜的天空喝兩杯

與潮濕的音樂對飲


音樂又劃開了一道口

勾起6千4百克的憂傷


2021年7月5日深夜


儋州鴿子

——致蘇軾

入土後的你,無所不在


我一動念

五隻鴿子,噗噗噗噗噗

就落到我的窗台

我認出,那隻

從儋州飛來的,是你


兩月前,我們在郟縣重逢

春林兄陪著我,踩著草叢裡

濕漉漉的松果

在你的墳頭圍繞三周


你的眉州口音,掛在樹梢

搖晃、喜悅

我這個小老鄉的到來


你釋放的詩歌量子

糾纏我的渺小

當我站在傷口的懸崖上

就把我抱緊

一口氣又活過來


有時,你是我鞦韆上的意志

有時,是我一丁點的黑暗

有時,你就是我的水果、蜂蜜

此刻你又是一隻儋州飛來的鴿子


隔著玻璃和我說話——

2021年7月1日


我的靈魂只向你彎曲


你——是

內心的一堆火

隔著一張桌子,十一行詩

我讀著灰燼

隱秘的水晶球,埃及女王

空的手串,下滑的愛


我擁有這動搖的刺

和不能說的悲傷,今天

我與古老,遼闊的星空開戰

一個不和諧的低音

射出我的喉嚨


2021年11月23日


極限


毛毛草依舊彎曲下身體

那些滴落的痛楚、憤怒、反抗

在每一粒顫抖的露珠中

等候沉默的爆炸

2020年9月6日

作者簡介:

瀟瀟,著名詩人,畫家。出版中外文詩集十多部。作品被翻譯成英、德、法、韓、日、波斯、越南、西班牙、阿拉伯語等多國語言。曾獲聞一多詩歌獎、羅馬尼亞阿爾蓋齊國際文學獎、韓國昌原KC國際文學獎特別獎等多項中外詩歌大獎,並被授予羅馬尼亞榮譽市民。瀟瀟詞條被收入歐洲最大的文學詞典:《外國當代文學批評詞典》(顧彬撰寫)。


運用漢語的想像空間呈現靈魂的詩意

譚五昌

近幾年來,中國當代著名女詩人瀟瀟在國際詩壇受到的關注度越來越高,其詩歌創作受到國內外著名詩人、評論家與漢學家的普遍認可,作為具有說服力的例證之一,那就是瀟瀟近幾年來連續性地獲邀參加各大國際詩歌節,其詩集被翻譯成德語、俄語、英語、韓語、西班牙語等各種外語在國外出版,同時,瀟瀟近幾年還獲得了好幾個頗具影響力的國際詩歌獎項,不久前(即2020年9月27日),她又獲得了韓國昌原KC國際文學獎(2010年北島曾獲此獎項),瀟瀟本人因為疫情原因未能親赴韓國領獎,但她在國內發表獲獎感言與朗誦自己的作品時,吉林省娛樂文化傳媒在現場做了實況錄像和拍攝,記錄下瀟瀟領取重要國際獎項時的第一手影像資料,由此可以看出瀟瀟作為一名中國當代詩人極高的人氣與「曝光度」。

熟悉內情的人知道,中國當代女詩人瀟瀟在當下中國詩壇的「大紅大紫」,其實是瀟瀟作為一名富有實力的詩人長期積累、厚積薄發的過程與結果。從詩歌生涯角度來看,瀟瀟實際上稱得上是一位資深詩人,她出道很早,早在20世紀80年代,當時在成都工作、生活的她就:經常與翟永明、歐陽江河、萬夏等一批「第三代」詩人的中堅分子在一起切磋詩藝,從寫作資歷上來看,把瀟瀟歸入到「第三代」詩人的序列當中似乎也並無不妥之處。但是非常難得的是,儘管瀟瀟當時處於流派性寫作、群體性寫作的環境與氛圍中,但她自覺或不自覺的堅持個人化詩歌寫作姿態,追求自己獨特的創作風格與藝術理想,因此,瀟瀟本人從未被貼上「女性主義詩人」或「第三代」詩人等等諸如此類的流派詩人身份標籤。也因為如此,瀟瀟在中國當代詩壇長期屬於一種「不溫不火」的狀態,她在迄今為止三十餘年的創作生涯里,孤獨、寂寞而執著堅定地堅持自己的創作方向,最終在當代詩苑開拓出了一片屬於自己的詩歌花園與精神領地,展現著它獨有的絢麗色彩與動人景觀。

縱觀瀟瀟迄今為止的全部詩歌創作,我們可以發現,愛情與死亡,是瀟瀟詩歌創作中非常重要而突出的兩大主題。我們現在以瀟瀟早期一首詩作《冬天》為例:

