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梅戲起源地安慶,黃梅戲(懷腔)的嬗變

歷史橫縱 發佈 2022-06-22T05:50:25.675382+00:00

(作者:項結權) 黃梅戲全稱「安徽黃梅戲」,簡稱「黃梅戲」,是以安慶地區民間音樂為基調,用安慶地區方言演唱的地方戲曲藝術,起源並發展壯大於安慶地區,是安徽省主要地方戲曲劇種之一,也是中國五大戲曲劇種之一,被譽為「中國最美鄉村音樂」。黃梅戲曾用名黃梅調、懷腔、皖劇等。

(作者:項結權)

黃梅戲全稱「安徽黃梅戲」,簡稱「黃梅戲」,是以安慶地區民間音樂為基調,用安慶地區方言演唱的地方戲曲藝術,起源並發展壯大於安慶地區,是安徽省主要地方戲曲劇種之一,也是中國五大戲曲劇種之一,被譽為「中國最美鄉村音樂」。黃梅戲曾用名黃梅調、懷腔、皖劇等。1953年安徽省黃梅戲劇團成立,始定名為「黃梅戲」。

安徽省非物質文化遺產網「黃梅戲(懷腔)」介紹:在元、明時期,懷寧每逢春種秋收之時,農民們慣唱山歌小調來歌頌自己辛勤勞動的豐收,這種民間的優美抒情山歌小調,時人稱之為"懷寧調"。

康熙十四年《安慶府志》藝文卷載元代至正十六年(1356)時任江淮行省參知政事的余闕(元末官吏,字廷心,一字天心,生於廬州。元統進士。授泗州同知,至正十二年,權淮西宣慰副使,守安慶。歷都元帥、江淮行省參知政事)為安慶城隍廟撰寫的《城隍廟碑記》載:「五月之望,里俗相傳以神生之日也,民無貧富男女,旄倪空巷閭出樂神。吹簫伐鼓,張百戲,游像輿於國中。」

安慶五月之望城隍廟會「張百戲」的習俗一直延續到清道光年間及至民國年間,而且不僅僅是府城隍廟有如此習俗,懷寧多個鄉鎮都有此習俗,民國《懷寧縣誌》載:「其張百戲以樂神者有;府城隍廟會、縣城隍廟會、總鋪、高河鋪、石牌城隍廟會。」

《明史》、《明太祖實錄》及大量家譜記載和《中國移民史》專家考證,洪武廿二年:遷江西饒州等地移民27萬人到安慶府,其中20萬人來自瓦屑垻。江西移民的遷入,也帶來了流傳在江西的採茶調。就這樣,懷寧當地的「張百戲」與採茶調融合形成了特有的懷寧當地民歌、時調。1961年《人民日報》載:「這種民間的、優美的、抒情的山歌小調,傳統地稱為「懷寧調」

明朝時期,文人一般稱呼這些民間小調為「清曲」,明末桐城人阮自華早年就在安慶其仲兄的府邸對懷寧「清曲」進行了度曲,其詩書、劉山陰集仲兄宅觀伎用韻》就是最好的見證:今日眾嫭竝,為雲邀楚才。國薌羅幾席,清曲度蓬萊。

從詩句中可以看出,舞,自然是眾多歌女。曲,則是由阮自華「度曲」,「清曲度蓬萊」意思是,將民間歌曲(清曲源於民間歌曲,興起於明宣德,正統年間,遍布南北,品種繁多,或稱時調,或名小曲,又稱清音)「度」成了讓人回味的仙曲(蓬萊是藉以比喻仙境)。因當時仲兄居住在安慶(懷寧縣治所在地),其他兩位客人均是懷寧人,所以這「清曲」自然是「懷寧清曲」。

阮自華稱「懷寧清曲」為「懷曲」,其有詩為證《藕山山中居獻諸父兄》中就有「仰天多耳熟,懷曲不堪陳」,其中「仰天」是指一種高雅的「仰天歌」,懷曲則是指「懷寧民間歌曲」,也就是「懷寧曲」,因為在該詩其二中有「傳家本林下,起第入城中」詩句,說明他當時已經遷居安慶,而安慶也正是懷寧縣治所在地。

阮自華萬曆二十六年(1598)中進士後,就舉家遷往安慶城區,在安慶天台里購置了房產,並在距離安慶城區的40里的懷寧黃梅山建有別業「石鏡山莊」。

萬曆三十二年(1604),阮自華自福建辭官歸里,回到安慶,他招募伶人,創辦了家庭戲班,以崑曲、高腔、民間歌曲等聲伎自娛。

因阮自華精通音律、擅長度曲,早年受桐城歌的薰陶,其後又接觸了崑曲、青陽腔、民間燈會以及佛教、道家音樂等。其將這些與當地「懷寧清曲」(懷寧調)進行融合,形成了獨有的「懷寧清曲」(懷曲)。因用懷寧語言演唱,民間也稱呼為「懷腔」。因這些均產生於懷寧黃梅山,後又被民間稱呼為「黃梅調」。

1961年《人民日報》載:「在懷寧民間藝術形式基礎上,終於在明朝形成了一種小戲,這就叫黃梅戲或黃梅調……在明末清初時期,由石牌地區程家牌黃梅戲老藝人程福香,開始建立班社。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