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屆中國秦腔藝術節好戲連台,本周這幾部大戲等你來

陝西戲曲廣播 發佈 2022-06-18T18:33:47.726959+00:00

秦腔的盛典,人民的節日。6月13日,「第九屆中國秦腔藝術節」在西安開幕,來自西北5省區33個劇團的名家與新秀將用精湛的演技、地道的唱腔,為群眾獻上70餘台秦腔大戲。本周戲曲研究院劇場、易俗大劇院、西安廣電大劇院有一大波好戲上演,讓您在家門口過足戲癮。

秦腔的盛典,人民的節日。6月13日,「第九屆中國秦腔藝術節」在西安開幕,來自西北5省區33個劇團的名家與新秀將用精湛的演技、地道的唱腔,為群眾獻上70餘台秦腔大戲。本周戲曲研究院劇場、易俗大劇院、西安廣電大劇院有一大波好戲上演,讓您在家門口過足戲癮。

戲曲研究院劇場

6月14日,由省戲曲研究院李梅、邊肖、齊愛雲、李小青四朵「梅花」聯袂獻演的碗碗腔現代戲《驕楊之戀》精彩上演,得到了廣大戲迷觀眾的熱烈追捧。

16、17日,《時遷盜甲》《梳妝迎親》《打金磚》《失子驚瘋》《挑滑車》《蘆花盪》《昭君出塞》《八大錘》《扈家莊》等一大批優秀經典折子戲將繼續在戲曲研究院劇場上演,演出內容豐富多彩,文武齊備,生旦淨丑,面面俱到。

大型秦腔神話劇《唐僧收四徒》將於6月19日上演,該劇由以演美猴王著稱武生名家張四全創作,此劇已於2021年由陝西省戲曲研究院第十期學員培訓班進行首演,劇中演員不僅唱得美,更有秦腔表演中的跟頭組合、把子功、水袖、長抽、刀槍劍戟斧鉞鉤叉等兵器絕活,詼諧幽默的劇情,受到了戲迷的廣泛歡迎。

易俗大劇院

6月16日,梅花獎演員侯紅琴、張濤主演的經典傳統戲《玉堂春》將在易俗大劇院再次上演。這部戲歷經數代名伶的雕琢打磨,逐漸成為一出以唱工為主的青衣戲,幾乎囊括了秦腔旦角苦音腔的全部板式,具有很高的聲腔藝術成就,是旦角的開蒙劇目之一。其中《蘇三起解》《三堂會審》常單折演出,廣為流行。

《白蛇傳》的故事在中國流傳甚廣,是中國戲曲演出劇種最多、流傳最廣的劇目之一,享譽中外。6月19日,由西演·青年團演繹的《白蛇傳》將在易俗大劇院獻演。本次演出的《白蛇傳》是由一群平均年齡16歲的青年演員擔演,唱念做打,文武並重。

該劇以田漢先生所寫版本為藍本,結合秦腔藝術特色進行改編。特邀京劇名家翁國生團隊擔任武戲排導,京劇名家朱虹、秦腔名家齊愛雲擔任藝術指導,著名作曲家郭全民擔任作曲配器。

西安廣電大劇院

6月16、17日,由寧夏秦腔劇院復排的秦腔傳統戲《狸貓換太子》前後本將在西安廣電大劇院上演。這是一個老百姓耳熟能詳的民間故事,藝術特色鮮明,情節起伏,懸念迭起。

6月19日,甘肅武山劇團創排的《洞天仙歌》在西安廣電大劇院上演。該劇是甘肅武山劇團歷時七年精心打造的一部大型秦腔劇目。通過李真秀賣繡葬父、送線濟民、智救鳳郞、巧獻壽禮、換糧度荒、月下訴情、紡線抗婚、復活蓮泉、教化「逆民」等情節的演出,塑造了一個真善美的化身,展現了一場人間大愛,譜寫了一曲水簾洞傳奇,演繹了一段感天動地的故事。

惠民演出天天有

藝術節期間,每天下午五點,數十位秦腔中國戲劇梅花獎獲得者、基層秦腔院團,將在易俗社文化街區舞台為廣大觀眾開啟十餘場「梅花獎進街區與戲迷互動」活動,文化惠民;每天下午三點,秦腔名角將集結南門景區,與廣大戲迷現場互動,共唱秦腔;西演·青年團還將走進曲江十四小、市55中開展多場「秦腔進校園」活動,讓廣大學生感受秦腔藝術之美。

演出不停,場場精彩

本周趕緊約上三五好友

一起去感受秦腔的魅力吧!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