這個冬天寧靜而傲慢

所有的冰雪落在高處

好白,好白啊:

我站在風口,心在上升

純淨的靈魂!雪

這個高處的奇蹟

-

我是否認錯了天氣

積雪的樹上長滿了梨子

和往日一樣甘美,清香

許多事物欣喜若狂

感謝此時活著或者死

多麼偶然又刻骨的幸福

在雪白的邊緣:

我一身的花瓣驟然消失

這首詩寫於20世紀八十年代末,可看作是詩人對於愛情與死亡的雙重抒情,當然詩中的抒情帶有濃郁的唯美色彩。「冬天是寧靜而傲慢的」,這句詩可以看出詩人對詞語是敏感而考究的,詩人批評家臧棣曾指出過瀟瀟的這個特點。詩作通過雪花和梨樹這兩個核心的意象,營造了一種非常唯美的抒情氛圍。「純淨的靈魂」是詩人的精神自白,她追求一種高潔的靈魂,「好白好白啊」這種直抒胸臆的抒情話語,則是典型的八十年代的抒情方式。這首詩的情感飽滿而純粹,情感體驗內在熱烈而又頗為節制,「感謝此時活著或者死,多麼偶然又刻骨的幸福」,表現了一種獨特、深刻的生命體驗,在這首詩里,愛情體驗、死亡想像的情感純度和情感深度同時並存。詩作的最後一句,「在雪白的邊緣,我一身的花瓣驟然消失」,我們可以解讀為女詩人把自己比喻成一朵雪白的花,她在一種死亡想像中消失了,人的生命如曇花一現一樣短暫,意境優美,充滿靈氣。這首詩屬於典型的愛與死主題表達,當然從中也展示出了瀟瀟詩歌寫作的唯美主義、抒情化的藝術風格。

瀟瀟詩歌文本中的愛情與死亡(愛與死)主題,在瀟瀟的詩歌創作中表現出持久的延續性與連貫性,進入21世紀以來,瀟瀟依然創作了大量的表達愛與死主題的詩篇,瀟瀟的近作《愛的輓歌》(組詩)是此方面的典型文本,文本里的愛情體驗和死亡想像緊密糾纏在一起,也就是說,這組詩是愛情主題與死亡主題的雙重奏。這個組詩的藝術亮點在於詩人用自己的死亡衝動來呈現其愛情的熱烈程度(即情感強度),在這裡,愛與死(愛情主題與死亡主題),有著非此即彼的內在關聯。這組詩典型地揭示出了瀟瀟的精神狀態:她為愛情而燃燒,純粹、真誠、執著,熱烈奔放而又痛苦絕望,為了獲得美好的愛情,她不計死亡的代價。

如果說,愛情與死亡,是瀟瀟詩歌創作中非常重要而突出的兩大主題,那麼,靈魂,或者說對靈魂狀況的刻畫與表現,是瀟瀟詩歌創作中最為重要、最具標識性的一大主題。在瀟瀟那裡,相對於愛情主題與死亡主題而言,靈魂主題更具本質意義,或者說,靈魂主題具有價值優先性地位,它可以涵蓋愛情主題與死亡主題。因為,愛情的獲得,意味著靈魂的幸福與甜蜜狀態,而愛情的喪失,則意味著死亡衝動與死亡意識的萌生,進而意味著靈魂的痛苦與絕望狀態。所以,在瀟瀟個人化的心靈史書寫中,愛情主題、死亡主題、靈魂主題是緊密關聯、彼此糾結在一起的,而且呈現出某種遞進式的邏輯關係。在瀟瀟大量的關於愛情和死亡題材與主題的詩作中,「靈魂」一詞出現得非常頻密,而且常常在許多詩作中關鍵的詞語位置出現,這是極具說服力的。因而,瀟瀟詩歌中的靈魂主題是最值得我們予以詩學層面的關注與探討的,因為瀟瀟對於靈魂風景的豐富性與複雜性面貌予以了非常全面而藝術化的呈現,這是瀟瀟一個值得特別讚賞的創作亮點與創作優勢,絕大數女詩人對於愛情和死亡的書寫是非常充分的(這一方面,瀟瀟並無過人之處),但她們中的大多數人並不致力於靈魂層面的拓展性書寫,而這一點,恰恰是最展示瀟瀟獨特藝術追求的地方。

瀟瀟的詩歌寫作常常採用獨白手法與方式,這與她詩歌的抒情氣質關係緊密。不像很多女詩人詩中的對話對象有一個特定的聽話對象,瀟瀟詩中的對話對象往往就是詩人自己,說得準確一點,就是詩人自己與自己靈魂的精神對話,在此方面,瀟瀟的詩作《對靈魂說.......》非常具有代表性:

你要以十萬倍的速度快樂

把陳年累月的妄想枷鎖

從脖子上取下來,扔掉

-

當你從煉獄的窗口睜開眼睛

一次深呼吸,摸一摸自己的血脈

在靈魂深處最細微最真實的波動

-

有多少雜音來自你假想的敵人

有多少梗塞來自你的血親

有多少壞死來自你陰暗的部分

-

你不能讓一切都成為可能

你只有一副肉身,一顆被逆風吹散的心

在苦難的封底,寫上幸福

-

讓生活中那些重負不夠致命

純粹為自己活一次

最短60秒,最長下半輩子

瀟瀟的詩作《對靈魂說……》以鮮活、生動的語言表達了詩人對於靈魂幸福的籲求,對於生命苦難的逃避意向,在很大程度上宣告了瀟瀟進行「靈魂寫作」的精神姿態與藝術立場,它一下子讓瀟瀟從許多女詩人習慣性進行的「身體寫作」的低端層面超拔而出,躍入到一個真正的詩人與藝術家的思想精神與審美境界。由此,使得瀟瀟筆下的愛情、死亡、身體書寫與苦難書寫,由於靈魂的加持與光照,而獲得思想與精神境界的全面提升,並使得作品充滿一種高貴意味的審美精神氣息。瀟瀟獻給茨維塔耶娃的詩作《靈魂的姊妹》堪稱一篇典型的向高貴靈魂致敬的心靈詩篇:

靈魂的姊妹

——獻給茨維塔耶娃

困得要命,卻沒有半點睡意

躺在木板床上,擠進門縫的寒氣

露出指甲掐我的眼皮

那些填平深淵的屍骨

正被死亡和灰燼表達

-

一雙眼睛退出鏡片,你

——茨維塔耶娃

在落葉中度命的俄羅斯女人

仰著頭,前額很高

不得不撤退到葉拉布加

遠離俄羅斯的心臟,與一個時代決裂

-

我在北京呼吸哀傷

度過鐵鏽和鮮血中蒼白的日子

-

子彈催人淚下

監獄敞開大門

奔向罪名的兄弟、姐妹、愛情

像一支巨大的隊伍

被錚亮的手銬鎖在正午的鐵窗上

-

我餓,卻咽不下食物

胃劇烈地嚎叫,反抗

如此敲打的內部疼痛

誰也無法用金屬鎖起來

正如你,遙遠的俄羅斯姐姐

苦難而高貴!你無家可歸

一線生計懸在青山外,昏暗的燈光

可以目空你單薄的身軀

你頭頂的燦爛,依舊

-

茨維塔耶娃,我靈魂的姐妹

堅持你的苦難就是堅持你的高貴

請用一朵西伯利亞的雪花

和一個血緣的詞

抵押我的前世

-

我要挽著你的手穿過帝國的黑暗

再一次控訴天空,控訴死亡

我寫詩,替你活下去

眾所周知,茨維塔耶娃作為俄羅斯白銀時代命運苦難、精神高貴的一位傑出女詩人,是不少中國當代女詩人的精神偶像,瀟瀟對茨維塔耶娃的推崇達到一種許多女詩人未曾達到的精神深度。詩作敘述了茨維塔耶娃高貴而苦難的一生,表達了瀟瀟對茨維塔耶娃在精神氣質上的深度認同,瀟瀟將茨維塔耶娃稱為「靈魂的姊妹」,從中寄託自己的精神歸屬。實際上,這首詩可以看成瀟瀟對自己「靈魂詩人」的詩人形象的一種自我定位。

