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城小事:溪從城裡過,人在鏡中居

中國小康網 發佈 2022-06-24T06:08:57.150367+00:00

隨著梅雨季接踵而至的就是梅汛期,畢竟湖州是座名副其實的水城,她沿太湖南岸而建,是唯一以太湖命名的城市,在她的一畝三分地里,大大小小河道多達七千餘條,真正應了「溪從城裡過,人在鏡中居。閉戶防驚鷺,開窗便釣魚。」

中國小康網 獨家專稿

文|黃慕秋

每年6月都是我的情緒期,因為湖州邁入了濕漉漉的梅雨季,儘管江南水鄉煙雨朦朧愈發嫵媚,然而一個月糾纏不休的降雨,能令人仿佛深陷一場虐戀那般沮喪低落,禁不住懷疑:是誰把天捅破了,女媧忘記來補了嗎?

隨著梅雨季接踵而至的就是梅汛期,畢竟湖州是座名副其實的水城,她沿太湖南岸而建,是唯一以太湖命名的城市,在她的一畝三分地里,大大小小河道多達七千餘條,真正應了「溪從城裡過,人在鏡中居。閉戶防驚鷺,開窗便釣魚。」但即使湖州河網密布,汛期也極少泛濫成災,大抵是得益於太湖漊港這特有的、能調節太湖蓄泄的水利工程體系吧。

太湖漊港是古代水利人的智慧結晶。兩千年前,太湖南岸還是一片沼澤和灘涂。先人們在灘涂上開挖漊港,用竹子和木頭做成兩道會呼吸的擋牆,軟流質泥土中的水透過擋牆縫隙滲入河道,形成河流。與此同時,一條條連接漊港的橫塘陸續開挖。陸地被分割成棋盤狀,挖出的泥土堆在土地四周,砌成堤壩,喚作「圩」,水流於圩外,田成於圩內,這就成了太湖灘涂上的漊港圩田。從半空俯瞰,她就如同巨大的排塊巧克力一般。

漊和港的稱呼,由河面的寬窄決定。河面狹窄,只能通行小船的河流叫漊;河面寬敞到可以行駛大船的河流則為港。義皋漊便是湖州範圍內70多條漊港中保存最為完好的古漊港之一,它穿村而過,在歲月變遷中日復一日靜靜流淌,不卑不亢,灌溉和滋養著整個義皋古村落。

構成歷史的是人類的動作,發生的故事都鐫刻進了一塊磚一片瓦一段木之中。

去年,陪孩子尋訪千年古村落時,義皋村的藍天綠水、粉牆黛瓦、斑駁古橋,無一不在娓娓吐露著千年時光中的悲喜。

老街的青石板路迴響著人們的腳步聲,安寧又和諧,街道兩旁店肆林立,舊貌尚在。跨越在義皋漊上的尚義古橋始建於明朝,重修於乾隆年間,那半圓形的單孔石拱與河水裡它自己的倒影組成一個完美的圓,似乎在表述曾經的圓滿風光。沿河的河埠、駁岸也清晰能見從前的模樣。古時候的義皋漊熱鬧非凡,每天都停滿了往來江蘇、浙江等地的船隻,太湖漁船也紛紛在此停靠,吆喝買賣。「舟市」「水市」的欣欣向榮造就了夾河為市、沿河聚鎮的市集。

感受了「小橋流水」,不妨再去走走「人家」吧。清代民居「范家大廳」坐落在義皋漊的東側,原生態的建築由磚雕儀門、天井、大廳和兩進樓屋組成,體量較大,木構雕刻都細緻生動、精美絕倫。

逛累了,一頭鑽進村口那座樸素簡潔的漊港文化展示館,此館是國內唯一系統介紹太湖漊港的專業展館。館內陳列著各式舊物,一縷縷細節還原著過去的點點滴滴。2016年,太湖漊港成功入選「世界灌溉工程遺產」名錄。義皋古村落,則是太湖漊港文化帶里的明珠。

時間是無限流逝的,這種流逝本身不存在意義。因此歷史的厚重其實並不在於時間,而在於痕跡與印刻。構成歷史的是人類的動作,發生的故事都鐫刻進了一塊磚一片瓦一段木之中。所以,保存文物不是翻新或仿造外觀,應該是重現原材料、舊貌與初心,這也許很難,可太湖漊港和義皋古村好像做到了!

(《小康》·中國小康網 獨家專稿)

本文刊登於《小康》2022年6月上旬刊

關鍵字: