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如此多嬌》:從實踐覺悟到寫作覺悟

中國新聞出版廣電報 發佈 2022-06-07T22:19:30.630662+00:00

「在《江山如此多嬌》這本書的陪伴下,我們走過磅礴的烏蒙山區,看萬山紅遍,層林盡染……也是這本書讓我們知道了在這片紅色沃土上的人們,天生就有著一股子不服輸的精神。」

□本報記者 韓萌萌

作家歐陽黔森(右)為了創作《江山如此多嬌》,經常深入田間地頭採訪。

百花文藝社 供圖

「在《江山如此多嬌》這本書的陪伴下,我們走過磅礴的烏蒙山區,看萬山紅遍,層林盡染……也是這本書讓我們知道了在這片紅色沃土上的人們,天生就有著一股子不服輸的精神。」在遵義醫科大學管理學院2019級學生章世峰的讀後感里,澎湃著青年人的熱情與嚮往。不止一位讀者,入選2020年主題出版重點出版物的「向人民報告——中國脫貧攻堅報告文學叢書」之《江山如此多嬌》出版後,引發了許多讀者的共鳴,同時也吸引了文學界和出版界專家學者的廣泛關注。

近日,由天津出版傳媒集團、貴州省文學藝術界聯合會、《人民文學》雜誌社、《中國作家》雜誌社聯合主辦的歐陽黔森長篇報告文學《江山如此多嬌》座談會以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召開。《中國新聞出版廣電報》記者參會的同時,在百花文藝出版社的幫助下,收集到許多來自貴州高校和駐村幹部、村支書的反饋。

「這是一部有特色、有新意的反映中國脫貧攻堅的力作。」中國出版協會理事長鄔書林表示,歐陽黔森善於用事實說話,善於用數據的強烈對比反映脫貧攻堅取得的巨大成就,善於處理宏觀和微觀之間的關係。「書中有許多話,如果沒有深入調查、沒有親身的感受是寫不出來的。我希望把中國脫貧攻堅的真實歷程和巨大成就,通過我們的文學作品、學術著作創作好、出版好,向國際社會傳播好。」

一部優秀的文學作品是可以傳承精神、傳遞力量的,而有過親身經歷的讀者最有發言權。「對我們來說,這不是一部普通的書,而是一部蘊含著精神力量、觸及內心共鳴的作品,很值得每一名駐村幫扶幹部都讀一讀。」時任貴州省遵義市道真自治縣洛龍村駐村幹部史崇高說,《江山如此多嬌》就好像一部紀錄片,在質樸真實中淌出的涓涓溫情,從字裡行間流到人的心坎里,「我看著看著就想起鄉親們的笑臉,發自內心的笑聲好像就在耳畔。我們的辛苦指數能換來鄉親們的幸福指數,值了!」

「作為一名生活在農村的讀者,我親歷了我們村的精準扶貧工作,見證了我們苗鄉從貧困到富裕的歷史巨變。《江山如此多嬌》裡的事例對我來說再熟悉不過,但是讀著這本書依然感動不已,感慨萬千。」貴州省松桃苗族自治縣長坪鄉興隆村黨支部書記彭秀平表示。

「新時代的報告文學,寫給誰看?寫些什麼?怎麼寫?」中國作協書記處書記、《人民文學》雜誌主編施戰軍在座談會上說,《江山如此多嬌》在文學作品破題方面具有示範意義,以田野調查者的科學精神、小說家的敘述控制、戲劇家的故事選擇、詩人的情思度量,表現出了出眾的完成度。

在專家學者眼中,這是一部歷史意識、現實精神與審美價值兼具的報告文學;在一名普通大學生眼中,這同樣是一部激盪人心的優秀作品。「這種在人民中體悟,把生活咀嚼透了,然後又能消化吸收的作品,就是百姓喜聞樂見的。」遵義醫科大學管理學院2021級學生李恆樂說。

「報告文學除了『報告』,不可沒有『文學』。」韜奮基金會理事長聶震寧既看到了《江山如此多嬌》作為報告文學的完整性,也點明了其在文學性方面的突出表現,全書傾注滿腔熱情刻畫典型環境中的典型人物,人物刻畫上達到了栩栩如生的境界,平添了書中內容的真實感和現場感。

成功塑造的人物不會被湮滅,甚至會被讀者看作一個時代的象徵。「在《江山如此多嬌》中,我們看到了無數個兢兢業業奮戰在一線的基層幹部。毛照新、潘克剛、朱高學是千千萬萬個脫貧一線幹部的縮影,他們用實際行動表明了基層黨組織攻堅克難的決心,踐行了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理念。」遵義醫科大學教師羅海波說。

中國作協創研部主任何向陽表示,貴州的脫貧意義是非凡的。作者歐陽黔森生於貴州、長於貴州,他就在貴州脫貧的現場,運用田野調查的方法,深入脫貧攻堅一線,以實事求是的科學精神,呈現貴州脫貧的實績,記錄了貴州對中國脫貧事業作出的巨大貢獻。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