嚴格說來,瀟瀟詩歌中的主題,除了愛情、死亡、靈魂這三大重要主題(母題)外,還有苦難、毀滅、頹廢、救贖、命運等重要主題,但在瀟瀟詩歌所有主題中,靈魂主題依然最具價值優先性的重要地位,它是瀟瀟詩歌寫作最大的精神動機,也是瀟瀟詩歌寫作最大的藝術與精神價值之所在。放眼於當下詩歌寫作精神低俗化、娛樂化、商業化的時代環境與藝術氛圍,瀟瀟一以貫之的堅持靈魂寫作的藝術向度是極其可貴的,它有效地維護了當代漢語詩歌的精神與藝術尊嚴。尤其令人敬佩的是,瀟瀟在個體日常生活與情感經歷中長期承受坎坷與苦難的命運,這一點,我們可以在她創作的「北漂詩篇」《一個外省的女子》與《傷痛的蝴蝶》等大量表現自己傷痛生命經驗的詩作中,真切感受到詩人苦難的心靈歷程,然而,詩人並沒有在殘酷的命運面前變得頹廢、放縱與墮落,而是選擇將生命的苦難與傷痛轉變成靈魂的風景,進行一次次的藝術創造與審美升華,完成自我的精神救贖,從而實現對他人的精神救贖。也緣於此,瀟瀟的精神視野非常開闊,她沒有沉浸與沉迷在個人情感世界裡,而是關注他人的幸福與痛苦,關注民族與人類的命運與前景,20世紀90年代以來,瀟瀟創作了大型組詩《另一個世界的悲歌》,對於民族前途與人類文明表達了自己的深刻憂思。進入21世紀,瀟瀟的精神關注視野日益闊大。而在今年(2020年),詩人面對危害全人類的新冠病毒疫情,她又滿懷著對於人類生命健康與生活幸福的人道主義熱情,創作出了《2020的言語》、《觸摸2020年的疼痛 ——致普希金》等一系列反思人類災難、祈禱人類幸福的心靈詩篇。需要指出的是,瀟瀟的靈魂寫作向度始終與自己真實的日常情緒、情愛欲望與生命體驗融合在一起,而沒有將之人為的拔高與神聖化,所以,詩人的許多詩作中充滿著本色化的憂傷情調,這憂傷既是詩人作為一個理想化女性的審美情緒體驗(因為她的生命理想與無情現實經常產生嚴重的錯位),同時這憂傷也是整個人類面臨理想失落狀況時的審美情緒體驗,因而女詩人瀟瀟作品中所表達的憂傷,不僅僅是一個女人的憂傷,同時也是整個人類的憂傷(其近作《憂傷的速度》可以作為典型例證)。而這也更加有力地說明了瀟瀟的詩歌寫作已經自覺超越了其女性性別的身份與立場,走向了頗為開闊、博大、成熟的寫作境界。

國內外不少著名評論家、學者與詩人(如羅振亞、張清華、何言宏、敬文東、顧彬等)對瀟瀟獨具風格的詩歌寫作給予了高度好評,我個人認為,集中到一點,就是瀟瀟對其靈魂狀況的本真性、豐富性與複雜性,能夠運用出色的詞語想像力,進行真實、鮮活、生動、深刻、有力的藝術化(詩化)表現。瀟瀟對詞語的運用表面上質樸、無華,實際上詞與詞的組合與搭配虛實相生,平中見奇,出人意料,生動傳神。我們現在來看看前面提到過的瀟瀟的組詩《愛的輓歌》中的最後一個詩節(第十詩節)《在意志上冰凍三尺》,感受一下詩人是運用怎樣的語言表達其愛情體驗與死亡衝動的強度和深度:

十、在意志上冰凍三尺

另一個女人與你

和殘忍

徹底摧毀了我

-

十月雷霆炸開我的頭頂

心被擰成了絞索

懸掛在地球的某個角落

我拖著一口氣

只差半步,離死

-

再一次看見安娜

走投無路,又一次撲向鐵軌

撲向我瑟瑟發抖的心坎

-

一陣足以把淒涼

吹進骨髓的風,席捲了我的天空

像一個風中的乞丐,靈魂的血液

降到零下80度

-

那些與你相依為命的日子

頃刻間,被突如其來的99級強震

深深塌陷進地心

-

流淌的深淵,以每秒加速的暴力來訪

從崩潰到絕望僅僅一毫米

誰能救我

-

火焰為走到盡頭的人守孝

雞蛋里長出三聚氰胺

我擊碎靈魂,自食其果

-

哦上帝,太痛太痛

心一緊,愛都是玫瑰刺

困在斜坡上,我孤注一擲

-

即使此刻,我的頭顱在意志上冰凍三尺

也不能放棄,寒冷的廢墟下

收撿好那些曾經心心相印的痕跡

-

上帝,讓我咬碎自己的心吧

點燃你寬懷與救贖的蠟燭

使那些灰燼中的小溫暖活下去

該詩表達了女詩人愛情絕望與精神崩潰的生命負面情緒體驗。我們看看這一詩節:「流淌的深淵,以每秒加速的暴力來訪,從崩潰到絕望僅僅一毫米,誰能救我」,其中,「流淌的深淵」、「每秒加速的暴力」等具有某種陌生化美學效果的詞語組合,有力的渲染出詩人遭遇到的猝不及防的巨大精神傷害。再來看看這一詩節:「我的頭顱在意志上冰凍三尺,也不能放棄,寒冷的廢墟下,收撿好那些曾經心心相印的痕跡」,其中,「我的頭顱在意志上冰凍三尺」這樣虛實結合的充滿詞語想像力的悲情詩句,無疑是一個愛情絕望的女性處於血淚掙扎中的靈魂吶喊,讀來令人心碎,刻骨銘心,不禁讓人聯想到李金髮的《棄婦》這首中國新詩史上動人心魄的愛情輓歌與命運悲歌。

