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兵家必爭之地|關中地區傳統建築特色

古建家園官方 發佈 2022-06-12T01:13:18.049168+00:00

關中地區,東起潼關,西至寶雞,南眺秦嶺,北依陝北高原,渭河從中穿過,物華天寶,人傑地靈,為秦國文明的興起奠定了強大基礎,所以號稱「八百里秦川」。現關中地區位於陝西省中部,包括西安、寶雞、咸陽、渭南、銅川、楊凌五市一區。

關中地區,東起潼關,西至寶雞,南眺秦嶺,北依陝北高原,渭河從中穿過,物華天寶,人傑地靈,為秦國文明的興起奠定了強大基礎,所以號稱「八百里秦川」。

現關中地區位於陝西省中部,包括西安、寶雞、咸陽、渭南、銅川、楊凌五市一區。

從戰國時起就有「四塞之國」的說法,漢代張良用「金城千里」來概括關中的優勢,勸說劉邦定都關中。此處四面都有天然地形屏障,易守難攻。

戰國時期,張儀向秦惠王陳說「連橫」之計,就稱頌關中「田肥美,民殷富,戰車萬乘,奮擊百貿,沃野千里,蓄積多饒」,並說,「此所謂天府,天下之雄國也」,這比成都平原獲得「天府之國」的稱謂早了很多。

關中從戰國鄭國渠修好以後,就成為了物產豐富、帝王建都的風水寶地,成就了獨特的建築和藝術。據考證,中國最早的房屋建築便出現在這塊土地上。

關中傳統民居就地取材,因地制宜,其整體的風格與北方的氣候和地理環境有直接的關係。營造技藝手法大氣,跨度大、對稱規整,突出了防水、防風沙、防火、防地震等綜合功能。

關中傳統民居「深宅、窄院、封閉」的空間特點,深深地透露著古代「禮」的規範、「儒」的傳承。多數為傳統的四合院、三合院,院落層次較多,錯落有致,頗具氣勢。

關中歷代官甲富商在建造住宅時,多通過雕刻來裝飾,石雕、木雕、磚雕、影壁、檐廊、花窗等,手法多樣、造型靈動,這使得關中傳統民居營造內涵豐富。

一堵影壁、一段花牆、一扇門窗甚至一塊方磚之上,各種精美絕倫的雕飾,均體現了主人的人生理想與道德追求。

關中民居代表性的民居院落有:韓城党家村傳統民居、咸陽旬邑縣唐家大院民居、關中民俗藝術博物院、崔家槐院、雷家宅院、孫家宅院等四十院近千間傳統民居建築。

古樸蒼勁、雄渾大氣,關中地區的傳統民居建築特色,在全國民居建築中獨樹一幟、風格鮮明,有著強烈的地域性和文化特徵。

(註:文章僅作知識分享,部分圖源自網絡,如有版權問題請聯繫刪除!)

古建家園--古建中國,以古建築傳統優秀文化為核心的文化建築網際網路創新平台!以線上+線下模式,建築+網際網路+文化,傳承與發揚建築文化,把傳統優良文化植入到建築材料中,讓建築從源頭上有文化,將中華上下五千年文化的精髓與現代科學技術古今結合、中西融合,應用於現代建築行業,倡導將優良的傳統文化走入大眾的衣食住行。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