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當代百名書畫家雲個展——藝術家牛貴斌

人民藝術家鑑賞 發佈 2022-06-16T02:07:35.599162+00:00

牛貴斌,山西長治人,山西省美術家協會理事,民革山西省書畫院副院長,中國中外名人藝術院研究員,中原中國畫研究院副院長,長治市美術家協會副主席兼秘書長,長治市潞州區美術家協會主席,先後畢業於河北師院藝術系、河北畫院山水畫專業、清華大學美術學院呂雲所山水畫研修工作室。


牛貴斌,山西長治人,山西省美術家協會理事,民革山西省書畫院副院長,中國中外名人藝術院研究員,中原中國畫研究院副院長,長治市美術家協會副主席兼秘書長,長治市潞州區美術家協會主席,先後畢業於河北師院藝術系、河北畫院山水畫專業、清華大學美術學院呂雲所山水畫研修工作室。

《溪水清漣》180CM×45CM

呂雲所教授評價:

幾年後再看到牛貴斌的作品,從中窺見他對傳統的演變,對自然的認識。畫面中有一種飄渺圓潤之氣,這是他創作心態走向成熟、堅定的標誌,這種建構不僅包括筆墨的錘鍊、山水精神的養成,還包涵著學養的累積、人生體驗的積澱與生命的沉思。從電話交談中可以了解到他近來潛心留情於詩書畫印之間,深思廣納,養心靜悟,以求大進,自知道路艱辛故甘心寂寞,力戒浮躁,注重自身的修煉,這也是一個大成者所具備的應有的品格。《暮色凝遠山 胸中藏丘壑》節選。

《太行雨季》45CM×68CM

陳向迅教授談牛貴斌:

牛貴斌的作品多以表現太行山為主,畫面的效果是以追求充實而豐富的情趣為內容,以完善厚重而繁複的表現語言為手段,努力營造和表達一種氣象萬千而意境深遠的太行山水畫卷。代表作品《永遠的豐碑》等,通過對太行山的寫生和感悟,結合對傳統山水畫的學習和理解,在創作中都盡力的去表達太行的雄偉氣勢和形式語言上的個性追求。

《紅色足跡》136CM×64CM

《呂梁寫生》45CM×68CM

中國國家博物館書畫院長劉罡說:

古代中國人文精神里,山有山神、風有風伯、雷有雷公都是真實存在的,一幅永遠的豐碑讓我看到了貴斌筆下對家鄉長治太行山水的真情流露,畫面博大雄渾氣勢逼人,山水畫藝術講求其勢、求其志、求其味,講人格修養,講筆墨、形式、意境,在當下山水重技術輕意境的大環境下,貴斌的太行山水讓我感覺到了幻化神遊的山川氣象。劉罡,己亥小滿在京金水橋畔。

《清疏 滴翠 涵碧 舒陽》136CM×136CM

《春之曲》240CM×60CM

《幽谷祥雲》300CM×80CM

畫家謝永增說:

貴斌生活在太行山區,對太行山諳熟於心。前些年去長治看到貴斌的畫,磅礴的氣勢讓我一驚,他抓住了太行山的魂,這給我留下深刻的印象,感嘆太行山里真是藏龍臥虎,從此記住了牛貴斌。過去好多年了,他的畫一直讓我忘不掉,常把牛貴斌與太行山聯繫在一起,如果按地域劃分,貴斌就是地道的太行山派。我對太行山有敬畏之心,感覺表現難度太大,就是不敢畫,只能穿過太行山到呂梁山去。貴斌是從心裡熱愛太行山,研究太行山,也就把太行山頂天立地的精神表現得酣暢淋漓、過目不忘。

《林泉高致》240CM×60CM

《晨曲》200CM×180CM

賈榮志院長、於樹斌教授分別評論貴斌作品:

太行山,從古到今就是畫家們的一個學習範本。貴斌生活在太行,對太行山情有獨鍾,所以在他的山水畫裡可以嗅到太行的氣息。他的作品通過紮實的筆墨功底、獨特的形式美感、真誠的精神內涵,來追求太行山博大渾厚的美和質樸的生活意趣。

貴斌的山水畫構圖豐滿,表現充分且厚重,筆墨單純有秩序,有北方山水畫派的風貌,能看出太行山的雄奇壯美、氣勢磅礴,希望貴斌以後在水墨靈動方面加大體現。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