通常情況下,瀟瀟對於詩歌語言的運用會自覺考慮其組合搭配所產生的詩性效果,注重詩意的暗示性,注意詞語本身所具有的想像空間。瀟瀟比較擅長運用動詞意象來為全詩營造詩意的想像空間,現在以她的近作《移交》中的前面三個詩節為例:

深秋,露出滿嘴假牙

像一個黃昏的老人

在鏡中假眠

-

他暗地裡

把一連串的錯誤與後悔

移交給冬天

-

把遲鈍的耳朵和過敏的鼻子

移交給醫學

把缺心少肺的時代

移交給詩歌

-

把過去的陰影和磨難

移交給傷痕

把破碎的生活

移交給我

毫無疑問,「移交」是這首詩的關鍵性詞語,是該詩核心性的動詞意象,詩人通過對「移交」這個動詞性意象與其他名詞性意象的智性組合,藝術性的表達出了詩人對於秋天的傷痛經驗。

在多年的詩歌創作藝術經驗的積累中,瀟瀟對於詞語及詞語表達的審美敏感日臻佳境,我們在此再以她近日寫下的一首短詩《極限》為例:

毛毛草依舊彎曲下身體

那些滴落的痛楚、憤怒、反抗

在每一粒顫抖的露珠中

等候沉默的爆炸

2020年9月6日

這首詩只有短短的4行,但其中兩句詩「那些滴落的痛楚、憤怒、反抗」與「等候沉默的爆炸」,所顯示出來的語言表達上的鮮活有力、生動傳神,給全詩營造出了一個頗為開闊的通向悠遠深邃靈魂世界的詩意想像空間,從而感佩於詩人出色的詞語想像力與紮實的藝術功力。

總之,詩人瀟瀟把其生命與心靈的傷痛經驗通過日常、唯美的方式書寫出來,通過詞語的別出心裁的排列組合將之深刻、有效、到位的表達出來。瀟瀟一向自覺追求靈魂寫作向度,擅長深度抒情,營造心靈幻境,對愛情與死亡的表現極具藝術個性特色與精神重量。她在運用超現實主義的意象手法的同時,又在不斷探索嘗試新的表現手段,她創造了一個具有鮮明個性風格的語言體系與意象世界,圍繞著愛情、死亡、靈魂等重要主題(母題)進行著嚴肅的個人化的藝術創造與精神探險。我個人非常看好瀟瀟的詩歌創作與發展前景,她在詩歌語言運用上超越常人的韌性與活力,展示出她身上巨大的藝術潛能與新的可能性,她日常生活中承受的苦難命運必將轉化成她詩歌創造中奪目的藝術精神景觀。

2020年10月18日夜 寫於北京京師園

作者簡介:

譚五昌,江西永新人。北京大學文學博士。海內外具有廣泛影響力的詩歌評論家。現任北京師範大學中國當代新詩研究中心主任。兼任貴州民族大學、西南民族大學、南昌航空大學等多所高校客座教授。已出版《二十世紀中國新詩中的死亡想像》、《中國新詩排行榜》、《青年詩歌年鑑》、《我們散文詩群研究》、《在北師大課堂講詩》(五卷本)等學術著作及詩歌類編著三十餘種。近年來,擔任徐志摩詩歌獎、聞一多詩歌獎、海子詩歌獎、昌耀詩歌獎等國內重要詩歌獎項的評委與負責人。曾應邀在北京大學、清華大學、中國人民大學、中央美術學院、中國現代文學館、魯迅文學院、湖南大學、山東大學、四川大學、青海師範大學、南昌航空大學、西南民族大學等國內幾十所高校與科研機構進行詩歌專題演講與學術講座。同時應邀參加印度第二十七屆世界詩人大會、首屆青海湖國際詩歌節、第四屆兩岸四地中生代詩學論壇、第八屆澳門國際文學節等國際性詩學交流活動。自2016年起,發起華語詩歌春節晚會,被譽為華語詩壇的年度超級盛會,產生了全球性影響。


【本期詩眼】


黎晶詩二首

45年前

〈一〉

樸素的車隊

西去的車輪

請停下

十里長街動天的哭聲

捲起漫天白花飛舞

里三層外三層

人群悲傷淒鳴

神州第一街

顫抖在撼天的悲慟


〈二〉

寒風凜冽

眼淚在臉頰上冰動

男人女人

老叟孩童

懷中不知所措的嬰兒

哭聲連著北風呼嘯

衝上陰沉低矮的天空

又潮水般涌回長街

將車隊阻行

長街兩邊的百姓

擎起塌天的缺陷

目送偉人西去的身影


〈三〉

所有人胸前都有一枝白花

所有人左臂都帶一套黑紗

億萬個家庭沒有笑容

天安門中華門…

降半旗垂下

誰會讓庶民疼愛兒女般牽掛

誰會讓百姓痛失爹娘般心塌

西花廳的燈光暗淡

海棠樹沒有了花


〈四〉

五千年的帝王將相

汗顏面對

人民的兒子

人民的公僕

人民的總理

人民的管家

周恩來

操勞為國家

他一生沒有自己的兒女

他一生沒有自己的房屋

他沒留分文財產

周恩來的一生

富抵天下


〈五〉

周恩來彌留之際

遺言貴如金

不要浪費國家的土地

火化後不要埋葬

骨灰和江河湖海一起

去見證祖國的強盛

偉人周恩來

偉大得是那樣平凡

平凡中總是那樣偉大

他用一生輔佐毛澤東

他用忠誠和智慧

挽救多少回黨的生命

一個周總理的靈魂

總會衝破烏雲

精神永恆


〈六〉

45年後的今天

長安街上踏行

不忘初心

那緩緩西去的車流

載著您的笑容

八寶山集聚人海

鮮花不懼寒冷

綻放清氣風正

人民總理舉世無雙

共產黨人的楷模

黎民百姓的神聖

想念您呀

我們的好總理

民族的史記里

那光輝的一頁

是宇宙中最亮的那顆星

2022年1月8日北京


信不能不寫

還是給你寫封信吧

用牛皮紙的信封郵出

鋼筆墨水

真實的字裡行間

信紙斑斑

是淚 是血 是汗

是歲月的天邊。,

沒人寫信了

發條微信和照片

有聲有色

千里之外近在身邊

手機里的你

怎麼就沒了味道

淡了盼盼

虛無縹緲

那還是你嗎


還是寫封信吧

留下永存

一封十封百封

你用麻線將他捆綁

把他儲存了起來

拴住時光

連同那一頁頁的情感

珍貴

鎖進歷史記憶的木箱


寫封信吧

老祖宗不能遺忘

這份傳統

延續

讓郵差的車鈴響

作者簡介

黎晶:原任北京市文學藝術界聯合會黨組副書記、駐會副主席。在文聯工作期間,於海峽兩岸出版發行了《殉獵》、《柳根》、兩部長篇小說;在北京人民廣播電台「長書天地」欄目播出,以《信訪局長》、《男兒河》為代表的十幾部中篇官場小說;出版發行了《擁抱海浪》、《荒原勁草》兩部詩歌集;由歌唱家戴玉強演唱的心中的河被評為北京市政府獎;還出版了歌曲專輯和四部書畫專著等;在北京、大連、海南等地成功舉辦5次大型個人書畫展。


【佳作欣賞】



今晚躺在郯城站

任立

今晚躺在郯城站

躺在一片碧綠的銀杏林邊

今晚躺在月亮下

躺在亮了一半的月亮下

這是2005年夏天的一個傍晚

我像郯城站上被火車扔下的兩節黑車皮

被詩歌扔下

被朋友扔下

我在郯城一躺就是43年


今晚我躺在郯城站的一塊青石板上

順著汽笛的鳴響

順著列車的方向

我望眼欲穿

或者能看到蒙山或者能看到泉城濟南


今晚躺在郯城站

躺在一位陌生旅客的腳邊


今晚

我是地球遮擋的另一半月亮

枕著一雙藍拖鞋

數夜空的星星

看塔燈在郯城上空爍閃


今晚躺在郯城站

一個人躺在郯城站

那麼多夏天的汗水被時間的井泵抽走了

我是老郯城的一口枯井

或者是郯城站前面的生長著菖蒲的干窪田


今晚躺在郯城站

這兒的風吹去我臉上的皺紋

吹乾了我的的濕頭髮

吹開我橙色的體恤衫

今晚躺在郯城站

這兒的蚊蟲叮著我結疤的腿

叮著我流血的心讓我疼痛讓我傷感


今晚躺在郯城站

兩長綹正跑動的火車輪子

撼動著我僵硬的身體和身旁的青石板

一陣塵埃飄過

一群人飄過

躺在郯城生在郯城的我

真感覺像去年或前年漂泊在濟南

漂泊在蒙山


  【作者簡介】

  任立,筆名任泊語,又名任柳源。1967年生於山東郯城,祖籍河北省南皮縣。中國作家協會會員、中國自然資源作家協會會員、山東作家協會會員。中國當代詩歌獎(2013—2014)貢獻獎獲得者。《文學高地》主編。原山東省作家協會《時代文學》(雙月·上半月)執行主編。總策劃、主持:2012·「百世杯」全國詩歌大獎賽;2013·「九間棚」杯時代文學詩歌年度獎頒獎盛典;2019·第二屆《文學高地》獎頒獎典禮等幾十個大型文學活動。擔任中國首屆青年詩歌獎評委(洛陽)等多個文學賽事評委。詩歌作品散見在《人民文學》、《詩刊》、《北京文學》、《詩潮》、《時代文學》、《山東文學》、《陽光》、《大眾日報》、泰國《中華日報》等國內外報刊。2002年9月中國文聯出版社出版詩集《任立的詩》, 2009年黃河出版社出版詩集《郯地,以及她相關的人和城市》,作家網專訪:傳統中乾淨寫詩的人。

【新作窗口】


烏拉蓋之約(外一首)

汪文德

九曲彎

黃昏時分、我登上了九曲彎旁的山頂,便和晚霞與輕風站在了一起。夕陽里我透過影影綽綽的霞潮去俯看山下九曲溪畔綠植的精美。我目不暇接地用心去探尋那些生長在溪水邊一顆顆綠萌稚嫰般善良的心。

時光的鳥語灑落在九曲彎溪邊,紅柳樹枝上的微笑,陰晴無痕。清風徐徐吹來,牛羊悄言細語地嚼著夜夢的禁忌。綠野仙蹤的修行善待千年的蒙昧!那盛行在傳說中的野狼谷里哀嚎響徹整個綠道蒼宇、而良知和救贖放得下每一個虔誠的懺悔!

站在蒙古大帳旁、我手捧一壺蒙古烈酒、與星月同醉於九曲彎潺潺流淌的溪流夢囈里。你是一條百轉柔腸的九曲溪啊!你用一顆無比美麗寬容的心,善待著日月地輪迴。

在哪遙遠的烏拉蓋九曲彎夜晚的篝火旁,鴻雁哀鳴的鄉愁伴著蒙古長調在晚風中哭泣、牧民在呼麥的韻味里沉吟出淡淡的憂傷。星光熠熠,撩撥停留在馬棚圈裡的一抹竄動的影子,憂傷不是原有的存在、白與晝最難捱的時光只為期待,願一切美麗如初。

氈房裡奶茶的香味攛動著心裡原有的每一處失落,滋生起了歲月枝頭的溫暖,希望順心而來。而塵埃的嘆息從未消損這九曲彎溪水畔盛開的一切美好!《敕勒歌》:「敕勒川,陰山下;天似穹廬,籠蓋四野;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

真的很喜歡浸染在九曲彎中,這一壟壟細碎的美好!是溫情,是輕鬆,是白靈鳥的啾啼和著這九曲彎溪水流淌出夏日舒緩輕涼的風。

黃昏時分的馬頭琴悠揚的旋律迴蕩在九曲十八彎。鴻雁哀鳴的鄉愁盤旋在烏拉蓋草原,這幅純靜優美的天然畫卷中。

烏拉蓋草原深處的九曲彎啊!你用九曲迴腸的坦蕩、撫慰了多少人心靈深處的憂傷!是你坦然地接納、便讓歲月的四季裝得下酸與甜,苦與樂、也盛得了陰晴圓缺。


蒙古包

七月最火熱的季節,我頭頂著陽光明媚的激情,輕輕的走近你:這夏日的烏拉蓋草原,你正盎然著無邊的綠蔭;一個個散落在碧海藍天下的蒙古包,撐起了你的永恆安寧,一群群遍布於清遠遼闊中的牛羊描繪著你的吉祥如意!

聽著那些白靈鳥鳴唱起天空的詩意,流雲搖曳出耳畔滑過的清韻,鼓動得坐落在這綠色草地上的蒙古包歡天喜地。

走近這蒙古包,我才明白蒙古包在蒙古族人的生活里,有著非同尋常的意義;蒙古包不僅僅是遮風擋雨的家,更是被譽美成「斡魯格」 穹廬:是一間間盛著綠夢、裝滿天意的靈魂心宅!

一望無垠的草原、碧草綠浪簇聚成了一片片綠色的海洋!鑲嵌於這綠波深處像白雲一樣素潔的蒙古包,飄逸著裊裊婷婷的炊煙。

喜悅的笑容、掛在那一位站在蒙古包里,煮奶茶的蒙古額娘蒼老的臉上,一縷縷醇醇的奶茶香,便熏眩了那晩霞中牧歸的夕陽。

蒙古包是草原上一種呈圓形尖頂的天穹式住屋,由木柵撐杆、包門、頂圈、襯氈、套氈及皮繩,鬃繩等部件構成。奇思妙用,構思精巧、實用美觀,風雪來臨時,包頂不積雪,大雨沖刷包頂不存水。扎一頂氈房立一方天地,望一彎明月,升一輪太陽。

一個蒙古包便承載起了一個遊牧民族一千多年的歷史。一架勒勒車、兩峰駱駝馱著春夏秋冬和苦辣酸甜的日子。

也是從這個蒙古包里,走出一個驚悚的傳奇:以弱勝強!造就了一個曠世奇才「只識彎弓射大雕」的元太祖:成吉思汗。

而就在這夕陽西下的傍晚,蒙古包上空炊煙飄渺,騎在馬背上揮動鞭子的牧羊姑娘、唱著一首動聽的情歌。此刻的草原,就恰如一幅金色的油畫。

烏拉蓋草原你就是一片綠色的淨土、生命的樂園。

夜空下醉美的蒙古包;月色闌珊、微風吹拂,花香襲人,月光輕柔,溪流淙淙 鳥語低吟。

那高空中彎彎的月亮,懸掛在氈房的天窗上。綴滿繁星的銀河、浩渺璀璨,月色下的河水清澈見底,靜靜地流淌。馬背上的「草原之夜」唱醉了這一條被星月浸染的彎彎小河,雲朵追隨著那一輪彎彎的月亮:清影柔漫,輕風拂面、空月舒波。

遠處一堆篝火燃起悠揚的馬頭琴聲、傳來遊子深情地歌:「父親的草原母親的河」,那篝火旁豪放不羈的舞姿淋漓酣暢,騰躍著生命的激情!

近處一曲思鄉的「鴻雁」淺吟低唱、盪氣迴腸,歌聲縈繞著烏拉蓋美麗的蒙古包:草原的夜,讓人陶醉,令人難忘。



作者簡介

汪文德,筆名:祥鷹-汪文德,男,生於1964年9月,北京人,籍貫:四川峨眉山市,研究生學歷。現在職單位:中國平安人壽保險(北京分公司),中國散文詩作協會員。個人作品自1988年10月23日在《北京日報》文藝副刊發表處女作《崛起的希望》以來,至今已在《重慶晚報》《中國質量報》《黔西南日報》等刊物發表詩歌、散文數十篇。

詩歌作品——《崛起的希望》《感動》《約定》《啟明星》《樹梢上的黃昏》《醉了的時光》等,散文作品——《兒女也是個腕兒》《女兒的動物園》等被收錄《中國文學作品選》等多種文學版本。



【網絡打卡】


青春之火(組詩)

強弓

1青春的畫面


漫長的一生

留下寶貴的經歷

遇到很多人

發生很多事


那些青春的畫面

你會銘刻心裡

即使走到生命的盡頭

也難以忘記


2青春如歌


有誰願意總是等待

看花謝花開燕來燕往日出日落

歲月如梭

多少青春眨眼飛過


生活不會風平浪靜

每天發生新的故事變幻莫測

將精彩繼續進行

讓年輕的心飛揚激情天空海闊


3在每個人的生命中,青春只有一次


在每個人的生命中

青春只有一次

誰不渴望與眾不同

描繪出萬紫千紅


春夏秋冬

歲月匆匆

此去的路上

要面對冰刀霜劍困難重重


4青春經不起等待


如果年輕的心中有什麼願望

不要徘徊

勇敢地走出來

向著理想中的精彩


青春經不起等待

愛情也經不起等待

青春會漸行漸遠

愛情的玫瑰被時間的風雨摧敗


5青春不再來


許多疑團

當時難以解開

要到很久很久以後

才能弄個明白


只是

青春不再來

時間改變了一切

只留下那份期待停駐心海


6青春像燃燒的火


青春像燃燒的火

它容易蹉跎

每個人都要選擇

開始新的生活


腳踏實地努力拼搏

才會有豐厚的收穫

成為生活的強者

把自己的命運掌握


7青年時代


每個人的青年時代

都會渲染出美麗的畫圖

花樣年華詩般情愫

精彩的一幕一幕

敏感的心湖

禁不住波瀾起伏


怎能讓思想麻木

怎能讓歲月虛度

撥開重重迷霧

十字街頭擦亮了雙目

認準前方的道路

爭取有所建樹



8青春的另一面


青春之所以美麗

不是因為要風便有風起

要雨雨如期而至

而是因為那時年輕充滿朝氣活力

留存記憶里天空永遠湛藍

小草泛出可愛的綠意


其實

青春的另一面殘酷無比

任何人都會有苦澀的經歷

接受新生活的考驗洗禮

然後緩緩升起為火紅的旭日

光芒萬里


9每個人的青春都刻骨銘心值得珍惜


每個人的青春

都刻骨銘心值得珍惜

深深地留在記憶

想起來滿是甜蜜


青年男子

勇往直前乘風破浪劈荊斬棘

妙齡少女

千嬌百媚如花似玉靚麗身姿


作者簡介:

申志強,70後,筆名強弓,居身於豫東小城阮籍蔡文姬故里-河南開封尉氏。現為十個群群管,公眾號《名家文學》《華語詩界》副總編。


文中插圖攝影:王童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